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先機

  網際網路創業中,誰能搶佔先機,則無疑提前進入市場,獲得更多的資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許光運: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把握創業先機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帶來創業者的新機會,網際網路讓大眾見識到傳統行業的重生,很多事物的生態與格局都在不停的打破並重組。

  無論是愈來愈火的股權眾籌還是浪潮之巔的網際網路金融都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結合產物,網際網路已經成為金融行業轉型升級的引擎,還在尋找技術達人麼?

  6月14日,Codefollow創始人許光運,應才俊堂邀請進行了主題為“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把握創業先機”的乾貨分享。活動吸引了來自金融及網際網路行業眾多精英齊聚一堂。

  小豬CMS***PigCms***微信營銷原始碼還在做微信代理?不如自己搭建平臺! 全國發售原始碼 國內外均有使用 PigCms

  以下是部分許總分享乾貨的整理記錄:

  1.網際網路是什麼?

  網際網路的本質就是連線,網際網路發展的第一階段是簡單被動的單向連線及第二階段平行非平行連線;第三階段是線上主動連線使用者,例如:SEO;而網際網路第四階段也就是目前階段,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連線方式,本質還是連線,小米口碑營銷的實質正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連線。O2O ,補貼送錢等本質解決的還是連線的問題,網際網路企業本質上解決的是連線的成本問題,

  2.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

  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企業的本質區別,傳統行業更務實一些,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企業相比競爭相對不夠充分,傳統行業是基於資源為本質進行的佈局,包括運作生產,溝通 交流包括利益分配等,網際網路相對其他行業競爭比較充分,更多的是以競爭思維作為思考的原點,網際網路因門檻比較低,所以競爭比較充分,比較嗜血,這也是網際網路行業頻頻殺出“門外的野蠻人”的原因。傳統企業轉入網際網路思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以資源為核心思維方式轉換為以競爭為原點的思維方式,

  3.網際網路+的感想和本質

  互聯網裡面的+有一些比較討巧的方式,比如說一些基礎行業,例如:金融,教育等,首先這些行業基礎服務,在需求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網際網路+

  第一個問題是解決資訊對稱的問題,一個方向能不能做最主要的是你所做的方式和目前存在的方式有沒有先進性,有什麼不一樣,而且這個不一樣使用者是不是很關心的,能不能解決使用者的核心問題,如果這種方式使用者不關心其實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包括我們所擁有的所有資源,是不是能夠對解決使用者的核心痛點有幫助,在沒有幫助的前提下來談這些資源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第二是規模化和標準化,沒有規模化的行業是做不大的,沒有標準化就帶來不了規模化的效應,例如服裝定製,每個人一套不一樣的服裝這對企業來說成本是非常高的,網際網路最本質的是解決成本低的問題,為什麼最大的電商網站是在中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國可以壓縮中間的利潤成本比較多,阿里巴巴並不比亞馬遜先進,無論是產品,運營,技術各個方面,最主要的是選擇了中國這個市場,標準化的含義就是不需要過多的向用戶解釋他能得到什麼,只要他購買你的產品,他就知道他能獲得的服務是什麼,而且每個人獲得的服務是一樣的

  第三是服務的便利性。網際網路+的含義是使用者獲得你的產品的方式更簡單,現在使用者在線上做出決策的時間只有兩三秒,服務的便利性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使用者做決策的時間非常短,所以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快的讓使用者知道你的產品到底好在哪?

  第四是口碑及口碑的塑造,在中國,品牌的意識的出現也就一二十年,大家經常會關注產品的材質怎麼樣,同時大家都很清楚,奢侈品品牌的溢價是非常高的,大家根本不會去關心奢侈品的材質是什麼,有一次在朋友圈看見有人說小米的價效比高,小米的人直接回:你罵誰呢?他想塑造的不是說我的手機價效比高,而是比較有逼格,這樣既有逼格價效比又高的產品你是不是一定會買,如果大家僅僅是記住小米的價效比高,那小米一定是一個失敗的公司,其實小米有太多的東西都是在塑造他的品牌,在網際網路+的行業裡,你有更多的方式去做你自己的品牌的塑造,所以大家在做產品的時候需要更多的花點心思去做品牌的塑造,

  第五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們可以不靠某個方式賺錢,比如小米手機,可能他不只靠賣手機賺錢,他創新了很多其他的商業模式來賺錢,

