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歷程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意識及其能力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引擎,因而很多實事與理論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即創業的時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寧願“餓死”不打工

  二十八歲已有三家公司

  當同齡人力謀得一份工作並勤懇打工時,當這些“80後”們紛紛努力成為房奴時,徐勝廣卻“不走尋常路”,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創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至今已經是3家企業的管理者,近日他旗下的廣州綠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因為向亞運會捐贈200萬元的空氣淨化產品而風頭正勁。

  “我不希望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裡,我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餓死也不打工。”這就是徐勝廣在創業路上“打不死”的真正動力。

  屢戰屢敗

  大學二年級開始創業

  出身于山東山村,二十八歲的徐勝廣卻有異乎同齡人的成熟和敏銳,他常常會冒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正是這種不同令他從大學時候就走上了與同齡人不同的路。大學入學時,因為家庭困難,他每天打掃教師辦公室賺取一點生活費。生活的艱難讓二十歲的徐勝廣每天清晨就開始打工。這一段不同尋常的“打工史”令他既感激,又感悟:“我不願意一輩子打工”。

  2001年,當別的同學或苦讀或忙於遊樂時,大學二年級的徐勝廣就已有了創業的念頭,並馬上付諸行動。創業的路並不如想象中簡單。他一開始開過家教班,後來又看中了大學校園的文具消費需求,經營起了文具批發,卻因為合夥人解散而失敗;後來又在某新開的商場經營飾品經營,但卻因為財務問題而又以失敗告終。

  屢次創業失敗,令徐勝廣明白了創業需要商業經驗、資金、專案、團隊,缺一不可勝。因此,徐勝廣暫時停止了創業,開始求職路,以求獲得重新創業的時機。

  屢敗屢戰

  求職路順暢不忘創業

  徐勝廣的求職路比創業路順暢得多。畢業後,徐勝廣到中山的一家公司當總經理,由於當時手下的經理貪汙受賄,他把倉庫的採購權和經營權都收回,迅速開拓市場。在中山工作了三個月,徐勝廣就跳槽到廣東眾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從最低階的電話接聽員幹起,一直做到部門經理。

  眾行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後與清華合作開辦戰略理財班,教企業總裁如何管理企業資金,徐勝廣做的是市場推廣,這一段時間他像個拼命三郎一樣,“當時每天都睡不著覺,公司要求九時上班,我每天七時就到,頭腦裡琢磨的都是如何做好市場推廣。” 當眾行的工作穩定下來,不安分的徐勝廣又開始琢磨起自己未實現的創業夢。他在員村超市開設起流行飲品店,開始了自己的第五次創業。

  為了創新經營方式,他先與手機連鎖店合作,在手機店門口擺放小推車銷售飲品,只需每個月支出500元左右的合租租金,每天的利潤可達150~200元。之後,他又與某涼茶連鎖店合作,希望把這種小本經營推廣到其廣州數百家分店中。

  牆內牆外都開花

  從外資銀行取得公關業務

  這一次小試牛刀後,他嚐到了創業成功的快樂,還是決定走自己想走的路。其後,他又陸續創辦了3家公司,其中的一間廣州和勤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成為外資銀行在中國內地的公關公司,另一間廣州和利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準備作為陽光私募基金的基地。

  另外一間廣州綠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引進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環保技術,用作中國內地的汙水處理和空氣質量改善。正值廣州的“亞運年”,當亞運會提出綠色亞運無煙亞運的理念時,敏銳的徐勝廣想到了一個“三贏”的方法,既可藉助廣州亞運會契機宣傳企業和宣傳綠色環保,又可以為亞運會盡一點力量。

  於是,徐勝廣引進了一種能有效吸收空氣中40%~60%的尼古丁的環保產品。他向廣州亞運會捐助價值200萬人民幣的空氣淨化環保產品,並將在亞運會舉辦期間無償向所有廣州市的餐館、棋牌館、KTV免費贈送這種空氣淨化產品。“慷慨的企業者更容易被命運慷慨對待”,徐勝廣表示,自己的創業路還長,但將走得更坦然,更不屈不撓。

  創業提示

  誤區:

  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教育,如果畢業前沒有在學校做過一些小生意,大部分人對於創業並無概念,對於進貨渠道、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炒作宣傳、虧損到多少應該進行止損都沒有明確的想法,即使是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也僅僅接觸到皮毛,沒有系統的創業知識。

