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融資的特點

  專案融資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國際金融市場推出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1.融資主體的排他性。

  專案融資主要依賴專案自身未來現金流量及形成的資產,而不是依賴專案的投資者或發起人的資信及專案自身以外的資產來安排融資。融資主體的排他性決定了債權人關注的是專案未來現金流量中可用於還款的有多少,其融資額度、成本結構等都與專案未來現金流量和資產價值密切相關。

  2. 追索權的有限性。

  傳統融資方式,如貸款,債權人在關注專案投資前景的同時,更關注專案借款人的資信及現實資產,追索權具有完全性;而專案融資方式如前所述,是就專案論專案,債權人除和簽約方另有特別約定外,不能追索專案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資產,也就是說專案融資完全依賴專案未來的經濟強度。

  專案融資的風險應對

  1、信用風險。在專案融資中,即使對借款人、專案發起人有一定的追索權,貸款人也應評估專案參與方的信用、業績和管理技術等,因為這些因素是貸款人依賴的專案成功的保證。2、完工風險。超支風險、延誤風險以及質量風險是影響專案竣工的主要風險因素,控制它們的方法通常由專案公司利用不同形式的"專案建設承包合同"和貸款銀行利用"完工擔保合同"或"商業完工標準"來進行。

  3、生產風險。降低這種類風險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融資檔案和信用擔保協議來實施。針對生產風險種類不同,設計不同的合同檔案。對於能源和原材料風險,可以通過簽訂長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合同,加以預防和消除。對於資源類專案所引起的資源風險,可以利用最低資源覆蓋比率和最低資源儲量擔保等加以控制。對於生產風險中的技術風險,貸款銀行一般要求專案中所使用的技術是經過市場證實的成熟生產技術,是成功合理並有成功先例的。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貫穿於專案始終。在專案籌劃階段,投資方應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在專案建設和經營階段,專案應該簽訂長期的原材料供應協議,產品銷售協議等。專案公司還可以爭取獲得其他專案參與者,如政府或當地產業部門的某種信用支援來分散專案的市場風險。在一定程度上,市場風險是產供銷三方均要承擔的。

  5、金融風險。對於金融風險的控制主要是運用一些傳統的金融工具和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傳統的金融風險管理上是根據預測的風險,確定專案的資金結構。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可採用遠期合同、掉期交易、交叉貨幣互換等方式。

  6、政治風險。廣泛蒐集和分析影響巨集觀經濟的政治、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對未來進行政治預測,規避風險。還可以通過向官方機構或商業保險公司投保政治風險,轉移和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7、環境保護風險。專案投資者應熟悉專案所在國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在專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風險;擬定環境保護計劃作為融資前提,並在計劃中考慮到未來可能加強的環保管制;以環保立法的變化為基礎進行環保評估,把環保評估納入專案的不斷監督範圍內。

  專案融資的申請條件

  1、專案本身已經經過政府部門批准立項。

  2、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專案設計預算已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查批准。

  3、引進國外技術、裝置、專利等已經政府經貿部門批准,並辦妥了相關手續。

  4、專案產品的技術、裝置先進適用,配套完整,有明確的技術保證。

  5、專案的生產規模合理。

  6、專案產品經預測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盈利能力較強。

  7、專案投資的成本以及各項費用預測較為合理。

  8、專案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有穩定的來源,並已經簽訂供貨合同或意向書。

  9、專案建設地點及建設用地已經落實。

  10、專案建設以及生產所需的水、電、通訊等配套設施已經落實。

  11、專案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其它與專案有關的建設條件已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