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創業故事

  自己還是個學生,做的又都是同學生意,茅巨集笑著說,經常有同學來跟他討價還價,當然自己也著實有點為難。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大學生創業 小創意讓我月賺三萬

  “小茅嗎?聽說你的工作室,從今年8月份到現在,每個月都能賺3萬啊?”

  “哪有啊,3萬元只是營業額,只有一部分作為工資發給自己和團隊裡的人,剩下的都留作工作室發展用。”大學生創業故事

  電話裡,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大四學生茅巨集侃侃而談,聊起他和他的同學、好友一起經營的那家文化創意工作室。

  從一個故事裡得到創業靈感

  去年11月,茅巨集從一個故事中得到了創業靈感:國外有一家公司,專門收集每個公車司機的頭像,然後把這些頭像進行個性化的設計,最後做成郵票發行。

  “當時正值應屆生畢業的季節,很多畢業生都想為他們的四年大學時光留下一些珍貴的回憶,於是我就想能不能接這樣的業務來做,馬上找到大四的一個學長,跟他說了我的想法,對方聽了馬上首肯,一拍即合,我們工作室的第一個業務就這麼誕生了。”

  茅巨集根據畢業生提供的影印照片和成長資料,專門為其量身定做了畢業紀念冊。“我們把這套紀念冊叫做柳憶紀念冊,就是‘留下美好回憶’的意思,效果還挺好的。”

  當然,為了做好畢業紀念冊,茅巨集也進行了一番市場調查,他發現,學校周邊的文印店最多把同學們提供的照片進行簡單排版,並沒有加入個性化的設計,網上雖然有不少個性紀念冊製作商家,但營銷渠道並沒有深入進高校。他們這個工作室恰好抓住了這個市場空白點,然後通過同學們之間的口口相傳,成功地把這個產品推銷出去了。

  在討價還價中學到成本控制

  自己還是個學生,做的又都是同學生意,茅巨集笑著說,經常有同學來跟他討價還價,當然自己也著實有點為難。一方面是抹不開面子,另一方面是紀念冊的製作成本確實挺高的,“我們價格偏低,杭州沒有印刷廠願意承接,因為這邊的紙張和印刷成本都比較高,所以我們的印刷廠還是我從網上找來的,是福建的一個印刷廠。”

  不過,在討價還價中,茅巨集還是深刻理解了成本控制。

  “紙張、裝訂、印刷等等,都是成本,而我們又是從外省印刷的,還要算上運輸成本,現在我又意識到了人情成本。當時在做第一本紀念冊的時候,我給學長的報價是60元,這純粹是從文印店和網上一些報價得來的,現在想想,當時的這個報價,真的有點草率,有點不夠成熟。”

  如今,茅巨集已經豐富了自己製作的紀念冊“生產線”,區分了精裝版、簡裝版和平裝版,不同的版式有著不同的價格,而且,對於一些”貴賓“客戶,還有了折扣的空間。

  未來光靠創意肯定是不夠的

  既然是畢業紀念冊,自然有著它的侷限性,那就是季節性的淡旺季。

  畢業生面臨離校的四五月份,可以接到不少訂單,但是過了這個季節,就幾乎沒有訂單,生意很淡。為了保障每月的正常運營,使工作室的生意不至於出現嚴重的缺口,茅巨集和夥伴們商量著增加產品。

  “比如我們增加了圖文的印刷設計、禮品製作還有幫助策劃活動,提供聚會地安排、DV拍攝、禮物派送、紀念冊製作等***等新業務。

  今後我們打算把工作室變成真正的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茅巨集笑著說,當然,目前這些服務內容,還是茅巨集和他的團隊成員的一些構想,真正要實現還有一段路要走。

  從最初的兩個人,到現在七個人的團隊,茅巨集和他的夥伴們目前已入駐東方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他們開始設想著未來:“等我們畢業了,會把這個文化創意公司正式地運作起來。那個時候,要學的東西可就多了,光靠一點小創意肯定是不夠的。

  :進校那天就想做“大樹”

  “如果你是小草,人們不會因你被踩了而憐憫你,因為人們本就不會看到你,所以我要做大樹。”2005年9月,懷揣著父母賣掉房子湊來的一萬多元學費,19歲的賀靖第一次踏進西南林學院大門。想到了4年後就業形勢的嚴峻,賀靖用這樣的座右銘告訴自己,在大學期間要通過努力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臺,這樣才能在同等條件下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

