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辭職去創業案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1:葉蕾:復旦美女微博開花店年收入百萬

  葉蕾,復旦畢業生,國企工作,卻毅然辭職開始在網上開花店當起了賣花姑娘。2年的時間,從網店到實體店,在初期光鮮花的營業額就能穩定在6萬左右。美麗的女孩、漂亮的花束、優雅的花店、帶著夢想的生活方式……這也許是許多80後、90後年輕人最為嚮往的生活。

  沒錢開店 網際網路來幫忙

  2011年大學畢業,兩年時間換了兩個單位,還是沒能讓葉蕾產生歸屬感。從復旦大學法律系畢業的葉蕾,起初在國企上班,名校學歷、穩定的工作加上姣好的形象,令周遭羨慕不已。但是,她的心卻另有所繫。2013年,她毅然辭職,和另一個漂亮的女孩合夥在網上開起了虛擬花店,取名“櫻庭花町”。生意剛開始的時候,也經歷了彷徨和低谷,但兩個女孩卻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夢想。

  “當我接觸花店這一行,帶給我的興奮和新鮮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我在做的事情是一個朝陽產業,有很好的前景。”葉蕾說。

  當初葉蕾藉助網路編織創業夢的時候,最大的壓力不是別的,而是來自她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傳統的人,在他們看來,賣花跟賣水果、賣菜一樣,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出來應該做的體面工作。所以最初他們不願意我辭職。”葉蕾說。

  “我們是毅然決然的,而且立志做一個不一樣的花店。”葉蕾認真地解釋道,“我們走的是私人定製情感路線,為有故事的客戶量身打造不一樣的花。我們摒棄了傳統花店的搭配與包裝方式,不論是花的設計或是包裝手法,都是源於花藝師對顧客故事的理解,以及對生活和美的見解。”

  就這樣,葉蕾開始利用微博建立自己的“據點”,傾聽客戶訂花故事,製作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花束。

  今年3月,葉蕾接到了一個訂單,“是一位先生想要送花給他在咖啡店一見鍾情的女性,但只知道對方穿一件藍色的裙子,拿著賓士車鑰匙。於是我們就在咖啡店附近,為他佈置了一輛白色的賓士車,車尾箱裝滿了藍色滿天星鋪到地上。”葉蕾說,每一個幫轉發這條微博的人都可以獲得“櫻庭花町”送出的一束藍色滿天星,希望能以此找到這位miss blue。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傾聽故事 做頂級花店

  “來店裡買花的每一位顧客,我們都會認真傾聽他的故事。他是為誰挑選鮮花、又為什麼送花、想要表達些什麼……”葉蕾說,她店裡的每一束鮮花,都是為顧客而生的獨一無二的私人定製。如果客人們接過花束時能綻放出驚喜的笑容,那就是對花店最棒的肯定。

  葉蕾的創意花店,不僅深諳網路營銷之道,更是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個性和美的需求,“櫻庭花町”慢慢有了知名度,她們開始夢想著在當地最大的高階購物城開一間門店,從網路走到消費者面前,做“城中最美的花店”。

  “除了鮮花銷售以外,我們還接了很多現場花藝佈置、開業活動、宴會和派對業務。我們得到了許多企業和個人客戶的信賴。”葉蕾自豪地說,“創業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時刻都保持學習和思考,讓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許多可能性。”

  葉蕾和她的團隊以非常的努力,終於站到了當地花藝行業的頂端,她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兩年後,最心儀的商場向她們丟擲橄欖枝,邀請她們入駐。

  “我們所處的樓層是國際二線品牌的樓層,這對於一個南寧本土創業品牌而言是極罕見的待遇。”說起自己的第一家實體店,葉蕾滿臉興奮。加上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如今,葉蕾的創意花店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我認為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所散發出的光彩,能夠打動身邊的許多人。所以我們在一無所有的創業初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無償支援,我的家人後來慢慢理解我,也是儘自己所能給了我很大幫助,現在他們也很為我感到驕傲。”葉蕾說。

  我們不只是賣花,我們是設計公

  父親稱呼葉蕾為“賣花姑娘”,葉蕾就嚴肅地糾正,“我們不只是賣花,我們是設計公司。”小到一束花,延伸至製作翻糖甜點、承接現場佈置、開設花藝課、舉辦派對,以及做軟裝等等。

