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市場推廣營銷案例解析

  案例分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分析資料分析。案例分析資料分析使企業知道顧客和競爭對手正在市場上幹些什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微信創業賣水果,三個小夥兩個月利潤翻一番

  第一個月賣出一貨櫃 第二個月利潤翻一番

  提起賣水果,許多消費者的印象還停留在水果店和菜市場的水果小販。但三名廣州85後小夥子卻憑著一輛車和三臺手機在微信朋友圈開起了“手機檔口”賣水果,而且生意還相當不錯,營業兩個月,第一個月已經賣出一貨櫃,第二個月利潤翻了一倍,團隊也迅速擴充到十人,並有了自己的分揀中心和冷庫。

  出門靠朋友

  朋友的朋友都是客戶

  主打“全程密封保鮮”“當季最好吃的水果”的理念,三名85後小夥子,一個出身水果批發世家,一個之前是北京路某服裝專賣店店長,一個是前廣告公司職員,每人一部手機,外加一臺電腦和一輛車,將手機上的微信朋友圈當“水果檔口”,開始了網上售賣水果的生鮮電商生意。

  “目前我們月售一貨櫃,從第二個月開始已經實現利潤翻倍。”三人行之一的小樑說,“不過賺的可是辛苦錢,因為我們沒有請物流公司,全部自己開車送貨,最開始的時候,老爸也加入了送貨隊伍呢!”

  不做廣告,沒有實體店,利用朋友圈營銷,三個小夥子認為自己的成功有運氣更有努力。“在微信裡釋出產品資訊,並吸引收貨客戶在朋友圈進行‘晒單’,如果一個人有100個好友,十個人就有1000名好友,那麼我們就有1000個潛在客戶,而且還會發酵傳播。”小樑認為,朋友圈營銷的好處是傳播資訊的可信度更高,弱勢是隻能在朋友圈營銷,而且好口碑和差口碑傳播的速度一樣快,出了差錯生意就砸了。

  生意靠感情

  顧客不是上帝是“閨蜜”

  “做網上街坊生意和傳統的營銷不一樣,以前說顧客是上帝,但我們感覺‘微生意’裡邊,客服和顧客之間更像是朋友和閨蜜的關係,顧客會因為‘送貨員不夠帥’不收貨,甚至發火,但是我們的客服可以把客戶‘哄乖’,然後讓其買單。”小樑告訴記者,有一段時間推出“帥哥送貨”的宣傳,結果有客戶因為送貨員不夠“帥哥”標準而拒絕收貨,他們只好換回帥的同事重新送貨,令人哭笑不得。他解釋道,因為在“朋友圈”做生意,顧客很可能是朋友的朋友,大家的關係比較“嬉笑怒罵”,但也正因如此,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幽默感。

  店鋪很前衛 客戶也極品

  老外客戶:

  有指紋的水果不要

  外國消費者普遍一次就消費千元左右的水果, 下單最大方,也最挑剔。但也是最有潔癖的客戶群,因為對“有指紋的水果統統SAY NO”。“他們尤其會留意提子和布林上面有無指紋,因為提子和布林上面有白色果蠟,有了指紋會十分明顯。”小樑說。

  有意思的是,由於不同顏色的水果布林對應不同的英文單詞,有外國網友本來定的是黑色布林,結果送錯了紅色布林,鬧了烏龍。“之後團隊成員惡補了水果的專業英語對應的名稱。”

  美女客戶:

  等你等到花都謝了

  在朋友圈裡送貨多了,“三人行”團隊發現美貌妹子們最不守時。“有一次約十點送貨到,後來客戶睡到十二點,我們在樓下等了兩個小時。”小樑說,“如果是快遞,一般就拜拜了,但因為是朋友圈營銷,不敢怠慢,只好一直等,因為怕壞了口碑。”

  但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小樑講述起“有一次想死的經歷”。“約好時間到了樓下,美女說還要等半個鍾,我憋著小便一直等了半個鍾,結果美女說到隔壁買東西,要十分鐘,結果半個鐘頭下來,我已經開始腰疼了,結果美女一個電話過來說‘在出租車上’……”小樑說,“但是沒辦法啊,微信圈都是朋友,我們不敢怠慢。”

  “晒單迷”:

