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企業文化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特殊行業的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小編把整理好的金融公司企業文化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論金融企業的企業文化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時代的要求;良好的企業文化總是能夠帶動一個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使企業在順境中如魚得水,在逆境中百折不撓;企業文化能夠讓團隊更加有內涵、有底蘊,團隊能夠讓企業文化更加出彩,並且創意不斷。

  關鍵詞:企業文化;創意環境;創意文化

  當阿里巴巴收購雅虎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明確指出:“有一樣東西是不能討價還價的,就是企業文化、使命感和價值觀。”

  一、企業文化是時代的要求

  關於企業文化的定義,國內外的學者有諸多不同的表述。據統計,國內外關於企業文化的定義大概有180多種,也就是說,幾乎每個管理學家都有企業文化的定義。筆者比較傾向於我國著名學者魏傑在《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中對企業文化的定義:“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並付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信奉和倡導並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據此我們可以看出,企業文化現象都是以人為載體的現象,而不是以物質為中心的現象,由一個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業某些人特有,並且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

  IBM諮詢公司對世界500強企業的調查表明,企業出類拔萃的關鍵在於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它們令人矚目的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根植於其優秀而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它們位列世界500強而聞名於世的根本原因。

  大凡來北京旅遊的朋友都喜歡去嚐嚐全聚德烤鴨,在北京前門那的一家店,也是全聚德的起源店。一走進這家店的大廳,你就會有種穿越的感覺——好像回到了清朝。大廳裡面有面老牆,老牆後面就是老鋪,老式的八仙桌子,青色的地磚,木製的閣樓,還有老式的留聲機、黑漆的櫃檯。服務員也是像清朝時的小二一樣,青衣小帽的夥計熱情地吆喝著,服務的方式也是老式的跑堂服務,這種懷舊的獨特文化風貌就盡收眼底。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所帶來的感受並不是美味佳餚所能替代的。

  再者,一個公司要想長久地發展,進行擴張,就一定要把自己的企業文化和所要到達地方的文化恰當地融合起來。英特爾公司在中國發展時,就與中國的學校進行合作,到2011年,英特爾的未來教育專案在中國培訓的教師總數就已經達到了170萬名,資助國內高校的聯合研究專案100多個,並且幫助建成了100所國內高校實驗室。此外,英特爾還積極地參與到了中國式的文化活動當中。在中國推進建設新農村的活動中,英特爾的董事會主席克瑞格·貝瑞特博士就親自到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姚家村進行考察。英特爾公司能在中國取得這麼大的成績,和它積極地融入中國式文化這種大的氛圍之中的做法是很有關係的。

  二、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發展

  文化不是空談,不是幾句口號或者貼在牆上的標語,而是要去落地,去把它向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做。

  聯想公司在創立之初確定了企業的核心文化是“企業利益第一”,後來演變為“主人文化”,這種文化就是指在一個企業最危急的時刻,會有主人站出來領導著全體同仁殺出困境,走向安全的道路,奔向目標。聯想的主人是誰,是柳傳志,是聯想的高管,是聯想的每一位員工。聯想把這種主人文化徹底地融入聯想的每一位員工身上,在危機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願意、都敢於站出來為公司付出,正是這種獨特的文化精神力量帶動了聯想的逆境重生,再一次發展。

  聯想的文化發展演變,是把自身的企業文化很好地傳承了下來,這種傳承是創新性的傳承,是對於最初的“企業利益第一”的文化的更高層次的理解和運用。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人都把公司看做自己的公司,那麼他們付出的努力是不是會更加多。再者,中國人看重權力,希望做“老大”,有很重的權力情節,那麼聯想公司的企業文化就依據這一點進行了創新,有了獨特的“主人文化”,讓每一個人感覺自己都是老大,自己對於公司都有很重要的責任,這也造就了聯想的成功。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說:“縱觀企業發展史,沒有哪一家企業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擴張而得以成長,也沒有哪一家企業不是靠兼併而得以發展的。”企業家的精神可以說是企業文化的源泉,那麼企業員工或者子公司就是這個源泉產生後會進行的分流。對於這些分流應該怎麼辦呢?我想大自然都已經給了我們啟示了。我們來看長江,長江的主幹是非常龐大的,途經了西藏、青海、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江蘇、上海等省份,而其分流也很多,比如岷江、嘉陵江、沱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等,而且有的分流還匯成了大的湖泊,形成了“一干多支”的局面。那麼在企業文化方面也可以建立這種“一主多元”的企業文化格局。

