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腸道出血什麼原因

  腸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見的有消化性潰瘍,急性胃黏膜損傷等,那寶寶腸道出血有什麼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寶寶腸道出血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腸道出血的原因

  ①上消化道出血***見嘔血***。

  ②小腸出血,如腸結核、侷限性腸炎、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小腸腫瘤、腸套疊等。

  ③結腸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結腸癌等。

  ④直腸出血,如直腸癌、直腸損害、痔瘡、肛裂等。

  ⑤其他疾病,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症等。建議你做個腸鏡檢查 確診。

  寶寶腸道出血怎麼辦

  1、對於大量出血,休克狀態,噁心嘔吐情況下的患者首先應該禁飲食,特別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如:患者出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嚴重的潰瘍伴有血管殘端出血並伴有嘔血,便血的患者禁飲食。

  2、定時進食,少量多餐:這樣不僅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不利因素,還可以有規律的使胃內經常保持食物的存在,起到稀釋胃液,利於潰瘍面的吻合。

  出血停止24小時,無噁心嘔吐,臨床表現血壓穩定,心率平穩,血常規顯示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者。

  可以給與流質溫涼飲食,可以為米湯,也可以進食適量的牛奶,因為牛奶能中和胃酸,有利於止血,但因為牛奶容易產氣所以應該儘量少食。

  3、對於出血停止後4-6天的患者,除了給與病人補充足夠的液體及電解質,飲食仍以米湯的為主的流質飲食,也可以給與患者肉湯等,但要少量多餐,每餐100-150毫升,每日5-6餐。

  腸道出血的治療

  ***1***對症治療慢性、小量出血主要是針對原發疾病***病因***治療。急性大量出血時應該臥床休息、禁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持靜脈通路並測定中心靜脈壓。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引起窒息。並針對原發疾病採取相應的治療。

  ***2***補充血容量急性大量出血時,應迅速靜脈輸液,維持血容量,防止血壓下降;血紅蛋白低於6g/dl,收縮血壓低於12kPa***90mmHg***時,應考慮輸血。

  ***3***內鏡治療結腸鏡、小腸鏡下止血作用有限,不適用急性大出血,尤其對瀰漫性腸道病變作用不大。

  具體方法有:氬離子凝固止血***APC***、電凝止血***包括單極或多極電凝***、冷凍止血、熱探頭止血以及對出血病灶噴灑腎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等藥物止血。對憩室所致的出血不宜採用APC、電凝等止血方法,以免導致腸穿孔。

  ***4***微創介入治療在選擇性血管造影顯示出血部位後,可經導管進行止血治療。大部分病例可達到止血目的,雖其中部分病例在住院期間會再次發生出血,但其間改善了病人的全身情況,為擇期手術治療創造了良好條件。

  值得指出的是,腸道缺血性疾病所致的腸道出血,當屬禁忌。一般來說,下腸道出血的病例在動脈置管後不主張採用栓塞止血方法,原因是栓塞近端血管容易引起腸管的缺血壞死,尤其是結腸。

  ***5***手術治療在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不明確的情況下,不主張盲目行剖腹探查,若有下列情況時可考慮剖腹探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