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手起家的名人
創業在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在世界各國,創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小編整理了一些,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空瓶子有了創業動力
上世紀80年代初,吳立傑出生於浙江溫州泰順縣。 他的家在大山深處,到城裡要翻越好多座高山,外地司機根本不敢開車走那條懸崖邊的險路。 小時候的他從未走出過大山,家裡特別窮,可他偏偏愛上了畫畫。 由於沉溺於自己的興趣之中,他的文化成績不是很好。2000年,他沒能考上中央美院,最後進了浙江理工大學學設計。
剛接到錄取通知書時,吳立傑不是很高興,想復讀,因為他的夢想是考中央美院,今後能成為著名的畫家。 但父親的一句話容不得他去“挑剔”生活: “家裡這麼窮,你有書讀都是好的了!這一萬元學費還是你姐姐拿的呢!再說你這個年齡,原本就是一個空瓶子,裝泥巴還是裝金子都一樣,只要你踏踏實實去學,總會有沉甸甸的收穫,別總想著一開始就裝金子!”
在父親的嚴厲“訓導”下,吳立傑老老實實地進浙江理工大學念服裝設計。
吳立傑本質上最感興趣的是畫素描、油畫等美術作品,可學的專業卻是服裝設計,日常的功課也都只是畫服裝圖、設計面料和服裝款式等。
剛開始,吳立傑在學校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學生,唯一不同的是他在心裡沒有“紙上談兵”,一直在琢磨著:自己每天就這樣學畫服裝圖,能產生經濟效益嗎?一無所有如何賺錢呢?一次,他聯想到許多畫家靠賣畫生存,那麼自己能否靠賣服裝設計圖賺錢呢?
杭州是一個時尚而休閒的城市,時裝店琳琅滿目,服裝公司比比皆是,所有圍繞服裝而生存的職業,競爭都特別激烈,所以吳立傑想僅憑几張服裝圖去賺錢談何容易!他上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幾乎天天都是在杭州街頭度過的:他頂著炎熱的太陽,帶著一包畫好的服裝圖,跑了數百個廠家,逢人就說自己可以設計服裝、想利用節假日打工掙學費……然而,沒人可憐他,兩個月下來他毫無所獲!
由於心存夢想而又“一事無成”,所以很多的時候,日記裡的自我鼓勵成為吳立傑創業的最大動力。 每個學期,學校都要把學生設計的優秀作品張貼出來。 憑藉自己的努力,大二第一學期,他的作品就在第二屆“腦白金”杯CCTV服裝設計大賽中獲獎。 不久,他又多次在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等國家級大賽中獲獎。 從那以後,學校的櫥窗裡經常可以看到他的優秀作品,他漸漸成了“校園名人”。
打工獲鼓勵裝大膽
作品獲獎後,吳立傑改變了策略,由過去的“四處推銷自我”變成“主攻一家”。 2001年11月,他選擇了一家在杭州比較有影響的服裝公司。 老闆從他帶的30多張畫好的服裝樣圖中左挑右選了8張,50元一張圖,總共付了400元給他。
區區四張百元人民幣,卻讓當時的吳立傑感覺自己的口袋一下子好像裝了好幾萬元錢一樣,沉甸甸的!那天晚上他美滋滋地睡了個好覺。
但就在吳立傑興奮不已的同時,那家服裝公司的老闆也覺得花400元買了8張圖是揀了個大便宜。 因為那老闆回去仔細一看後,覺得吳立傑畫的服裝圖還真不錯,越看越有創意,甚至能與公司裡的設計師媲美,而當時在杭州請一個服裝設計師,一年少說也得五六十萬元的酬勞!所以那家公司很快就答應了吳立傑月工資 600元的打工要求。 這之後,吳立傑又用同樣的“笨”辦法,在另外3家公司做起了兼職。 至此,他在讀大二時月收入就達到了2000多元!
當然,學生打工賺錢並不容易。一無所有如何賺錢? 2002年1月,吳立傑去杭州一家國外品牌服裝代理公司打工時,第一次見面老闆就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吳同學,你雖然是搞設計的,但我希望你更能懂營銷,因為你如果對營銷一竅不通的話,又如何能設計出真正適合市場的產品?所以,請問,我們這個法國服裝品牌在國內市場該怎樣開拓?”這道題當時的確難住了吳立傑,幸好那位老闆還很“人性化”,鼓勵他說:“我給你一週時間思考,你做出個方案來,相信你能完成任務!”
