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腰疼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都非常的注重美觀,希望自己擁有完美的線條,為了展示自己的小蠻腰,我們會穿露臍裝,低腰褲,這也增加了女性腰痛的發生機率。女性朋友容易出現腰痛的情況,為什麼女人會腰疼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女人腰疼的原因

  孕期及產褥期勞累

  懷孕期間,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孕婦腰骶及盆腔各關節韌帶鬆弛,同時子宮重量亦隨著胎齡的增長而增加,致使身體重心前移。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則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間,胎兒發育需要充足的鈣、磷等營養物質,若膳食中攝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婦骨質軟化脫鈣,亦會引起腰痛。產褥期出血過多,或勞動過早、過累及受涼等,也可造成腰痛。

  腎虛

  女人和男人一樣也是容易腎虛的,女人腎虛跟男人腎虛的後果差不多,都能造成腰痛。如果是腎虛腰痛那就要注意補腎,平時除了服用一些補腎的保健品外,也可以吃些補腎的食物,比如一些動物內臟,或者其他的蔬菜水果。

  腎虛腰痛是女性最常見的腰痛。它的痛感為整個腰部綿綿作痛、隱痛,痠軟無力。勞累或房事後加重。中醫理論中,腰為腎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經。最常見的是腎陽虛引起的腰痛,表現為腰部冷痛、腰膝痠軟無力。女性每月月經失血過多,同時孕育、生產都會損傷腎氣。生育過孩子及反覆人工流產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此類腰痛。

  腰肌勞損

  對於某些工作特殊人群,容易產生腰肌勞損,比如理髮、售貨、護工,等等。這是由於持續的站立,使腰部韌帶勞損,引起了疼痛。或者經常揹負重物,使腰部負擔過重,造成腰肌勞損,從而出現腰疼。

  腰椎病變很多婦女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腰疼的現象也隨之增多。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質容易疏鬆,造成椎體塌陷性骨折。老人的骨贅可以導致持續的腰痛。這種情況是老年人常見的。不只如此,骨質疏鬆可以引起腰椎管狹窄,進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

  血瘀性腰痛

  腰肌勞損或扭傷引起區域性瘀血及氣血執行不暢而導致血瘀性腰痛,這種腰痛也比較常見,痛感表現為區域性刺痛和針扎樣痛。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腎結石、腎炎等。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腰痛持續時間會比較長,早期與血瘀性腰痛不好區分,應該進行檢查。

  長期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也是引起女性腰痛背痛的原因之一,長期穿高跟鞋使下肢的平衡受到影響,站立、行走都不能隨心所欲,整個身體的反應、協同能力下降,也容易發生急性腰扭傷。扭傷時肌肉、韌帶發生程度不等的撕裂和微量出血、腫脹甚至瘀血青紫,可表現為腰痛,給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盆腔腫瘤

  如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囊腫的病人,會由於腫瘤壓迫神經或癌細胞浸潤盆腔結締組織而發生腰痛。該類患者在腰痛時,常伴有全腹廣泛性疼痛,藥物治療常無效。

  腰椎間盤突出

  該病是青壯年女性腰痛背痛的常見原因。多由於腰部受傷、長期慢性勞損引起,表現為腰部的疼痛,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治療有臥床牽引、手術等。

  寒溼性腰痛

  此類腰痛主要是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痛感為區域性***腰部偏上***疼痛,表現為冷痛,陰雨天加重。

  骶髂關節勞損

  骶髂關節由骶骨側面與雙側髂骨構成,雖然是滑膜關節,但關節面高低交錯及強大的韌帶固定,只有少量前後與旋轉活動。骶髂關節扭傷是女性腰痛背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女性妊娠後期內分泌影響或生產後早期久行可導致韌帶鬆弛而易扭傷,臨床表現為持續區域性疼痛,不敢負重,活動時加重,翻身困難。

  子宮位置異常

  因子宮位置前傾、後屈、脫垂等導致腰痛。此種腰痛無特殊方法治療,矯正子宮脫垂,改變體位可緩解症狀。

  盆腔炎

  盆腔炎等炎症引起的腰痛與男性腰痛完全不同,是育齡期女性較常見的腰痛。盆腔炎和宮頸炎引起的腰痛,臨床上比較常見。痛感為腰骶部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墜痛、白帶增多等。

  風溼性關節炎

  很多婦女在分娩期、產後期、月經期可能受到風、溼的侵襲,這樣會導致骨刺,骨刺的位置可能長在脊椎等位置,進而因為椎間盤突出,引起很嚴重的疼痛。

  受涼、創傷

  罹患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的婦女,多因在月經期、分娩和產後受風、溼、寒的侵襲,導致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若腰部曾扭傷,可能發展為椎間盤脫出,出現較重的腰痛,甚至影響脊椎的屈伸和轉動。

  腰疼怎麼辦?

  1、擦腰:

  站立兩腳分開如肩寬。兩手握拳,拳眼即握拳的拇指和食指側,貼著腰部用力上下擦動。擦動從骶部開始,從下往上,儘可能高,擦動的速度要比較快。擦數十次,直至覺得皮膚髮熱為止。

  2、揉臀:

  體位同上。用一隻手掌的大魚際處貼著同側臀部,順時針轉或逆時針轉地揉動數十次,然後用另一隻手揉另一側臀部。有疼痛的一側臀部要多揉。

  3、按命門穴:

  站或坐位。用一手或兩手拇指按住命門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用力按住該穴至感覺有點酸脹,然後揉動數十次。

  4、揉腎俞穴:

  體位同上。用一隻手的拇指按住腎俞穴。該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門穴的外側約兩個手指寬處。用力按住該穴時即有酸脹感,按到有足夠的酸脹反應後,再揉動數十次。然後再用另一隻手按另一側腎俞穴並揉動。

  5、推腰部:

  站位,兩腳分開如肩寬。兩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從右腰部開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後用左手掌從左腰部開始推,向後和向右。推數十次,也可相反方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