  由於教育體系中死記硬背的東西比較多,而調查的訓練比較少,導致大學生創業甚少經過細緻的市場調查,不少人都是跟風創業,風險比較大。

  現在國家的政策對大學生創業是有一定傾斜的,比如有一些免稅的政策等等,可是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對此並不瞭解,會付出一些額外的成本。

  建議:

  決定創業之前,應該多瞭解創業成功的案例,做好創業前的規劃和心理準備。

  創業前應對自己想要涉足的市場做一些調查,避免跟風創業。

  要對創業政策進行一定的瞭解,充分利用政策給予的便利。

  避免單打獨鬥,儘量找一些合作伙伴抱團創業,既能互相支援,也能分散投資風險。

  適合進入的領域。由於剛畢業的大學生,資金一般比較有限,很少有人能夠擁有自己的廠房,因此更適合進入經銷環節,低買高賣以獲取利潤。另一個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思維敏銳、前衛的特點,賣自己的創意,比如經營活動策劃公司、公關公司等。如果自己本來就有一技之長,比如DIY蛋糕、乒乓球等,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術開培訓班等。

  進階篇:

  為畢業生量身定做衣服

  靠著“學生氣”賺學生錢

  即將踏入社會大門的“準社會人”即使一人購買一套正裝,都能形成一塊不小的市場“蛋糕”。

  2009年,一批專攻校園的正裝品牌爭相誕生,廣州外語外貿大學2009屆畢業生許偉燦和他的團隊創辦的品牌“Suitup休塔”便是其中的一員。

  在休塔成功運營之前,運營總監許偉燦經歷過五次創業經歷,都失敗了。不過,之前的這五次創業為休塔的成功奠定了一系列的鋪墊。

  在上海實習期間,許偉燦見到出入高檔寫字樓的白領的筆挺西裝,再聯想到剛畢業大學生著裝的格格不入,這一切讓他看到校園正裝行業的無限前景。

  以培訓拓學生市場

  二○○九年十月,“休塔”正式開始線上運營。最初的創業團隊由六個應屆畢業生加兩名在校生組成,3名核心團員加上廠家組成四人持有所有股份。銷售團隊大部分依靠在校園裡招募的學生代理。

  許偉燦表示,自己已經主動壓縮了利潤空間,商務正裝的純利潤在60%以上,而他們用料和商場裡大牌相同,利潤空間卻不到大牌的一半。然而,單純的優質低價並未獲得良好的銷路。在二○○九年 年底,資金鍊的切斷讓所有人對整個創業計劃產生質疑,許偉燦以接近七八折的價格買斷了另外兩名股東的股份,自己來承擔。

  在最困頓的時候,二○一○年二月,兩位大學生職業發展聯盟隊友的加入給許偉燦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恰好時值過年前,看著積壓的貨物,許偉燦沒有進行虧本銷售活動,反而轉向了打造品牌。

  許偉燦首先在自己的母校舉辦了“塔尖訓練營”,利用線上銷售和之前職業發展聯盟的各種專案機會對線上大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許偉燦一方面是把這個訓練營當做公益專案來做,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對該品牌進行學生間的口碑相傳的宣傳作用。這個訓練營第一期只有八人蔘加,第二期便增加到二十多人蔘加,其中大部分學員成為了公司員工。同時,舉辦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女生節等活動,看似學生氣十足,卻實實在在地在廣州的大學生圈子裡打響了“休塔”的品牌。

  “休塔”終於扭轉了頹勢。“今年三月份開始有所盈利,預計今年營業額應該會突破百萬元。”

  經營規律

  行業概況:主攻年輕一族的“校園正裝”行業在二○○九年開始嶄露頭角,現在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據悉,目前廣州市場上大約有二十個“校園正裝”品牌,而在大學城這樣的品牌有十一個。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在校生所自創。

  發展機會: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大約為300~500萬人,對於校園正裝的需求巨大,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由於該行業剛剛起步,沒有太強勢的主打品牌,行業門檻較低。

  行內人說:著名服裝品牌卡路·約翰總經理雲健向記者表示,目前很看好這個市場,尤其是發展潛力很大,但是對於大多數剛畢業進行創業的大學生而言,不應把市場限制太窄,市場風險很值得注意。針對新創品牌,市場認知度和品牌效應有待驗證。

  糾結篇:

