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的商務禮儀知識盤點

  職場商務禮儀包括儀表、服飾、禮節、言談舉止。今天不想就給大家帶來,歡迎大家檢視。

  職場商務禮儀

  一、儀表禮儀

  選擇適當的化妝品和與自己氣質、臉型、年齡等特點相符的化妝方法,選擇適當的髮型來增添自己的魅力。

  二、服飾及其禮節

  ①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 ②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 ③應符合自己的體形。

  三、談吐禮儀

  言是雙方資訊溝通的橋樑,是雙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在人際交往中佔據著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要做到禮貌說話。比如初次見面:幸會!贊人見解:高見!歸還原物:奉還。求人原諒:包涵...

  四、舉止禮儀

  ***一***要塑造良好的交際形象,必須講究禮貌禮節,為此,就必須注意你的行為舉止。舉止禮儀是自我心誠的表現,一個人的外在舉止行動可直接表明他的態度。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進退禮節,儘量避免各種不禮貌、不文明習慣。

  ***二***到顧客辦公室或家中訪問,進門之前先按門鈴或輕輕敲門,然後站在門口等候。③按門鈴或敲門的時間不要過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進入室內。

  ***三***先到門邊的人,記住要為後面的人拉住門,無論後面的人是男是女。

  五、白領女士的商務禮儀禁忌

  ①髮型太新潮禁忌 ②頭髮如亂草禁忌 ③化妝太誇張禁忌 ④臉青脣白禁忌 ⑤衣裝太新潮禁忌 ⑥打扮太性感禁忌 ⑦天天扮“女黑俠” 禁忌 ⑧腳踏“鬆糕鞋”。

  遵守基本的商務禮儀知識,是個人職業素養的專業表現,同時也是尊重他人的體現,因此,每一位職場人士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商務禮儀,來促進人脈關係的建立,更好的在職場獲得發展與成長。

  職場禮儀知識

  1.準時、不遲到,最起碼比領導先到,這是初入官場的年輕人的基本素養,是紅線,輕易不要逾越。

  有的人在上學的時候就拿遲到不當回事,散漫慣了,上班之後也是這個作風,開會遲到,上班遲到,反正是藉口多多。其實再忙、再有事也不差那麼幾分鐘,只要還是沒有養成習慣,心裡拿遲到不當回事。從做人的角度來說,守時是美德,不守時是不尊重人,浪費別人的時間;從做事的角度來說,守時是一種端正的工作態度,不守時的人很難被領導和團隊團隊信任。

  2.有事需要請示領導的時候,能當面彙報的一定要當面彙報,儘量不打電話。

  尤其是當領導就在辦公室,你卻連動都不動,操起電話就打,對方會反感。當面彙報可以有面對面的交流,方便溝通意見,領導要做決策也需要時間去思考,打電話承載不了這個任務,除非是一問一答式的,比如今天下午有會請參加這種。

  3.因為私事向上級請假的時候,儘量要提前,情況特殊也要打個電話。

  因為請假本身就意味著請示、給假兩種含義,你請,別人給,程式上不能錯。切忌切忌,不要發簡訊簡單告知,更不要先斬後奏,比如我明天要出去旅遊這樣的請假簡訊,這不是請假,這是通知。

  領導不同意吧,人家票都買了,領導同意吧,說實在的有一種被綁架的感覺,更何況有時候工作真的安排不開。有的人意識不到自己這樣做不恰當,當領導不給假的時候他會覺得領導不通人情,玩弄權術,感覺自己被迫害了。

  4.和領導打電話,事情說完,稍微等一下再掛電話,讓對方先掛,你再掛。

  不要立刻、迅速就掛電話,這是一種禮貌。不信你自己體驗一下,別人和你通話後,等你最後一個字剛落音,電話立刻就結束通話,那種感覺特別不舒服。

  5.開會的時候關手機,或者調成震動,這條無須解釋,你懂的。

  除非你們單位像個大車店,處於無政府狀態,否則一定要記住這點,更不要明目張膽的在會議上接電話、打遊戲、玩微博、上微信,這是對組織會議者的尊重。領導在臺上,就像老師坐在講臺後面,看下面看得清楚著呢,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挺隱蔽,作為新人,更應該謹慎。

  6.從辦公室或者會議室出來的時候不要使勁摔門,要用手輕輕把門掩上。

  這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件事了,可真有很多人忽視,有時候這邊開著會,有的人出去打電話、上廁所,也不知道隨手帶門,而是信手那麼一甩,咣噹一聲,眾人側目。從別人的辦公室離開,也應該注意輕關門,尤其是夏天的時候開窗,有過堂風,你覺得自己沒使勁,風一抽,力量很大的。人的修養更多體現在微小的細節中,體現在對周邊人的謙讓和照顧上。