  網際網路+的本質,

  大家普遍的方式是認為在網際網路領域人跟錢很重要,其實在我看來,錢那部分是可以砍掉的,根本就沒有錢什麼事情,人一定是很重要的,其實還是兩點,人和方向,做投資的人都很清楚,他們看的是趨勢,為什麼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其實就是方向,假如你處在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裡面,那麼你也會水漲船高,哪怕你做很一般你也會增長很快,對於一個團隊來說,人和方向是最重要的,人很牛逼,方向又好,在目前這種社會大環境下,錢其實不是什麼問題,很多創業公司說自己不缺錢,基本上他死的概率會非常高,起碼會比缺錢的公司高很多,其實一家公司成功的核心原因是我解決這些問題的模式及良性迴圈的能力比較強,而不是說我有一堆資源,資源用完了,團隊本身沒有成長,這樣的公司是很容易死掉的,

  網際網路+的化學反應

  1. 網際網路壓縮了很多中間的成本,服務了老百姓,

  2.老百姓對社會的很多方面其實都是不滿意的,例如:環境,飲食,銀行,假如網際網路能夠去顛覆這些東西的時候,那一定是給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務,或者說是比現有的模式和產品稍微好一點點,或者有顛覆性的創新,這樣使用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一定會選擇你。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使用者想象的足夠聰明,不是使用者想要的,沒有給使用者帶來好處的使用者是一定不會買賬的,千萬不要掩耳盜鈴以差不多或者也許的心態去做產品,當然在品牌宣傳或者運營的時候可以和使用者去談情懷,在做產品的時候談情懷使用者是會一腳把你踢掉的,

  3.使用者的需求層次感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首先要滿足使用者的強需求,再考慮第二第三需求,有時候使用者表達他需要的需求都不一定是真需求,這類稱為需求陷阱,比如有人說我做一個產品能夠減少抽菸人士的健康危害,問抽菸的人用不用,這人肯定會說一定用,不用就是腦子有問題,人家的產品能夠減少我抽菸的危害,我肯定是會說用的,但產品做出來後這個抽菸的人是不一定會買賬的,因為假如我特別關心抽菸危害健康我就不會抽菸了,因為抽菸能夠解決我提神,工作更有效率的問題,這種優先順序是更高的,假如有一天抽菸得癌症的話,這個時候有人告訴我說他做出來一個產品能夠治好我的病,這樣的產品我是肯定是會用的,

  其實我們在產品定位的時候還要考慮的是我們的產品是不是在風口,這個需求是不是真需求,很多方向是有創業視窗期的,因為在一個方向上基本上能夠成功的公司最多也就兩三家,在中國技術,產品,運營,都不是門檻,其實就一個門檻,那就是先發優勢,晚了的話成本會比較高,會有學習的成本,成長速度的成本,資源的成本,等等,

  網際網路勢來了

  從整個網際網路發展的階段來說,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移動化的發展,這種勢頭的最大好處是我們獲取資金的便利性更強了,還有整個社會對網際網路的認同越來越強了,再有一個整個社會對網際網路的需求也越來越強了,最後一個就是在網際網路行業,凡是能夠被總結出經驗的東西基本上已經過時了,我們再來看的時候當做知識儲備就可以了,一般一種好的方式第一第二個人來用效果會很好,第三第四效果一般,第五第六個人用就基本沒效果了,一般情況下至少到第三第四個人用的時候才能夠被總結出理論,所以說能夠被總結出理論的東西我們再去用的時候基本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所以能夠被總結出理論的東西作為知識的沉澱是可以的,但作為行動的準則是有問題的,

  網際網路+的陷阱

  第一種陷阱是很多人說網際網路+只是一種營銷渠道,這種是十年前的認知了,現在網際網路+甚至是可以顛覆你的商業模式,

  第二種陷阱是需求問題,比如說很多人說我手機有發燙問題,假如有人說我能提供一款不發燙的手機使用者會不會買單呢,他肯定會說我會買的的,但實際呢,蘋果手機也有發燙問題,照樣很多人買,他可能也會天天抱怨,這說明使用者天天抱怨的需求也不一定是使用者的強需求,

  第三個陷阱是資源的陷阱,很多人在談網際網路創業的時候會說我有多少資源,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資源是一次性的,這種資源最多在冷啟動的時候能夠起到一些作用,甚至有些時候這些資源會起到一些副作用,過分強調資源會使你的團隊缺乏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能夠創造一些良好的模式能夠讓公司迴圈運轉起來的能力,

  最後一個陷阱是大牛的陷阱,很多人認為我只要找到一批大牛就行了,其實假如說創始人在公司的某個領域不牛逼的話是很難做起來的,首先你作為創始人的話沒有核心競爭力,大牛有什麼理由來你這邊,第二,你作為核心決策層對業務不熟悉的話你是拖了整個公司的後腿的,其實創始人是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個人能力的提升上,而不是說去放在找一批牛人上去。

  創業者搶抓先機 網際網路創業專案佔半壁江山

  時下,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網際網路+”已成為社會熱潮。將傳統行業的產品服務實現線上整合,打破固有生產營銷模式,通過網際網路應用創造出新的業務形式和盈利模式。如今,在很多領域都出現了依託傳統行業構築線上產業生態平臺的創業先行者,不僅專案本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也因具備快速市場化的能力受到投融資、孵化機構的青睞。

  創業者搶抓“網際網路+”先機

  2015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在兩會之後,天津也掀起了創新創業熱潮,並出臺了多個扶持政策,優秀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那麼,“網際網路”都可以“+”什麼?