  團購網創業辛酸 “團長”更像打工者

  近期號稱“無成本創業”的團購網站熱得發燙,吸引了眾多畢業生跟風創業。但同時,也有很多團購網站由於各種原因紛紛倒閉。團購網站究竟是不是網際網路另一個創業天堂

  小何是深圳大學2010屆畢業生,剛畢業就選擇了創業。如今她是深圳團時代化妝品團購網的負責人。

  看中創業門檻低

  “當初看中團購網站的門檻低,不需要太多的啟動資金和人員”,小何說。目前網站處於收支平衡的狀態,但投資的本錢卻不知道何時才能收回。

  創業之初,小何向網站代理商直接購買了每年1000元團購網站後臺基礎服務。

  小何提醒大學生創業者,可以試著在校內找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可以省去一大筆建設和維護費用。但要記得登入國家資訊產業部網站註冊備案。

  在支付方面,小何選用支付寶電子支付,每年600元有6萬元左右的資金額度。接下來她在團購導航網站和一些論壇做宣傳,在學校內也投放了廣告。小何還開設了微博希望跟顧客互動。

  小何做化妝品無存貨團購,最初是通過朋友聯絡到商家的,這樣就能以較低的價格拿貨。上架的商品小何會先少量購買試用,效果好的再大力推廣搞團購。“首先要保證化妝品的質量,還要承擔售後服務的責任。”

  平衡價格和利潤

  “利潤很微薄”,小何說,服務類團購和商家分成,還可能享受未消費顧客的餘款,但實物類團購利潤則是相對固定的。參加團購的顧客對價格很敏感,“我們既要讓顧客感到有殺傷力的團購價格,同時保證利潤空間。”

  初期小何依靠口碑傳播和朋友關係拓展市場。此外,還拿到了商家的正品授權認證。小何提醒創業者,現在市場上並沒有權威的團購網站認證標準,不同型別的認證很多,一定要仔細辨別。

  篇二

  人物簡介

  李彥巨集,1968年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家庭,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專業,隨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電腦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階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網際網路企業—— 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李彥巨集所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尋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2000年1月,李彥巨集從美國矽谷回到祖國建立了百度。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李彥巨集領導下的百度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尋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百度的成功,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尋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百度,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2005年,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併成為首家進入納斯達克成分股的中國公司。

  創業想法

  李彥巨集在海外的8年時間裡,中國網際網路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5年起,李彥巨集每年要回國進行考察。1999年10月,中國政府邀請了一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參加“國慶典禮”,李彥巨集有幸在受邀之列。這次中國之行,從根本上堅定了他回國創業的決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彥巨集曾經應清華大學邀請,在清華作了一次技術講座,搜狐的一幫員工也去聽他講課,課後這些搜狐員工鼓勵他說:“你有這麼好的技術,還不回國自己創業?我們搜狐買你的技術!”從“國慶典禮”返回美國的李彥巨集已經無心再在Infoseek繼續幹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彥巨集剛剛從東部闖蕩到矽谷的時候認識的,當時徐勇在一家制藥公司做銷售。後來,徐勇和一幫矽谷的中國人攢著拍攝的紀錄片《走進矽谷》,在北京電視臺和內地其他電視臺還播出過。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請李彥巨集到斯坦福大學參加《走進矽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彥巨集便約好第二天與徐勇談回國創業的大事。

  第二天下午,徐勇應約來到李彥巨集的家裡談“大事”。李彥巨集拿出一份“保密協議”,徐勇有些驚訝,但馬上轉為鎮定——李彥巨集在矽谷兩年半,早已習慣了美國人的談話作風。徐勇在“保密協議”上籤了字。李彥巨集說,“我們回國做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吧。”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兩人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著各自在未來公司裡的股份比例、職責分工、發展規劃等等。對於這兩個身處矽谷的“夢想家”來說,創業的躁動,對前景的嚮往,就像突然噴發的火山,一時之間,讓他們激動不已。經過一夜暢談,兩人美麗的新公司計劃已然“萬事俱備,只欠投資”。