  80%的營銷+20%的作品創意,在初期的純網上營業階段,“櫻庭花町”單單鮮花的營業額就在每月6萬元左右;加上承辦各類活動,每月營業額還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

  不過,賺多少錢並不是這群年輕人評價自己創業成功與否的標準。“是的,我們結交了很多朋友,就像您一樣,我們通過真誠的交流結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葉蕾親切地看著記者說。

  80%的營銷+20%的作品創意,在初期的純網上營業階段,“櫻庭花町”單單鮮花的營業額就在每月6萬元左右;加上承辦各類活動,每月營業額還能再翻1倍,而且每一年都能有所提高。如今,葉蕾的創意花店年營業收入過百萬。

  葉蕾還說,他們就是想要向大家展示一種有格調的生活方式,為了夢想,開足馬力的生活一定很酷。

  2:孫俊峰:北大碩士不當公務員上海創業幹裝修

  北大畢業幹裝修月入百萬元 孫俊峰幹裝修兩年內在上海買房

  熟練地刮牆、批膩子、打磨,除了架著一副厚眼鏡,穿著工服的孫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裝修工人別無二致。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實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畢業的一名碩士。畢業後,孫俊峰去當了裝修工人,引起了軒然大波。***6月16日光明網***

  北大碩士做裝修工?這事誰聽了都會驚訝。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從北大畢業的“天之驕子”,要麼走上仕途,要麼進入學界,要麼進入國際大公司,怎麼會從事這種辛苦的體力勞動,學豈不是白上了?這其實是對讀書、上大學的一種誤讀。

  從小孫俊峰一直很聽話,2006年考上大學時,家人把錄取通知書拿給村裡很多人看,當時在他家鄉是個新聞,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給家裡長臉了”。寒來暑往,幾年後孫俊峰碩士畢業面臨分配,獲得來自好幾個省市不同公務員崗位的選調機會。這次,家人希望他進機關當公務員。覺得這樣才配得上北大學歷。

  “從小就聽家裡的,但這次有點叛逆,因為自己性格不適應體制,想進社會撲騰一下,但不知道能幹嘛,做裝修是基於兩方面,一是身邊有人願意帶我,二是覺得做手藝人自由,那時有點理想化,想入行以後開家誠信的裝修公司!“儘管如此,只有想法的孫俊峰依然得先從力工做起。家人當然不同意,爭執到最後,孫爸爸氣的只留下一句話:你自己做主,我不管你了!

  做工開始也很難,還出過笑話,工長當眾說孫俊峰太乾淨,不像個幹活的,於是他每天偷偷把工服踩髒再去工作。大半年後,瞭解多了,孫俊峰就開始想辦法找人一起承包工程,後來自己也成了工長。

  “沒過幾年我就自己帶人做了,“家裝還可以,風吹不著雨打不著。室外裝修就不行了,冬天的時候,我們也得在工地上幹活,手凍得全都裂了。”面對鏡頭,孫俊峰向記者展示手上的傷疤和老繭,現在的他帶著工人熟練地攪拌水泥,打孔,批膩子,儼然一副行家把式。只有從厚眼鏡中,能看出他當年的學子情懷。

  “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現在人買房子不容易,裝修時一定要保質保量,把每個家當作自己的新家來裝修,一點也不能馬虎。“ 每接到一個新單子,孫俊峰都會這樣和工人說。

  現在孫俊峰的隊伍與人裝修合作,每月能拿下二十多個工地,營業額超過百萬,但偶爾,他還需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北大碩士出來幹裝修工,多沒出息,家裡錢都白花了。”對此,孫俊峰也只是憨笑,表情混合了坦承與戲謔,想要質疑他的人要麼一時語塞,要麼滿意地離開了。唯一讓他高興的是,家裡對他的選擇已經漸漸認可了。

  “要不是做裝修,我連房子都買不起。” 孫俊峰私下對記者說,用裝修賺來的辛苦錢,他幫家裡改善了居住環境,還置了東西,裝修工人對他而言,只是當初創業的起步, “哈下腰來做大事,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面對鏡頭,這個曾經的北大才子,偶爾顯露出一點當年的意氣。

  3:肖煌和陶亮:名校生不要過萬月薪辭職當菜販賣菜

  “你一個大學生,是怎麼放下面子來賣菜的?”“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難道沾了油漬的錢不能買阿瑪尼?”肖煌把兩斤滷牛肉遞給顧客,將油膩膩的雙手在格子襯衫上擦了擦,轉頭笑著對記者說。

