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自主創業例子

  大學生畢業打算自己創業,期間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問題,一不小心就可以創業失敗,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他人的案例,吸取他們的成功經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張嘉莉:90後創業開私人影院 月入過萬元

  心疼母親從上班族轉變成創業者

  張嘉莉在學校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2013年,從南京某專科學校畢業,在南京一家酒店幹了一段時間後,她覺得做酒店工作不是長久之計。加之母親在鹽城,獨自經營一家酒店。由於心疼母親,不想母親太過操勞,張嘉莉就下定決心回到鹽城。

  回來後,張嘉莉又找了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幹了大半年,銷售業績一直領先,月收入達四五千元。但沒有想到,好景不長,公司內部有矛盾,迫於無奈,她就離開了公司。這時,母親提出建議,反正酒店現在生意也不行,索性放棄酒店,讓女兒創業。

  “左思右想,就想到自己上學那會,學校周圍的私人影院生意特別好。”張嘉莉說,她與許多年輕人一樣愛好看電影,“有次我和朋友在影院裡,旁邊有一名男子打電話不停地吵。”那場電影看得她很惱火,她心想,“為何不能有安靜的電影院呢?”

  但家庭式私人影院投入不是小數目,她前後到上海、泰州、南京等地實地考察,發現這種觀影模式確實很受年輕人喜歡。她在外地體驗了一傢俬人影院,認為該家公司開發的影視播放系統非常不錯,而且,片源有保障。她由此決定,加盟後在鹽城開一家。

  從頭開始全家總動員上街宣傳

  2014年,5月份開始選址,張嘉莉跑遍鹽城大大小小商業圈,房租不能太高、地方不能太偏、面積還不能太小種種因素都要考慮到,幾經周折,最終確定了在繽紛亞洲。“如果僅僅是安裝一個電腦播放裝置那不如窩在家裡看電影。”張嘉莉在裝潢期間,對牆面、音響以專業影院標準去配備,8個放映室整整裝潢了三個月。

  “8月份正式開業,那時候恰逢學生暑期,生意還不錯,比預想要好。”張嘉莉回憶道,隨後9、10月份是個瓶頸期,由於知曉率不高,生意淡到不行。她說,可以說全家總動員,上街發宣傳單。媽媽、大姨都幫忙上街發傳單,她和同學在高職院校、寶龍、中茵海華等地都發過,還被保安驅趕,只能躲著發。“發傳單不僅僅是將單子遞給別人,因為畢竟是新興事物,還要給對方講解一番。”張嘉莉說,人家感興趣,聽你說幾句倒還欣慰,但更多的是被人翻白眼不理解,將傳單直接丟棄,這讓她感到特別受挫。

  創業路上,張嘉莉越挫越勇,如今,她不僅在各個社交網站推廣自己的私人影院,還和市區不少中學、大學合作,甚至有的學院是自己找上門談合作,有客人在店內娛樂時候餓了,她就在店內附加一些小服務,比如代售甜品等。

  前景可觀預計一年內就能回本

  店內基本都是張嘉莉一個人,忙的時候,媽媽就會過來幫幫忙。張嘉莉說就需要打掃、端茶倒水、收銀等,活並不多,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清閒的。

  由於版權問題,張嘉莉說,“我們不可能跟電影院搶生意的。”私人影院不會有排期,更不會有新片,一般大片都會滯後才有片源。私人影院提供的是一個私密空間,可以約三五好友邊看電影邊玩遊戲,情侶也可以找到真正的“情侶包間”等。

  “有些客人比較喜歡文藝的經典片,只要提前告訴她需要什麼電影,在合法範圍內,她們會努力幫忙尋找片源。”張嘉莉說,從目前點選量來看,點選最多的是不需要動腦去思考的娛樂片。目標主要消費群是學生群體***

  對於未來,張嘉莉自信滿滿地說:“預計一年內就能回本。”她說,目前從受益上來看,證明這條創業路走對了,現在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對娛樂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家庭式私人影院是市場上一個娛樂補充,她很是看好。“做好眼前,未來當然希望開分店!”