  創業初期

  李彥巨集他們的融資目標是100萬美金。矽谷有的是投資家,據說一片樹葉落下,總會砸住三個VC***風險投資商***。然而這一次風向變了,VC們的口味不再是門戶,而是電子商務,其中商業模式B2B最受青睞。然而,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竟然有三家VC願意給他們這家技術公司投資。這些公司看重他們新公司的三個概念:中國,技術,團隊。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兩家,半島基金***PeninsulaCapital***和IntegrityPartners,用他的話說,“熱情得實在無法拒絕”。這些VC當然不是錢多得沒處花,那天簽字前,有個VC藉故偷偷到房間外打電話問Infoseek的威廉•張,“這個羅賓•李真的很厲害嗎?”,威廉•張告訴他,“羅賓在引擎技術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兩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獨投,徐勇和李彥巨集覺得還是兩家一齊投資更好,一家60萬美金。就是這筆跟投資人說是要花半年的錢,李彥巨集足足制定了一整年的預算!從陽泉到北京,李彥巨集“走”了18年;從北京到美國,李彥巨集“走”了4年;從美國再“走”回北京,李彥巨集花了8年。李彥巨集的每一步,都是人生追求和夢想的跨越。

  2000年3月份,百度公司真正開張。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人員,李彥巨集和徐勇兼做Sales,專職的技術人員有5人,其他都是來兼職的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不想多招幾個技術人員,當時國內真正懂搜尋引擎技術的人才太少,只好一邊幹,一邊培養。

  公司開張時,李彥巨集只規定了兩條辦公室紀律,一是不準吸菸,二是不準帶寵物;前者是因為他不吸菸,後者是因為李彥巨集對貓有些過敏,會打噴嚏。而這種美國式的寬鬆辦公環境一直延續至今,作為百度公司創始人和CEO,李彥巨集如今管著近千人,辦公環境特豪華,但工程師們仍然會穿著拖鞋一屁股坐在桌子上爭論問題,他說:“在百度,我希望聰明人永遠能無拘無束地工作與思考”。

  創業之初李彥巨集從沒考慮過要租豪華寫字樓,來自山西的他似乎從骨子裡滲透了晉商那種精打細算的沉穩與冷靜。他為新公司選址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村隔四環相望,非常適合技術創業。他這套選址的技術是從矽谷學來的,矽谷的很多IT創業公司就環繞斯坦福大學辦公,老師和學生兼職起來方便。

  在百度成立的9個月之後,風險投資商德豐傑聯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萬美元。

  2000年5月,百度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客戶,一家名叫矽谷動力的網站。李彥巨集趕緊高興地組織了一次自覺挺盛大的新聞釋出會。也就是在這次釋出會上,李彥巨集遭遇了尷尬———做應用展示時,網路突然斷了,什麼也演示不了;到了問答時間,李彥巨集眼巴巴地等著回答記者問題,卻根本沒記者舉手提問,大家依舊不明白李彥巨集究竟是幹什麼的。

  創業發展期

  2001年,李彥巨集在百度董事會上提出百度轉型做獨立搜尋引擎網站,開展競價排名的計劃。然而,他的這個提議遭到股東們的一致反對:此時,百度的收入全部來自給入口網站提供搜尋技術服務支援。如果百度轉做獨立的搜尋引擎網站,那些入口網站不再與百度合作,百度眼前的收入就沒了;而競價排名模式又不能馬上賺錢,百度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充分陳述了自己的計劃和觀點後,仍舊得不到首肯的李彥巨集平生第一次發了大火。儘管李彥巨集的一貫自信這次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然而只要他認準了的東西,幾乎沒有人能改變,尤其是在關乎百度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大問題上,他絲毫不會退讓。最終,投資人同意李彥巨集將百度轉型為面向終端使用者的搜尋引擎公司,他們告訴李彥巨集:"是你的態度而不是你的論據打動了我們。"2001年10月,李彥巨集和徐勇他們正式推出百度搜索,比GOOGLE中文網站晚了整整一年。

  2002年的新年,百度突然緊張起來,李彥巨集開始隱約感覺到中文搜尋引擎的市場已經開始成熟,而更叫他開始擔心的是Google在中國網民中的口碑越來越好。一種壓力開始令李彥巨集不安——一方面是百度佔據著中國市場80%的份額,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經在國際上成為最主流的搜尋引擎。百度如何抵禦Google對中國本土的進攻?這些問題無時不在刺激著他的每一根神經。李彥巨集感覺到與Google的決戰就在眼前,百度必須在技術上超越Google。按照李彥巨集的意見,以雷鳴為首的“閃電計劃”成員必須在9個月內“讓百度引擎在技術上全面與Google抗衡,部分指標還要領先於Google。

