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息肉是怎麼形成的
凡借細長的蒂附著於子宮腔內壁的腫塊,臨床上都可稱為子宮息肉。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子宮息肉的相關知識。
:
病因
子宮息肉示意圖在醫學上,子宮內膜息肉是指區域性的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以及伴隨的血管過度生長,突入到子宮腔內,是婦科常見的一種宮腔內良性病變。它可以生長在子宮腔內的任何部位,可以單個生長,也可以多個瀰漫在整個子宮裡面。小的內膜息肉僅為0.2~0.3釐米,大的為2~3釐米或更大,形狀可為卵圓形、三角形或不規則狀,多數息肉根部有蒂。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可以出現以下表現:月經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出血量時多時少,淋漓不淨。大型內膜息肉或突入宮頸管內的息肉,容易發生感染、壞死,引起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惡臭的血性分泌物。
而單個較小的內膜息肉患者則往往沒有症狀。由於子宮內膜息肉缺乏典型和恆定的症狀,臨床上往往難以發現。月經規則,並沒有受到息肉的影響,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如果沒有做宮腔鏡檢查,很難發現子宮裡藏著兩粒小息肉。
患有不孕症的婦女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生率高,而切除息肉後,妊娠率增加。子宮內膜息肉引起不孕的機理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一是內膜息肉位於子宮角處,阻塞了輸卵管開口,影響精子上行和卵子結合;二是巨大、多發的內膜息肉影響區域性內膜的血供,干擾受精卵著床和發育;三是內膜息肉合併感染,改變了宮腔內的環境,不利於精子存活和受精卵著床。
病理改變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多數學者認為,息肉來自未成熟的子宮內膜,尤其是基底部內膜。
大體觀察,最常見的型別是侷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於子宮腔內,單個或多發,灰紅色,有光澤,一般體積較小,平均直徑在0.5~2cm之間。小的僅有1~2mm直徑,大而多發者可充滿宮腔。蒂粗細、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於子宮頸口外。有的蒂較短,呈瀰漫型生長。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壞死,亦可合併感染,如蒂扭轉,則發生出血性梗死。
鏡檢:子宮內膜息肉由子宮內膜組成,表面被覆一層立方上皮或低柱狀上皮。息肉中間部分形成纖維性縱軸,其內含有血管。
由於蒂部狹窄,血液供應減少,息肉極易變性。最易發生息肉血管內血栓形成,因瘀血而變成深紫色,常在頂端開始發生壞死,最後可能腐崩而脫落。
息肉惡變的病理診斷標準是:①必須看到整個息肉的形態;②惡變限於息肉內;③息肉周圍的內膜無癌變。應注意與子宮內膜腺癌呈息肉狀生長相鑑別。
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生於青春期後任何年齡,但常見於35歲以上的婦女。
子宮息肉單發較小的子宮內膜息肉常無臨床症狀,往往由於其他疾病切除子宮後大體檢查時始被發現,或在診斷刮宮後得出診斷。多發性瀰漫型者常見月經過多及經期延長,此與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及內膜過度增生有關。大型息肉或突入頸管的息肉,易繼發感染、壞死,而引起不規則出血及惡臭的血性分泌物。子宮內膜息肉是由於宮內膜增生過盛構成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很常見的型別的侷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於子宮腔內光滑、肉樣硬度,蒂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於宮頸口外,有的蒂較短。較小的息肉一般無臨床症狀有的露出宮頸外的息肉在房事後流血就診被發現。
子宮息肉症狀
1、白帶異常
患者會出現白帶增多的症狀,而且白帶還會帶有血絲,這是因為宮頸在炎症的刺激下頻繁收縮,使得女性分泌物增多。宮頸部位血管豐富,上皮層較薄,可能在炎症作用下有少量出血,所以有時會在白帶中見到少量的血絲。
2、陰道出血
患者有時會出現陰道少量出血的現象,其顏色和量因人而異,有時候可見幾滴,血色鮮紅,血量偏少,很多患者會認為是例假期月經未乾淨所致,所以對此現象並不在意。殊不知,這正是子宮息肉的症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勞累過度、壓力過大或者性交之後,發生以陰道出血的現象較多或者會加重這一症狀。
子宮息肉的危害
1.表現在症狀上,患有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可以出現以下表現:月經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出血量時多時少、淋漓不淨。
2.大型內膜息肉或突入宮頸管內的息肉,容易發生感染、壞死,引起不規則陰道流血及出現帶有惡臭的血性分泌物。而僅有單個、較小的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則往往沒有症狀。由於子宮內膜息肉缺乏典型的症狀,臨床上往往難以發現。有疑問?點選專家線上為您分析病情
3.不僅阻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還可能干擾受精卵著床和發育。如果子宮內膜息肉合併感染。更會改變宮腔內的環境,不利於精子存活和受精卵著床。如果受孕,早期由於胎盤供血不良而易發生流產,晚期可由於佔位性病變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