  為了找到施展才能的平臺,賀靖選擇加入學生會。每一次開展活動時,他總是第一個去,最後一個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一次學院舉辦大學生趣味辯論賽,賀靖更主動承擔起拉贊助的“大任”。從向學生到向企業要錢,賀靖腦子一片空白,但他自己全扛下來。“每晚都睡不著覺,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籌劃,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兩個月後,除了收穫了一萬多元的贊助費,賀靖還收穫了寶貴的經驗。

  大三,賀靖擔任學生會主席,他算是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平臺”,於是他開始在學校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列活動。較強的交際能力、逐步拓寬的人脈,以及“認識了學校各路風雲人物”,這讓賀靖現在仍舊感激,“沒有這個平臺,可能現在我還為找工作四處碰壁。”

  創業從5個U盤開始

  2008年3月,西南林學院首屆大學生創業大賽,讓賀靖真正開始了創業之路。有了學生會平臺的鍛鍊,賀靖聯合了平時一起做事的幾個兄弟開始寫創業計劃書,內容就是如何利用大學平臺進行創業。“在寫完之後,大家都激動得睡不著覺。”第二天,拿著計劃書,賀靖開始找商家“借錢”。賀靖坦言,“沒有營銷策略,沒有運作方式,現在看來,當時的計劃書很幼稚”。但策劃出來後,還是得到校方老師的支援。

  只要你們能夠給我們貨,我保證給你們賣得很好,我有至少10種途徑幫你去賣。”那時候,賀靖每天拿著計劃書遊走於各類商家之間,給他們描繪合作前景。終於,有一個商家被賀靖的耐心打動了,給了他5個U盤去賣。為了賣出這5個U盤,賀靖和幾位同事擺起了地攤。“拿貨的價格是50元,市場價是90元。”賀靖清楚地記得,當時他們定這5個U盤的“銷售價格”是70元。比市場上便宜,加上同學之間的信任,U盤很快脫手。帶著賺到的100元錢,賀靖鋪了更多的貨,開始給自己班上、學院的同學宣傳,更低的價格讓學生們紛紛選擇從他那裡買貨,甚至有的班級開始團購產品。一個月後,整個數碼城的人幾乎都知道了賀靖這個名字,更多的商家開始給他們鋪貨,他也賺到了“ 職業生涯”的第一桶金。

  “5年要帶動1萬學生創業”

  在昆明理工大學白龍校區旁的擁有三間鋪面,約80平米的空間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數碼產品、牆上掛滿了很多榮譽。賀靖正和幾個創業夥伴擠坐在一條長凳上,商討著如何讓自己的校園傳媒進軍呈貢大學城。

  “你看這樣子像富豪嗎?”指著自己簡陋的辦公場所,“大學創業富豪”賀靖笑道。今年3月以10萬元本金註冊的昆明贏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正式員工已經達到了13人。在近兩年的磨練中,13個人都成為了公司的業務骨幹。這些員工的平均工資已經達到了1000多元,每當新學期開始時,還會飆升到2000元以上。公司現有這樣的實體鋪面3間,在16所高校還有大學生加盟點,23所高校57個餐廳擁有桌面媒體和18所高校框架廣告發布權,公司一年營業額能超過100萬。

  “昆明盤龍區就業局為公司爭取的5萬元創業無息貸款可能於近期發放。”賀靖表示,公司的成立讓他面臨更多的經濟壓力,此時盤龍區勞動就業局及時給予幫助,在提供創業政策指導的同時,正積極爭取為公司提供5萬元的創業無息貸款幫助。有了創業基金,賀靖正在謀劃更大的專案。“整合校園傳媒資源,變成雲南市場的分眾傳媒”賀靖介紹說,目前高校傳媒還處於低端層面,海報貼得滿牆都是,商家為了貼張海報,甚至噁心競爭,你貼他撕。賀靖希望能通過在校園內的電瓶車、宿舍大樓門口等地方安裝液晶屏,提升校園廣告的整體質量,規範商家廣告的投放,並以此實現公司的盈利。談笑間,賀靖流露出慣有的自信。

  “我們將把精力更多地放在開發適合於大學生創業的專案,讓更多的大學生去運作。”賀靖計劃在5年內解決60-100人的就業問題,提供勤工助學崗位200-300個,通過“昆明大學生創業聯盟”影響和帶動1萬名有創業願望的大學生實現就業,真正讓“贏在攜誠”成為雲南省校園的第一品牌,成為大學生最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