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水蛭

  水蛭俗名螞蟥。在我國藥用水蛭有3種,即日本醫蛭、寬體金線蛭、尖細金線蛭。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養殖水蛭的方法。

  木蛭生活在水田、河溝和溪流中。冬季蟄伏土中,春暖時開始活動,對氣候變化敏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蟲、軟體動物的幼體和泥面的腐殖質。耐飢力特別強。6—9月是產卵期。

  養殖水蛭的方法:養殖池的建造

  水蛭養殖池可在房前屋後挖一寬3米、深1米、長度不限的水池,或利用池塘、水溝及低產田等地挖溝起埂成連溝式的養殖場,溝寬3米,埂寬40釐米、高80釐米,保持水深60釐米即可,兩頭分設進水口和排水口,底部鋪設石塊或樹枝供水蛭棲息。

  養殖水蛭的方法:捕捉與種蛭的選擇

  在夏秋季按下列方法捕捉水蛭:

  ①將竹筒削成兩半,除去中間疤節,將畜血塗於竹內,再按原來形狀捆好,插在水田角上,讓水淹沒。

  然後用樹枝攪動田水,使血的腥味四處擴散。水蛭聞腥味後即到筒內吮血。次日早晨取出竹筒,即可捕到水蛭。

  ②用一竹篩,上面扎以用紗布包著的動物血或內臟,將篩綁在竹杆末端,手拿竹杆另一端,使竹篩在水田中慢慢移動。當螞蟥嗅到腥味時,便紛紛進入篩內,再把竹篩提起,即可獲得螞蟥。

  選擇健壯無傷、120—150條/公斤的大個寬體金線蛭作種蛭。

  水蛭雌雄同體,條條均可繁殖。它們在泥土中產卵,每次約產1—4個孵繭,每個孵繭內有15—35條幼水蛭,在7月間孵化,1個月以內可長到2釐米以上,9—10月即可長大,捕捉加工。

  養殖水蛭的方法:養殖管理

  水蛭的主要食物為螺類,每畝水面可放養25公斤左右的田螺、福壽螺作為水蛭的食餌,也可以喂蚯蚓、昆蟲等,每週需餵動物血1次,把凝成塊狀的豬、牛、羊血分成小塊投人。

  在飼養過程中,需經常保持水質清新不被汙染,尤其是7、8月份氣溫高時要注意換水,水溫宜在15—30C之間,低於10C或高於3012均

  冬天來臨時,可將水排出後蓋上禾草,保持泥土溼潤讓其在泥土裡安全過冬,或者加深水池裡的水,防止池水凍結到底。

  每畝水面放養密度以早春期間投人種苗20公斤左右為好,秋季可收穫鮮品1000公斤以上。

  養殖水蛭的方法:加工水蛭

  ①將捕捉的水蛭用石灰水淹死後,去除血液攤平晒乾或烘乾。

  ②用兩頭細尖的竹籤插進水蛭尾部,將頭部翻到尾,拉出頭,去淨血,晒到八成千,抽出竹籤,再晒乾。水蛭幹品受潮易生蟲,若暫不能出售,可用紙袋或布袋包裝好,貯存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