  最終,“閃電計劃”的結果是輝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刪掉了Google的連結,理直氣壯地用自己的百度。百度的市場隊伍,白天拜見客戶,晚上拜見媒體,開始了推廣方面的“閃電計劃”。他們要讓每一箇中國網民明白,中國人自己的搜尋引擎,不比Google差。“閃電計劃”勝利結束後,公司沒有召開“慶功會”。比起矽谷的同行來,李彥巨集只是對中國的路更熟一些。同時,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的稱號,也為李彥巨集忙碌的2002年劃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百度上市

  “閃電計劃”之後,李彥巨集給公司描繪了一個新的奮鬥目標:上市。“上市”曾經是每個網際網路公司的夢想,無數的網際網路公司累死在追求夢想的旅途中。

  2003年3月28日,百度在世紀劇場舉辦“百度搜索狂歡夜”活動,李彥巨集對媒體發表講話說,“百度要走到臺前!”,百度要從原來單純的技術服務提供商過渡成為“搜尋門戶”,要“讓網民和終端使用者直接從

  2003年5月28日,由中國電腦教育報舉辦了一個名為“GoogleVsBaidu——兩大搜索引擎對決搜尋之巔”的萬人公測活動。從建立百度到融資1000萬美元,從賣技術給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獨立搜尋網站,從8個人的草臺班創業到100人的“閃電計劃”,李彥巨集等的就是一個結果——是百度好還是Google好?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李彥巨集和市場總監畢勝在苦等一個結果,持續一週的“萬人公測”在參加評測的10015名普通使用者中,約55%的人選擇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選擇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選擇了“Google比Baidu好”。

  李彥巨集這個一向被人認為是低調的“海歸”,2003年不斷地拋頭路面,比搜狐的張朝陽還活躍。這一切,明眼人都知道是在為上市作準備。

  2004年6月初百度以超過3億的中文網頁連結和超過6000萬的日流量宣佈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同期百度接受了Google1000萬美金的投資,與Google的聯手錶面上是為了加強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實力、提高國際市場的知名度,但事實上百度選擇最大的競爭對手為投資方還有著更為緊迫的原因——上市。因為只有在接納了Google之後,納斯達克投資人才能瞭解到搜尋市場有多大,也只有在Google上市之後,納斯達克才會接納百度,Google已成為百度在納斯達克的樣板。有了Google的投資,百度上市多少會多一些勝算。

  北京時間2005年8月5日晚11時40分,百度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掛牌上市,發行價27美元,開盤價是66美元,然後一路狂飆,到交易首日收盤時,百度股價定格為122.54美元,市值達到39.58億美元,股價漲幅達到了瘋狂的353.85%!百度在一夜之間驚人的變成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市值一度超過新浪、網易和搜狐的總和,在繼中華網、新浪網、盛大三個資本里程碑之後,又是百度的時代了,成為繼Google後第二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股價超過100美元的公司,那一刻,李彥巨集迎來了他事業上的又一個巔峰。

  篇三

  曾經,有家公司招聘了你給了你一份工作,你接受了這份工作,而且做得也非常好。公司制定的戰略很成功,各個專案也都能按時完成,客戶對結果也非常滿意,公司發展很快,盈利也非常可觀。雖然如此,你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完整。

  你好不容易想出的好點子被公司忽視了?你的技能和激情沒有得到充分施展和發揮?你們公司的領導者缺乏有些的領導者應有的特質嗎?

  我知道那種內心總希望尋找更多的感覺。

  在生命中的某一個時間段,我感到有一股看不見的神祕力量在牽引著我,這股力量就像磁鐵一樣總想拉我朝一個新的方向。這股力量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那是在 2007年,正是在我創辦 WordStream 之前。WordStream 是我創辦的第一家公司,它還被 Inc. 雜誌評為全美連續三年增長勢頭最猛的公司之一。創辦 WordStream 之前,我不知道我的生命竟會因此發生如此重大的轉變。

  下面就是我在這麼多年的創業經歷中學到的10件事:

  1、行動的召喚

  每一位創業者都會經歷一個靈光一現、豁然開朗的 “啊哈” 時刻,那就是你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好像讓其它一切都變得有意義了。在我開發了一款解決一個問題的軟體後,我就曾經歷過這種 “啊哈” 時刻。

