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業畢業論文
國內媒體的迅速發展,對各所高校的新聞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途徑
摘要:當前,網路媒體技術不斷髮展,廣播電視新聞業受到了巨大沖擊。由於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一些原本的電視觀眾沒有多餘的時間通過廣播電視新聞獲取資訊,便開始利用網路媒體等渠道實時獲取資訊,這給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廣播電視新聞媒體需要突破傳統的限制,實現自我發展的良好契機。廣播電視新聞的創新與發展都是需要人來進行的,編輯人員的素質能力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是傳統媒體行業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本文就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新聞編輯;素質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新聞資訊的發現、蒐集、整理的工作人員,[1]對於廣播電視新聞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他們的素質能力將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廣播電視是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怎樣將最新的新聞客觀真實、有深度地報道出來與新聞編輯的素質密切相關。當前,網路資訊科技不斷髮展,網路媒體的數量逐漸增多,網路媒體與廣播電視之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必備的素質
一政治理論素質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強化自身的政治理論素養。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內容進行選稿、改稿、整合,如果不對黨在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熟悉,瞭解黨的工作意圖,[2]就不能選擇合適的新聞頭條,做好編輯工作。廣播電視新聞節目需要突出重點,精心編排新聞內容,頭條新聞起到“龍頭”的作用,會對觀眾收看新聞的興趣產生直接的影響,這些都與新聞編輯的政治理論水平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同時,還需要具有政治敏銳性,堅定黨性原則,正確的對人民進行輿論引導。廣播電視新聞是黨和政府與基層群眾聯絡的重要紐帶,要向受眾宣傳有價值的新聞,這就需要編輯人員能夠將受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從群眾對新聞的關注度進行分析和研究,報道有價值的新聞。
二較強的業務素質
高素質的編輯人員需要在進行新聞播報時對相關的政策法規有詳細深入的瞭解,並且能夠在工作中有效地貫徹和落實。當前,新聞編輯人員的數量不多,高素質、業務能力較強的編輯人員更是很少,編輯人員不僅需要在選稿、改稿、審稿等工作中做到準確無誤,還需要有較高的剪輯以及播報能力,使編輯人員能夠有效地應對突發狀況。[3]新聞編輯人員最基本的業務素質就是文字能力,新聞稿件是通過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並進行播報的,因此需要編輯人員能夠準確、簡潔的使用漢字,並進行語法的修飾,使新聞更加生動,能夠打動觀眾。
三較高的思想修養
新聞編輯還需要具有較高的思想修養。新聞編輯需要將記者、通訊員的一些不成熟作品或半成品進行加工,自己的勞動體現在別人的作品中,不能追求自己的名利,一旦出現問題還需要承擔責任,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編輯人員提高自我修養。還有就是編輯人員需要遵守自己的職業道德,編輯人員承擔著新聞編輯的重任,編輯什麼,先編輯什麼,後編輯什麼都需要遵從黨性原則,[4]堅持真理的傳播,根據中央政策和口徑對新聞稿進行把關,支援群眾的呼聲,要秉公辦事,不徇私舞弊,在稿件的取捨上要堅持質量標準,不唯上級,不注重名氣,不以權謀私。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時間通常是以秒進行計算的,因此編輯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做到一絲不苟,實事求是。四創新意識創新是新聞編輯不可缺少的素質,當前,廣播電視新聞中動態報道、會議報道、面子上的報道比較多,而對於一些深度的、反映群眾的、貼近生活的內容報道卻很少。要處理好這一問題就需要編輯人員能夠創新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內容。要判斷哪些新聞有價值,從文字上下功夫,堅持內外結合的報道方式。新聞編排應從一些弘揚主旋律的新人、新事上進行,貼近群眾生活,反映問題,突出時代性和導向性。
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發展的現狀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從專業、客觀的角度對社會新聞進行篩選,編輯人員在工作時需要有較強的工作素質。但是目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情況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卻是疲態盡顯,在目前快速的生活節奏面前不知所措。有很多原本的電視受眾由於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而沒有多餘的時間關注電視新聞,他們更多地利用快捷的網路媒體獲取新聞資訊。還有一些受眾由於每天面對大量的網路新聞,資訊量十分大,心靈比較疲憊,對於一些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沒有興趣。這就使得很多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出現了這種現象,為了重新吸引受眾的目光,他們開始蓄意誇大、假報新聞,利用一些莫須有的新聞吸引觀眾。還有一些編輯一味地迎合大眾的口味,違背新聞編輯的職業操守,關注一些比較低俗的新聞事件。廣播電視新聞是黨和政府與群眾連線的紐帶和橋樑,有些不法人員賄賂編輯人員,刻意製造假新聞,使社會出現混亂,嚴重違背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職業道德。還有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知識面不夠寬廣,不能及時接觸到社會上的新鮮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整體水平不高,或刻意隱瞞新聞事件中的負面訊息,虛假報道,矇騙受眾,受眾不能及時瞭解相關的資訊,使受眾不再信任廣播電視新聞。與此同時,一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每天待在辦公室中,對於記者上交的新聞稿,不能瞭解其中重要的新聞點,經過修改之後使得記者的採訪稿變得毫無價值。編輯人員中也存在著不負責任,丟三落四的現象,[5]將收到的新聞稿隨意堆放,到使用的時候找不到,使得新聞文不對題,出現假新聞。這雖然不是故意的行為,但是也與編輯人員的職業操守相違背。一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不願意學習和接觸新知識,與時代和社會發展相脫節,使得編輯的內容不能滿足受眾的實際需要。編輯人員的基本能力比較差,一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語言組織和聯想能力比較差,不能對編輯內容正確的把握,新聞稿件的真正含義不能被挖掘,使得資源嚴重浪費。