  畢業於天津大學的“學霸”徐傳超今年創立了“禾田社”,採用“網際網路+農業”的方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在大學期間學習網際網路物流專業的徐傳超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專案是為蔬菜零售商統一採購,提供更便宜優質的蔬菜,還能送貨上門,減少物流成本。“在調研中發現,蔬菜零售商在批發時的議價空間不大且物流成本高。所以我就和幾位朋友聯合創立‘禾田社’,以統一採購並配送的方式,讓零售商採購蔬菜更划算,我們也能賺取一些差價。”27歲的徐傳超說,為了做到精準配送,他們開發了“禾田社”手機APP,與其合作的蔬菜零售商,可以在手機上直接下單,將菜品、需求量上傳系統後,第二天一早送菜上門。半年來,加入到禾田社的蔬菜商家達到100多個,每天蔬菜採購量超過15萬斤。未來,他還準備面向市民開發相應服務,使用者通過手機購買物美價廉的蔬菜。

  在高新區智慧山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記者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網際網路+電梯”的專案。該專案的創意點是在當下人們越來越關心電梯安全的當口,如何讓傳統電梯製造維保行業提供更加準確的服務。專案創始人張璟是電梯維保行業的資深人士,他希望依託自己在該行業的經驗,通過網際網路架構起一個電梯維保行業的線上平臺,將本市的相關電梯企業都收納進來,形成線上電梯製造維保產業鏈,讓整個行業的服務價格體系更加透明。“而且對於市民來說,未來也可通過軟體隨時查詢自家或者單位的電梯維保情況,增加安全保障。”張璟介紹。

  很多養過寵物的人都遇到過寵物看病難的問題,由此,“網際網路+寵物”的線上服務也應運而生。“養寵物的人都很有愛心,這份人與寵物之間的真摯情感需要有一個專業的寵物服務行業跟上。”從小就養寵物的高茂翔說,這就是他創業的原動力。高茂翔介紹,為了改變寵物行業亂收費、資訊不透明等負面形象,幫助寵物主人找到更合適更有針對性的寵物治療培訓機構,他萌生了用手機APP搭建寵物健康***服務的創業想法。“使用者可以通過‘寵知道微信服務號’或‘寵知道APP’提問,‘寵知道’將根據問題屬性等要素,推送給專家,實現專家1對1服務,而後由使用者決定是否進行實地治療或者培訓等其他寵物服務。”不久前,該專案獲得了在開發區舉行的阿里雲創客+諸神之戰創客大賽京津總決賽的冠軍。

  除了上述專案,記者在調查中還在高新區、開發區等創業孵化機構內看到了構建個人創作影視劇平臺的“網際網路+影視”、個性化定製食療養生健康的“網際網路+食療”、運用大資料測算求職者就業能力的“網際網路+招聘”等各具特色的線上創業專案。這些創業專案共同特點是將網際網路和傳統行業相結合,在藉助網際網路工具基礎上,“+”出新的業務形式、經營模式、管理方法等,這些專案大都獲得融資機構的青睞,已先人一步取得了新的市場份額。

  網際網路創業專案

  佔據半壁江山

  記者在發現網際網路創業專案的同時,注意到這些專案往往也是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投資機構關注的重點。

  在高新區智慧山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內孵化的企業和創業專案已超過200個,其中和網際網路相關接近半數;36氪天津氪空間落戶開發區四個月來,吸納京津兩地專案達百餘個,網際網路創業專案超過半數,且是重點吸引孵化的專案型別;位於高新區的榴蓮咖啡眾創空間近三個月吸納專案30多個,網際網路創業專案超過7成……

