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公司的經營方式

  監理:是指具有法人資格,取得建設部頒發的監理單位資質證書,主要從事工程建設監理工作的機構,他必須取得"營業執照"和"建設部頒發的資質證書"才能夠進入建築市場。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企業文化在監理企業如何“落地”、取得實效,目前仍然是一個需要認真著力解決的問題。何謂“落地”,就是企業文化不能是空中樓閣,不能是形式主義,不能是與企業不發生作用的“兩張皮”。而它應是企業具有先進的經營理念,明確的企業精神,一系列完整的企業規章制度和企業團隊建設的目標、願景,以及由此而表現出來的企業形象。它不只是看到的企業規章制度、標語口號,而應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體系和企業價值觀滲透融合到企業工作的各個環節、方方面面,體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員工工作方面,成為企業安身立命、創新發展的一種內在的不可或缺的強大動力。但當前,監理企業文化搞得好、有成效的少,而一般化的居多。當前,關注和著力解決好這個問題,是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增強監理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那麼,為何會出現企業文化“落地難”?據筆者思考,主要有四個原因: 原因之一,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真諦缺少真正認識

  不少監理企業對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更多地反映了他們對企業文化的真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他們有的還不完全瞭解什麼是企業文化,為什麼要建設企業文化,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的關係等。他們有的一聽到企業文化就認為是虛的、空的、軟的,似乎只有承攬的監理專案、經營成果才是硬的、實的。還有的片面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文化活動,就是企業有點標語口號、有點規章制度,擺擺樣子、裝裝門面。還有的對企業文化想得過於玄,把企業文化神祕化。其實,企業文化一點也不神祕,它具有管理屬性,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的始終。它是一種適應科學發展觀需要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點也離不開企業員工自身素質的提升,都是為了將企業做強、做大,這就是企業文化的真諦所在。但由於一些企業領導缺少對企業文化的正確認識,神化了企業文化,結果往往在思想上處於無知,在行為上處於盲目,自覺不自覺地將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對立起來、割裂開來,造成了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的“兩張皮”,未能形成一種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原因之二,建設監理企業文化的自覺意識還不夠強

  我國實行工程建設監理制已有20年。一些企業的歷史比較短可能是影響企業文化建設和形成的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一些監理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自覺意識不強。不少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還處於一種自生自長的自發狀態,有的則處於不自覺階段。往往嘴上喊重要,實際上是不要。或者是不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一味的模仿其他企業的做法。他們不瞭解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其實不同的企業由於面臨的市場經營環境、所處的行業、發展的歷史等因素的差異,企業文化也必然有著自身的特點,這就決定了企業文化的難於模仿性。要建立真正屬於自己企業的企業文化,就要有企業領導對企業文化的設計和倡導示範。當前,在監理行業中,真正對企業文化認識深刻,企業文化建設有規劃、有安排、有機制、有措施、自覺性高的是少數。誠然,企業文化建設從其產生、發展、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伴隨著企業的發展成長逐步形成統一的價值體系、企業精神、道德規範、思想意識和工作態度。這種自覺意識不僅表現企業領導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對企業精神的科學提煉和員工對價值觀的普遍認同,做到認知進而達到認同,而且還表現在企業的價值體系在企業有序滲透、聚攏、轉化、強化、評估全過程,表現在企業與員工共建共享、不斷創新發展方面。企業文化建設同企業叟須不可分離,它總是伴隨著企業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地成熟、完善,決不會一勞永逸、一成不變,達到終極。原因之三,監理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尚不全面、不完善

  企業文化從大的方面,包括三個層面:即精神層面、制度層面、外在層面。或者說,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視覺文化。其基本內容是,培育企業的先進的經營理念,提煉優秀的企業精神,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造就高素質的工程諮詢隊伍,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企業文化的內容和要求來看,目前多數監理企業除在認識上有差距外,在抓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抓有形的多、抓無形的少;抓看的見的多,抓看不見的少;抓容易做的多,抓難做的少。不少企業比較重視企業的外在形象,比較重視環境建設,重視企業的社會公眾形象,也比較重視企業的規章制度建設。但對企業文化的精神層面建設往往重視不夠,在這方面缺少艱苦細緻地工作。他們不甚瞭解,精神層面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對企業文化建設起著重大作用。它是企業文化的最核心層,而制度層面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視覺文化則是企業文化的最外層。這就猶如企業文化好比是一棵大樹,如果根不深而求木之茂,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企業的社會公眾形象是精神層面的外化,是制度文化的無意識化的結果。只有全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是精神層面建設,才會根深葉茂,繁花似錦,瓜果飄香。道理就是如此。原因之四,尚未完全形成共建企業文化的機制和氛圍

