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如何找合夥人

  創業公司是怎麼找合夥人的呢?創業公司的合夥人如何尋找?小編為你帶來了“”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創業視窗期緊迫,團隊都是在和風口賽跑,如果初創者發現在某塊業務或者獲取資源的能力上有所缺失,並且短時間無法學習,尋找合夥人應該是必然的選擇。

  ***文章來源:獵雲網***

  合夥人和普通員工的區別?

  1早期團隊核心員工和創始人之間是僱傭關係,簡單講就是我給錢,你辦事。至於公司發展如何,其實對於領固定薪水的員工關係不大,他們只需要對自己的工作盡責,而沒有義務和責任去貢獻自己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即使有部分期權激勵,也不代表與公司的利益有所捆綁,隨時可以離開。而合夥人則是一個不同的存在,要成為合夥人首要條件就是與初創者一起共同承擔公司的風險,一起應對在公司發展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難題,願意把自己所積累最大化用在公司上,願意和初創者一起All in。

  怎麼做到按需招人?

  2這裡舉一種做法,不少早期公司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一款簡化可實行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作為第一個產品里程碑作為首次融資的Demo,可以通過這樣的目標設定,來規劃自己需要業務、營銷、技術、運營、人力、戰略、管理哪方面的合夥人,需要幾個?哪些是比較難找的,可以用過其他方式解決而不影響整體產品程序和發展的,比如產品demo找技術外包,核心員工招聘找獵頭等等。保證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快速研發和迭代才是正確的方向,千萬不要為了找合夥人才找,創業從來都是“孤獨”的,初創者必須有這個覺悟和魄力。

  合夥人去哪裡找?

  3不管對於一家早期公司或是大型公司來說,每一位合夥人都是彌足珍貴的寶貴財富,要找到合適的,能和初創者、創始團隊有化學反應的合夥人著實不易,列舉幾個比較靠譜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尋找身邊長期的業務夥伴,一般來說如果在某個細分行業創業,如果能找到該行業上下游的夥伴加入,對你產品的開發還是業務的理解肯定有比較大的幫助。通過自己的社交圈,尋找熟人之間認識的或是相熟的,這樣來說知根知底,有一定的信任基礎。通過社交網路,比如知乎、公眾號、微博等等,通過個人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尋找一些合夥人,這種方式對尋找一些特定的合夥人***增長黑客、技術大牛、資源豐富的私人獵頭***有著不錯的效果。

  要謹記的是,招合夥人是對自己資源和公司的一種考驗,要耐心,要不斷反思,也可以在面合夥人的過程中多聽聽他們對公司的規劃,對行業的理解,從而對自己創業的方向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也算是招合夥人之外的收穫。

  說說十八羅漢把!

  4不管是在公司發展的高潮或是低谷,合夥人總是緊密地將公司發展放在第一要位,因為他們始終相信阿里巴巴的模式能夠勝出,要知道在當時如此多投資機構都拒絕對阿里進行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深信並且去全力實踐,對這樣一個團隊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術業有專攻,早期發展的時候,不管是被稱為阿里巴巴“隱英雄”的蔡崇信,還是給未來阿里價值培訓奠定基礎的關明生,都是通過自身的優秀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加入阿里,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前者改變了阿里巴巴“三無團隊”的性質,壯大了團隊力量,更重要的是完成了阿里巴巴世界與資本世界——兩個世界之間的溝通,後者提出的一個“last man standing“的培訓口號成為百年阿里培訓體系的精神,他們都在阿里故事寫下了自己的篇章。

  與你的合夥人坦誠相待

  5在確定你的合夥人目標之後,初創者就要開始想辦法說服對方加入自己的團隊,對於早期創業公司來說,特別是種子期,沒有資本或者是大佬背書的情況下,吸引優秀的合夥人候選人讓他們放棄現在的工作,加入實際上是比較難的。這裡想給出大家四字真言,就是坦誠相待;

  你要知道你尋找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與你並肩作戰的夥伴,誠懇地向他們展現自己的創業初心,包括自己對公司的構想和未來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建立相互信任的首要基礎。

  在溝通中,也儘可能地瞭解候選人的的過往經歷,無論是收穫還是體驗亦或是失敗,都是能看出對方於工作,於生活的價值觀和處事態度,多維瞭解保證找到合適的戰友。誠然個人魅力和實力背景的確是早期招募合夥人的重要因素,但是坦誠相待是為日後長期相處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前58同城和趕集的競爭,在外界看來就是流量的競爭,曾加服務過多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陳小華是關鍵的勝負手。姚勁波知道陳小華的時候,陳小華已經加入趕集半年多了。但因為有谷歌的合作,楊浩湧一直沒有提期權和上市,這給了姚勁波一個機會。

  姚勁波不停地“騷擾”陳小華,陳小華把他手機加入黑名單,他就換座機打。後來,他乾脆跑到趕集樓下,說,我人都已經到你樓下了,你不下來,我就只能上去了。後來,他對陳小華說:“對不起別人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對得起自己,你覺得跟誰幹最有可能成。”最後陳小華加入了58,成為了姚勁波最緊密的商業夥伴。”

  原則問題

  6公司發展到不同階段,可能會出現合夥人各自發展的速度不一樣,在團隊中的價值也相應發生變化,這種情況十分普遍,提前約定好的基礎性原則就很有必要:包括每個合夥人需要承擔的責任、擁有的權利、後期會獲得的利益以及退出機制都先商議好。特別是控制好薪水和股份以及期權的比例,平衡好合夥人當期積極性和未來對團隊的長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