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也能創業創出故事
一個草根的創業故事
把小菜當大事業來做,兩次創業做到第一
今年45歲的趙繼英來自麗水農村。木匠出身的他,為了創業,隻身到揚州闖蕩。搞過玻璃傢俱加工,辦過影視廳,在當地都做到了行業第一。然而,這兩個行業興起得快,衰落得也快。
“下次創業,一定要找一個不會走下坡路的行業,給自己找一份永不落的事業。”於是,他尋尋覓覓,最終選擇了最不起眼的醬菜。
從2001年南京“小菜一碟”的浙江經銷商做起。10年的時間,趙繼英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醬菜王國”,並慢慢擴張,培育了“菜博士”高檔山茶油品牌;從委託加工、品牌管理開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實現從種植、生產加工到銷售全程監控。
兩次“行業第一”最終選擇放棄
1991年,24歲的趙繼英隻身來到江蘇揚州,利用自己的特長搞起了玻璃傢俱加工。經過4年時間的打拼,趙繼英的玻璃傢俱生意在揚州當地做到了第一,掘到了第一桶金7萬元。這在當時已是一筆鉅款。
從1994年開始,玻璃傢俱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有天晚上,趙繼英到老鄉承包的影視廳去坐坐,發現這個400多座的影視廳,4元一張的票子,幾乎每天晚上滿座。趙繼英算了一下,每天可以賺1000多,比玻璃傢俱賺錢容易多了。
於是趙繼英一頭扎進了錄影業。1995年元旦,趙繼英的影視廳正式營業。然而不到10個月,影視廳就虧了2萬元。他發現,附近生意好的電影公司影視廳有空調,座位是高靠背軟座;而自己的影視廳沒空調,座位又是簡易的翻座硬木椅。
找到癥結後,當年10月份,趙繼英又借了2萬元,換上了軟綿舒適的沙發,生意馬上火了起來。第二年夏天,他又用賺來的錢買了空調。
1996年下半年,趁熱打鐵的趙繼英又開辦了第二家影視廳。從1995年到2000年,趙繼英的影視廳連鎖經營搞得紅紅火火,最多的時候數量達到5家,成為揚州當地錄影業的“老大”。
隨著VCD行業的迅速發展,從1999年開始,錄影業開始走下坡路。趙繼英很快查覺到了。
醬菜雖小,幾百年不衰
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趙繼英又忙著物色新的行業了。當時,他手頭上已積攢了120萬元的資金。“這一次創業要小心,一定要選擇一個不會走下坡路的行業。”趙繼英暗下決心。
一天,趙繼英在翻閱揚州當地報紙時,看到了嶄露頭角的南京“小菜一碟”公司的報道,不禁眼前一亮:揚州醬菜這麼有名,像揚州的“三和四美”,生產醬菜已有幾百年歷史了,這說明這個行業有生命力,絕對不會被淘汰。***創業
2001年,趙繼英在杭州註冊成立了杭州博巨集貿易公司。第一年,趙繼英賣了120萬,卻虧了20萬。而且由於營業額沒達到180萬的最低限額,公司被取消了納稅人資格。沒有納稅人資格,產品就進不了超市。趙繼英沒有灰心,第二年他又重新註冊了一家杭州博鴻貿易公司,當年銷售額達到240萬元。
趙繼英已不滿足於只做一家經銷商,他要做自己的品牌。2005年,趙繼英註冊了“博鴻小菜”商標,開始經營自己的產品。按他的話來說,十幾年的個體戶終於走上了品牌的道路。通過物色各地生產質量過硬、有當地特色的食品生產企業,委託他們生產公司的產品。這一“借雞生蛋”的模式使得公司的業務迅速擴張。之後,趙繼英又從醬菜行業向其他食品行業進軍,2008年推出了“菜博士”高階山茶油。
建生產基地,實行全程控制
近幾年,國內食品安全生產事故頻發,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讓國內的老百姓經常提心吊膽。原有的“借雞生蛋”、生產外包模式雖然能使企業迅速擴張,但也有個弊端,就是對食品的源頭無法準確掌握,不能做到全程監控。
“要保證食品安全,一定要從基地抓起。”趙繼英決定從其新推出的“菜博士”高階山茶油抓起。通過實地瞭解,趙繼英最終選擇了山清水秀、有“浙西南油庫”之稱的遂昌山區,2009年在那裡建立了2。6萬畝的山油茶原料基地。通過參股的形式,與當地山茶油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平時由合作社管理,公司則經常派人進行監控、檢查,包括施肥、壓榨、裝罐等都有嚴格要求。
2008年,趙繼英開始投資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浙江菜博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並於2011年上半年投產。基地位於餘杭高新農業開發區內,總投資660萬美金,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主要生產加工山茶油。
此外,趙繼英還在餘姚建立了自己的榨菜原料基地。“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就是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加工環節繼續實行委託加工。這樣整個產業鏈我們都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