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的故事

  創業,總是一個百談不厭的話題,如今網際網路行業內呼風喚雨的大佬們也有“屌絲”創業的時期。在他們剛開始創業的時期與現在剛好相反。關於他們初期的故事,不妨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沃茲賣掉了心愛的惠普65可程式設計計算機,喬布斯賣了自己的大眾汽車,湊了1000美金作為啟動資金。兩人在新公司佔相等的股份,剩下的10%歸答應幫助他們的羅恩 韋恩。蘋果公司的產業模式非常簡單:由沃茲設計電路模型,然後生產出電路板投放市場。3個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巨集偉的明天即將到來。

  一個經營計算機的店主以每臺500美元的價格向他們訂購了50臺計算機。令他生氣的是,兩個年輕人拿出來的第一代蘋果計算機是一塊光禿禿的電路板,既沒有機箱、電源、鍵盤,也沒有顯示器。喬布斯此時對設計和產品還毫無認識。

  1976年,他和喬布斯趕往亞特蘭大的個人電腦節,隨後又去了費城,急著向世界展示他們的成果。這是次頗為丟臉的經歷,展示會上,人們對這兩個邋遢的年輕人和醜陋的“箱子”都視而不見。

  那時起,許多矽谷公司的老闆都被一個頭發胡子拉渣、穿著破牛仔服的年輕人騷擾著,或者電話或者被他堵在辦公室裡。在喬布斯的死纏爛打下,廣告創意公司麥金納、投資人麥克馬庫拉加盟到這家新公司,蘋果正式轉變為一家股份公司。

  篇二

  95年之前我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當時很多同學在美國覺得很孤獨,早早結婚過穩定的生活,每天回家過日子或者去實驗室唸書,很快就拿到PHD。我和他們不一樣,耗費了很多時間在玩上面,導致我拿PHD的時間有點長,但是壞事變成好事了。95年年底,我提著破箱子拿著一千美元一個月的工資回國了。

  96年底我終於幫ISI搭好架子,我必須開始自己創業。我到麻省理工跟一些教授如尼葛洛龐帝談融資,第一次融資成功是96年10月份,第一筆資金20多萬美元。

  當時基本是全國媒體都到場,我要利用這次機會讓他們宣傳宣傳我們。有人提問,這次為什麼到中國來?尼葛洛龐帝回答說,我這次首先做了一個重要的投資,這個投資就是由張朝陽創辦的愛特信公司,我想看看這個公司怎麼樣。

  當時所有的媒體一下子譁然,第二天《中國經濟時報》《北京青年報》都進行了報道,再加上現場的效果,愛特信從此出名,我也開始有點名氣。這個基本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用4人的力量調動了瀛海威公司40個人的市場部的力量,尼葛洛龐帝的訪問也成為中國數字化元年。

  篇三

  我剛剛到美國的時候,語言不是特別流暢,更關鍵的是我轉了專業,我在北大學的是情報學專業,在美國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當時我看上了一個教授的圖形學專案,申請進入他的實驗室,他問了我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我沒太聽懂,有些問題我確實不知道,所以回答的不好,他最後一個問題問我什麼呢?他問:中國有計算機嗎?我當時覺得很受傷,因為我自己問題回答的不好,導致美國的教授都開始懷疑中國有沒有計算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件事情讓我覺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一番事業來。

  這件事情後來逐漸變成了我的理想——用自己的技術去改變世界,這個理想應該說到現在還沒有完成,但是我每過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網上有人說,因為我太太拔了後園子裡的菜我才回國創業,其實不是,追根溯源,是當時美國教授的一句話讓我更加有動力把這件事情做好。

  篇四

  雅虎是由中國臺灣人楊致遠***Jerry Yang***創立的,他生於1968年,1993年他和費羅***Filo***一起成為斯坦福大學工學院的研究生。

  他們喜歡在全球資訊網上衝浪,並把他們所喜愛的站點編成一個名單以便尋找。有次他們靈機一動,決定將這一名單在網上公佈,供網友使用,並將這一名單叫做“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通往全球資訊網的楊致遠指南***”。

  沒有料到這一行動大受歡迎,發生了轟動效果。於是,1995年他們便放棄了寫畢業論文,而專門從事建立網路門戶的工作,並把主要站點的名單起了新名字“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另一層次式的正式指南***”,它的縮寫詞Yahoo便成為這一網路門戶的名字。

  篇五

  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的學生王志東,沒畢業就已經在中關村裡小有名氣,他穿梭在北大清華旁的各個電腦城裡,給這些練攤的大小業主們寫工具軟體,順便做著加密解密的活兒。

  王志東有多受歡迎?那就是不斷地有人找他開公司,請他以技術入股。到1994年四通利方成立之前,王志東已經參與創辦過兩家軟體公司,此外還有在北京大學創辦的校辦企業方正集團裡工作的經歷,他被許多媒體稱呼為軟體天才、新一代程式設計師的領袖人物。

  不論從哪個角度上說,四通利方的創辦在中關村歷史上都是有其卓絕地位的。這是因為,這家公司一開始就有著相對清晰的產權結構,按照雙方的約定,四通集團投入500萬港元,佔據70%的股份,王志東和他的創業團隊佔據30%的股份。王志東領導的技術團隊很快寫出了RichWin這樣的中文平臺,風靡一時。

  新浪於2002 年4 月正式推出新浪無線業務,打造中國的使用者付費增值服務平臺,提供無線增值服務。 新浪是由四通利方和華淵資訊網合併而成。sina的中文名稱新浪是當時的總裁王志東起的,這個域名很好的表達了新浪網希望自己成為中華區最大門戶的決心。

  現在浮躁的我們或許應該從這些大佬的創業故事中學到一些精神。其實現在的創業者要想像大佬們一樣,當然首先是專案,其次更要充分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資源作為助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