手足無措的吳立傑只好返回學校,他決定與同學一起商量對策,並向幾位老師請教。 在學校,他雖然是一個家境貧窮的學生,但他的才華和勤奮感動了同學和老師們,所以都很支援、鼓勵他“勤工儉學”。 一週以後,他胸有成竹地再次來到那家公司:“老闆,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歐式服裝在中國賣,要根據中國人的體型適度縮小,比如這款剛進口的法國西裝,其板型純粹是歐板,衣服後面都是開衩的,但我們不妨將這些衩全部做成平版的,把這個腰再收一點,您看,現在我穿的這件西裝就是比較合身的;我的第二個建議,找專業模特給改版後的服裝照相,製成形象畫冊,向消費者發放……”
老闆聽完吳立傑的具體方案後十分高興:“不錯,你的建議很細緻!”老闆欣然同意,並委託吳立傑全權操作。 接下來,吳立傑就開始為那家公司做服裝畫冊。 由於這是他的第一單“生意”,所以他做得很認真,他也想靠此把自己做畫冊的“牌子”給立起來。 很快,他的這種想法如願以償了。 當他拿著做好的畫冊去其它公司攬生意時,效果立竿見影。 他兼職的第一家公司也願意做一本,並開出了4萬元的價格!這個價格對於市場來說很低,因為市場價至少要8萬,但對於吳立傑來說,卻已經夠高了。 那麼,吳立傑為什麼能做呢?
因為吳立傑是自己親自去找的大學生女模特,這樣可以省掉成本一半;另外,設計本身他自己會做,這一塊等於他淨賺了。 所以,他用低價做出了客戶滿意的畫冊,而且還從中賺了整整兩萬元!拿到沉甸甸的兩疊鈔票那一刻,吳立傑第一件事情就是高興地給姐姐打電話:“姐,我賺錢了!我馬上到銀行把1萬元錢打給你!另外,你去轉告一下爸媽,說下學期的學費我自己能夠解決了,不用他們擔心!”姐姐聽到這個好訊息後,開心地誇讚他說:“弟,你真行啊!”
就這樣,吳立傑一邊上學一邊賺錢,生活過得很忙碌卻十分有激情。 但有一天,一位關係很好的朋友“慫恿”他說:“兄弟,現在杭州的服裝企業最起碼有4000家,可真正為服裝品牌服務的設計公司實在太少了,你不覺得這裡面有著很大的商機嗎?你老是這樣跑來跑去,這家兼職那家也兼職,倒不如自己成立一個品牌公司,專門為他們服務呢!”吳立傑聽後“恍然大悟”,他決定採納朋友的建議!
篇二
王寶強出生於河北省南和縣大會塔村,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8歲—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後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 員。命運似乎很眷顧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孩子,16歲時,王寶強被導演李揚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讓他一夜之間從武行變成金馬獎最佳新人。
王寶強憑《盲井》獲得了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獎”、第四十屆臺灣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以及第二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在“傻根”、“阿炳”、“許三多”之後,王寶強的成名經歷讓很多向往演藝圈的年輕人羨慕不已。但王寶強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世界上哪有什麼一夜成名呢?我8歲就開始準備當演員了。”
為了成名,14歲那年,王寶強決定北漂:“我發現少林寺是個習武修行的地方,能成名的可能性很小。”於是,他揣著500元去了北京,下了火車便問北影 廠怎麼走。“到了那裡一看,好多人啊!”那時,他個子小,只能在邊上看劇組拍戲。為吸引劇組注意,他常常不蹲在馬路邊,而是選擇坐在樹上。MSN理財綜合
