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創業事蹟
近兩年來新疆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不斷出臺多項鼓勵大眾創業創新的惠利政策,各地州和兵團建立了多個創業園區和創業孵化園,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新疆地區經濟發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5人公司小老闆
鄭震,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2010屆電子與資訊科技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他雖然不是班裡的學習尖子,但也是班裡的活躍分子,總是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懷著畢業後自主創業的夢想,他對學校的職業生涯課和職業指導課尤其感興趣,在課堂中努力地汲取創業知識,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業能力。
2009年9月,一直想自主創業的鄭震在家人的幫助和支援下,在學校和老師的關心下,向銀行貸款成立了無錫本佳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成為一家小規模公司的法人代表,專門從事鋼材批發和銷售,最初的公司人員只有5名。
創業初期,自認為從小耳濡目染生意環境、有一點生意頭腦的鄭震,雄心勃勃,但卻屢屢受挫,很多事情想得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公司有貨但接不到訂單,好不容易接到訂單,又找不到貨源。鄭震深深地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幾乎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他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經過不斷地反思和總結,鄭震選擇了堅持,公司業務逐漸走上正軌……目前公司已有10名員工,鋼材銷售和批發的經營區域由原來的無錫市拓展到江蘇省各城市,業務量不斷增加,公司也開始贏利。
眼下,鄭震又為公司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他的目標是:在五年內將經營區域由原來的江蘇省延伸到浙江省和上海市,業務量增加兩倍,經營利潤翻番,同時進軍汽車維修和裝潢領域。
網上開店來賣菜
上海資訊科技學校中職生張昕畢業沒幾年,開了家農產品店,繼而又開辦“綠悠悠”電子商務網站,稱得上是首批蔬菜農作物“網上超市”之一。近日,“綠悠悠”網站引進風險投資,創業前景看好。
張昕在中職校學的是計算機專業。2004年畢業那年,他集結同學中的“電腦高手”組建了學校第一間“設計工作室”,當時接洽了幾宗“大生意”,幫索尼等企業製作官方網站。畢業後,他開了家IT公司,從事廣告設計。
2007年10月,和朋友思想“碰撞”後,張昕想在“網上超市”進行嘗試。張昕做了小型的市場調查,發現當時淘寶等電子商務網站上農產品還是個空白點,因為它的網上購物人群還沒形成。家庭買菜的多以老人為主,他們不是網路購物的主力消費者。於是,張昕把創業範圍縮小在“有機蔬菜”領域,定位於白領家庭。2008年初,張昕投資30萬元,在安遠路開了間180平方米的“綠悠悠”農產品店。
因為年輕,張昕的想法與眾不同。一次市場考察中,江西農業局一位負責人向他介紹:他們那兒的雞蛋是綠色的殼,蛋清和蛋白更有營養。民間有一種說法更吸引人:土雞中極少有產綠殼蛋的,母親都留給最疼愛的孩子和最尊敬的老人食用,因為它能提高小孩免疫力,治療老人頭暈、目眩等疾病。張昕聽後頓受啟發——現在賣東西都是賣商品,我能不能“賣故事”?
回上海後,張昕將店裡幾十種商品一一歸類,從網上搜集了從產地到用途等的各種資訊,編成一個個“產品故事”,教消費者怎樣從顏色、大小、形狀等細節分辨農產品的好壞,並把一些有機農作物和各項身體健康指標“對號”,比如東北某個品牌的黑木耳吃了可以軟化血管等。
賦予商品故事和文化後,消費者的認可度馬上提高了不少,兩個月後銷售額就突破了40萬元。在張昕的店裡,商品旁邊不再是單一的價格標籤,還有五顏六色的“故事牌”,方便消費者挑選適合自己的種類。
篇二
從中職畢業走向社會,職校學生用歷練和技能找準定位。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經過多年的就業經驗積累,不少優秀的中職學生或已踏上了管理階層,或是成功創業。從本期開始,本報將在《教育風》職教版塊陸續推出優秀職校生的成功故事,為讀者帶來“十萬俱樂部”裡的中職成功者。
成功感言:
“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當然付出一定是必然。中職學生絕不能養成浮躁心態,必須厚積薄發,規劃好職場生涯,在就業過程中去找準定位和契機,這樣才能志在成功。”
