眼眶痛什麼原因

  什麼是眼眶痛?眼眶痛都有什麼原因?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眶周痛的神經解剖學

  疼痛是一種主觀感覺,發病機制為疼痛敏感組織本身病變或受傷害性刺激,神經發生異常興奮而致痛。疼痛的敏感器官包括面板、血管、神經、肌肉、腦膜、骨膜等。眶周痛是由第Ⅴ、Ⅶ、Ⅸ、Ⅹ顱神經引起,這些神經均與三叉神經脊髓束相聯絡,C1、C2、C3組成此脊髓束的始端[1]。節前交感神經元脊髓胸索T1~T5的中、外側核,伴有多數從T2和T3節段發出的纖維,這些纖維的軸突經過腹側核和脊神經,進入交感神經幹併發出分支與白質聯絡。這些軸突在交感神經幹內轉向上,最終到達頸神經節,神經節後纖維進入頸內動脈,形成血管周圍叢。部分纖維沿頸外動脈支配面部汗腺,其餘纖維支配瞳孔開大肌、提上瞼肌的平滑肌和前額的汗腺。從頸神經節上方發出的節後纖維沿頸內動脈進入頸動脈管與頸動脈伴行,並分成兩支,一支沿著頸動脈後外側與頸內動脈吻合,另一支沿著頸動脈到達海綿竇,形成海綿竇叢。後一支的纖維與部分從頸內經脈叢發出的纖維進入第Ⅲ、Ⅳ、Ⅵ和第Ⅴ顱神經第一支。這些纖維的終末分支沿著眼動脈到達眼眶,沿著頸動脈前內側到達這些動脈的終末支。

  二、眼眶痛的原因

  引起眶周痛的眼眶病主要有炎症、腫瘤、血管畸形,通過眼眶超聲檢查和高解析度CT掃描不難做出明確診斷。眼眶MRI掃描對定性診斷有更大幫助,而且有助於準確的定位診斷。

  1、 眶蜂窩織炎是眶周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為急性化膿性感染,主要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乙型鏈球菌、釀膿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2]。致痛機制可能為炎細胞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如5-羥色胺、組織胺等刺激周圍組織產生痛覺。常表現為劇烈的疼痛,眼球運動或壓迫眼球可加重痛覺。伴有眼肌麻痺、眼球突出、結膜腫脹、視力減退。兒童多發,並常合併有副鼻竇炎。超聲探查可見眶脂肪墊擴大,眼外肌輕度腫大和眼球外透聲間隙。CT掃描可顯示鼻竇粘膜肥厚和積液;眶內軟組織腫脹和輕度密度增高。MRI顯示眶內和鼻竇內炎症,T1加權像為中訊號,T2加權像為高訊號。合併膿腫,B超表現為不規則暗區或低迴聲區,CT表現為侷限不規則高密度塊影。

  2、炎性假瘤、甲狀腺相關眼病二者同屬免疫性疾病,均可表現為眼球突出、腫脹、疼痛。炎症常常侵犯眼外肌,可引起眼球運動障礙。炎性假瘤的受累眼外肌主要是肌腱和肌腹的肥大,形狀不規則,肌肉附著點呈球形腫脹;甲狀腺相關眼病引起的眼外肌肥大則以肌腹肥大為主,肌腱止點一般正常。甲狀腺相關眼病尚有特異性的眼瞼體徵,即上瞼回縮和遲落;並有T3、T4的異常和甲亢病史。而炎性假瘤最多見為眶脂肪內的軟組織腫塊;如侵犯淚腺,為淚腺炎型;以眼外肌肥大為主的則為肥大性肌炎。炎性假瘤侵犯眶上裂或海綿竇名痛性眼肌麻痺,或稱Tolosa-Hunt綜合徵。炎性假瘤、甲狀腺相關眼病主要為眶區脹痛為主;而Tolosa-Hunt綜合徵則以眶後或眶上緣特異性“鑽痛”為主。

  3、眼眶良性腫瘤佔眶周痛病因的很大比例,致痛原因可能與瘤體生長速度快而壓迫神經和血管有關。血管性腫瘤尚可能與瘤體內血流速度改變衝擊血管壁,刺激痛覺神經末梢有關。眼眶良性腫瘤多表現為無痛性的眼球突出,部分尚可觸及腫塊。眶周痛多為伴隨症狀,主要為脹痛、鈍痛,部分與體位有關。根據CT和MRI掃描可見眶內佔位性病變和眼球突出可以進行診斷和定位,但定性診斷需病理組織學檢查。皮樣囊腫是是眶周痛的常見病因,可能原因為囊壁發生自發性或創傷性破裂,誘發強烈的炎症反應和劇烈的痛覺反應。皮樣囊腫眶外上緣骨縫處多發,可刺激骨膜誘發疼痛。CT掃描可準確定位及定性診斷,特徵性表現:***1***圓形、橢圓形或半圓形佔位病變,周圍繞以高密度影;***2***腫物內有負CT值區,高低密度間雜、水平面或全為低密度區;***3***骨膜外囊腫邊緣骨增生,壓迫眶壁形成凹陷或眶壁缺失,病變呈啞鈴狀。

  4、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瘤體增長速度快,無包膜,極易破壞周圍的血管、神經、肌肉及骨骼等痛覺敏感器官,因此,惡性腫瘤一般均有疼痛。引起眶周痛的常見眼眶惡性腫瘤為惡性淋巴瘤、淚腺惡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惡性淋巴瘤以50~60歲的患者多發,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運動障礙和視力下降。以淚腺區多見。瘤體呈橙紅色魚肉樣外觀,CT掃描可見鑄造樣特異性改變。淚腺惡性腫瘤,尤其是腺樣囊性癌,有嗜骨膜和神經浸潤的傾向,可導致眶深部的鑽痛。CT和MRI掃描可清晰顯示腫瘤的大小、範圍、鄰近軟組織或骨質破壞。約20%的眼眶轉移性腫瘤的患者有眶區疼痛。女性常見的眼眶轉移癌為乳腺癌,男性常見的眼眶轉移癌為前列腺癌。疼痛可能與骨膜浸潤有關。早期既有疼痛、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和骨破壞。乳腺硬癌侵犯眼眶則常表現為眼球內陷。

  5、血管畸形主要致痛原因為血管壁受到傷害性刺激而誘發眶區疼痛。靜脈曲張的患者多伴有眼球內陷和體位性眼球突出。B超探查,眼球突出前為正常聲像圖,突出時可見不規則的透聲腔隙,壓迫眼球可消失。CT掃描平臥正常或小片不規則、條帶狀高密度影,憋氣或壓迫頸內靜脈,眼球突出、眶內高密度塊影。頸動脈海綿竇瘻是眶周痛的常見原因[2]。由於眼上靜脈迴流受阻,頸動脈海綿竇瘻最特異、最常見的體徵是眼球表面血管怒張和紅眼,表現為血管高度迂曲擴張,呈螺絲狀,色紫紅或鮮紅,以角膜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尚伴有搏動性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影像學表現主要為眼球突出、眼上靜脈擴張、海綿竇擴張、多條眼外肌瀰漫梭形肥厚、眶內軟組織腫脹。海綿竇栓塞亦可引起眶周疼痛。MRI對各個階段的血栓均敏感,不失為極佳的診斷手段。

  引起眶周痛的眼眶病種類很多,單憑眶周疼痛不足以做出任何診斷,但結合病史、症狀、體徵及影像學檢查手段可幫助我們進行正確的診斷,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