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護士應具備的知識修養

  護理工作已從過去的單純的技術操作演變為有計劃系統的身心護理。高尚的醫德修養為基礎,良好的知識修養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護士應具備的知識修養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護士應具備的知識修養

  1 高尚的醫德修養是提高護理質量的基礎

  在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思想指導下,護理人員只有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忠誠於護理事業,把畢生的精力無私奉獻給每一位患者。這就要求護士強化服務意識,對工作認真負責,嚴格按行為規範和操作規程開展護理工作,如晨間護理,體溫、脈搏和呼吸的測量,藥物服用和注射,靜脈輸液及其他治療。只有對技術精益求精,具有一切向患者負責的精神,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才能充分展現新形勢下白衣天使嶄新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醫德修養。

  2 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由於患者來源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並且因此社會職業、地位、民族、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教育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及其程度也不相同,要使各種各樣的患者在短時間內能達到治療或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南丁格爾所說的:“護理既是藝術,又是科學”。為了做好這一工作,掌握這門藝術,護士需要比醫生懂得更多的心理學、社會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並應更富有同情心和獻身精神。在具體的護理實踐中,必須對每位患者在各個階段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有比較深刻的瞭解。例如,患者住院時,多有焦慮、緊張,生活環境改變不適等心理反應,手術前的患者多有思想顧慮多,擔心手術效果及併發症或後遺症,對今後前途事業或有什麼影響;而一些慢性病患者,由於治療效果進展慢,病情反覆,往往對治療喪失信心,不願意治療,老年人因喪失獨立感所產生的煩惱感更嚴重,孤獨感、老朽感、被拋棄感就由然而生。對諸如此類的心理變化,只有及時準確蒐集患者各方面的資料,才能進行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才能恰如其分的適當處理,通過真摯熱情的服務,針對各種心理狀態給予分析、暗示、鼓勵戰勝疾病的鬥志。

  3 良好的護士形象是提高護理質量的保證

  護士的形象既包含身材、相貌和音色等客觀因素,也包含儀表、姿態和表情等主觀因素。護士的儀表、姿態以及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護理的質量,護士在工作中表情自然,儀表端莊,態度和藹,配合過硬的業務技能,可以使患者增強安全感和信任感。護士的完美形象不僅體現在護理操作中,而且貫穿於整個角色中。只要做護士工作,就要充當護士角色,就必須講究護士形象。日常護理工作中應做到著裝整潔,文雅大方,在不同的患者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對患者應該常抱關切之情,把患者的痛苦真正當作自己的痛苦,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這樣就能增加護患之間的親和力。

  4 護士應善於調節情緒,具有較強的自制力是護士形象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好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遇事能善於自我調節,使自己的心境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狀態,要堅持微笑護理,護士即使在心情你落或疲勞時,一定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情,做到心平氣和。護士良好的情緒,飽滿的精神,會給患者帶來治癒的信心。如面帶怒氣對患者的問話愛搭不理或無精打彩,極易引起患者的誤解和焦慮,也嚴重損壞了護士的形象,嚴重影響護理質量。另外在護理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患者情緒低落,不願與醫護人員合作治療,甚至惡語傷人的時候,這時,作為護士更應該保持冷靜的心態,進行“換位思考”充分理解並尊重患者,採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針來耐心細緻地疏導患者的情緒。

  總之,知識修養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用崇高的職業道德觀指導自己,不斷調整,一切以患者心身健康和社會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保持正直無私的高尚人格,將現代化醫學模式所要求的臨床護理工作做好,做一個社會、患者滿意的白衣天使。

  護士應具備的醫德修養

  關愛患者,忠於職守:具體方法從兩個方面著手:

  ①認真學習:首先認真學習共產主義道德理論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學習衛生行業楷模和先進護理工作者的模範事蹟、樹立遠大共產主義理想和最高生活目標,激發自己熱愛護理專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充分認識慎獨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境界,只有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才能達到最高境界。

  ②加強自覺性,強化內心信念:護士應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強調自覺精神,做到自覺地修養,通過與患者進行角色交換來喚起自己的同情心,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以慎獨精神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不做有損患者的事。

  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調動工作積極性:在護理工作中,護士常獨立進行治療操作,對危重患者是否做到全力搶救;對昏迷患者是否盡心盡職;個人操作是否做到三查七對;這所有的問題無一不與職業道德、社會公德、人的良知聯絡在一起,它反映出個人對自我道德、尊嚴、人格、義務的良好認識。護士必須樹立良好的慎獨精神,才能在工作中自覺地完成獨處時的一切治療、護理。

  培養自覺性:護士在獨處時,自覺地在別人看不到聽不見時,做到謹小慎微。從隱蔽中體現其品質,從細微處顯示其高尚的靈魂。一名合格的護士必須以患者的利益為中心,時時為患者著想,凡事擇善而行。在無人監督時嚴格按道德準則辦事,使慎獨成為護理工作中的自覺行為,讓醫德原則和操作規範變成護士的內心信念。

  培養慎獨精神,必須打消一切僥倖省事的念頭,特別是當工作平淡而產生厭煩時,或工作繁忙勞累時,以慎獨精神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