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大提琴

  很多大提琴初學者不知道應該,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學好大提琴的三個基本要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學好大提琴的三個基本要素

  連貫:樂器需要花費時間慢慢掌握技巧。逐日練習,非常重要。每天練半小時,即使時間很短,也比每週一次練三小時的效果好得多。你在開發深層的神經肌肉模式,而這需要連貫的注意力。

  時間:在大提琴上每天花的時間越多,自在感越強。你會越來越熟悉大提琴的觸覺和聲音以及音樂素材。

  質量:無論每天學琴花的時間多少,只有練習效率高,才會取得進展。雖然學琴期間會不可避免地犯下大量錯誤,但你的目標是把錯誤降到最低限度,同時別讓自己累得半死。如果能夠掌握以下訣竅,就會步入正軌。

  a.慢慢來。即使最著名的音樂家也練得很慢。由於你必須同時面對幾樣任務,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需要給自己一點額外時間,去琢磨好怎麼做。把拍子放慢。如果出錯太多,則更慢一點。伴隨著進步,你會逐漸加速。

  b.化整為零。把資訊分成易消化的碎片。分小段學,再最後綜合到一起,比起一下子學整個一曲要容易千百倍。學曲之初,每個節拍重複二、三遍,但不要重複多到讓你走神。隨著越來越熟悉樂曲,你將能夠把節拍結合到一起,最終拉出整個一段或一章,乃至整個一曲。

  c.別期望一天學會整個一曲。至少用一週或時間充分的兩天練好一首短曲。

  d.重複。儘管重複極為重要,但是過分了也會影響你的進步。正如定下限期可以提高效率,重複二、三遍可以讓你熟練和更快地實現目標,但是重複十遍會容易讓人厭煩,甚至加重不良習慣。

  e.聽。爭取聽自己拉出的聲音。你總是聽不慣自己拉出的琴聲。這是初學者最大的絆腳石。記住:你將能夠拉出美妙的琴聲,但是你必須爭取。嘗試,留心。你的耳朵是你的指南。

  大提琴慢練的重要性

  為什麼練琴的時候要那麼慢?其實,慢練在大提琴練習中佔據很大的比重。因為很多家長對大提琴專業的不瞭解,所以導致問這樣的問題。為所有有疑問的家長,回答這個問題:練琴為什麼要慢練?

  1、大提琴慢些,你才能更快。

  2、大提琴慢練1遍,勝過快練10遍。

  3、大提琴能拉得慢也是功夫。

  4、如果大提琴慢不下來,說明控制力不夠。

  5、大提琴本來拉不慢的曲子能慢下來,就是進步

  6、流暢的慢勝過磕磕巴巴的快。

  7、大提琴比原速慢一倍,才算慢練。

  8、慢要慢得均勻、成比例地慢,不要時快時慢。

  9、節拍器是大提琴慢練的好幫手。

  10、大提琴慢練不在遍數多,在於精神集中。

  11、大提琴慢練是為了讓你的腦子和耳朵跟上手指

  12、大提琴慢練加唱,可以讓腦子保持在場。

  13、大提琴慢練容易疲勞,可以採用區域性慢練、分段慢練的方式來集中精神。

  14、大提琴慢練時也要儘量有表情。

  15、視奏新譜,手慢腦快、少斷少錯,提高大提琴慢練效率。

  16、複習大提琴舊曲,慢多於快,防止“油”掉。

  17、大提琴背譜慢速背,更加靠譜。

  練大提琴就像洗衣服:衣服穿出去很漂亮,穿久了、髒了,就要回家洗,洗乾淨了再穿出來,否則會越來越髒。慢練就相當於洗衣服時細細地檢查,看哪裡髒,就搓一搓。希望大家每件衣服都能洗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也希望大家能把慢練練好,學琴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