王寶強在北京住在農村的大院,每月120元的屋子住10多個人。做一天群眾演員15-20元,不過給7元他也肯做:“幾乎存不下錢,有時候為了見導演,我會步行10公里。”
但是,王寶強始終沒有放棄成名的念頭,他一直堅信自己能成為明星。終於,他能夠正式露臉了,那部電影的名字叫《大腕》。他演了一個只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
從跑龍套到男一號,王寶強花費了將近10年的時間。在北京闖蕩初期,為了填飽肚子,他靠著腿腳功夫混進了劇組,幹些特技替身、群眾演員的零活。
篇三
創辦“中國黃頁”
和網際網路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馬雲從美國佬的黑窩裡逃了出來,卻沒有像驚弓之鳥一樣立刻返回中國。他從洛杉磯飛到了西雅圖,下了飛機之後,馬雲到了一家已記不清名字的ISP,據說那是西雅圖的第一家網路公司。進去之後,馬雲才發現這家公司只是兩間很小的辦公室,5個人在一起工作,大家非常認真地在做網路。
1995年的馬雲連電腦都不敢瞧。不過,那家公司的人很客氣地對馬雲說:“不要緊,你就用吧。”那個年代IT類的硬體東西,恐怕大多已不為人所知。據馬雲介紹,那時候的瀏覽器叫mosec,美國最大的搜尋引擎是webclou,而雅虎在那時候還很小,非常微不足道。
馬雲回憶道,那家公司裡的人跟他說要查什麼就可以在上面敲什麼,他就在上面敲了“beer”,結果搜尋出來德國啤酒、美國啤酒和日本啤酒,但是就是沒有中國的。然後他又敲了個“Chinese”,但是搜尋結果竟然是“nodata”,整個網路他查了好多都沒有資料。
以前只是聽聞網際網路,現在卻親自接觸到了網際網路,這多多少少讓當時的馬雲有些興奮。
於是馬雲就開始設想在中國建一個公司,專門做網際網路。
馬雲說,他當時做的第一個網頁就是海博翻譯社的十分簡陋的頁面,上面有價錢和***。所以,如果沒有海博翻譯社,也許就沒有今天在電子商務領域談笑風生的馬雲。
馬雲還十分清楚地記得,網頁是上午9點半做好的,晚上回來了之後就收到了5個人的回信。當時馬雲特別激動。回信的人中有3個美國人,這當中有兩個是華裔,他們也特別激動,因為這是在網上見到的中國第一個網頁。還有兩封回信來自日本,想諮詢報價情況。馬雲很高興,儘管他並不懂網路,甚至對於網路可以稱得上“文盲”,但嗅覺靈敏的馬雲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直覺,他覺得網際網路這東西將來肯定有戲,網際網路將改變世界!馬雲意識到這是一口很深的井,這裡有一座富礦。不安分的馬雲隨即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釋出。他立即決定與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
理清楚思路之後,馬雲回到洛杉磯和那美國佬講:我們合作,你在美國負責技術,我回國內去,做一個網頁在網站上宣傳。沒過幾天就會有很多人有興趣,有很多人知道這事兒。當時馬雲就已經將這個專案的名字起好了——中國黃頁***chinapage***。
接下來,馬雲登上了回國的航班。帶著一顆精疲力盡而又極度狂熱的心,馬雲開始了他與網際網路的第一次約會。
“騙子”馬雲推銷網路黃頁
1995年,“中國黃頁”網站在認死理的“傻子”馬雲的堅持下創辦成功。
那個時候的馬雲每天出門推銷他的網路黃頁,說服人家心甘情願付錢把企業的資料放到網上去。網際網路是什麼東西?沒有人相信他,在那段時間裡,馬雲過的是一種被人視為騙子的生活。
那時,一位杭州人曾在大排檔裡見過馬雲,據他形容,馬雲是個喝得微薰,跟一大幫人神侃瞎聊的小市民。在他身上只有手舞足蹈,看不到杭州人的安靜和從容。
說到這裡,馬雲抬起眉頭:“我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為什麼不可以在大街上宣傳我的公司?!”