——謝展鵬
不斷嘗試
在過程中發現商機
“現在年薪十萬比起一些其他領域的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是剛起步而已。”第一次採訪到謝展鵬時,他的謙虛給記者留下了特別的印象。 謝展鵬,今年32歲,2002年畢業於峨眉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原名為峨眉一職中***電子專業。他告訴記者,當初選擇中職是因為自己的文化成績在初中班上並不出色。而想學一門出色的技能,卻成為當時自己的另一種奢望。“我的父親告訴我,既然成績不好讀不了大學,不如趁早學一門技能。有技術在手,很快就能在就業中找到定位。”謝展鵬說,自己當時並不理解父親的這一番話,但當自己從峨眉山市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他才懂得,原來每天枯燥的專業課是為他今後的就業打好了基礎。
“剛畢業,那時我們只能在一些私人企業做用電裝置的安裝、維護等。其實就是電工工種,我畢業後就來到了犍為縣某電器裝置廠工作。”2003年初,謝展鵬帶著憧憬從峨眉山市來到了犍為縣。作為電子專業的技能好手,剛到這家電器裝置廠不到半年時間,他就成為了這群年輕人中的技術尖子。當時謝展鵬的工資只有900多元/月。
“作為一名電工,我感覺自己對於電子儀器的判斷嗅覺是與生俱來的,可能是天生就喜歡的原因。”謝展鵬談到。大概在2005年5月,謝展鵬決定離開這家電器裝置廠,去外省開拓下眼界。他支身一人前往浙江義烏的某電子產業基地試水。“那年去浙江的決定對我今後的創業帶來很大幫助。”謝展鵬說,當他帶著滿腔熱情前往浙江時,他在義烏找到了一家負責承接農村太陽能電器安裝、儀器電工應用與維護的公司,這家公司當時特別需要謝展鵬這類有經驗的電工人才,也給謝展鵬開出了3200元/每月的工資,每年還有兩萬多塊的年終獎金。當時這樣的待遇著實讓謝展鵬感到驚訝。
篇三
三戰“挑戰杯”
去年末,阿凱在武漢捧起華理歷史上第一座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杯”的金獎。領獎臺上,阿凱將獎盃舉過頭頂,努力想在臺下黑壓壓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小夥伴,誰料一時百感交集,視線已隨熱淚模糊。
3年前,正念大三的阿凱,揣著創業計劃首度參加“挑戰杯”,市賽奪銀、進軍全國,最終收穫全國銀獎。第二年,阿凱三赴北京,考察37個地級市,走遍180個縣市,獲得580份調查樣本,以水資源保護專案再次參賽,卻還是銀獎。
第三次挑戰“挑戰杯”,阿凱組織了一支“復仇者聯盟”,團隊中除了他還有1位博士後、1位留學生、6位本科生。他們的科技專案——全金屬封裝耐高溫光纖光柵感測器,用於測量高溫高壓儀器的工況,“相當於給脾氣暴躁的漢子安上了監視器”。專案克服了市面上普通感測器不耐高溫的缺點,在600℃下仍能正常工作,部分測定效率是普通感測器60倍。
阿凱不僅為專案本身下足功夫,對商業推廣策劃也是鉚足氣力。金獎夢終成真,同學送他一個綽號——“週三年”。
當創客“雙企”創業
“為什麼不把這個創業策劃書落到實處呢?”賽後,阿凱暗自思忖。經與“復仇者聯盟”商議,大家心中的“創客”萌芽。
今年3月,上海徒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打產品就是“挑戰杯”摘金的感測器。一經推向市場,就獲專業好評,目前徒維公司的承諾訂單額已達300萬元。
“雙企”模式中的第二家公司,也是“挑戰杯”的副產品。原來,阿凱在首度“挑戰杯”獲獎後就成了校內“挑戰杯”賽事小導師,負責指導學弟學妹們參賽創業。半年前,阿凱應邀幫助朋友的專案與投資方面談。萬萬沒想到,由於他在多項賽事中積累的演講經驗,給投資方留下深刻印象。最後,專案因故沒談成,投資方卻來“挖牆腳”,希望阿凱加入他們的團隊。
又一番洽談,阿凱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杭州控客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任首席社交媒體官。控客公司主打一款帶有遠端控制功能的智慧插座,只需用手機APP操作,就能通過插座控制家中電器執行。“這樣,在回家地鐵上,就能開啟家中電熱水器或空調。”
39元插座眾籌2115萬
輕創業,眾籌資。最近,阿凱正和控客公司工作人員一起,忙著為全國各地35萬個客戶發貨。就在4月底,這個售價僅39元的智慧插座,重新整理了國內網路眾籌人數最多、金額最大的紀錄。今年3月12日,小插座眾籌首秀的上線首日,便超額完成原定的100萬元目標,達到300萬元。上線46天內,累計籌得近 2115萬元意向資金。根據眾籌網站的後臺資料,參與眾籌的“80後”、“90後”佔到七成。
那天創客沙龍結束,已近10點。阿凱卻還要“趕場子”,找他的小夥伴開會商討公司事宜。“我有兩個偶像,一個是曹操,一個是喬布斯,分別代表勝利的野心和完美的產品。”他笑中帶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