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養豬的注意事項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節養豬大多采用塑料大棚保溫,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養豬的經濟效益。但在實際中,很多養殖戶的塑料大棚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生豬的正常生長髮育。那麼大棚養豬需要注意什麼問題?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溫度

  楊和平表示,我國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寒冷,為了保持大棚豬舍內溫度,尤其是冬季夜晚應在塑料棚上面加蓋一層防寒草簾子,簾子最好用牛皮紙做內襯,外面用稻草做成,這樣能減少棚內熱量的流失,白天可將塑料棚上面的草簾子捲起來,不影響光照。

  通風

  楊和平告訴記者,塑料大棚豬舍的密閉程度雖然不如標準的封閉式豬舍,但同普通開放式豬舍相比要強得多,所以塑料大棚內很容易積聚由糞便、飼料及豬體本身產生的氨、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因此,必須在棚內設排氣孔通風,以降低舍內溼度,排出汙濁氣體。

  飼養密度

  楊和平表示,適當的增加飼養密度有保溫效果,但過度的增加飼養密度,對豬的生長髮育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大棚豬舍的飼養密度不宜過大,空懷、妊娠母豬每頭不應小於2平方米,哺乳母豬每頭不應小於4平方米,培育仔豬每頭不應小於0.4平方米,育肥豬每頭不應小於1平方米。

  防疫冬春季節是動物疫病的高發期,建議養殖戶務必做到“三個不能、兩個結合、一個確保”,防止豬病的發生。即防疫環節不能少,防疫標準不能降,防疫種類不能減;消毒與防疫相結合,驅蟲與防疫相結合;確保防疫效果。

  養豬大棚的建造

  1.選址

  大棚豬舍應建在地勢高燥、土質堅實、滲水性強、未被病源微生物汙染,遠離村莊和畜產品加工廠、離公路至少100米遠的地方,另外應保證豬舍的周邊有水源清潔,取水方便,且處於住房的下風或偏風方向。

  2.大棚的外部結構

  為了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光照,棚與棚之間的前後距離應在20米以上,左右距離應在15米以上,坐北朝南。雙斜面大棚從外形上看跟農村的房舍很像,四面的牆由磚砌成,不過它的棚頂是用塑料膜覆蓋的。這個雙斜面大棚的長度為25米,跨度為9米。大棚的外部結構包括磚牆、門窗、棚頂。

  ①磚牆

  雙斜面大棚的磚牆跟房子的磚牆的壘砌方法是一樣的。山牆的高度為2.5米,南北牆的高度為1.8米,最好用空心磚壘砌而成。因為空心磚質輕、強度高、保溫、隔音降噪效能好,而且環保。為了提高棚舍的保溫效能,要在磚牆上抹一層水泥。

  在建設大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建得太矮。矮小的大棚雖然節省成本,卻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一是棚舍空間狹小,飼養管理不便。二是受熱面積小,不利於保溫。三是不利於通風的控制。四是塑料膜坡度過小,膜上的水珠容易滴入舍內地面,使舍內溼度過大。一般來說,養豬大棚的山牆高最低應為2米,跨度最小應為4.5米。

  ②門窗

  在山牆上設定一個高2米,寬1.2米的門,門兩側各留一扇窗。南北牆分別有9個窗戶,對稱佈置,便於通風。所有窗戶的規格統一為1.5米高,1.5米寬,窗臺距離地面20釐米左右。這樣在夏季可以很好地幫助發酵床散熱。窗戶內側裝上結實的鐵網,外側裝上紗窗,可以防止蒼蠅蚊子等飛入豬舍內,為豬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③棚頂

  棚頂用塑料膜覆蓋,最好選用流滴消霧膜,這種膜不易凝結水滴,且採光較好。這樣棚舍就不會因為薄膜凝結的水珠滴在地面而過於潮溼;在冬季,棚內還可以保持較高的溫度。棚頂留出四個天窗,均勻分佈,天窗的規格為0.5米長,0.5米寬。

  3.大棚的內部結構

  ①內部主體結構

  大棚的內部主體結構由許多個木質的三角體組成,這些三角體由南北牆和兩排木柱子支撐。這樣的結構既節省成本又穩定堅固,抗風雪能力較好。這個夾角叫屋面角度,屋面角度越大,薄膜的採光越好。緯度越高的地區,在建設棚舍的時候應該把它設定得更大一些;緯度越低的地方應該把它設定得較小一些。屋面角度的大小可以通過磚牆的高低和跨度的大小來調整。一般來說,處在北緯45度附近的地區,屋面角度的大小應在120度左右。

  ②管理通道

  在棚內地面的正中間要留一條寬為1.5米的管理通道,用水泥鋪設,便於日常的管理、通行。

  ③食槽

  在管理通道的兩邊修建寬30釐米,深為10釐米左右的水泥食槽。

  ④發酵床坑

  發酵床分為地上式和地下式兩種。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區一般採用地上式發酵床,相反,雨水少,地下水位低的地區一般採用地下式發酵床。地上式發酵床是圍起一個高於地面80-100釐米的水泥槽,地下式發酵床是向地下挖一個80-100釐米深的坑,我們叫它發酵床坑。在這裡,發酵床坑位於管理通道的兩側。

  ⑤其它設施

  另外養豬大棚內還需自動飲水和照明裝置,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室內裝上攝像頭,這樣在辦公室就可以看到豬舍的畫面,便於隨時觀察舍內的狀況。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