在1995年,大多數人都上不了網,大家根本不知道網際網路這麼一回事,馬雲又是憑藉著什麼來推銷他的“中國黃頁”呢?提起當年,馬雲不無感慨:“那時候真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啊,就跟騙子似的。我們當時跟所有人都說,有這麼一個東西,然後如何如何做。我後來覺得‘兔子先吃窩邊草’,最初是給朋友做,他們知道我這麼多年的信用還是不錯的,然後就同意做了,最初做的是望湖賓館,杭州的一個四星級賓館,然後是錢江律師事務所,最後是杭州第二電機廠。”
“我們來到望湖賓館,請賓館的工作人員將資料給我們。拿到資料後我們立馬用快件寄到美國,交由美國那邊的技術人員負責將資訊登入網頁。當時網頁登入有一個基本要求:一張照片和3000字的文字介紹,收費標準是兩萬元。美國那邊做好之後再將列印稿用快件給我們寄到國內。我們用快件將資料寄到美國之前,這些資料都由我在杭州翻譯好。我們在做望湖賓館的網頁時,將資料寄到美國,由美方將網頁做好並掛在網上,並由他們寄回網頁的實際圖片給國內老闆看,但是老闆不信。我們就對他說:這是美國的電話,你可以叫你的朋友打電話,看看有沒有這麼一回事兒,沒有這麼一回事兒你就找我,有這麼一回事兒你就付費。”馬雲細數著當年一幕幕“對牛彈琴”般的艱辛。
1995年7月,上海開通網際網路專線。為了證明自己沒欺騙客戶,馬雲決定在杭州上網給客戶看。他找來一臺486電腦,然後從杭州撥長途電話到上海連線網際網路,再通過網際網路把望湖賓館的照片和資料從美國傳過來。結果花了三個半小時,望湖賓館的照片終於出來了!焦躁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馬雲終於欣喜若狂,委屈的淚水稀里嘩啦地掉了下來。為了記錄這一歷史時刻,馬雲請了電視臺記者進行了全程錄影。
至於為什麼三個半小時才下了半個頁面呢?馬雲說當時全中國也就只有24K。所以不論現在人們抱怨網速多麼慢,但凡經過了那一天的人都不會這麼說。
馬雲的中國黃頁越做越好,越做越厲害,到1995年8月,中國電信開始在上海做了,馬雲也馬上緊跟著做。馬雲說當時他們的註冊號是第七號。那時候撥號用長途,用PPT,他一點兒都不懂,“要寫下一大堆的東西。”
從此,馬雲挺直了腰,也開始有了收入。他們在全國27個城市一個一個地開拓業務,在所有沒有網際網路的城市,他們都被視為騙子。但馬雲仍然像瘋子一樣不屈不撓,他天天都先這樣提醒自己:“網際網路是影響人類未來生活30年的3000米長跑,你必須跑得像兔子一樣快,又要像烏龜一樣耐跑。”然後出門跟人侃網際網路,說服客戶,說服記者。業務就這樣艱難地開展了起來。
在成功地釋出了無錫小天鵝、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等中國第一批網際網路主頁後,中國黃頁開始在圈子裡小有名氣。就在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額竟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元!追溯起來,阿里巴巴網站的雛形應該就是中國企業黃頁網站。
北上:大張旗鼓宣傳造勢
當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漸入佳境時,馬雲相對於他的競爭者而言就有些落魄與寒酸了。
就在馬雲剛剛開始將他的中國黃頁做得有些聲色時,他的同齡張朝陽,已經博士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並在其導師即網際網路教父級人物尼葛洛龐帝兩萬美元的投資下,創辦了一家名為“愛特信”的公司;而王志東則已經因開發中文之星名揚天下,走得比張朝陽還遠;即使是比他晚創業4年的同鄉陳天橋,當時也進入上海上市公司陸家嘴集團,可以方便地瀏覽網際網路新聞了。
對於這一切,馬雲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機立斷,馬雲決定北上,迎接挑戰的風險,尋找“抗爭”的機遇。
競爭初現:馬雲處變不驚
1995年7月上海開通了網際網路專線。在通網之後,馬雲和他的中國黃頁繼續給企業做網頁,然而那時候他們還沒有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不久之後,馬雲意外地見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在中國黃頁的辦公室網頁下面投了一份簡歷。他來了之後馬雲就讓他研究網頁設計,過了一個星期,他做出來了一個網頁。這個人就是李琪。
儘管馬雲說:“那時候第一個網頁做得醜死了,但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畢竟能夠自己做網頁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就跟美國合作伙伴斷絕了關係。”