三、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有效策略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對於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編輯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為百姓謀福祉為己任,敢於批評,敢於說實話,以保證新聞編輯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因此,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新聞編輯素質培訓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對廣播電視編輯角色進行科學定位
對於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來講,科學合理的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進行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在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需要認識到角色定位對於工作開展的重要影響。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進行角色定位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確定,首先編輯需要參與到新聞稿件的前期策劃中,指導記者進行科學的採訪,編輯人員可以按照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對新聞報道的計劃、關注的內容、輿論導向的把握等進行明確,安排記者採訪任務。[6]其次,還需要編輯人員全面對稿件的篩選以及加工進行管理,保證工作的有序開展。節目錄制過程中,需要編輯人員進行統籌規劃,保證主持人與技術人員之間的協調,使廣播電視新聞節目能夠高質量的播出。
二提高編輯人員的思想素養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思想素養提升是強化編輯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內容,應努力提高廣播電視編輯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要求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積極認真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相關的基礎知識,[7]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明確編輯內容的方向。同時,加強編輯人員對廣播電視傳媒工作、編輯政策的學習,使廣播電視編輯的行為得到進一步的規範。強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在國家政策、理論的指導下,保證編輯內容的時代性,使編輯內容能夠更好地滿足觀眾的實際需要,從而促進社會民眾整體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強化專業素質
廣播電視編輯的專業素質能力對於編輯工作水平和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當前,很多編輯的聯想能力不強,稿件不能實現有效地銜接,只是注重稿件文字上的修改以及排序,使得新聞編輯內容的導向性不強。還有些新聞編輯將政治理論強行加入新聞內容中,使得編輯的內容生硬,這些都是由於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專業素質能力不強。因此,必須要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能力,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開展相關的教育培訓,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專業素質,使其能夠科學的運用相關知識開展編輯工作。專業素質是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四組織編輯人員進行再學習和培訓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再學習與培訓對於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要定期組織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再學習和培訓,使新聞編輯的新聞敏感性得到提升,新聞編輯的素質要受到編輯觀察力的敏感程度的影響,因此對於新聞敏感性比較強的編輯,編輯內容的方向性以及宣傳力度要更強。同時,還要強化思維品質的培訓,提高編輯人員思維的寬度、深度,強化編輯的敏感性、邏輯性以及獨立性等,使編輯能夠正確地把握新聞導向。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語言素質和表達能力是必備的素質能力,通過優美的語言能夠使新聞故事的內容更加豐富,賦予其生命力。廣播電視編輯人員編輯文字需要有新的理論和思想作為指導,使新聞內容更加生活化,貼近民眾,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可以組織編輯人員通過演講或者是辯論等互動強化其語言表達以及組織能力。廣播電視編輯工作要順利地進行就需要強化電視編輯的組織指導能力,要求廣播電視編輯參與到電視新聞欄目的設計與制定中,並與記者、通訊員保持良好的聯絡,對其新聞工作進行組織指導,逐步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組織指導能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幕後工作,他們很難被觀眾熟知,因此需要提升廣播電視編輯的奉獻精神,[8]感受到編輯工作的獨特魅力,使其在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五走出辦公室,參與到生活中
