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勵志故事

  有很多的故事看完之後似懂非懂的,今天就分享一些給大家看,希望大家喜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成功就是變不可能為可能

  在德國慕尼黑的伊薩爾河流域,是一大片一望無垠的棉花種植區。這裡的棉花產量幾乎佔據了全德國產量的大半以上,因此,相關棉花的產業在當地極其興盛發達。尤其是棉被的製作,幾乎成為了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像眾多的私營業主一樣,奧斯頓在當地也經營著一間小小的棉被加工廠。但由於棉花製品成型後非常蓬鬆和耗費空間,所以運輸和儲存也就成了最困擾他的頭等問題:偌大一個倉庫只能堆放幾百床棉被,一節車皮也只能運送幾千床棉被,而且,由於運輸成本的不斷增加,他幾乎越來越無利可圖了。一天,奧斯頓突然靈機一動,要是能把棉被壓縮到最小的狀態,這樣,不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節約和利用空間了嗎?

  說到做到,他馬上開始著手解決棉被的儲存和運輸問題。首先,他嘗試重壓法,就是在棉被堆放過程中,隔著幾床棉被就放上鐵板或石塊重壓。然而,這種方法只適合倉庫的物品擺放,而一旦運輸,其重量往往超過棉被的數十倍。後來,他再嘗試把棉被用繩索交叉捆綁,可效果還是不明顯,凡是繩索沒有捆到的地方,照樣還是蓬鬆。而且捆紮後的棉被,那幾道深深的捆紮痕跡,也極其影響其美觀和使用效果。

  一個週末,奧斯頓去參加當地一家新開企業的慶典,大門口人山人海,彩旗飄飄。為了烘托氣氛,該企業還特地從慕尼黑租借了一個巨大的充氣拱門,這種拱門在當地可是新鮮事物,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吉時一過,工人開始放出拱門裡的氣體,諾大的一個拱門,一瞬間居然被工人熟練地摺疊起來,裝到一個不大的揹包裡。這時,奧斯頓突然來了靈感:自己何不想辦法抽掉棉被裡多餘的空氣?這樣,或許也可以把又鬆又軟的棉被裝進一個小小的袋子裡呢?

  於是,他嘗試將棉被裝進一種加厚的透明包裝袋內,封口後,將被子重壓,然後抽去裡面的空氣,形成真空。果然,經過這種真空袋的重新包裝,最有效的節約了空間,也極大地方便了棉被的存放和運輸。他的這種可以抽取空氣的包裝袋一經推出,很快就獲得了當地棉農們的青睞,大家紛紛提前付款要求大量預定,包裝袋很快供不應求。可以說,真空袋為他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通過研究,他還發現,將包裝袋中空氣全部抽出,在完全缺氧的狀態下,細菌幾乎無法生存。從理論上來說,這種真空袋應該還同時具有保鮮、防潮、防黴、防蟲、防腐蝕、防汙染等多種功效。所以,它的功能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貨物的儲存和運輸,更能有效地延長產品保質期、保鮮期。他憑著敏銳的眼光看到了商機。後來,他及時變賣掉棉田,開始全面研製真空包裝機。

  1961年,奧斯頓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真空包裝機,由於其在食品、運輸等各個領域的突出貢獻,該產品一經面世,就很快被各行各業所接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的真空產品已覆蓋了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企業就是聞名世界的德國莫迪維克真空包裝機生產廠。

  很多時候,墨守成規,你就永遠不能有所創新,只有跳出思維的束縛和羈絆,在沒有需求的的地方創造需求,並且,把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這才是成功之真正所在。

  :天才住在我家隔壁

  我讀《喬布斯傳》時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喬布斯的創業夥伴、同事、朋友幾乎都住在他家附近。他們不只是工作上來往,私底下也會經常串門。給他圖形介面啟發的施樂公司就在他家附近,他找的也是附近的廣告公司,而這家公司因為給蘋果做廣告後來成了著名的廣告公司。蘋果公司裡的天才程式設計師、天才設計師儘管是外州的、外國的,但是都是先來到矽谷定居,然後才機緣巧合地進了蘋果。所以,還是喬布斯在家門口找來的。

  蘋果和微軟一樣,剛開始時就是一家徹頭徹尾的本地化公司。它所有的資源都來自本地,所有的人才也都在本地招募,他們一起成就了蘋果,當然,反過來,蘋果也成就了他們。

  平均來說,一個人經常交往的人也就150個左右。你如果搬家了,原來的朋友、熟人就漸漸聯絡少了,在新的地方很快你又會建立起一個150人左右的關係網路。這150個人中,絕大多數是和你同屬一個時空的人。也許看電視、上網可以讓你暫時脫離這種傳統的生活和互動方式,但你會發現你只要還是個社會人,就離不開這種傳統的生活和互動方式。你的影響範圍大多數情況下就是那150人。