之所以斷了和美國的關係,馬雲是出於費用的考慮,當時美國那方要收60%的錢,相比之下,在國內做比較划算。當時有人曾寫過一篇文章,說亞馬遜與中國黃頁是同一時期起來的,創造了一個奇蹟。接下來9月、10月的時候,有“中國網際網路先驅”之稱的瀛海威便出場了,緊隨其後中國萬網也開通了。
對於競爭對手,馬雲的形容是:“那時候我們打不死他們,他們也打不死我們。”
媒體宣傳:從打動司機開始
前有瀛海威,後有萬網,中國黃頁遭受到巨大的挑戰。為了先發制人,搶先佔領制高點,馬雲開始了他的媒體宣傳攻勢,因為只有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才能獲得勝利。
馬雲和他的營銷總監在12月份又去了一趟北京,將一些文章也帶到北京,想請朋友幫忙發表。那時的輿論造勢對於初出茅廬尚未發展成熟的中國黃頁來說依然十分重要。
可同時,那時的媒體也許不如現在活躍,更不如現在世故,要發文談何容易?慶幸的是,馬雲的一個朋友認識《北京青年報》的一個司機。馬雲懷著十分僥倖的心理將這些稿件交給了他,同時給了他500元錢。當時許諾不管是什麼樣的媒體,發了就算他的。過了沒多久,《中國貿易報》果真在頭版發了一篇文章。當時馬雲十分吃驚,在佩服那位司機的活動能力之餘,馬雲更佩服的是那個敢批准在頭版發這麼一篇文章的總編。要知道,在那個時候,還沒有人敢提網際網路,敢於提說明這個報紙的總編很有魄力,馬雲想,這一定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
於是乎,馬雲立刻就去找了這位總編,馬雲說就想跟他談一談。那次他們竟然談了三天三夜。當時這位報紙的負責人就像馬雲一樣也不懂網際網路。但是他聽得很激動,也覺得這東西有戲,他說:“馬雲,我幫你一個忙。”他請了很多的北京媒體,讓馬雲給大家做一個演講。
冬天的北京風總是很大。就在北京很冷的一天,馬雲耗資3萬元錢在北京外經貿部隔壁的一個俱樂部請來了30多位記者編輯。
馬雲早早地將兩臺電腦安裝在俱樂部裡。由於當時北京網速過慢無法聯網,馬雲就將網頁和一些資料拷到硬碟上。
那一天可真把馬雲激動壞了,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媒體朋友。馬雲給這些記者們講了兩個小時,談什麼是網際網路,談網路有什麼好處,那些記者們雖然聽得朦朦朧朧卻也熱血沸騰。他們說:好,我們開始宣傳網際網路。本以為大功告成的馬雲卻沒想到,就在第二天,上頭下來一個檔案,說不要宣傳網際網路。據說當時的一些工程院院士對網路的前景不是很看好,說對當時的國情來說太先進了。馬雲覺得這純粹是無稽之談,他覺得氣憤透頂,而他也已盡了很大的努力。頭一天聽他演講的記者們對馬雲說,你如果能夠說服《人民日報》上網的話,我們就可以報道了。
讓《人民日報》也上網
就在那一天,馬雲的心情如過山車一般,從特別激動到特別沮喪。
但是馬雲並沒有想過要從此放棄。從來不怕困難、不會被困難嚇退的他說要堅持下去,要堅持到最後。他對自己和何一兵說:“有一天我們要走進北京。”而同樣心情沮喪的何一兵卻說他想要放棄了。
儘管當時的馬雲還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法子來讓自己、讓中國黃頁得到媒體和輿論的認可,但是何一兵的一句話刺激了馬雲的神經,他對馬雲說:“要是你能說服《人民日報》上網,那麼你的廣告宣傳、你的聲勢一下子就起來了。”
讓《人民日報》上網,在那時候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是一個幻景而已。而對於這個成功率幾乎為零的任務,馬雲當時就決定做了。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也就是1995年年底到1996年年初,言出必行的馬雲再次來到北京,這一次和他一起來的還有那個來自深圳的在中國黃頁做技術的李琪。那一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當時馬雲說了一句話,令他和在場的李琪記憶猶新:“有一天我們要理直氣壯來到北京。”
- 中國白手起家的名人
- 男性瘦肚子減肥方法
- 社群工作者德能勤績廉述職報告範文
- 機關節水管理制度範文精選
- 四件套產品如何清洗與保養才好
- 簡單英文自我介紹面試
- 小孩的創意自我介紹
- 女生堅強勵志語錄
- 第一次進公司做自我介紹範文
- 教學研討會議主持詞精選
- 辦公樓奠基儀式上的領導講話
- 高中政治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篇
- 黨員民評個人自評表格填寫範文
- 孩子上學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 沒錢創業可以去做什麼
- 不要浪費時間的名言
- 兒童暑假交通安全教育視訊
- 最浪漫溫馨的愛情說說
- 慶祝教師節的繪畫作品大全
- 戶外人像攝影藝術作品賞析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