  這名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的畢業生,在一家IT公司做了6年,月薪過萬,因為厭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工仔生活,大半個月前辭職,聯手自己的大舅子——武漢工程大學2012屆畢業生陶亮,在南湖風華天城小區旁承包了一個生鮮超市,幹起了菜販的活計。

  現在——戴眼鏡穿襯衫的菜販

  11日早上9點,武昌南湖風華天城小區枇杷坊小街,肖煌和陶亮的生鮮超市立於一排門面房中間,並不打眼。

  超市裡面分左右兩區,右邊專賣新鮮菜蔬,由陶亮經營;左邊專賣各類滷菜,由肖煌經營。

  “一共是7.8元,這是找您的零錢。慢走。”23歲的陶亮穿著藍色格子襯衫、黑西褲、黑皮鞋,每送走一個客人,他就習慣性地推一推眼鏡,擦一擦收銀臺前冰櫃的玻璃,又擦一擦沾了菜根泥土的手。“習慣了,以前做完實驗都要擦擦桌子、擦擦手。”這個曾經就讀於生物專業的大學“理科男”說。

  在陶亮對面,戴黑框眼鏡的肖煌斯文有禮地招呼著客人:“滷肉開張,先嚐後買,阿姨,嚐嚐我們的滷豬蹄吧,前三天特價,滷肉每斤減兩塊。”送走客人,他小心翼翼地放下菜刀,有點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說,“我是學計算機的,弄得滿身都是油,還是有點不習慣。”

  據肖煌介紹,現在店裡除了他和陶亮之外,還有三個員工,是自己的岳父岳母和妻子。“自己家的生意嘛!現在只靠家裡還忙得過來,等過些日子,業務再有了擴充套件,我打算再僱幾個員工。”

  過去——為創業放棄萬元月薪

  肖煌2007年畢業後,在武漢一家IT公司做軟體開發,經過幾年的打拼,已經當上了業務主管,月薪過萬元;陶亮去年畢業後,就去了深圳一家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做醫藥研究,月薪也有3000多元。照道理,兩人都算是找到了專業對口且收入不錯的工作,但兩人都有一顆創業的心,所以辭了職,專心賣菜。

  “我在IT行業做了6年,東跑西顛的賣軟體、搞開發,才熬到了業務主管,也不過是月薪萬元。我再做下去,還是一路顛簸給別人打工,再做幾十年也就是一個月掙1萬多塊,沒意思。”肖煌毫不掩飾自己當老闆的雄心壯志。而陶亮下海的原因,則是因為在實驗室的工作太枯燥,他創業是為了追求一種“有激情的生活”。

  對那些說賣菜不體面的人,他們不以為然:“搞IT、搞生物工程就一定比賣菜有前途?我們以前是給別人打工,現在是自己當老闆,當然是做老闆更有前途。”對於選擇賣菜這一行,兩人均表示不是盲目做的決定,而是一個理性的選擇:“生鮮超市是未來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趨勢,現在有商務部的政策支援,前途無量。”

  肖煌說,現在店裡每個月的流水賬能達到六、七萬元,經營的成本開銷大概在1萬元左右。“我們經過了大半個月的考查,走遍了這周邊所有的店鋪,發現南湖這邊的市場還是蠻多機會的,可以進一步開發。”肖煌自信地表示。

  未來——立志要“數字化”賣菜

  採訪中,肖煌不止一次的提到大學專業背景給自己帶來的好處,而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莫過於他的“數字化經營”賣菜理念。“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許多大型企業正在向資訊化、現代化轉型,賣菜也可以實現。”開啟電腦,肖煌熟練地把各項銷售指標新增到Word文件、Excel表格之中。“我現在正打算把我的成本、銷售額、賬目等具體的資料繪成曲線圖和表格,用直觀的數字化形式管理和分析我的經營。”肖煌認為,資料化、資訊化的賣菜方式可以讓他的管理和計劃變得精細、科學。

  肖煌覺得,他的專業優勢和工作經驗都與IT產業有關,而南湖這個區域的居民有著自己的消費偏好,而生鮮產品的流通、管理也需要專業的電子化監測,用資訊化的手段進行財務和市場執行管理,根據相關資料做出合理的市場預期,有利於自己擴大經營,為自己的連鎖店計劃打下基礎。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