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案融資的模式

  儘管國際專案融資具有結構複雜性和型別多樣化的特點,但與傳統的國際貸款融資相比,國際專案融資通常具有基本特徵。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國際工程專案融資模式結構分析

  1. 公司融資模式

  公司融資模式是最傳統的融資模式,在工程專案發展過程中,很長一段時期內,專案發起人都採用的是公司融資模式,這種融資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簡單,由專案發起人成立的專案公司直接向金融機構進行融資,並按約定進行償還。

  2. BOT 融資方式***Bulid-Operate-Transfer***

  BOT***Bulid-Operate-Transfer***即建造-運營-移交方式,這種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基礎設施的經營權有期限的抵押以獲得專案融資,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專案民營化。在這種模式下,首先由專案發起人通過投標從委託人手中獲取對某個專案的特許權,隨後組成專案公司並負責進行專案的融資,組織專案的建設,管理專案的運營,在特許期內通過對專案的開發運營以及當地政府給予的其他優惠來回收資金以還貸,並取得合理的利潤。特許期結束後,應將專案無償地移交給政府。在BOT模式下,投資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證其最低收益率,一旦在特許期內無法達到該標準,政府應給予特別補償。

  3. ABS *** Asset-Backed-Security***即資產—支援—證券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資產支援的一種利用存量資產轉換為貨幣資金用於新專案投資的證券化專案融資方式。它以專案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專案可帶來的預期收入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這種方式能以較低的資金成本 籌集到期限較長、規模較大的專案建設資金,在供水、排汙、環保、鐵道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對於不能將經營權和建設權交出的建設專案來說,採用ABS 融資模式非常適合。

  4. 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

  一般而言,PPP 融資模式主要應用於基礎設施等公共專案。首先,政府針對具體專案特許新建一家專案公司,並對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後,專案公司負責進行專案的融資和建設,融資來源包括專案資本金和貸款;專案建成後,由政府特許企業進行專案的開發和運營,而貸款人除了可以獲得專案經營 的直接收益外,還可獲得通過政府扶持所轉化的效益。

  5.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

  即轉讓-經營-轉讓模式,是一種通過出售現有資產以獲得增量資金進行新建專案融資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在這種模式下,首先私營企業用私人資本或資金購買某項資產的全部或部分產權或經營權,然後,購買者對專案進行開發和建設,在約定的時間內通過對專案經營收回全部投資並取得合理的回 報,特許期結束後,將所得到的產權或經營權無償移交給原所有人。

  國際專案融資的方式

  1.BOT方式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即建設一經營一轉讓方式。是政府將一個基礎設施專案的特許權授予承包商***一般為國際財團***,承包商在特許期內負責專案設計、融資、建設和運營,並回收成本,償還債務、賺取利潤,特許期結束後將專案所有權移交政府。實質上,BOT融資方式是政府與承包商合作經營基礎設施專案的一種特殊運作模式。在我國又叫“特許權融資方式”。

  2.國際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又是金融租賃,是指當專案單位需要添置技術裝置而又缺乏資金時,由出租人代其購進或租進所需裝置,然後再出租給專案單位使用,按期收回租金,其租金的總額相當於裝置價款、貸款利息、手續費的總和。租賃期滿時,專案單位即承租人以象徵性付款取得裝置的所有權。在租賃期間,承租人只有使用權,所有權屬於出租人。

  融資租賃的方式有:衡平租賃、回租租賃、轉租賃、直接租賃等。

  國際專案融資的結構

  國際專案融資的信用結構有三項要點:首先,國際貸款人的債權實現依賴於擬建工程專案未來可用於償債的現金流量,即其償債資金來源並不限於正常的專案稅後利潤;其次,國際專案融資要求以建設專案的資產權利作為專案運營和償債的安全保證,它不同於以資產價值為抵押的普通擔保;最後,國際專案融資通常需創造足以防範或分散各種專案風險的多重信用保障結構,包括借款人或主辦人提供的有限擔保、完工擔保人提供的專案擔保、專案關係人提供的現金流量缺額擔保、專案產品使用者提供的長期銷售協議及政府機構提供的政府擔保或承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