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市場的三高問題是什麼

  現在創業板的三高果真出來了,許多好心的建議者說,創業板三高把財富過於集中在這部分幸運上市的公司。現在我們去看下?

  創業市場的三高問題:高成長未現

  “對於創業板,大家意見最大的其實並不是它的‘三高’,而是它欠缺與‘三高’名實相副的高成長性。”林雄平稱。

  今年七八月份也就是創業板公司集中披露中報之際,是市場對於創業板公司失望最深的時刻。有6家公司早早地釋出業績預減公告,已經讓市場吃驚。國聯水產***300094.SZ***更是在上市後第一份中報就爆出業績虧損。此外,即使那些被市場寄予厚望的“概念股”創業板公司公佈的業績報告,也讓大家普遍失望。官方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94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平均增長26.11%,利潤同比增長22.65%。

  天相投顧評價稱,創業板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長率遠低於主機板和深圳中小板。就連平時積極投資創業板的龍騰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吳險峰也認為這樣的增長率對於被戴上“高成長帽”的創業板企業來說,確實難讓人滿意。吳險峰稱:“由此看來,投資創業板要挑出那些具備高成長的真正的珍珠很重要。”

  創業市場的三高問題:三高”問題積習難改

  圍繞創業板的高發行價以及與之相伴的高市盈率、高超募率,一年多來市場各方爭議不斷。監管部門也多次出招,但是迄今為止,效果不太明顯。

  去年10月份,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50倍左右,當時市場一片驚呼,這恐怕是A股市場近20年來發行市盈率最高的。可是此後,創業板“三高”問題愈演愈烈,創業板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迭創新高。去年12月16日,金龍機電***300032.SZ***被詢價機構“飆”出126.67倍PE的天價。就在創業板一週年之際的今年11月1日,雲南沃森生物***300142.SZ***再度爆出133.8倍市盈率的發行價,這被業內人士笑評為“創造資本市場世界紀錄”。強中更有強中手,市場總有更狂時,11月29日發行的星河生物***300143.SZ***的發行價對應2009年攤薄後的市盈率高達138.46倍。天價市盈率的星河生物是何許企業呢?食用菌生產企業罷了。

  私募基金經理林雄平稱:“真看不懂,太瘋狂了。高成長性的疫苗企業沃森生物能獲得資本認可還情有可原,星河生物詢價詢出這麼高,看來菌菇也能讓人瘋狂。”

  統計資料顯示,到今年10月26日為止,創業板公司超募資金超過600億元,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55億元。在134家公司中,超募比例在一倍以上的公司多達115家。以超募明顯的國民技術***300077.SZ***為例,原本只需要募集3.4億元人民幣的專案,卻意外獲得了23億元人民幣的募集資金,超募比例超過584%。

  針對市場爭議頗多的“三高”問題,監管部門也頗為頭疼。今年11月1日開始推進的新股發行制度第二階段改革措施正式實施,市場原本對於該改革措施來抑制“三高”問題期望頗高。但從目前的實際效果看,發行制度改革並無法抑制“三高”現象,“瘋狂的菌菇”星河生物就是改革新政後發行的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