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礎知識

  糖尿病是一組由遺傳和環境等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群。那麼你對糖尿病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糖尿病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糖尿病病因介紹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昏迷。

  1、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後。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2、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 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餘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後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

  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於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

  3、與妊娠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

  激素異常:妊娠時胎盤會產生多種供胎兒發育生長的激素,這些激素對胎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卻可以阻斷母親體內的胰島素作用,因此引發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週期是這些激素的高峰時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發時間。

  遺傳基礎: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將來出現2型糖尿病的危險很大***但與1型糖尿病無關***。因此有人認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與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關。

  肥胖症:肥胖症不僅容易引起2型糖尿病,同樣也可引起妊娠糖尿病。

  4、高血糖症

  高血糖症:引發糖尿病的原因,糖尿病腎病發生與高血糖密切相關,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腎病發生髮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顯延緩其發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終產物生成增多後引起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增多,系膜擴張,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其他病因:

  甲亢和糖尿病

  ***1***甲亢引起糖尿病:甲狀腺激素可以拮抗胰島素的作用。甲亢時超生理的甲狀腺激素含量拮抗胰島素的作用更強,並且可以促進腸葡萄糖的吸收及促進糖原異生,因此引起血糖增高,導致糖尿病。這種糖尿病是由於甲亢引起,故可稱為繼生性糖尿病。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在甲亢病情控制後,不予降血糖藥物治療,血糖即可完全恢復正常。

  ***2***甲亢和糖尿病並存:甲亢和糖尿病都和家族性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這兩種病的基因缺陷往往發生在同一對染色體上,因此可能會連鎖在一起遺傳給後代。在臨床上,兩種病同時發生在一個病人身上的病例並不少見。這種糖尿病屬於原發性,不是繼發於甲亢。在甲亢病情控制後,糖尿病依然存在,不予隆血糖藥物治療,血糖不能降至正常。但是,甲亢可以加重糖尿病,使血糖進一步增高,故控制甲亢對減輕糖尿病也很重要。

  糖尿病日常治療和預防

  日常注意:

  1、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疾病的出現是沒有明顯的徵兆和前奏的,正因為這樣,糖尿病患者更不能鬆懈對疾病的關注,應當堅持不懈的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體檢。尤其是對尿微量白蛋白進行嚴格的檢查。

  2、安撫高血壓

  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腎病一旦發生,就會出現高血壓這種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應對高血壓的措施。平時要限制食鹽、糖分、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的攝入量,要做到適量即可。同時患者也不能偷懶,要堅持適當的鍛鍊,積極補鈣。對於已經出現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用降壓約!

  3、控制高血糖

  根據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得出,糖尿病患者應當在疾病發生時及時的積極對高血糖進行控制。對高血糖控制的越好、越理想的話,患上糖尿病腎病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患者一定要積極控制高血糖,不能鬆懈!

  4、保護泌尿系統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保護泌尿系統避免其受到感染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統受到感染的話,很大程度上就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這樣就會加重病情的惡化和蔓延。所以保護泌尿系統,防止泌尿系統受到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務。

  養成好的習慣:

  一、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嚥,多吃蔬菜,儘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記住!

  二、性生活有規律,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過量的抗生素。有些病毒感染和過量抗生素會誘發糖尿病。

  三、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內防止糖尿病的發生:每年吃三個月的煙醯胺、Vb1、Vb6、甲基Vb12***彌可保***增強胰腺功能;在季節更替時吃半個月的Vc、Ve,劑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也可以每年分兩段時間肌注Vb12,每次兩週,一天一支,這很經濟!***

  四、多加鍛鍊身體,少熬夜。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在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3000萬糖尿病患者。此病到目前為止是一種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正確運用好現在的三類基本療法,包括飲食、運動、降糖藥物在內的綜合療法,而進行終生性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頤養天年。糖尿病患者應學會自我保健知識,積極預防各種慢性併發症發生、發展,避免致殘、致死,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後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紅蛋白〈8%者極少發生併發症,亦是延緩其發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遵循嚴格控制高血糖,堅持治療達標的原則,才是治療糖尿病的根本保證,不能偏聽、偏信社會上的“遊醫”所謂“包醫、根治糖尿病”的謬論。

  五、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糖?

  這是相對來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飲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其實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島素的參與,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吃點蜂蜜對糖尿病人還是有些幫助的。

  六、減少菸酒:

  吸菸有害於身體健康,更不利於糖尿病的預防。菸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素分泌,這是一種使血糖升高的物質。飲酒對心血管系統以及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對預防糖尿病也有嚴重危害,應適當限制飲酒。

  七、適當補硒。硒——微量元素中的胰島素;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促進糖份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醫生通過讓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護和恢復胰島功能的作用,有利於改善糖尿病的症狀,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紅蛋白水平。所以,有人稱硒是微量元素中的“胰島素”。 體恆健硒維康,富含硒麥芽是補硒的首選。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