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高熱患者舒適的護理措施

  發熱時首先要請醫生診治,除此之外,還要對病人採取一系列的護理措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熱病人的護理

  一、一般護理

  1.收集患者資料 瞭解患者的年齡、性別、全身狀況、文化程度,對高熱知識的瞭解程度,評估發熱的原因,排除影響體溫的生理因素。

  2.降溫 高熱剛開始時,患者可能出現寒戰,此時不要急於採取退熱措施,而應注意保暖,調節室溫,補充衣著。寒戰後體溫可迅速上升,不及時採取退熱措施可發生驚厥、抽搐等腦細胞損害的表現。高熱患者體溫一般在39℃以上時,應予物理降溫或化學降溫。30min後必須再次測量體溫,將結果記錄於體溫單上。

  ***1***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溼敷、乙醇擦浴、溫水擦浴、冰水灌腸以及鍼灸等,應根據病情加以選擇。

  ① 頭部冷敷:將毛巾浸於冰水或冷水中,擰至半乾***以不滴水為度***或冰袋***具體作法:從冰箱中取出冰塊放入冷水中,衝去稜角後裝入熱水袋或用專用冰袋中,連水帶冰裝1/2袋,排出空氣蓋緊蓋口即可***敷於額部,5~10分鐘更換1次。有胃寒、寒戰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後背、前胸區、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悶、腹瀉等不良反應

  ② 擦浴法:用溫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覆擦拭前額、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等體表大血管分佈較密集的區域,擦拭至面板潮紅為止,擦洗後及時用乾毛巾擦乾水珠,降溫同時,應在足心置熱水袋,頭部敷冰袋。

  ③ 泡澡:將病人置於溫水浴槽內,用軟毛巾或海綿輕輕擦抹全身15~30分鐘,使血管擴張達到散熱目的。

  ***2***化學降溫 化學降溫主要指應用退熱藥,以抑制體溫調節中樞,減少產熱,加速散熱。體溫過高時***成人≥38.5℃,小孩≥39.0℃***,應遵醫囑給予降溫藥如:複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但應避免用藥過量或在短期內反覆用藥以免發生虛脫。

  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高熱病人每4h測1次體溫,繪製於體溫單上,觀察其熱型及臨床過程,觀察呼吸、血壓的變化及一些伴隨症狀。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熱時,應注意有無虛脫現象。

  二、飲食護理

  1.營養的補充:家人應對病人加強營養,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流質、半流質飲食,如掛麵、蔬菜粥、牛奶、豆漿等,並少量多餐,以增強抵抗力。

  2.水份的補充:高熱會導致水份大量喪失,應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不少於2000毫升,以促使毒素排洩,帶走體內部分熱量,可選用糖鹽水,各種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等,忌酒、濃茶、咖啡。必要時按醫囑靜脈補充液體。

  三、口腔護理

  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每日早晚應進行口腔護理,飲食前、後均應漱口,可用小方巾沾上鹽水抹拭口腔黏膜及牙齦,以防細菌滋生,保證口腔衛生。口脣乾燥者可塗以液狀石蠟或稀甘油,有皰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軟膏。

  四、面板護理

  高熱患者在退熱過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家人應及時用乾淨毛巾擦拭和更換衣被;條件允許應洗頭、洗澡以保持面板的清潔,但要防止著涼,避免對流風。

  五、生活護理

  1. 保持清潔和舒適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加強通風,調整被蓋。

  2.臥床休息 高熱時體能消耗較快,應注意臥床休息、補充體力,以利康復。

  六、安全和心理護理

  高熱病人有時會躁動不安、譫望,應注意防止墜床、舌咬傷,必要時用床檔、約束帶固定患者。心理護理患者在發熱期間會有寒戰、面色蒼白、頭痛、出汗等導致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護士應經常巡視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作好心理護理。對於長期高熱的患者更應該注意其心理反應。健康教育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給予相關的知識教育。

  高熱發熱患者的護理

  ***1***臥床休息,觀察體溫變化,每4小時測體溫、脈搏、呼吸1次並作為主錄。

  ***2***診斷未明確前,不能過多使用退熱藥。

  ***3***體溫在39.5C以上者,應給予物理降溫,用酒精或溫水擦浴,高熱無汗或有表證者不宜冷敷。另可針刺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4***高熱患者宜半流飲食,並勸病員多飲水,成人每日至少3000ml。

  ***5***體溫驟退時,予以保溫,及時測血壓、脈搏、體溫,注意病情變化。

  ***6***要注意高熱病人口腔衛生、面板衛生,預防褥瘡,大量出汗者要及時更換衣物,避直接吹風,避免受涼。

  ***7***對高熱出現譫妄、神智不清者應用床欄,防止墜床發生。

  高熱急救措施及護理要點

  ***一*** 保持呼吸道通暢

  降溫

  1.物理降溫 適用於高熱而迴圈良好的病人,應遵循熱者冷降,冷者溫降的原則

  方法: 前額置冰袋,在腋下及腹股溝處冷敷,用溫水、凍水或酒精擦浴,給冷飲料,用冰水灌腸

  2.藥物降溫 常用藥物有:消炎痛、異丙嗪、哌替定、氯丙嗪、激素如地塞米松等,降溫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二 病因治療

  ***三*** 支援治療 注意補充營養和水分,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護心、腦、 腎功能及防治併發症

  ***四*** 對症處理 如出現驚厥、顱內壓增高等症狀,應及時處理。

  護理要點

  ***一*** 一般護理

  1. 將病人置於安靜、舒適、通風的環境

  2. 口腔護理

  3. 面板護理 及時更換衣褲和被褥 注意面板清潔衛生和床單幹燥、舒適

  4. 飲食 以清淡為宜,給細軟、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

  ***二*** 臨床觀察內容

  1.嚴密觀察生命體徵、神志變化

  2.觀察末梢迴圈情況

  3.高熱驚厥的護理 注意保護、防止墜床和碰傷,床邊備開口器與拉舌鉗,防止舌咬破,及時吸除鼻咽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分泌

  ***三*** 藥物觀察內容

  1.應用激素時,注意有無噁心、嘔吐、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

  2.應用消炎痛時,常見不良反應有 :胃腸道反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過敏反應等

  3.在應用有哌替定、氯丙嗪、異丙嗪組成的冬眠合劑時,應注意觀察有無呼吸抑制,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

  ***四*** 預見性觀察觀察有無伴隨症狀,如寒戰、大汗、咳嗽、嘔吐、腹瀉、出疹或出血等有無顱高壓,驚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