  7.在安靜的環境中,比如開會或者辦公期間,女同志在行走中,一定注意自己的高跟鞋不要發出太大的響聲。

  如果鞋的聲音大,最好有意識的放輕腳步,墊著點腳尖走。有的年輕人非常不注意,一片寂靜中走得昂首挺胸,高跟鞋發出咔咔的聲音,儀態是挺美,可背後射過來的目光裡的意味可複雜多了。另外,開會中間退場、遲到或者早退的時候從後門進,儘量不要在人前目標很大的晃動。

  8.剛入職的新人對於自己的職場身份,需要有一個心理上的適應程度,要從自己是一個學生、被管理者的身份,轉變到一個具備社會屬性的獨立成年人的位置上。

  有新畢業的學生,一直做慣了好小孩,乖小孩,凡事都有父母,工作了也是這個態度,總等著別人敦促,自己不善於安排計劃,缺少主動意識。要經常提醒自己,你是一個獨立的人,應該獨立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並對結果負責,不要總指望別人體諒你,拿你當孩子看,給你特殊的待遇,那樣的後果是失去了被器重的機會。

  9.在工作中,犯錯被發現了,要先承認,然後再講述理由。

  有些年輕人,一旦被發現工作出了紕漏,總是不斷地強調自己的理由、客觀的原因、別人的錯誤,我理解他們的感受,出錯了,怕批評,怕給領導留下壞印象。但問題是,這樣的態度恰恰是領導最反感的,覺得你這是在推諉搪塞,逃避責任,小心眼的領導甚至會想:你沒錯,那就是我有錯了?沒準還變成個人恩怨。

  10.作為新人,要敢於表現真實的自己。

  有些人剛踏上工作崗位,官場人事關係複雜,會有一種害怕自己露怯的心態,可能就會表現得謹小慎微。這也沒錯,但若是總試圖想做得滴水不漏,總想讓別人看到好的、不看到壞的,那也不好。從領導的心理上來說,那些過分油滑,在自己面前一直十分戒備的人,是不足以信任的人。該什麼樣就什麼樣,太完美了反而假。年輕人都會犯錯,只要認真、坦誠的面對,錯誤也是進步的開始,反正我是願意給真性情的年輕人機會,而不喜歡年紀輕輕就顯得滑溜溜的人。

  職場著裝禮儀知識

  職場著裝原則

  常言道“人靠衣妝馬靠鞍”,如果你希望在職場建立良好的形象,那就需要全方位地注重自己的儀表。從衣著、髮式、妝容到飾物、儀態甚至指甲都是你要關心的。

  其中,著裝是最為重要的,衣著某種意義上表明瞭你對工作、對生活的態度。衣著對外表影響非常大,大多數人對另一個人的認識,可說是從其衣著開始的。衣著本身就是一種武器,它反映出你個人的氣質、性格甚至內心世界。一個對衣著缺乏品味的人,在辦公室戰爭中必然處於下風。上班時穿得體的正裝,勝過千言萬語的表達。

  男士職場著裝原則

  三色原則:三色原則一直以來都是男士著裝禮儀中所重點強調的內容,主要指男士身上的色系不應超過3種,很接近的色彩視為同一種。

  有領原則:有領原則說的是,正裝必須是有領的,無領的服裝,比如T恤,運動衫一類不能成為正裝。男士正裝中的領通常體現為有領襯衫。

  鈕釦原則:絕大部分情況下,正裝應當是鈕釦式的服裝,拉鍊服裝通常不能稱為正裝,某些比較莊重的夾克事實上也不能成為正裝。

  皮帶原則:男士的長褲必須是系皮帶的,通過彈性鬆緊穿著的運動褲不能成為正裝,牛仔褲自然也不算。即便是西褲,如果不繫腰帶就能很規矩,那也說明這條西褲腰圍不適合你。

  皮鞋原則:正裝離不開皮鞋,運動鞋和布鞋、拖鞋是不能成為正裝的。最為經典的正裝皮鞋是繫帶式的,不過隨著潮流的改變,方便實用的懶式無帶皮鞋也逐漸成為主流。

  女士職場著裝原則

  女士著裝注意的問題相對男士著裝原則來說多了一些流行因素在其中。

  最基本的要求,女士職場著裝必須符合個性、體態特徵、職位、企業文化、辦公環境,志趣等等。

  女士無需一味模仿辦公室裡男士的服飾打扮,要有一種“做女人真好的心態”,充分發揮女性特有的柔韌。

  女性的穿著打扮應該靈活有彈性,要學會怎樣搭配衣服、鞋子、髮型、首飾、化妝,使之完美和諧。最終被別人稱讚,應該誇你漂亮而不是說你的衣服好看或鞋子漂亮,那只是東西好看,不是穿著好。

  職業套裝更顯權威,選擇一些質地好的套裝。然後以套裝為底色來選擇襯衣、毛線衫、鞋子、襪子、圍巾、腰帶和首飾。

  每個人的膚色、髮色、格調不同,適合自己的顏色也不同,要選擇一些合適自己顏色的套裝,再根據套裝色為底色配選其它小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