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談判成功案例精選

  成功的商務談判可以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而談判成功的關鍵在於談判策略的制定。在談判過程中,由於雙方各自代表的企業在經濟實力、聲譽、市場形象、需求的迫切程度等方面可能存在著差異,使得談判者在談判中所處的地位不同,採取的策略也不一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商務談判成功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商務談判成功案例篇1

  天津某半導體工廠欲改造其生產線,需要採購裝置、備件和技術。

  適合該廠的供應商在美國、日本各地均可找到2家以上的供應商。正在此時,香港某半導體公司的推銷人員去天津訪問,找到該廠採購人員表示可以協助該廠購買所需裝置和技術。

  由於香港客商講中文,又是華人,很快關係就熟了,工廠同意他代為採購。由於工廠沒有外貿權,又必須委託有外貿權的公司做代理,A公司接到委託後,即與美國和日本的廠商探詢,結果,美國和日本的廠家有的不報價卻回函問:A公司與香港B公司的關係是什麼?有的出價很高。

  A公司拿的探詢結果未達到預期目標,具體人員與工人進行了討論,最後得出了一致的結論。

  問題:

  1.A公司的探詢是否成功?為什麼?

  2 天津工廠應做何種調整?為什麼?

  3.天津公司的探詢要做何調整?為什麼

  分析:

  1.天津香港公司公司香港公司的探詢姑夫敗的。田為外商有的不報價,探詢沒結果。有結果時,條件太苛刻,非誠意報價。

  2天津工廠的委託有時序錯誤,必須調整。香港公司不能代工廠籤進口合同,直接找香港的探詢可能加快進度,但存在簽約和對後續工作影響的問題調整內容;讓香港公司的外探納人天津公司的對外探詢中,並且以天津公司為主,避免探詢混亂。

  3.天津公司要與工廠、香港公司統一意見——內容和策略,並把該專案的探詢統一組織起來。同時要重新部署探詢地區和物件,不給外商造成有多個同樣專案在詢價的錯覺。

  商務談判成功案例篇2

  中國某公司與美國公司談判投資專案。其間雙方對原工廠的財務帳目反映的原資產總值有分歧。

  美方:中方財務報表上有模糊之處。

  中方:美方可以核查。

  美方:核查也難,因為被查的依據就比可靠。

  中方:美方不應該空口講話,應有憑據證明查帳依據不可靠。

  美方:所有財務證均系中方工廠所造,我作為我國人無法一一核查。

  中方:那貴方可以請信得過的中國機構協助核查。

  美方:目前尚未找到可以信任的中國機構幫助核查。

  中方:那貴方的斷言只能是主觀的不令人信服的。

  美方:雖然我方沒有法律上的證據證明貴力帳面數字不合理,但我們有經驗,貴方的現有資產不值帳面價值。

  中方:尊敬的先生,我承認經驗的寶貴,但財務資料不是經驗,而是事實如果貴方誠意合作,我願意配合貴方查帳,到現場一一核對物與帳。

  美方:不必貴方做這麼多工作,請貴方自己糾正後,再談。 中方: 貴方不想講理?我奉陪!

  美方:不是我方不想講理,而是與貴方的帳沒法說理。

  中方:貴方是什麼意思,我沒聽明白,什麼“小是、不想;而是、沒法”?

  美方:請原涼我方的直率,我方感到貴方欲利用帳面值來擴大貴方所佔股份。

  中方:感謝貴方終於說出了真心話,給我指明瞭思考方向。

  美方:貴方應理解—個投資者的顧慮,尤其像我公司與貴方誠心合作的情況下,若讓我們感到貴方帳目有虛佔股份之嫌,實在會使我方卻步不前,還會產生下愉快的感覺。

  中方:我理解貴方的顧慮。但在貴方心裡恐懼面前,我方不能只申辯這不是“老虎帳”,來說它“不吃肉”。但願聽貴方有何“安神”的要求。

  美方:我通過與貴方的談判,深感貴方代表的人品,由於帳面值讓人生畏,不能不請貴方考慮修改問題,或許會給貴方帶來麻煩。

  中方;為了合作,為了讓貴方安心,我方可以考慮帳面總值的問題.至於怎麼做帳是我方的事。如果,找沒理解錯的話,我們雙方將就中方現有資產的作價進行談判。

  美方:是的。

  ***以上是中方現有資產的作價談判***

  問題:

  1.上述談判中,雙方均運用了哪些語言?

  2.雙方的語言運用有何不妥之處?

  3.如果你作為美方或中方代表會怎麼談?