  目前,監理企業的文化建設,多還處在象牙塔內,只有少數人的積極性。而未完全形成整個企業共同關注、共同建設的局面。首先,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企業領導的積極性。但目前一些中小型監理企業的領導多數缺乏戰略眼光,往往顧眼前利益多,考慮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比較少;考慮企業生計多,顧及隊伍長遠建設少。其實,企業領導擔負著建設“兩個文明”的重大歷史使命,他們既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者,又是企業文化藍圖的描繪者。他們怎樣認識企業文化,如何規定企業文化的內涵,培育什麼樣的企業精神,制定怎樣的企業文化發展方向,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作用。企業文化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就是企業家文化,是企業家的人格體現。離開了企業家人格力量的開發,就不會有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他們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人格魅力都會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創新產生重要影響。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領導是這一系統的“龍頭”,龍頭舞動起來才會帶動整個龍身,在整個企業才會形成一個建設企業文化的良好氛圍。領導思想重視,就捨得在企業文化建設上花精力、完善企業文化運用機制,並捨得在經費上投入。有了領導的積極性,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就容易得到調動。員工既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體,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企業文化有了員工的廣泛參與,才會有堅實的基礎,才可能“化”得起來。鑑於監理企業高度分散,以專案部為基本單位的特點,企業文化建設只有深入到專案監理部,輻射到每個員工,實現全員性,企業的企業精神、服務宗旨才會真正落地,發揮企業文化的巨大作用。企業文化的根本在人。只有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共同參與,才能最終實現企業文化所要達到的目標。實現監理企業文化“落地”的對策: 對策之一,堅持企業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增強企業文化建設的自覺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切收穫首先來源於認識的正確和思想的進步。企業領導對企業文化尤其要有一個正確認識。因為認識正確,企業文化建設才不會走偏方向,才會有建設企業文化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會有一以貫之的永續性。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建設企業文化要靠先進文化統領,因此,建設企業文化必須自覺堅持正確的方向,全面履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把以人為本,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當作核心,努力建立和諧共進的企業。在企業發展中要準確提煉企業精神,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賦予企業文化新的內涵,解決好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用企業精神激勵人、培育人,用文化的力量和手段教育人、管理人,運用各種手段提高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人的內在潛能。要把員工的利益代表好、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服務員工、報效國家,造福社會。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不斷總結充實完善企業文化,建立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體系,並通過企業文化的反作用,推動企業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對策之二,結合監理企業實際,建立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

  監理企業具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它不同於其他生產製造行業,而是屬於高智慧的技術服務。員工是監理企業的最寶貴的財富。在建設市場—企業—員工和員工—企業—建設市場這個大迴圈中,企業員工始終處於重要環節,是最具活力和最具創造力的因素,對執業的監理人員的思想、文化和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求普遍比較高;二是監理人員高度分散,服務的建設工程工地,環境艱苦,任務繁重。監理人員不僅需要智力儲備、還需要付出一定的體力支援,要有科學態度和艱苦工作的精神;三是監理服務的質量好壞、建設單位的滿意度、社會的信譽度,直接關係到企業在市場經營的佔有率,關係到企業的社會信譽。而能否做到優質服務,更多的是取決於專案監理部的團隊作用和每個監理人員盡心竭力的工作。根據這些特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尤其要突出人力資源建設。加強對監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在監理服務中,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鰲頭;要突出職業道德建設,培養監理人員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品德和依法監理、獨立公正的精神。企業文化建設要融共性於個性之中,結合企業實際,培育具有本企業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凸現企業服務的特色,發揮自身的優勢。

  監理公司的施工階段

  1、管理協調:

  協調工作不僅要從技術下工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過管理以減少施工中各專業的配合問題,建立以甲方、監理工程師、專案經理為主的統一領導,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單位的協調工作,作為甲方、監理工程師、專案經理,首先要全面瞭解、掌握各專業的工序,設計的要求。這樣才有可能統籌各專業的施工隊伍,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有序到位。

  建立問題責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層到班組逐級的責任制度。

  建立獎罰制度,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獎懲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建立嚴格的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制度。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是做好協調管理工作的關鍵。此時的工作已從圖紙階段進入實物階段,各專業之間的問題更加形象與直觀,問題更容易發現,同時也最容易解決和補救。通過各部門的認真檢查,可以把問題減少到最小。

  2、組織協調:

  建立專門的協調會議制度,施工中甲方、專案經理應定期組織舉行協調會議,解決施工中的協調問題。對於較複雜的部位,在施工前應組織專門的協調會,使各專業隊進一步明確施工順序和責任。

  3、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作為監理工程師,要善於不斷地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施工中協調部分的常見問題包括: 電氣部分與土建的協調;給排水與建築結構的協調;建築的外表、功能與結構的關係;各種預製件、預埋件、裝飾與結構的關係、施工的特點、要求;各輔助專業之間的協調等。

  4、提高監理人員業務水平、綜合素質

  產品質量的好壞與從業人員的水平素質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時,應加強監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新技術產品的瞭解掌握。培養施工人員的敬業精神與細緻的工作作風,施工中不遺瑣碎,不留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