  化完妝再和帥哥快遞合影

  “當然他們的水果很新鮮,但是選擇在微信購買,一個是因為新鮮心理,因為他們要求買完要拍照晒單,我平時就喜歡自拍,所以當然很樂意。”顧客LUCY說。

  而據“水果皇子”爆料,還有妹子“晒單迷”客戶要求帥哥送貨員等自己化完妝合影,放到朋友圈“晒單”。

  二

  微信營銷案例:慄米、草雞蛋和水果

  微信賣慄米,三個月進賬200萬

  20xx年12月1日,上海國際馬拉松現場一隻“憤怒的小鳥”吸引了眾多眼球,這隻“小鳥”的真身是在微信上賣慄米賣火了的富軍。富軍在20xx年和老婆開玩笑說要賣米,之後開始向微信好友贈送大米,為他的大米營銷創造基礎口碑。

  任何微信營銷,都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個是足夠多的好友數量,另一個則是與微信好友之間擁有較為緊密的關係。富軍通過各種活動,增加自己的微信好友,為了與這些好友保持緊密關係,富軍平均每週在朋友圈更新6條訊息,並策劃過一次效果不錯的線下活動。

  儘管沒策劃過品牌營銷,但富軍很瞭解網際網路的屬性,一次事件營銷會帶來爆炸式的效應,於是揹著米袋子、貼滿二維碼的“憤怒小鳥”在上海馬拉松上閃亮登場了。

  富軍慄米的微信營銷是成功的,到20xx年11月底,他統計全年訂戶200個,銷售大米200萬,而這些,都源自於他的微信好友。

  微信直銷草雞蛋,線上交易線下送達

  在辦公室做了4年文員的尤達,20xx年毅然辭職回到老家承包一片山地,養起草雞。此前,尤達的姐姐一直從事草雞蛋銷售工作,通過農業合作社收養殖戶的雞蛋,再賣給消費者,但“二傳手”不但增加了雞蛋銷售成本,而且沒有穩定的蛋源供應,於是尤達和姐姐共同投資建起養殖場。一方面姐姐負責老渠道銷售,另一方面尤達負責微信、微博直銷的新渠道開發。

  通過線上直銷,尤達的賬戶“互粉”了很多好友,線上養殖場、飼養過程的展示吸引不少市民線上訂購,尤達收到訂單後,直接配送上門。目前,尤達已經積累了2000多名穩定粉絲。

  尤達賣的雞蛋定價1.5元一個,線上交易9個月以來,先後賣了3萬隻草雞蛋,實現了他最初預設給自己的目標。

  “水果哥”憑藉微信月入4萬

  許熠是石家莊經濟學院的一名大學生,過去3個月裡,他和他的微信水果店“優鮮果妮”在石經院火了一把。作為一名大學生,許熠的創業靈感來源於為女友送早餐的偶然經歷。“石經院共有學生1.7萬名,其中女生6000多名。”許熠強調:女生幾乎每天都要吃水果,如果按每個女生一個月50元消費來估算,微信賣水果大有賺頭。

  開業之初,許熠的“優鮮果妮”生意並不好做,常常等上一天才有一筆幾元的訂單。正如本文上面提到的,微信營銷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有足夠多的好友,許熠和他的同學採用“掃樓”的方式來增加好友:將印製的市場宣傳單、廣告冊發到學校的教學樓、食堂、宿舍樓;利用課間10分鐘在各個教室播放“優鮮果妮”宣傳短片……三個月時間的“掃樓”,優鮮果妮關注人數達到4920個,這些使用者多為許熠的同學,針對這點,許熠經常推出個性產品,各類水果組成的“考研套餐”、“情侶套餐”、“土豪套餐”頻頻吸引同學眼球,此外,許熠的公眾平臺還會不時推送天氣預報或失物招領資訊來吸引粉絲。

  到目前為止,“水果哥”已經實現了4萬/月的收入。

  總結

  微信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營銷法寶,本文謹選擇三個目前處於成功狀態的案例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透過三個或幾個案例,品途網發現他們之所以成功,存在幾個共同的原因:足夠多好友數量、經常保持密切聯絡、個人信用保障成交率、日常高頻率使用率商品貼近生活等。

  實際上,微信營銷並不容易,頻繁的刷屏推送產品資訊,可能會給營銷帶來負面效果,在營銷過程中,維護好與好友之間的關係,才是重中之重。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