  分析:私人影院前景和問題

  為何私人影院突然風靡起來?私人影院一般是獨立小包間,以私密的空間、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觀影體驗著稱。相比傳統影院,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影片,時間靈活,還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務,以及無礙互動與社交,廣受一部分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市場上有三種類型私人電影院:

  第一種:由傳統影院針對中高階消費者打造的私人影院,是傳統影院精心打造的新增業務平臺,與定位大眾消費者的影院互為補充。這類私人影院,一般定位中高階,價位較高,影院內部裝修豪華,裝置齊全,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務,以直營模式為主。以“橙”Cinemas為代表。

  第二種:連鎖式私人影院,此類私人影院採用加盟的模式,有統一的品牌文化、統一的裝修風格及統一的運營模式。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連鎖私人影院主要有愛沐電影和極米私人影吧。

  第三種:小而美的私人影院,這類影院目前在私人影院數量中是佔比最多的,大多是個人開的,相當一部分是電影愛好者。這類私人影院,一般規模比較小,只有一到兩家左右,影院裝修風格多樣化,設有不同主題供選擇,價位相對第一種型別較低,通常地處鬧市區,還有一部分設在居民樓裡。以廣州地區私人影院為例,叄月私人影院和暮裡電影公館都是不錯的私人影院。

  私人電影院正漸漸被更多的人熟知和使用。據瞭解,開一傢俬人影院的成本遠遠低於常規影院。加之,成長起來的90後一代逐漸成為觀影的主力軍,他們更加註重觀影體驗和社交需求;以及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使得私人影院在強大的院線面前仍佔有一席之地。

  據公開資料,近日愛沐電影宣佈啟動“網際網路+”戰略,以陌生人社交為未來線上、線下主攻方向,進一步打造私人電影院領域的O2O社群;TCL集團也在佈局私人影院領域,日前,由其旗下的多媒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與IMAX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TCL-IMAX娛樂在上海召開發佈會,宣佈正式釋出合資公司自成立後的首款私人影院系統—IMAX臻享影院。

  雖然私人影院的正逐漸成為娛樂領域裡的香餑餑,除了耳熟能詳的優點,私人影院在發展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此,根據市場上的私人影院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

  1、 監管空白

  目前私人影院這塊並沒有明確的監管機制,容易滋生亂象。

  2、 版權不明

  據瞭解,由傳統影院開發的私人訂製式影院和連鎖式私人影院都在其官網上有明確的版權宣告。而那些由個人開設的小而美影院的電影版權並不明晰。電影片源來自哪兒?是否來自正規渠道? 這些都沒有明確的官方解釋。據消費者透露,一些私人影院可以看到在國內還未上映的國外電影大片,或是一些國內新上映的電影。另外,一些私人影院自稱擁有上千部電影片源。

  3、 灰色地帶

  私人影院一般是獨立小包間,私密性好,甚至有一些私人影院的包間是大床房,關上門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會不會滋生不正常交易也不得而知。還有由於缺乏監管機制,私人影院會不會存在不健康的影片也不得而知。

  據瞭解,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私人電影院,私人影院的發展勢頭良好,數量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同時消費市場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私人電影院的觀點,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看電影屬於較低頻的消費活動,且私人影院的消費價格比普通傳統影院的價格要高。另一種是,市面上的私人電影院不能達到享受真正的自由和私密空間,真正的高階電影使用者更傾向於在自己家中建立豪華的家庭影院,享受真正的自由和私密空間。歸根結底,私人影院只能滿足一小部消費者的需求。私人電影院,是否會是下一個風口?還需要市場來驗證。

  陳哲:一個90後創業者的三次創業經歷

  第一次創業:

  2011年初,讀高一的我開始了休學創業,和朋友一起開始了北漂生活。團購市場剛剛興起,資本市場大量投資公司開始湧入這個市場,我們也認定這個市場存在著巨大機會,憑著激情和熱度就開始踏上了第一次創業。

  做了和團購相關的電商平臺團送網,由於競爭對手的大量出現,業務規模出現了嚴重降低。業務也從給團購網站提供商品的電商平臺,變成了一個專門給企業供應商品的團購平臺***現在看就是個偽命題***,在微博了發了無數私信後,我們在北京見過了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去過了李開復老師成立的創新工場,商業計劃書的PPT幾乎投過了北京各大風險投資公司的郵箱。

