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工資怎麼算出來的

  工資與勞動生產率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兩個話題,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那麼工廠的工資要如何計算呢?下面讓小編來告訴工廠工資怎麼算的。希望能幫到你。

  工廠工資計算方法

  1.22天底薪900元

  2.2倍加班工資,上了28天,就是加了6天班,900/22*2*6=490.90 6天晚上加班每天4.5小時:900/22/8*2****4.5*6***=276.14

  3.1.5倍加班工資,4.5/小時*22天,900/22/8*1.5****4.5*22***=759.33

  4.該員工本月工資為900+490.90+276.14+759.33=2426.37

  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1.75× 200%

 工廠工資計算的內容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準***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準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運動員體育津貼。

  計件工資是指對已做工作按計件單價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准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工會任務包乾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準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工廠工資計算的目的

  讓人才脫穎而出,給優秀者以獎勵。優質資源永遠向優秀人才傾斜,好的薪酬機制要讓強者更強, 鼓勵弱者跟上強者的步伐。很多企業都有工齡工資的設計,每年加個一二百元,以示對員工長期服務的肯定,其實必要性真的不大。有能力的員工通過長期在企業服務,必然已經得到相應的升遷、薪酬調整的機會,已經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剩下來平庸的、普通的員工都屬於市場替代性較強的員工,每年增加工齡工資最直接的是導致了普通崗位人工成本的上升,這批員工在企業里長生不老,光聽話不做貢獻。不如考慮,對於長期服務的員工,設立相應的長期服務獎,以榮譽+適當獎勵的方式去體現。

  吸引關鍵人才。在薪酬體系設計時有三項基本原則:對外具備競爭力、對內具備公平性、對個體具備激勵性。比如工業品企業,一個核心技術人員外部市場水平普遍是20萬年薪,那麼5萬年薪能不能挖過來?肯定不行,回報太低。在設計員工薪酬時,企業必須尊重市場的規律,以確定薪酬的標準。

  基本的安全保障。員工與企業的關係中,員工相對處於弱勢,是風險較大的一方,所以員工本身具備不安全感,所以員工希望企業能與其簽定合同,能給他買保險、及時發放工資,這都是源於安全的保障需求。做為企業管理者必須重視這種需求,特別是在營銷人員的薪酬設計中,首先得讓員工有安全感,員工才會願意去為企業打拼。

  價值肯定。很多企業的薪酬方案相當簡單,一共分為四級,員工級、主管級、經理級、總監級,這樣是有問題的。同為部門經理,技術研發的經理和財務經理對企業的貢獻度是否一樣呢?肯定不一樣,但他們拿的薪酬卻一樣,貢獻大的那個人不平衡,這就是忽略了崗位的價值。企業給員工的薪酬絕對不是單純基於職級的,而是必須基於崗位價值,迴歸到該崗位對企業的貢獻上來。

  結成利益共同體。很多企業的員工對公司是否掙錢並不在意和關心,因為不管公司賺多少錢員工拿的工資都是一樣的。某公司的財務總監,公司賺了2000萬,他非常不高興,為什麼呢?因為公司賺200萬時,他拿12萬年薪;公司賺了2000萬,他還是拿12萬年薪,他覺得分紅不均,覺得嚴重心理不平衡,這就是利益共享出了問題。員工在什麼時候最拼命呢?只有在感覺為自己掙錢的時候。他如果老感覺錢都給企業掙走了,自己什麼好處都沒有,是不會賣命工作的。所以,在設計高管人員薪酬時,要考慮分紅、甚至股份的設計,都是為了將中長期的利益結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