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之後成功的例子

  挫折會伴隨成長,但“疼痛是成功的前奏”。遇到磨難是必須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請銘記:成長需要挫折。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在挫折中成長的事例

  恍惚間,我看到了熟悉的名字。那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在做官時的一次次貶職,在與家人分隔兩地時只能對月暢飲,但沒有忘記送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祝福。接踵而至的磨難讓蘇東坡嚐到無窮的酸楚,在他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時,遊赤壁時再次堅強,留下“大江東去”的豪情,“檣櫓灰飛菸灰”的豁達。如果沒有當初的貶職,沒有當初的離別,又哪有今天朗朗上口的詩句?

  “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坎坷的人生讓人讚歎。晚年戰爭不斷,丈夫身亡,書畫財產被掃蕩一空,一下跌入貧困深淵。才有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傷感。可見,我們需要挫折,有了它,才有了易安膾炙人口的優美宋詞。

  挫折時常發生在我的身邊,考試的失利是最普遍的事例。有了一次的一落千丈的挫折,在奮鬥與努力後,才有了名列前茅的成功。在競賽的落榜面前,這次挫折讓我重新振作,奮發進取,我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下次的競賽一定會有我的名字。

  挫折會伴隨成長,但“疼痛是成功的前奏”。遇到磨難是必須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請銘記:成長需要挫折。

  篇2:用靈魂去戰鬥

  他快樂地生活每一天,誠如他所言:足球是為了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弄得更糟糕。

  [1]

  他是當今世界上身價最貴的足球隊員之一,他最難以忘記的依然是曾經的貧窮。而人們對這位獲得德國和法國的足球先生,最難以忘記的除了他驚人的球技外,當然還有他那張過目不忘的醜臉。

  1983年4月7日,他出生在法國最貧窮的小鎮布洛涅,那是一個汙水橫溢,垃圾遍地,失業率總是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破落小城。那裡的年輕人除了玩玩足球,簡直無事可幹。他的臥室只有一張照片: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跟他一起踢球。

  說老實話,除了跟自家兄妹一起玩球,他連踢球的夥伴也沒有,因為他有一張猙獰可怖的臉:一道閃電似的傷疤,侵佔了他右臉的三分之一。這是兩歲時,一場慘烈車禍留給他的紀念。

  9歲時,爸爸為了這個“沉默”的孩子“不至於走上邪途”,送他去了一家少年足球俱樂部。彷彿如魚得水,然而他很快就悲哀地發現,這裡的夥伴們除了給他取綽號的興趣更勝過跟他踢足球之外,別無所有。他們不喜歡這個沉默得像一塊混凝泥土的小子,玩球卻跟玩命一樣的小獅子,他們總是吹著尖利的口哨叫他:“醜臉!”

  嘲笑和謾罵,他內心洶湧著苦痛的波濤,可是除了足球,他一無所有。他總是一次比一次拼得凶,瘋狂的渴望著改變一切,而這毀滅著他對足球的那份真誠。他心浮氣躁,幾年來,毫無進展。

  12歲生日,父親對他說,“你這樣,永遠也沒長進。”然後,送給他一把薩克斯,“你吹吹這個。”在舒緩的音樂中,他的怒氣漸漸平息。很快,他喜歡上了薩克斯,每個週末都會去教會請教老師。從此,薩克斯跟足球,成了他離不開的精神支撐。

  13歲,他年少氣盛地對主教練說,“我肯定會成功的!”隨後,他來到了里爾的青年學院。遺憾的是,整整三年,他並沒有得到這支法甲俱樂部的垂青,他很快又回到了老家,成為了法丙聯賽阿萊斯的一員。

  突然出現曙光,曇花一現,他沒有氣餒:“自己離一個職業球員還有差距,這是無可否認的。”

  如影相隨的醜臉,早已讓他榮辱不驚。

  [2]

  2002年,一切都是因為愛,他有了一個女友。

  第一次見面,她就用一雙大眼瞪他很久,然後捧著他的臉說,“這樣子很特別。”一股從未有過的力量,令他心生萬道光芒。

  長久的蟄伏,彷彿蟬呼叫火熱的夏天。

  2005年,他加盟加拉塔薩雷,一舉奪冠土耳其杯。拼得了“刀疤”的俠號。第一次,這個名字不再是譏諷,而是榮耀——通紅的榮耀。之後,他又效力馬賽。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球技,一連奪得託托杯冠軍、法國杯冠軍、聯賽盃冠軍。然後,進入德甲,他擊敗了著名的足球隊員久利,幸運成為法國隊征戰2006年世界盃的一員,並獲得亞軍。獲得兩個國家的冠軍。刀疤俠,開始享譽世界。

  多年的堅守,讓一個醜陋窮小子,登上榮譽的巔峰。當人問及,是否會整容,他大聲說:“不!拿到世界冠軍比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令人心動。”

  [3]

  衣錦還鄉。

  可他知道,很多人整個月的工資也就只夠看兩三場比賽。在回到朗斯家鄉比賽的時候,除了球隊發的邀請票之外,他還自掏腰包買了很多票送給當年的窮街坊和朋友。他對窮街坊們,燃燒著足球一樣火熱的愛:我要對得起那些買票看球的人。

  對家庭,他忠於妻子,在緋聞纏身的足球明星中,他潔身自好,連狗仔隊也嗅不出半點蛛絲馬跡。2008年在歐錦賽時,妻子給他戴上一個腕帶,“戴著它,你的傷一定會好得快一點。戴著它上場,你就一定能進球。”

