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網路創業成功事蹟

  在特殊的商業環境之下,個人網店創業看起來是個美好的存在。它可以避開那些讓創業者頭疼的障礙,比如地方保護主義、穿制服的尋租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1:大學生利用微信開辦購物平臺 做起了自己小生意

  陝理工一號店,一個微信購物公眾平臺,是由陝西理工學院數學與電腦科學學院的5位大三學生創辦的,主要經營同學們最受喜愛的水果和零食,上線半個月關注人數就已經突破了1100。

  “現在微信很火,大家都在玩,寒假的時候我受到嘀嘀打車軟體的啟發,便想嘗試著開家微店,因為我們網路工程專業研究的就是軟體開發。”他們的網店創始人之一週浩回憶著自己最初的創業路程,手裡還不時關注著自己的購物平臺。

  閒來無課時,周浩就開始做起了市場調查。說幹就幹,召集舍友,從開始籌備到3月20日“微店”正式上線,只用了短短不到20天的時間。該“微店”只針對校園使用者,主營備受同學們喜愛的水果,酸奶、零食、飲料等,接單之後送貨上門。上線當天就有同學下單,好評連連,回頭客不斷。

  “我們現在的課很少,早上10時以後就沒課了,大部門同學都是在晚上下的單。”合夥人袁宇鵬說,我們一般去小食品、水果批發市場只進總共200元左右的貨,賣完再去進。當收到同學下單的資訊後,忙碌的工作就開始了,稱重、打小票、送貨上門等一系列活兒,誰有空誰就來做。

  周浩說,大家積攢了自己的生活費做成本,現在每天的生意慢慢好起來,更開心的是,現在學校的老師也開始下單購買水果了。目前每天的營業額在70元左右,雖然不多,但是大家對微店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他們還利用微信購物公眾平臺幫同學免費釋出二手交易資訊,幫大家提供免費的數碼維修,電腦、手機升級、系統優化、資料恢復等。

  陝西理工學院程式語言開發專業老師高凱說,對於學生創業開微他們很支援,因為幾個孩子都是網路工程專業,做與專業相關的創業,還可鍛鍊自己。我們也在教學中貫穿立足引導學生創業,開設了創業選修課。

  漢中市勞動就業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漢中每年有兩萬多畢業生需要就業,加上往年未就業的大學生,可能有三萬多人。

  因此,他們鼓勵大學生創業。就微信購物平臺來說,利用新的傳播平臺,既發揮了自己的專業優勢,又能夠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是個很好的創新。

  2:80後潘裴放棄年薪20萬元工作只為回鄉創業

>

  “請您嚐嚐,咱家鄉特色的‘荷葉茶’,是純天然無汙染的健康產品。”這是80後創業者潘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1984年出生的他,寧願放棄高薪回到老家江蘇宿遷市泗洪縣,結合家鄉的資源優勢,將家裡種植的蓮藕、荷葉加工後,生產製作成養生的“荷葉茶”,並經過自己精心的設計包裝成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相結合,實現了他一直以來的創業夢想。

  辭職回家 遭父親強烈反對

  泗洪縣的電子商務產業園裡,潘裴正在對“荷葉茶”進行包裝,準備發往全國各地的買家手中。倉庫裡,堆滿了已經生產好的茶葉。“創業才開始,什麼都得自己做啊。”潘裴微笑著說道。

  提起當初的創業選擇,潘裴說,大學畢業以後,他一直想自主創業,但剛出校門的他什麼也不懂,所以想先積累一些工作經驗。2007年大學畢業後,潘裴和同學一起前往蘇州打工,第一份工作是汽車銷售,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他做到了經理的位置。2010年,潘裴的一個上海的朋友向他丟擲橄欖枝,開出了年薪20萬元的高薪。於是,潘裴隻身前往上海,從事工程機械配件銷售,負責上海分公司的各項工作,從組建團隊到產品銷售,短短的一年時間裡實現銷售額突破千萬。

  然而,做出來的成績也是依託別人的產品,讓一心想創業的潘裴很不甘心,“我想擁有自己的產品,有一天可以把它推向市場。”潘裴說。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回鄉創業。說幹就幹,2013年11月,潘裴向公司遞交了辭職信。“辭職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就是想告訴自己,是時候重新開始了。”然而,潘裴辭職回家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你好好的工作不做,回來能幹什麼?”一向溫和的父親也變得嚴厲起來,連續幾天都沒有搭理潘裴。

  創業起步 對蓮藕情有獨鍾

  “我們這代人已經不熟悉土地了,每個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可是以後土地誰來種?”“土地才是老百姓的生活源泉,如果把地種好,說不定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一次次與父母溝通,潘裴終於說服了父母,同意他在老家創業。“既然選擇了創業,就不能回頭,無論成敗我都不後悔。”潘裴說。

  回鄉創業,說著簡單,但從什麼地方著手?潘裴最熟悉的就是自家種植的蓮藕。2004年,父母在泗洪縣天崗湖鄉承包了200多畝地試種蓮藕,到了2007年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多畝。“家裡有這麼多地,就是我最好的資源。”潘裴回憶,父母種植蓮藕的時候,他正在上大學,每年放假回家都跟著父母採藕、送貨,逐漸熟悉了蓮藕的習性和生長環境。於是,潘裴決定先從蓮藕試驗田開始,通過學習,他不斷嘗試各種品種及種植方式。

  在這期間,潘裴成天呆在田地裡,哪裡有種植蓮藕的基地就往哪裡跑,哪裡有蓮藕加工產品就去哪裡看,成天就琢磨著怎樣才能把蓮藕進行深加工,再推向市場。

  最大夢想 讓更多人瞭解泗洪土特產

  2014年初,潘裴發現上海、浙江等地的土特產藕粉多是藕片加工,只有少數用到荷葉。由於荷葉具備養生、清腸、消脂、降三高***血壓、血脂、膽固醇***等天然特點,潘裴突發奇想,是不是可以把家鄉的荷葉加工變成“荷葉茶”?而家裡種植蓮藕,質量肯定能保證。加上自己懂網路、懂包裝、懂營銷,潘裴決定生產“荷葉茶”,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之後,潘裴前往各地學習茶葉生產經營之道,並採購生產機器,經過專家指導、無數次對比實驗、千百遍嘗試,歷經1年終於將代表泗洪特色的“荷葉茶”研究生產成功。8月21日,潘裴將網店和商標同時取名為“泗水良農”,並將“荷葉茶”精心包裝,進行網上銷售。潘裴說,其實家鄉資源特別多,一旦找到突破口,加工成產品,跟市場產生良好的互動,就能達到理想的銷售狀態。

  潘裴透露: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把家鄉的優勢資源發揮到最大,讓更多人瞭解來自洪澤湖畔魚米之鄉泗洪的土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