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傑如何幫助海爾轉型

  周雲傑加入海爾集團工作。曾擔任青島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二廠廠長,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長、總經理、本部長,海爾集團商流本部長,海爾集團副總裁、高階副總裁、執行副總裁等職。下面一起看下?

  想持久發展的企業,都會或多或少地經歷轉型之痛,但敢於像海爾一般對自己下“死手”的企業卻是鳳毛麟角。

  30年前砸冰箱,30年後砸倉庫、砸工廠、砸傳統管理,海爾每次轉變的下手之狠都引起業內驚呼。近兩年,當大部分同行還在思考如何更貼近網際網路時,海爾已經自稱為網際網路企業。並且又一次豪壯提出,海爾的變革並非東修西補式的改良,而是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這名壯士本就是全球白電第一品牌,表面看風光無限。“我感覺,所有的百年老店都是‘自殺’重生的結果。不少百年老店可能‘自殺’過很多次,現在乾的產業和原來幹過的產業很可能風馬牛不相及。要想基業長青,就得跟上時代的發展。要創造性地破壞曾經的產品、產業。”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在一次演講中,如此解釋斷腕的決心。而海爾輪值主席周雲傑也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每一次脫胎換骨的轉變必須要顛覆過去的傳統觀念,才能走上全新的蛻變。”

  海爾到底要如何重生或者脫胎換骨?周雲傑向《英才》記者表示,未來的海爾,將不再是家電企業,而會變成一個創新孵化平臺,也可以理解成投資驅動平臺。周雲傑所說的轉變,也就是海爾所宣稱開啟的“人人創客”時代。

  “人人創客”是海爾在網際網路時代探索出的最新成果,簡單說,就是將企業中的員工轉化為創客,徹底顛覆員工過去被驅動、被管控的局面。為佐證“人人創客”對員工的利好,周雲傑講了一個例子:海爾的三個員工,自行開發了一套遊戲筆記本解決方案,在海爾創客的體系下,迅速拿到了海爾集團的孵化資金,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做到了約10億元的規模,成功從一個“打工者”變成了“創業者”。

  但偶然不能代表必然,走進新領域自然會與新的對手狹路相逢,一個製造企業做創客平臺,行的通嗎?周雲傑對海爾轉型的未來自信滿滿。“網際網路是大家共同面對的時代,轉型或者不轉型,都有競爭對手,但海爾並不關注對手,而是關注使用者,海爾是做使用者的企業,我們有龐大的使用者資源,可以第一時間知道使用者的需求,低成本找到需求滿足點,並高速買入。”

  周雲傑說,為了做強網際網路創業,海爾在北京、上海、深圳都建立了運營中心。“全世界都是我們的人力資源部,為了滿足創業的目標,我們希望把世界上一流的人才集中到海爾,不在乎面板什麼顏色,不在乎來自哪個國家,只要想創業,想成功,來海爾就會有非常大的收穫。我們給他們的不是做代理器,而是創業平臺和創業機會。在海爾的‘創客’體系下,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以參與進來,分享所得的利益成果。”

  周雲傑把海爾比喻成了航空母艦,投資便是把這艘航空母艦拆解成一個個小船。“所有的小微企業必須是在我們統一的平臺上創業,離開了這個平臺,成功和做大的機會就會變小。海爾對創業企業的管理不是管控組織,而是投資孵化的管理,有投資驅動。既可讓小船走得靈活,又不會亂了航線。”周雲傑所描繪的理想狀態是,當海爾變成大的平臺後,只要按照既定戰略、流程、機制進行優化,平臺上面所有的小微企業,都能有序成長。

  “如果把創業和守業割裂來看就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隻有創業沒有守業。” 這句充滿張瑞敏風格的話,也一語道出海爾的狀態。只不過,這一次“斷腕”後,不再是壯士獨行,而是聚集更多的創業夥伴同路。

  主要觀點

  使用者資源為王

  在網際網路思維下,絕對不能用一個企業規模大小、利潤高低來衡量這個公司有沒有價值,而要看兩個維度:財務指標、網路價值。網路價值就是使用者資源,不一定銷售產品才是價值,我們知道使用者在想什麼、做什麼,這個價值本身就非常大。

  無互動不價值

  網際網路思維最主要的就是使用者思維、開放的思維。所謂使用者思維,就是和使用者零距離思維,開放思維是網路化思維,這對傳統企業來講就必須打掉企業和使用者之間的牆,打掉企業內部的牆,做到可以和使用者即時互動,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間、使用者和方案方之間、資源方之間可以自互動。在網際網路思維下來看使用者需求,應該是個性化的,使用者不再是被動選擇產品,而應該參與到企業管理、研發、製造、營銷,企業作為一個彙集各方資源的平臺,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

  每輛配送車都是一個小微公司

  網際網路時代,“車小微”就是創客公司,海爾變成一個創業平臺。車變成小微公司之後,車主自己創造價值、維護價值,通過“車小微”,海爾首先得到一個龐大的、靈活的配送團隊。2008年,張瑞敏提出“砸掉倉庫”,實現“零庫存下的即需即供”。如今,海爾又可以驕傲地說,你有需求,貨物就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