編輯可以說是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核心人物,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要有新聞敏感性,並且對新聞的走向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這些素質並不是坐在辦公室裡就可以養成的。當前很多電視臺都將編輯人員外派,就是希望編輯人員能夠擴寬自己的視野,獲得最新的訊息,打破原有的思維認識,實現創新思維的培養。
四、結束語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是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新聞形式,對於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到的網路衝擊與挑戰,需要廣播電視臺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編輯人員的素質能力,對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人員的角色進行科學定位,強化其思想修養、專業素質、組織人員再學習和培訓,使編輯人員能夠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從而將更加優質的電視新聞節目呈現給觀眾。
參考文獻:
[1]吳偉蘭.試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提升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1210:165-166.
[2]謝選浩.探討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新聞傳播,201305:234.
[3]趙凱.試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提升策略[J].科技資訊,201317:497.
[4]王菊.淺析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J].新聞傳播,201306:43.
[5]胡健偉.探討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藝術科技,201411:69.
[6]田維林.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1105:50-51.
[7]劉繼榮.探究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521:106.
[8]孫麗華.如何加強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的提升[J].科技致富嚮導,201423:112.
範文二:新媒體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化
摘要近年來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多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福音,以數字技術為主要技術特徵的新媒體應運而生,而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主體與受體之間的關係,進而引發了新聞傳播主體的改變,促進了新時期傳媒技術的發展。本文首先對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主體與受體之間的轉變關係進行了重點探究,並相應地對新聞主體的轉變帶來的影響和啟示進行了一定的思考,為新聞傳播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播媒體;新聞傳播主體;影響
從傳統角度來說,新聞傳播的主體是由新聞的傳播者和接收者共同組成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原有的新聞傳播行業結構,給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與新挑戰。在現代媒體理念和新技術的共同引領下,新聞傳播的主體與受體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轉變,進而引起了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傳統的新聞採訪工作和新聞播出工作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方法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因此,對於新聞從業者來說,瞭解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帶來的影響,並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可以進一步的掌握新聞媒體的發展趨勢與未來新聞傳播主題的狀況,有助於進一步的提高新聞服務質量,促進整個新聞行業的良性發展。
1新時期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探究
通常來講,新媒體即具有數字化、多項數字性、分眾化和個性化等多種基本特徵的新式媒體形態,如手機媒體,網路媒體,等都在新媒體的範疇之中。而傳統媒體就是在新媒體出現以前以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介為主導的資訊傳播形式,大體可分為新聞傳播者、新聞接受者以及傳播介質和傳播資訊等幾大部分,這幾大部分彼此之間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相對關係也比較穩定。但是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以多媒體技術以及資訊網路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在新聞行業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推動了傳統媒體的發展,引起了一系列重要的技術變革,改變了原有的結構特點,同時也引起新聞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關係的轉變,促進了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在及時性、準確性以及和關聯性方面更具優勢,是未來世界媒體發展的主要趨勢。
1.1新聞傳播媒體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關係的轉變
