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退休法律制度是保障退休者依法退出勞動崗位以後、受領退休金,以維持基本生活並確保退休權得以實現的法律制度。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一、1999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員工,依規定退休時的月基本養老金的構成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二、1992年7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且在2006年7月1日以後退休的員工,依規定退休時其月基本養老金的構成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

  三、1992年8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且在2011年12月31日以前退休的員工,依規定退休時其月基本養老金構成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

  ***一***基礎養老金:以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按繳費每滿1年發給1%計算;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按退休時個人賬戶積累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計算;

  ***三***調節金:為300元;

  ***四***過渡性調節金:2007年退休的為250元/月,其後每晚一年退休的遞減50元;

  ***五***過渡性養老金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辦法由市政府另行規定。

  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和過渡性調節金由基本養老保險共濟基金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在個人賬戶中支付;個人賬戶支取完畢後,由基本養老保險共濟基金支付。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計算方法:參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員工社會養老保險條例實施規定》

  1、取員工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的每月繳費工資,除以當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每月繳費指數。

  2、將員工自參加工作起至退休時繳費年限的每月繳費指數相加,除以其繳費年限的月數,得出平均繳費指數。

  3、將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退休時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得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深圳市公務員醫療和傷殘保險待遇

  國家公務員退休後,可繼續享受同職級在職國家公務員的醫療待遇,保證退休公務員有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對因公***工***致殘的退休公務員,除發給基本退休金外,另發給因公傷殘保險金。其中對生活不能自理、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每月再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

  住房待遇。國家公務員退休後,其住房標準和辦法按同職級在職國家公務員的規定執行,並給予優先照顧。

  ***一***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按本人退休時的標準全額發給。

  ***二***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根據不同工齡按以下比例計發:

  1.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88%的比例計發;

  2.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2%的比例計發;

  3.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75%的比例計發;

  4.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的比例計發;

  5.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40%的比例計發。

  深圳市公務員離退休人員待遇調整

  老年勞動者達到規定的年齡、工齡等條件後脫離工作,享受社會保險和勞動補償性質的養老待遇和權益的一種制度及由此而產生的社會行為。離休的全稱是離職休養,是中國20世紀70年代末期,對符合規定條件的老幹部所實行的一種特定的退休制度。

  關於退休年齡延長的新規定已經敲定,備受關注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步伐漸行漸明朗。

  第一: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職務、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國家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國家實行工資調查制度,定期進行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並將工資調查比較結果作為調整公務員工資水平的依據。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國家建立公務員保險制度,保障公務員在退休、患病、工傷、生育、失業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公務員因公致殘的,享受國家規定的傷殘待遇。公務員因公犧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親屬享受國家規定的撫卹和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