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潤的分配方法

  你聽說過公司利潤嗎?公司利潤,按照會計概念,是指公司在一個會計年度期間生產經營收入及其他收入扣除成本、費用等後的餘額。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公司利潤的法律相關知識。

  

  1、公司利潤分配原則

  ***1***依法分配原則。企業利潤分配的物件是企業繳納所得稅後的淨利潤,這些利潤是企業的權益,企業有權自主分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利潤分配的基本原則、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其目的是為了保障企業利潤分配的有序進行,維護企業和所有者、債權人以及職工的合法權益,促使企業增加積累,增強風險防範能力。

  國家有關利潤分配的法律和法規主要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等,企業在利潤分配中必須切實執行上述法律、法規。利潤分配在企業內部屬於重大事項,企業的章程必須在不違背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對本企業利潤分配的原則、方法、決策程式等內容作出具體而又明確的規定,企業在利潤分配中也必須按規定辦事。

  ***2***資本保全原則。資本保全是責任有限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性原則之一,企業在分配中不能侵蝕資本。利潤的分配是對經營中資本增值額的分配,不是對資本金的返還。按照這一原則,一般情況下,企業如果存在尚未彌補的虧損,應首先彌補虧損,再進行其他分配。

  ***3***充分保護債權人利益原則。債權人的利益按照風險承擔的順序及其合同契約的規定,企業必須在利潤分配之前償清所有債權人到期的債務,否則不能進行利潤分配。同時,在利潤分配之後,企業還應保持一定的償債能力,以免產生財務危機,危及企業生存。此外,企業在與債權人簽訂某些長期債務契約的情況下,其利潤分配政策還應徵得債權人的同意或稽核方能執行。

  ***4***多方及長短期利益兼顧原則。利益機制是制約機制的核心,而利潤分配的合理與否是利益機制最終能否持續發揮作用的關鍵。利潤分配涉及投資者、經營者、職工等多方面的利益,企業必須兼顧,並儘可能地保持穩定的利潤分配。在企業獲得穩定增長的利潤後,應增加利潤分配的數額或百分比。同時,由於發展及優化資本結構的需要,除依法必須留用的利潤外,企業仍可以處於長遠發展的考慮,合理留用利潤。在積累與消費關係的處理上,企業應貫徹積累優先的原則,合理確定提取盈餘公積金和分配給投資者利潤的比例,使利潤分配真正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

  2、公司利潤分配的專案

  公司利潤分配的專案包括以下部分:

  ***1***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積金從淨利潤中提取形成,用於彌補公司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積金;當法定公積金累計額達到公司註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繼續提取。任意公積金的提取由股東會根據需要決定。

  ***2***股利***向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公司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要在提取公積金之後。股利***利潤***的分配應以各股東***投資者***持有股份***投資額***的數額為依據,每一股東***投資者***取得的股利***分得的利潤***與其持有的股份數***投資額***成正比。股份有限公司原則上應從累計盈利中分派股利,無盈利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謂“無利不分”的原則。但若公司用公積金抵補虧損以後,為維護其股票信譽,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也可用公積金支付股利。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8年10月9日頒佈實施的《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強調了股利分配中現金分紅的重要性,要求上市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現金分紅政策,利潤分配政策應當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此外,作為上市公司申請公開增發或配股的重要前提條件,還強調公司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利潤分配的過程與結果,是關係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利潤分配的管理和核算。主要有兩種分配方法:一種是企業實現的利潤在企業和國家之間按一定比例分成,具體辦法多種多樣;另一種是企業實現的利潤依法交納各種稅收,剩餘利潤全部留企業,具體做法亦各不相同。

  3、公司利潤分配的順序

  公司應當按照如下順序進行利潤分配:

  ***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但不得超過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我國稅法規定,企業某一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本處虧損是指企業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的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徵稅收入、免稅收入和各項扣除後小於零的數額。

  ***2***繳納所得稅。即公司應依我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3***彌補在稅前利潤彌補虧損之後仍存在的虧損。

  ***4***提取法定公積金。

  ***5***提取任意公積金。

  ***6***向股東分配利潤。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餘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實繳的出資比例分配,但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影響利潤分配的因素

  法律因素

  企業在進行 利潤分配時,應堅持法定利潤分配程式,不能以企業資本分配利潤,不能當年無利潤而動用以前年度留存收益分配利潤等,都是企業利潤分配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法律規定。

  相關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資本保全約束:規定公司不能用資本***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和資本公積***發放股利,目的在於維持企業資本的完整性,保護企業完整的產權基礎,保障債權人的權益

  資本積累約束:規定公司必須按一定的比例和基數提取各種公積金。另外,它要求在進行股利分配時,一般應當貫徹“無利不分”的原則

  超額累積利潤約束:如果公司為了避稅而使得盈餘的保留大大超過了公司目前及未來的投資需求時,將被加徵額外的稅款。

  現金能力因素

  企業若想以現金的形式分配利潤,就必須考慮現金的支付能力。企業盈利不等於一定有相應的現金。實踐中,企業往往出現會計賬面利潤很多,但現金十分拮据的情況。這是由於企業在創利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實物資產的購置,從而使以往的盈利和當期的利潤固定化為非現金資產,影響了資產的流動性。

  稅收因素

  股票投資目的是為獲取 股利,或是通過低吸高拋,取得資本利得收益。但對於股東來說,二者所繳納的所得稅是不同的,現金股利的稅負高於資本利得的稅負。

  股東構成因素

  不同階層、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投資目的的股東,對股利分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負債因素

  當公司舉借長期債務時,債權人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可能會對公司發放股利加以限制。

  資本成本因素

  在企業的各種籌資方法中,留用利潤的資本成本是最低的而且是穩定可靠的,還可以使企業保持較強的外部籌資能力,企業的 資產負債率可以保持在較理想的水平之上。但過分地強調留用利潤,股利支付過少也會走向負面,因為股價有可能因投資者的不滿、拋售而跌落,公司聲譽受損,反而會影響企業的外部籌資能力。

  企業拓展因素

  當企業處於發展上升階段,具備廣泛的投資機會時,需要大量的發展資金,這時企業可以考慮減少股利支出,將大部分盈利用於擴大再生產,在將來給股東以更加滿意的回報,這很可能會被多數股東所接受。當企業處於盈利充裕、穩定,並無良好的拓展機會時,可考慮採用較高的股利以回報投資者。

  通貨膨脹因素

  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的購買力下降,原計劃以折舊基金為來源購置 固定資產則難以實現,為了彌補資金來源的不足,企業購置長期資產,往往會使用企業的盈利,因此股利支付會較低。

  企業利潤的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係,用公式表示:

  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企業利潤是指生產總值超過生產成本的差額,用公式表示:

  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企業利潤的增加***或降低***是否意味著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或降低***,必須具體分析:

  ***1***、在生產成本***即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不變的情況下,利潤的增加***降低***意味著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且二者的增幅幅度***下降幅度***是一致的。

  ***2***、若利潤總量不變,生產成本增加***降低***則意味著經濟效益降低***或提高***降幅幅度***提高***一致。

  ***3***、若成本與利潤同幅增加***降低***,則經濟效益不變。

  ***4***、成本增加幅度***或降低幅度***超過利潤的增加幅度,則經濟效益下降***提高***。

  由此可見,企業利潤的增加***降低***,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