  2010年,他返回祖國,代表法國國家隊出征南非世界盃,奮力搏殺,卻英雄氣短。未能挽救法國在法國連續3屆世界盃首戰不勝。他卻並未氣餒,依然快樂地生活每一天,誠如他所言:足球是為了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弄得更糟糕。他極富惡搞天賦,他曾經剪破過拜仁隊友範比滕的襪子,也曾將牙膏塗抹在波多爾斯基的門把上,還曾拿一盆水澆了拜仁隊長卡恩一個透心涼。在2010年拜仁在迪拜集訓期間,不甘寂寞的他,甚至客串了一把大巴司機,結果開車撞壞了酒店門牌。

  2012年在冠軍盃中,拜仁慕尼黑戰勝皇家馬德里,2比1決勝中,他進了至關重要的一球。一個自卑的醜陋少年,最終戰勝懦弱,走向一片陽光燦爛,只因為他從未有放棄過自己的希望——足球!正如大球星齊達內斷言:他將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球星,他帶給了我們一種天然的快樂,不光是在場內還是場外。

  他就是裡貝里。

  篇3:忍一忍就過去了

  他於1934年出生在廣東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艱苦。他小的時候,冬天連鞋都穿不上。新中國成立後,他依靠助學金唸完了中學和大學。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

  1963年,他經香港到泰國,僑居了5年。1968年,又從泰國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時,他兩手空空,處境艱難。為了生活,他甚至為人照看過孩子。

  生活的艱難,使他萌發了創業的念頭。他利用晚上的時間認真鑽研香港的市場狀況,發現儘管香港的服裝業發達,香港人也很喜歡穿西服,卻沒有一家生產領帶的工廠。於是,他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6000港元,又騰出自家租住的房子,辦起了領帶生產廠。

  萬事開頭難。起初,他和妻子兩人只是用手工縫製低檔的領帶。儘管夫妻兩人起早摸黑,乾得很辛苦,生意卻非常不好。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改做高階領帶。他買來法國、瑞士的高檔領帶進行研究仿製,生產出了一批高階領帶。為開啟銷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產品放在一家商店裡免費發放給顧客。

  由於花色、款式對頭,他拿出的這批產品深受歡迎。很快,他製作的領帶便在香港小有名氣了。及至1970年,他的領帶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這年,他正式註冊成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龍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領帶生產廠。

  他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他心中的目標是要創世界名牌。他多次到西歐領帶廠參觀,學習他們的製作工藝和經營方法,然後集眾家之長,引進先進的生產裝置和嚴格的管理、檢驗制度,從而使“金利來”領帶逐漸佔領了香港市場,成為男人們莊重、高雅、瀟灑的象徵。

  1974年,香港經濟出現了大蕭條,各種商品紛紛降價出售,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不斷改進“金利來”領帶的質量,另一方面獨樹一幟地適當提高價格。結果,生意反而出人意料地好起來,當經濟蕭條過後,“金利來”更是身價倍增,在香港成了獨佔鰲頭的名牌領帶。

  不僅是領帶,他還將他的發展計劃拓展到更多的男士用品。他將這些年來已使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做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具創意的改動,改為“金利來,男人的世界”,又從T恤衫開始,逐步推出了金利來牌的皮帶、襪子、吊帶、花邊、腰封、領結、領帶夾、袖口紐、匙扣等系列產品,使公司和金利來牌子都走向了多元化。

  在發展鞏固香港市場的同時,他還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拓展海外市場,向東南亞國家進軍。他親自到新加坡考察,創辦分公司,尋找合作伙伴。獲得成功後又迅速把戰場擴充套件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迄今為止,金利來在這些國家的大客戶數目已超過上千個。

  他就是“領帶大王”曾憲梓。作為一箇中國人,他有一顆可貴的中國心。在香港創業不久,就開始對家鄉廣東的教育事業及母校作出捐贈。至今為止,曾憲梓先後捐助的專案超過800項,涉及教育、科技、醫療、公共設施、社會公益等方面,捐款總額超過6.3億港元。

  談起成功的時候,他一再提起小時候的一些經歷:

  父親去世後,所有的重擔都壓在母親藍優妹身上。為了能讓孩子們活下去,她不得不去幹男人們都不願意乾的累活,挑石灰、挑鹽……即便這樣,他們的生活依舊窘迫無比,常常吃了這頓愁下頓,沒辦法,母親只好租了幾畝薄田。

  那是一個天寒地凍的冬日,母親由於經常赤腳下田,雙腳生了凍瘡,並裂開一個個露出紅肉的口子,再赤腳下田的時候,鑽心的疼。如果用膠布貼在傷口上,下田時一沾水就會掉,而且她也捨不得花錢買膠布,但她想到第二天還得下田,如果不處理,裂口會越來越寬,於是就決定用鐵針和棉線來縫合它。她將雙腳泡進熱水裡,等裂口上的面板泡軟之後,再咬著牙一針一針地將裂口縫起來,每縫一針,鮮血直流,小憲梓在一旁看得眼淚直流,母親忍痛安慰兒子:“傻孩子,不縫好怎麼辦呢,裂口會更大更痛的,沒事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這一幕永遠銘刻在曾憲梓的心裡,每當他在困難面前感到疲憊煩亂之時,他便會以此來鞭策自己:母親連那樣深痛的苦難都挺過去了,忍過去了,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過,什麼艱苦不能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