  為何網際網路創業專案能夠佔據半壁江山?高新區智慧山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相關負責人、黑馬會天津分會執委崔曉樂告訴記者:“如今創業專案大體分為兩大類,一個是依託技術研發的創新產品類,另一類就是網際網路創業。網際網路專案的特點是新奇有意思,很多專案都是源於生活,對原有生活模式進行改進,比如像網際網路+電梯、農業、健康等等,在對傳統行業整合的同時,通過網際網路、手機APP去改善人們對傳統行業服務的不滿,在線上形成新的服務模式,以黏住客戶、保證使用者數量為基礎,向能夠提供服務的線下企業、第三方收取費用,實現盈利。”崔曉樂說,現在做得好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並不是單一開發產品或者軟體,而是注意打造線上平臺,構築產業生態鏈,讓傳統企業都能夠融入進來,讓各方受益。

  在當前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優秀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也更容易獲得融資。最近,榴蓮咖啡眾創空間就為一家網際網路專案注資,並擁有40%的股權份額。該眾創空間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專案是專注於微信公眾平臺營銷推廣開發服務的,為商家公眾賬號提供更實用價值的增值服務,該專案團隊擁有多名國內網際網路技術專家,技術過硬。我們採用直接投資的方式而不是聯絡其他風投機構,就是希望與該專案一起攜手壯大。”

  今年,36氪的氪空間孵化器落戶開發區,該孵化器的一大特色就是打造網際網路融資平臺,為創業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36氪天津總經理欒天表示,媒體、網際網路融資平臺和“氪空間”,將共同打造一個面向早期網際網路創業者的生態圈模式。據介紹,“氪空間”擁有其他眾創空間該有的標準配置,可免費向創業專案提供開放式工位、行政辦公、法務財稅諮詢對接、工商註冊等服務外,在媒體和融資領域所能對創業者提供的支援也是在各類孵化機構中尤其突出的。“我們的股權投融資平臺,網羅了3.2萬個全國各地的優質專案,同時聚集了超過1000位頂尖投資人。”欒天說,在這個大的平臺支援下,他有信心幫助“氪空間”內超過90%的專案團隊獲得第一輪融資,完成初期孵化。

  官方孵化器

  轉向平臺建設

  為了讓專案更好更快發展,充分發揮市場要素,本市創業專案孵化模式都在悄然發生變化。官方傳統孵化器以往靠減房租、減稅等較為單一的模式已經開始向具備減免租金輔以搭建產業平臺的新模式方向轉變。

  位於高新區的天津華苑軟體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在今年實行了改革創新,在找準產業特色後,著力打造文化科技與電子商務兩大平臺,為實現孵化器由政府支援走向市場化提供了新的出路。該公司副總經理溫健介紹,“從發展角度,我們不能只走軟體產業孵化這條單一路子,也要做好轉型創新,做好與網際網路及IT技術融合的新興產業佈局和設計。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級孵化器和創新創業基地,將藉助文化科技和電子商務兩個產業大發展的趨勢,通過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的商業化功能搭建和市場化運營,引進更多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團隊來此合作,真正實現孵化器與市場經濟的對接。”目前,天津華苑軟體園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孵化企業已達61家。

  同樣位於高新區的國際創業中心也開啟了轉型之路,啟動眾創空間發展計劃,從硬體設施提供者向軟環境增值服務的管理者轉型。“我們未來三年內將搭建一個有網際網路+產業特色、孵化載體要素齊全、互聯開放的眾創空間。”高新區國際創業中心主任胡巨集偉告訴記者,中心將依託第三方平臺資源及資金投入,年內完成創業咖啡、工業設計中心、智慧華苑、計算機藥物輔助設計中心、輕型雲端計算中心等五個孵化平臺的裝修建設及啟動運營。

  網商“大咖”

  真金白銀追專案

  就在官方孵化器轉變管理思路的同時,一些網商“大咖”也進駐本市,用真金白銀追逐那些優秀創業專案。不久前,入駐開發區msd現代服務產業區的阿里雲創客+就攜手天津泰達科技發展集團主辦了諸神之戰創客大賽京津總決賽,大賽通過遴選京津兩地有發展潛力的創業專案,並藉助賽事本身各項扶持政策,促進優秀種子企業加速成長。大賽歷時一個半月,以京津兩地的科技類專案為主,集中於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吸引了來自北京、天津及其他區域的上百家企業報名參賽隊伍。

  阿里雲創客+合作伙伴事業部解決方案總監馬鐵寶告訴記者:“我們看到整個京津地區創業生態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好的,創業文化和氛圍濃厚,還有京津地區包括經濟文化思想各方面教育,都比較有優勢,相信會有比較好的專案從這裡走出來。我們跟泰達已經形成了戰略合作,共同扶持泰達的創業企業,包括我們在孵化空間提供的硬體資源、雲資源,包括邀請導師定期組織沙龍,以及通過舉辦創業比賽的獎金,專案扶持資金等方式去鼓勵網際網路創業。創客+是一個品牌,我們會合作去培養一些創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