  我所做的營銷諮詢工作都非常費時間的,而且很多工作內容都是沒必要的重複性內容。然而不幸的是,當時市面上並沒有有效的關鍵詞管理軟體解決方案。於是,我便自己開發了一款軟體。我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我開發的這款 PPC 付費點選自動化軟體對很多人都是很有價值的。很多小公司是沒有很多時間、技術和資金用於付費搜尋的,因此我希望我開發的產能夠解決市場上存在的這一需求。我還發現,我開發的這個軟體業務要比服務業務更有價值。

  我的手裡一旦既有產品也有服務時,那麼接下來就該全力去抓取這個市場機會了。於是我開始聯絡很多風險投資人並給他們展示我的產品和服務,最終成功融資數百萬美元。

  學到的東西: 先想幾個創業想法,然後再對想法進行測試和對比,最終選擇最好的那一個,接下來就全身心投入。

  2、勇於面對失敗帶來的恐懼

  在日常的生活中,想要保持低調、不將自己的目標以及為追求目標所遭遇的失敗向其他人透露,這是相對很容易的。這麼做能幫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尷尬以及他人對你的指手畫腳。然而當你一旦創業之後,你不就能再這麼低調下去了,你需要儘可能多地讓自己出現在公眾視線下,盡己所能推廣你的創業專案。

  有人統計過,有大概 80%的創業公司在創業第一年都會失敗,因此創業失敗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更可悲的是,你身邊也總會有一些想看你失敗笑話的人。

  學到的東西:要保持樂觀,忽視掉那些不看好你的人和負面的言論。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以便未來不犯同樣的錯誤,從而做得更好。很多連續創業者都創辦過很多家公司,他們將創辦每一家公司的過程都當作一個學習的過程,而不會將其看作失敗。

  3、想辦法找到一些優秀顧問來指導公司發展

  剛創業的時候,你肯定有很多方面不懂或不擅長,這是你就需要想辦法找一些專業的顧問為公司發展提供建議和指導。我創辦的公司之前就曾找過很多顧問,包括 Rapid7 的 Carol Meyers、Constant Contact 的 Chris Litster 以及 Gemvara 的 CEO Janet Holian。此外,我自己也是一些創業公司的顧問,其中包括 Curata 以及 ThriveHive。

  如果有機會的話,要想辦法進入某種創業導師專案中,或加入某個創業孵化器專案,這可以大大縮短你的學習曲線。你不僅可以獲得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你還可以積累很多人脈,這些人脈資源對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學到的東西:我認為,為了幫助公司更好的發展,每一個創業者和企業都需要想辦法獲得一些外界的資源和他人的已有經驗,這一點非常重要。

  4、將所得利潤重新投入到公司擴張中去

  為了持續發展,公司是需要一定的資源投入的。在我創業初期,我很享受那種一切公司一切個人獨享的感覺。我會盡量減少公司的各項合理的業務開銷,同時作為合同承包商向客戶索取更高的回報。此外,我為自己開的薪資非常高,我還為自己購買了一輛新車,因此可以說,我對自己獲得的融資 “財富” 基本上是不負責任、揮霍無度的。簡單來說,我將自己的公司視為一個個人的私有銀行。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後來,我的想法也開始慢慢變得成熟起來。我給自己開的薪資也低了很多,同時將公司的利潤都投入到公司的業務發展中。這種思維的轉變其實並不容易,因為這需要你將很多你認為是 “你自己的錢” 投入到員工薪資和市場開拓工作中。然而,為了發展公司,你必須要這麼做。

  學到的東西:從 “普通員工” 向 “和創業者” 轉變的是非常有利可圖的,然而這其中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尤其當你創業初期取得一點成功的時候更是如此,不要光忙著為自己加薪,因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並阻礙公司的發展。

  5、團隊建設

  你之所以創業,可能是激情的驅動,你想做一些自己擅長並感興趣的事情。然而隨著公司的發展,你會發現,那些你在創業之初做的工作你慢慢地做得少甚至無法做了,這是無法避免的。這時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招聘在某些領域比你更聰明的人,來彌補你的短板。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你的工作重點不再是做那些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是想著如何打造一支強大的團隊。

  此外,為了公司更好地發展,你還要為員工提供一定培訓和所需要的工具,從各個層面上支援他們將工作做得更好。在 Wordstream,“真實” 和透明度” 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兩點,我們希望所有員工都能做到誠實、加強溝通、遵守職業操守。此外,Wordstream 的其他核心價值還包括 “採取行動” 和 “共贏合力”。我們所在的行業變化很快,因此我們必須要相互支援、相互依靠。員工需要被賦予一定的權力,讓他們勇於冒險,即使時不時失敗跌倒也沒有關係。

