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品牌娛樂化

  企業應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呢?一旦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可以加進些什麼來提高產品的價值,使產品更具吸引力?答案是:‘娛樂內容’或‘娛樂要素’。那什麼才是品牌娛樂化?下面小編給大家揭曉

  品牌娛樂化:一切行業都是娛樂業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對快樂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在人腦有一個區域是專門用來管理快樂的。娛樂是除了吃飯睡覺外,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所以與生活必需品相比娛樂所佔的消費比例越來越大。

  調查資料表明:“玩”是80後生活的主體,“玩”的花費可達他們日常消費的1/3。而娛樂的價值就是教會他們“怎樣玩”以及通過何種載體讓他們覺得“好玩”。有人研究認為85後更喜歡網路與娛樂結合的營銷模式,因為他們對廣告有天生的“免疫力”。要通過傳統的廣告形式打動85後現在看來是不太容易了,他們對傳統媒體並不感興趣,有的已基本不看電視,而相反,趣味性、體驗式的、互動性娛樂營銷活動更能打動他們,更能激發他們的購買慾。他們邊娛樂邊參與,愛體驗,愛口口相傳。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禕甚為推崇的一部書《商業秀》,其作者斯科特・麥克凱恩根據現今商業的發展特徵,總結出一個真理:所有的行業都是娛樂業。

  麥克凱恩認為,所有的行業都應該向娛樂業一樣,最重要的不是銷售產品,而是銷售使用者體驗。對於如何打動使用者的感情,沒有行業比娛樂業更瞭解這個。比如一部電影,無論是科幻、浪漫、喜劇、悲情,只有喚起使用者的某種感情迴應,使用者才可能為它的票房買單。他把商業與電影、電視與音樂等娛樂業聯絡起來,把多年以來一直應用於娛樂業的東西引申到商業世界,那就是:要想成功,你就必須與你的觀眾建立一種感情上的聯絡。這樣才能創造一種讓客戶無法拒絕的感情體驗,他們購買你的產品和服務的原因是,他們可以一遍接一遍地享受這種感情的體驗。

  品牌娛樂化:所有的品牌營銷都要不遺娛力

  娛樂營銷是現代人追求“3E主義”——即娛樂***Entertain***、體驗***Experience***和享受***Enjoy***生活狀態的需要。“3E主義”集中體現了現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特徵。在現代社會高強度、快節奏的環境中,人們不願意把自己逼得太緊,都希望能舒舒服服地享受快樂生活,這種心態造成了今天娛樂化流行的現狀和趨勢。

  談到品牌娛樂化營銷的案例真是舉不勝舉,無論是前段時間流行的燒腦神曲《小蘋果》,還是時下最熱賣的“叫個鴨子”,在品牌娛樂化方面都大有樂此不疲之勢。而杜蕾斯的娛樂營銷更是可以直接寫進哈佛營銷經典教材。如:@VANCL 粉絲團釋出一條微博,“韓寒新書《私》中提及送給未來十八歲女兒的一句話:套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套。韓少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哇”,杜蕾斯發現後評論並轉發道,“所謂安全第一,韓少作為賽車手深諳此道啊”。詼諧風趣的回覆,巧妙地將品牌訴求點與名人話題結合,引起Vancl 粉絲團和韓寒粉絲的狂贊。

  娛樂化營銷就是藉助娛樂的元素或形式與產品有機結合,讓使用者在娛樂的體驗中,對企業以及產品或服務產生好感,從而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觸動消費者的心靈,以促進產品銷售的營銷手法。豐田汽車的願景“為了您的快樂,超越您的期待”。充分表達了豐田希望通過提供超越顧客期待的產品和服務,給予顧客驚喜和感動,讓顧客的快樂充滿全世界。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說:“產品的本質是連線的中介,工業時代承載的是具體的功能,網際網路時代連線的是趣味和情感”。因此在這個技術顛覆歷史的時代,娛樂正重構一切行業規則,從娛樂化的角度,用娛樂化的方式,重新定義你的產品和使用者……只有娛樂才是社會強需求。因為時代需要娛樂,人們需要娛樂,品牌需要娛樂,傳播需要娛樂,這是一個娛樂橫行的時代。未來的商業將屬於那些能夠為人們創造歡樂,將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感知、感受與其產品、服務進行完美結合的品牌。

  無娛樂,不營銷,越娛樂,越暢銷,你的品牌夠娛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