  風光的一面就是《創業邦》雜誌有一期在一個角落裡提到過我們的專案,再有就是接受過《電腦報》對我個人的一次專訪,也就這些算是小小的成功吧,雖然那時我已經知道那個專案離結束已經不遠了。

  創業的同時也要兼顧生活,和大多數初次創業的企業一樣,我們一路搬家從剛開始團隊住著5000租金一個月東城區,輾轉到離機場不遠的順義,最後搬到了通州還住過了幾天地下室,也算是為了創業這個夢想輾轉奔波吧!像所有北漂青年一樣,我們承受著夢想的重量。

  這次創業讓我從理論的世界走向了現實,以前看CCTV出品的《贏在中國》,總是覺得創業是件很輕鬆的事情,而風投公司的投資經理都是行業中的精英,就想靠簡單的幾頁商業計劃書就打動投資人其實沒那麼容易。

  同時還驗證了一個叫做六度空間的理論,多年前在網上聽過俞敏洪的演講中提到:“當你想認識一個陌生人時,你和任何一個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曾經出現在CCTV《贏在中國》上的某位知名企業家,在後來在北京真就見到了。再後來認識了很多人,有創業者有投資人,還有各行各業的一些精英,在和他們交流中你會發現,他們說的問題普遍具有前瞻性,提前看到了專案問題的存在,多與行業頂尖的人接觸,接受他們的質疑,對企業的成長一定是飛快的,當然也不要盲目的相信權威,多一些自己的思考。

  接下來你是不是也想試試,下一個你想見誰?、還是奧巴馬?

  第二次創業:

  之後回到家鄉遼寧撫順,休整了幾個月,自己又做了一個平板電腦的測評網站。當時一直在給《電腦報》寫稿子***連續寫了半年關於軟體方面的小豆腐塊***,那段時間國產平板大量出現,價格也越來越低,電腦報在新的一年把平板電腦和手機頁面合併變成了一個專版。

  我覺得是機會來了,就做一個專門報道平板電腦方面的網站《平板電腦一族》,經過一段時間的推廣,包括和電腦報方面的合作***在電腦報論壇當過很長時間的版主***,在資金財力人員都很有限的情況下,聯合商家做了一些關於線上線下的活動。

  直到上了大學,由於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平板電腦網站慢慢的開始荒廢了起來。做平板電腦這類IT電子的測評網站平臺,包括其他數碼產品網站幾乎沒有在北方成功的先例,尤其對消費類數碼產品這塊,很難第一時間拿到新產,慢慢的網站停止了更新,這算是第二次創業失敗吧。

  這次創業離我要的目標離得實在差了一些。但是我知道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跟著自己的心走,就算沒有做成功至少也不會很痛苦,心態上就比較平和。

  我喜歡網際網路和消費數碼,做的專案都會與它們相關,在不賺錢和沒人理解的時刻,至少不會很痛苦,因為我熱愛這份事業。在興趣中不尋求任何回報,在孤獨時享受自我沉澱的過程,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有很多收穫。其實不光是創業,做任何事都是這個道理。

  第三次創業:

  在大二的上半年有了第三次創業的經歷,這次創業較上次的單打獨鬥,正規了許多,自己變成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2013年8月成立的阜新聖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所在地遼寧阜新是新中國的煤都,一個資源轉型城市,網際網路創業環境都比南方差很多,也許對我來說這是不是代表更多的機會?

  這次的創業專案是做地方門戶類網站,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在阜新190萬人口的城市,為什麼就沒有沒一個做起來的本地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我不去試一試。

  我開始嘗試做第一阜新網,由於起步資金有限了,我選擇在某一細分領域發力,提高影響力。

  網站和論壇先是不痛不癢運營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關注到阜新公交線路在網路的導航是錯的,於是便開始和同事一起研究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在和同事人工收集了二週左右,完成了第一版的阜新公交線路大全,並納入到了微信公眾賬號的系統中來。很多機會和想法都是通過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得來的。

  在漫長的公司運營,上班下班,聯合商家做活動,為自己的創業夢奔波著,現在公司做了一年多了,也遇到了一些發展運營上的瓶頸。

  但是我一直在挑戰自己,一路創業一路堅持,因為我知道創業就是種態度和精神,就是讓人生變到更加與眾不同和挑戰的自我……哪怕是失敗與痛苦,那何嘗不是另一種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