  學到的東西:你曾經最大的愛好一旦變成了你需要全職付出並以此謀生的手段的話,這時愛好將不再僅僅是一個愛好,而是一份工作。你要培養和鼓勵你的團隊,只有在他們感到自己的創意想法和貢獻被認可之後,他們才會更積極主動地為公司奉獻,而這也是作為公司創始人的你需要努力的地方。

  6、不僅僅關乎錢

  你想一夜暴富嗎?創業成功之後將公司賣掉就行了。其實不瞞大家,這其實也是當初我創業的目的之一,就是賺大錢。

  然而有一件事你必須要知道,絕大部分創業者都無法一夜暴富。你希望最後能賺到大錢,但你必須要做好長跑的準備。在你追求金錢的道路上,會發生一件有趣的事。創業過程中得到的最優價值的東西其實並不只有金錢,這其中還包括社會資本和學習到的經驗。在創業的過程中,我有機會認識其他很多公司的創始人並一起討論一些瘋狂的創業想法,這些經歷是非常寶貴的。

  學到的東西:通過創業,你可能會賺到很多的錢,不過你要確保在創業的路上擴寬自己第視野、積累更多的經驗***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這些經驗將會成為你未來生活中寶貴的財富。

  7、喪失信心時,不要聲張

  在創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公司前景黯淡,你的信心也會隨之受挫,你甚至會產生放棄公司的想法。這是很正常的。不過你的所有這些疑慮、擔心以及甚至想徹底放棄的想法是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的,否則公司全體員工的信心都會隨之土崩瓦解的,這是會徹底毀掉一家公司的。對於那些資金比較緊張的創業者而言,他們需要投資人、員工、戰略合作伙伴的全力支援。

  學到的東西:公司內部做到良好的透明度是很重要的。如果公司融資方面出現了問題,如果你能確保大家不會因此對公司失去信心,你可以告訴大家。不過在大部分情況下,最好不要將你的疑慮和擔憂告訴大家。

  8、追逐你的獨角獸

  不要將你做的工作等同於進展。要知道,人人做的 99%工作都是在追逐一些細微的變化。而你,追逐的應該是獨角獸。

  獨角獸原則是這樣的:1% 的那部分工作的效果要大於其它 99%的工作的效果總和。而這 1% 中的 1% 就更是稀少,它讓獨角獸看起來就像是失敗一樣,讓大家察覺不到。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應該停止追逐那些細微的東西,你要學會追逐大的收穫和改變。

  追逐獨角獸不是靠碰運氣的,你要有意識地去尋找,我相信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你是可以找到一套可供參考和複製的工作流程去指導工作的。

  學到的東西:很多時候,你做的那 1%的努力才是幫你取得成功的最為關鍵的因素。要學會利用資料來找出那 1%的東西。四兩撥千斤說得正是這個道理。

  9、你是老闆

  很多人想創業,其中的一個常見原因在於,創業後你可以自己做老闆了。不過在通常情況下,如果你拿了投資人的錢,你便失去了公司的部分控制權。即使你不拿投資人的錢,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使用者也會成為你的新老闆,而使用者的要求往往比你的前任老闆的要求更加苛刻。

  一旦創業之後,尤其當公司處於發展階段時,你就需要對很多人負責了。在你做出每項決策之前,你都需要考慮你的員工、客戶、投資人和合作夥伴等。

  學到的東西:如果創業,你身上肩負的責任比你給別人打工時更多、更重,你也就沒那麼多自由了。

  10、當夢想照亮現實

  我過去經常去想當我的偉大想法變成現實之後會是什麼一種感覺。然而,我還是沒有想到當夢想照亮現實、公司從零到有再到慢慢發展壯大時,那種感覺是多麼的奇妙。

  當你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室的時候,當你將辦公室從小破屋搬到寬敞明亮、真正意義的寫字樓的時候,當公司開第一次慶功會的時候,當公司贏得業內某種榮譽獎勵的時候,所有這些時候都是那麼的奇妙。

  成功的感覺是如何美好,所以沒有任何藉口能讓我們停止追求成功的腳步。如果生活太過求穩、太過一帆風順,這非常容易讓人滋生自滿的情緒,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出不了創新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持續的成功和創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