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週內可以出現面板黃染。這主要是由於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決定的。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於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診斷: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面板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2-3周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

  應對: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是一種特殊型別的病理性黃疸。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洩,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面板和鞏膜的黃染。

  診斷: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應對:出現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繼續用母乳餵養。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診斷: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

  治療: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感染性黃疸:因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

  診斷: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若母親堅持產前保健、檢查,孩子出現感染性黃疸的很少。感染性黃疸需送醫院治療。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

  診斷:其黃疸特點是出生後1-2周或3-4周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需到醫院治療。

  醫生強調,不論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家長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跡象,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新生兒黃疸的病因

  第一、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體內的膽紅素約80%是由衰老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形成的。如果紅細胞破壞太多太快,膽紅素激增,就會引起黃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就屬於這一類,新生兒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而且進展很快,面板呈現金黃色。當血裡的膽紅素超過20毫克%時,膽紅素就可能進入腦細胞,干擾腦細胞的正常活動和功能,引起核黃疸,威脅新生兒的生命。目前對嚴重黃疸雖已有了較好的治療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療效,還必須在發生核黃疸前及時搶救。家長在觀察黃疸程度時,應注意選擇天然光線充足的地方,並反覆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對黃疸進展迅速的新生兒要及時就醫。

  第二、肝細胞攝取、結合和排洩膽紅素髮生障礙。由於肝細胞發炎或肝細胞內缺少一種酶,或這種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洩膽紅素,如患新生兒肝炎或敗血症等。出生一週內的新生兒產生生理性黃疸,就是因肝臟酶活力低下這個原因。有的嬰兒吃了母乳也會引起這種型別的黃疸,因為母乳內含有一種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質。嬰兒哺乳後,這種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釋放出遊離脂肪酸,它可以增加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而導致黃疸,但嬰兒是健康的。以上情況都稱為肝細胞性黃疸。

  第三、由於膽管阻塞,膽紅素不能排洩到小腸,使膽汁淤積在肝細胞或膽道內而引起黃疸。我們稱它為阻塞性黃疸,如新生兒膽道閉鎖、膽汁粘稠等。

  溫馨提示:人們常常簡單地把黃疸病看作就是皮膚髮黃,其實這隻說對了一半,皮膚髮黃只是外表現象。正常人體血液裡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質,叫做膽紅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裡的膽紅素增高,面板、眼白等處就會發黃。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方法

  1、光照療法:一種比較常見的治療黃疸的方法,在臨床當中需要給寶寶通過熒光燈照射治療,也是一種輔助療法。光照治療的原理是:紫外光能把寶寶體內的膽紅素轉變成一種更容易通過寶寶的尿液排出體外的物質,從而降低血清中未結合的膽紅素水平。

  操作辦法:將新生兒臥於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藥物療法:確診為病理性黃疸的寶寶,在臨床當中主要選擇的藥物有兩種。1葡萄糖及鹼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黃疸寶寶所需要的熱量,同時還能夠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還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代謝性酸中毒。2血漿或白蛋白:寶寶嚴重的黃疸發生之後可以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所需要的白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可使遊離的非結合膽紅素能夠有效地減少,還能夠在使用之後預防膽紅素腦病。

  3、換血療法:一般是針對新生兒黃疸嚴重程度大,使用了光照療法後膽紅素水平沒有下降檢查的時候仍持續升高,這時候就必須要進行換血療法。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

  4、現代的中藥製劑。如:茵梔黃口服液,其主要成分為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安全製劑,被廣大患者接受,聯合光療,效果事半功倍。 最後,家長朋友還可以採取其他的一些簡單的措施來幫助自家的寶寶減退新生兒黃疸。比如,帶寶寶多晒晒太陽,同時確保寶寶在日常餵養當中能夠吃到足夠多的母乳或配方奶,這樣就能多排便,加快黃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