  如果你愚笨***我們都是***,那麼認識你周圍那150個人就夠了,那就是你的世界。你可以創造出比喬布斯還輝煌的成就,只要你能深度挖掘你自己及你周圍那150人的潛力。正好喬布斯家周圍聚集著一幫天才,然後他們一起造就了蘋果?我不信。我更相信事實是這樣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天才,他們很多人缺乏機遇和機會,而喬布斯和他周圍的人很好地把握住了一個機遇和機會,於是每個人心中的天才釋放了出來。他們一起做成了蘋果,就這麼簡單。

  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和他的“十八羅漢”說:“你們都是連長排長的料,將來師長、團長我要從外面請。”這話很傷人自尊。還好這“十八羅漢”沒有自暴自棄,現在反而把那些空降兵師長、團長都給擠走了,因為還是他們自己最瞭解阿里巴巴,對阿里巴巴最有感情,而所謂的管理能力就像孩子吃奶一樣,誰不會啊?給個機會,都能學會。“十八羅漢”他們是天才嗎?在馬雲眼裡不是,但他們是和阿里巴巴一起成長起來的,這就夠了。喬布斯的工程師、設計師們也不是天才。

  網際網路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是該回歸根本的時候了,因為人最常、最容易、最深度接觸的還是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網際網路也要走本地化的道路。

  最近找一個獵頭朋友幫我招一個人,她問我什麼要求,我最後加了一條:家住浦東。

  :先成為錦然後才能添花

  蝶變,往往要以時間作為交換。

  很多年前我便認識她,那時我剛出茅廬,剛開始有大學女生慕名而來,其中就有她一個。

  第一面我吃了一驚,想來想去,最客觀的評價還是一個字:醜。農家女,矮個子,扁平臉塌鼻樑,面板黃黃的,最觸目驚心的是一口爛牙,一說話一笑就像是在齜牙咧嘴。她眼神誠懇,我卻有點兒不知所措:我能給她什麼樣的建議?尤其是,她還是專科生。

  這聽起來是一個輸在起跑線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掙扎出雞窩卻離枝頭遠得很。專科畢業的她,將來能做什麼呢,文員?尤其是,愛與喜歡,往往都要以相貌打底,她有再多優點,也會被她土氣甚至難看的面容全盤擋住。女孩子到底是幹得好還是要嫁得好?彷彿,她兩者都沒份。

  後來沒再見過面,只斷斷續續有聯絡:她專升本了;又過兩年,她留校當輔導員了;去做講座,她事後才知道訊息,說她正在那所大學讀研,可惜沒來參加……

  不久前,我意外地在一次活動中遇見她——是她熱情地喊我名字,我先沒認出她來,她報出名字來,我嚇了一跳:“判若兩人”都不能形容她,幾乎是天人之別了。嬌小個子,身材保持得很好,一件香奈兒小黑裙穿得玲瓏有致,八釐米高跟鞋進退自如。髮型精緻,妝容得體,細看,五官仍平凡,膚質仍泛黃——但這有什麼關係,白璧亦有微瑕。她活潑了很多,常常大說大笑,但牙齒順眼了,她笑著說:“前幾年戴了牙箍。”

  細問她的近況:原來她已經博士畢業,現在大學教專業課。婚姻方面有些蹉跎,過了三十五歲才嫁給大她一歲的同校老師,去年生了兒子。我問得直接,她答得落落大方。談起孩子,她詼諧地說:“我教育孩子的原則就是:人醜就要多讀書。”仰頭哈哈一笑,全不帶一點陰霾。

  曾經的她,能如此坦然說起自己的外貌嗎?我想不起來了。

  別撇嘴,說這不過是一個勵志故事,我看到的,不是故事,是近在身邊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完美的範例,讓我看到,人可以如何靠努力改變命運。她曾經一無所有,無背景,無學歷,無顏值,只有一顆向上的心、不曾停下的雙腳。我知道她愛過,但這愛被嫌棄了,挫折感像沙子一樣磨損人的心,她什麼也不說,一直往前走,選擇了最笨拙而最有效的道路:學習。

  多麼艱難的一條路,忍受寂寞、疲倦,同齡人有些嫁作人妻、相夫教子,有些在職場上盡情揮灑,有些吃喝玩樂、享受青春,自己卻只有一卷書一盞燈而已。讀出來會怎麼樣?是否一定有未來?她彷徨過沒有,有沒有起意放棄過?我想她能確定的就是:讀不出來,多半沒有未來。心繫一處,守口如瓶,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有人鄙視她:不過是個女鳳凰。這裡面有明確的歧視,但也可以視為嫉妒,博士、副教授在手的她,有夫有子,自此可以安身立命了。

  於是,她變美了。

  常聽年輕女孩子說:讀書沒有用,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還有人對我的觀念不以為然:提升了自己又怎麼樣?還不是一樣要被男人挑來選去,面板也差了、年紀也大了,有什麼優勢。

  也許她們是對的,但我認識的一個男人這麼說:只有年輕男孩子才不管不顧,只挑漂亮小姑娘呢;男人到了三十歲上下,都很現實,都願意找家境好、工作好、能力強的——如果還長得漂亮,就更好了。

  除非天生麗質,生來就要成為藝術品。否則,這世上大部分事物或人,其實都以實用為主——美貌,只是錦上添花。所以,你得先成為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