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師應具備哪些職業素養

  只有教師的職業素質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提高,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也才能提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中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一、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英語教師不但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而且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要樹立全面的教育質量意識,要牢牢把握英語教學的目標,要培養適應當今世界高科技、高知識容量、網路化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英語人才,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健全人格,成為富有個性,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樑之才。

  二、健全心理,優良品質

  具有良好的職業心理素質,才能以健全的心理,優良的品質來陶冶、影響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1.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一是要具有觀察和分析國際國內教育教學改革最新資訊的能力,分析利用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進行創造性思維和教學;二是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觀察和分析學生的反應,掌握其心理個性特點,排除干擾因素,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師生的心理交流中愉快地進行。

  2.豐富的情感因素,教育的本身就是愛的藝術,英語教師不但要熱愛本職工作,更要熱愛全體學生,把廣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寬厚的胸懷感染學生,用真誠的愛心喚醒學生,和學生相處時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與學生不斷地進行“情感交流”要愛而不從,怨而不棄,言傳身教,使學生的個性、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3.堅強的意志。教師意志上的良好品質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有直接的影響,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應以沉著、耐心、誠懇的心情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交往的能力。

  三、靈活多樣,因材施教

  職業能力素質是教育者應具有的基本素質,職業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師稱職與否的重要標誌,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前提。

  1.駕馭教材和教育物件的能力。首先要精通教材,對教材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教學中能做到得心應手,其次要熟悉學生,熟悉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2.組織教學的能力。英語教師的組織能力表現在多方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和拓展學生的智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始終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快樂教學的原則貫穿始終,根據課堂教學的不同情況改變自己的角色,保證所教的內容學生都能理解。

  3.英語教師還應具有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交際藝術,要實現有效的英語教學要使學生積極地有效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去,就離不開與學生的對話和溝通,建立起你――我關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具有和學生建立互動感應的能力,另外英語教師還應具有和其他科任教師互相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以使師生進行深一層的情感交流和溝通,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

  4.英語教師應具有較熟練的操作能力。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英語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已不限於講臺,新的教學手段將更多的進入教學活動,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會操作錄音機,幻燈,而且要能操作錄影機、電腦等裝置,並學會自制教學軟體,為實現教育網路化而努力。

  5.創造性工作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要開發學生的智力,首先要發展和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現代資訊社會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營養充實自己,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先導,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其次,要積極地開展教學研究,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探討教學規律,積極撰寫教學論文,發展綜合教學能力。

  四、語言流暢,生動風趣

  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交往工具,一個好的教師應具有良好的職業語言素質。

  1.語言要規範和流暢,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用詞準確,語言合乎語法和口語習慣,條理清楚,而且要能說一口流利通暢的英語,給人以美感。

  2.語言要有啟發性和趣味性,英語教學,語言要有啟發性和表現力,生動風趣而具有幽默感。

  3.語言要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英語教學中儘量使用英語,使用必要的身體語言,對初中生要選用生動、形象,富於知識性,口語化的語言,從小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學生的生理、心理優勢,加強語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英語教師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力量,提高英語教師的職業素質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還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

  中學英語教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英語新課程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體驗情感,感受文化的過程。因此龔亞夫先生創造性提出了英語課程的三維目標,並進行了細緻地解讀。他指出英語課程目標包括社會文化目標、語言交流目標和思維認知目標。社會文化目標包括:行為規範與倫理美德、社會知識與學科融合、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語言交流目標包括語言運用知識、聽說讀寫技能、語言交流能力;思維認知目標包括積極的思維方式、多層次的思維能力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應有這三個目標,即語言交流目標、思維認知目標和社會文化目標。同時教師一定要把學生的興趣、態度和行為方式考慮到教學中,讓這三個目標在真正的教學中可以融合在一個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 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老師們對語言進行建構與運用,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教材進行單元統整與內容整合。單元單元統整與內容整合就是圍繞核心,設計任務;圍繞目標,逐步遞進;圍繞話題,整合內容。在PEP四年級下冊Unit6 Shopping中,在課堂伊始就給學生呈現了購物商場的大情境,讓學生了解,聽懂商店名稱的單詞,同時能理解如何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場所進行購物。接著學習本單元的核心詞彙和句型,最後還把三年級上冊Unit 6 Happy birthday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創設為了開生日party根據Money Chart去超市購物的具體環境,藉助超市收銀單來描述購買的物品及其價格,讓學生產生大量的語言輸出。同時在超市購物產生零錢之後該如何使用,引出課堂教學,學生的思維被不斷激發,語言的輸出得到更大強度的鍛鍊,積極思考如何合理消費,並且加強了學生按需購買的意識。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接觸到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由此體現了學科素養的價值型態,培養了學生的價值觀。

  2. 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獨創性與批判性

  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心。英語新教材中蘊含著知識性、思想性、教育性很強的內容,我們要善於發掘這些素材,挖掘教材的思想內涵,結合學生實際,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讓他們的思維具有獨創性與批判性。尤其我們老師經常教學生如何用英語表達開門、關門,如果此時我們同時教給學生在開門時要看一下門後有沒有人,如果有人需要為他扶著門,這時就把三個目標融合成了一個教學任務。我們在教學中如果都能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教師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標,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國際通用的行為規範。 教師在教生氣的英語表達時,首先提問學生平常生氣時會怎麼做,然後講做這些事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可能會對你自己、他人及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就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然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怎樣發洩情緒,學生可能會想到去跑步、踢球等,這時學生內心世界的東西、生活的東西、品格的東西,行為的東西全都融合到了語言教學的課堂中,這才是真正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