  分析:

  1.商業法律語言,外交語言,軍事用語和文學用語。

  2.美方說的:“外國人無法一一檢查”。“目前尚未找到可以信任的中國機構幫助核查”以及“請貴方自己糾正、再談”。均墾不妥。中方:“貴方不想講理?我奉陪!”不太妥。若自己帳目做的本已存在問題,再這麼講就尤禮了。

  3.因為是合作性的談判,雙方均可以文學用語開始調好氣氛,減少對抗。再以商業法律語言講實事,有問題講問題。美方可以指出不妥或提出相應要求。巾方也可以再做一次調帳,然後再談.運用一點外交用語,效果會更好。

  商務談判成功案例篇3

  澳大利亞A公司、德國D公司與中國c公司,談判在中國合作投資滑石礦事宜,中方c公司欲控制出口貨源.但又不能為該合作投入現金,只想用人力與無形資產投入。

  A公司和B公司代表來華欲參觀考察礦山,c公司積極派人配合並陪同前往,整個日程安排周到.準備有效,在有限的時間裡滿足了A公司和B公司的該次訪問的要求‘

  雙方在預備會和小結會上對合作投資方式進行了討論。

  A公司:我公司是較大的滑石產品的專業公司,產品在國際市場佔有相當份額,尤其在精細滑石產品方面o

  B公司:他們在中國投資過,但失敗了,正在糾紛中,但他們認為中國資源豐富,潛在市場大,很想找一個合作伙伴再重新干。

  c公司:貴公司算找對了人了。謝謝貴方這麼著重我公司,貴方欲與我公司怎麼合作呢?

  A公司:我公司計劃是在中國找—個有信譽有能力的大公司,一起投資中國礦山。

  c公司:我公司是出口滑石的公司,若要投資則需集團審批,據我集團的近期發展規劃看這個行業不是投資重點。

  B公司:貴公司的情況,我們理解,不過A公司卻有成心在中國投資,由於第一次的失敗,使這次投資十分猶豫。

  c公司:的確,中國是個投資環境不平衡的地方。有的地區發達,有的地區不發達,要錢時,說的很好,錢倒手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尤其是採礦投資,與地質條件關係很大,而當礦床跨越不同村鎮時,還發生所有權的問題。過去,我們已遇到這類的問題,作為外國投資者需要解決:地質探測,礦山合夥人選擇,國家政策,人文,商務法律,市場等問題。這些均影響投資成本和成敗。

  A公司:貴公司講的正是我們擔憂的,我們希望像貴公司這樣的公司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c公司:我公司是國際化的公司,按國際規範進行工作,儘管我們是中國人,但我們認為,使中國企業按國際範圍與外國投資者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B公司:若貴公司能參與合作,將是有意義的。

  c公司:剛才我們已談到貴方這

  樣投資的問題所在,但我們十分讚賞貴公司對中國投資的勇氣,作為中國公司,我們很願意提供幫助,不過,我方將不以現金投入,而可以我們的商譽和協助解決上述問題的義務投入。

  A公司:貴方這種投入也是有意義的。

  c公司:如貴方認為是有價值的,那麼我建議貴方可以將它羅列出來,並予以作價。當貴方與中方礦山談判合資時,我方可與貴方作為—方談判。我方在合資企業的股份,將從貴方所佔份額中劃出。

  B公司:貴方的建議可以考慮。

  c公司:若貴方同意我方合作的方式,那麼,請貴方提供協議方案以確定雙方關係,便於以後的工作。

  c公司:待我回國彙報後,將書面回答貴方。

  A、B公司代表回國後三週,給c公司來電,同意c公司以其商譽和服務入股。c公司為保出口貨源和不出現金人股的方案談判成功。

  問題:

  1.c公司在談判中運用了什麼策略?

  2.A、B公司的談判呢?

  3,A、B、C:公司的談判結果如何評價?

  分析:

  1.C公司在談判中運用了:滿意感、頭碰頭、訓將法等策略。如陪同招待,讓其滿意;小範圍坦誠談——頭碰頭;講政策、講實際難度——一訓將。

  2.A、D公司運用了:頭碰頭、擋箭牌、步步為營等策略。如,小範圍會談;請示彙報;先堅持c公司出資,後談以服務人股問題o

  3.A、B、c三家談判的結果均達到了期望的最低目標。A、B公司要c公司參與投資,c公司答應了。c公司不想用現金,希望用服務投入也基本上實現了。

  以上是小編分享了商務談判成功經典案例,有幫助到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