在傳統媒體階段,新聞傳播的主體和受體分屬於新聞傳播過程的兩端,所對應的群體相對固定,相互之間存在相對明顯的界限,很少進行角色互換。因此可以這樣來說,新聞傳播的主體與受體之間具有分離的對應關係。但是,在技術的引領下,傳統的新聞接受者和傳播者之間的關係也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分別經歷了朦朧和對應的發展階段,廣大群眾也不再僅僅滿足於新聞接受者的角色定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手機、電腦等裝置進行新聞的接收和傳遞,往往在接受了最新的新聞事件的同時也通過qq,微博等新聞傳播介質向親朋好友傳輸資訊內容,同時扮演著新聞接受者和新聞傳播者的角色,進而新聞接受者和傳播者之間的界限也愈發難辨,二者逐漸有了一體化的聯絡。
1.2新聞傳播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發展現狀
電子資訊科技的發展給新聞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傳播主體與接受主體的關係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首先,傳統媒體行業中新聞傳播者的工作往往受身後利益集團以及政治集團的影響,在選擇新聞事件以及進行新聞評論時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大都是為某一利益集團而服務的,這種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佔據著新聞傳播的主導地位。比如在媒體誕生的民國時期,某些國民政府主辦的報紙就是為民國政府的政治和經濟宣傳服務的,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新形勢下,新聞傳播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的地位更加平等,加深了二者之間的互動,且新聞傳播的動機更加自由,形式內容和形式更加多樣化。其次,現代媒體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新聞接受者與傳播者之間的角色頻繁的互換。依託於qq、微信、微博等新式的交流媒介的發展,新聞接受主體在接受新聞資訊的同時,也在發揮著新聞傳播主體的作用,新聞傳授者掌握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逐漸成為新聞傳播過程的主導者。再者,個人媒體傳播者利用電子裝置和網路技術進行新聞媒體資訊的傳播也逐漸成為一種發展常態,在新媒體技術的主導下,新聞傳播主體逐漸變得多樣化,且廣大群眾作為新聞資訊的接受者具有更強的自我表現意識,因而具有更強的目的性和選擇性。雖然對某些領域來說,傳統媒體仍然佔有很大的比重,但是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仍然是未來新聞行業的發展趨勢,因此新聞從業人員必須從受眾的需求出發,探討符合社會發展的媒體傳播新思路。
2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帶來的思考
2.1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產生的變化
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對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性質和新聞傳播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前,新聞與傳統資訊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很難從單一面辨別,這也為個體媒體和小眾媒體的發展帶來了福音。因此,新聞與資訊的區別越來越小,凡是滿足“五要素”的資訊都可以稱之為新聞,降低了新聞製作的准入門檻,也使得新聞行業向著更加複雜化和多樣化發展。
2.2新聞傳播主題的轉變帶來的啟示
新聞傳播主體的轉變促進了新聞行業的結構轉型,也給新聞個人愛好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間,為社會新聞的同步化和真實化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新聞行業傳輸主體的改變進一步降低了新聞傳播的准入門檻,從而導致了新聞行業中充斥著大量的重複和失真的資訊,整個新聞行業總體的報道質量相對降低。因此,政府和有關監督部門應該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為我國新聞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首先,政府需要加強對新聞傳播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民眾的守法意識和責任意識,自覺規範自己的新聞傳播行為,進而使受眾對新聞媒體的傳播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有關部門還應該加強對網路新聞的監察力度,避免大量的色情、暴力、虛假等新新聞資訊的出現,為網路新聞的傳播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再者,政府還應該儘量協調好市場與受眾之間的利益關係,鼓勵廣大民眾自覺參與到新聞媒介的改革、發展、淨化的大討論中來,通過人民的力量及時發現消極負面的新聞資訊,並對相應的當事人加大處罰力度,共同構建新聞傳播的新秩序。
3結論
隨著網路技術和資訊科技在民眾中的普及,給傳統的媒體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引起了新聞傳播主體與接受主體之間關係的深刻變革,直接促進了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以及新聞行業的重大發展。針對這一社會情況,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從政策調整、完善相關法規以及引導民眾正確運用網路媒介等幾個方面開始努力,積極引導民眾適應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學會正確運用新媒體為我國新聞傳播行業服務。因此,文章主要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問題深入分析,為未來我國新聞傳播行業迎接更大的挑戰做好準備,進一步促進新聞媒體活動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睿智.論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D].渤海大學,2014.
[2]欒鵬.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主體變遷的討論[J].才智,2015,4:308,310.
[3]袁敬舒.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5,5:57,144.
[4]巨芳芳.新媒體時代下的公民新聞研究[D].陝西師範大學,2012.
[5]孟大治.關於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主體的變遷芻議[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