  三、營造創意環境,孕育創意文化

  文化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那麼如何能夠讓自身的企業文化更加有創意,更加獨特,更加吸引人呢?這就是圍繞著文化來講很直白的一點。文化對於企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要想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重要的方面離不開文化對於企業員工的影響。而要讓自己的企業文化更加有創意,這就需要一個有創意的環境去孕育你所需要的這種文化。

  那麼,怎樣才能把環境打造得更有創意一些?筆者認為,要想使一個環境能夠孕育更多的創意,這個環境至少要擁有三個要素:一是才能;二是科技;三是寬容。好的創意環境一定要足夠寬容,能夠容納那些有才能的人。

  企業家應該相信每個員工都可以有創意,而且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不斷思考和不斷嘗試找到創意。那麼,怎樣才能使一個人變得更加具有創造力呢?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要相信自己有創造力。每個人都要認為自己一點兒也不比所謂的天才差。如果你認為自己做不到,你就永遠做不到;如果你認為自己做得到,你才會集中才力想辦法去超水平發揮。人人都有創造力,不要限制自己,這點非常重要。

  ***二***要學會使用創意的三個要素。當任何人有想法出來的時候,我們都要肯定他,同時要包容他,任何改變都可能會帶來困擾,不要因為暫時不當就抹殺創造力。臺灣地區每提出一千件專利申請,最後能夠變成產品的只有三件。當時無法用到的創意,不代表未來不能用。所以,任何一個創意都應該受到肯定和包容。

  ***三***體驗生活。我們經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需要認真體驗生活,主動實踐。從某個角度你所看到的東西是某一個樣子,但換個角度,或者在另外一種情境下,其結果就會與原先截然不同。

  ***四***要時刻保持高昂的熱情。永遠都要抱有這樣一個想法:怎麼樣可以讓它變得更好?怎麼樣可以變得不一樣?讓這股積極的工作熱情堅持下去。

  ***五***把自己變成T型人才。T就是talent,是才能的意思,而T這個字母看起來又是兩邊均衡的。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是橫跨雙領域甚至多領域的人才。我們每個人需要擁有多項專長,如果某一方面的專長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運用另一份專長,說不定就能順利解決問題。***作者單位:瀋陽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魏傑.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 [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2]宋亞菲.國際企業管理學. [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3]斯蒂芬.P.羅賓斯. 管理學***第七版***.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淺談金融業的企業文化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特殊行業的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要想贏得競爭權,仍在粗放外延擴張上做文章,就難操勝券,必須實施文化策略,用一種昂揚向上的理念去支撐銀行經營管理,完善金融服務,提高員工素質,提升競爭層次與競爭品位,從而獲得長久、強大的競爭力和發展後勁。這就需要建立現代金融的企業文化。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指企業在長期的實踐中而逐漸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具有共同的指導思想、道德準則、價值取向、行為規範、思想信念、群體意識、經營目標、努力方向等。其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講求經營之道,培育企業精神和塑造企業形象。作為服務性企業的金融行業,筆者認為其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經營目標文化。效益觀念是金融行業主導的價值系統,更是金融文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和支柱。價值觀是任何一種企業文化的基石,是任何一家銀行成功的精髓。它為所有員工提供了一種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識,給領導決策行為提供了指導方針。金融行業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作為經營原則,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經營目標文化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的經營目標應包括:戰略目標、近期目標、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目標、整體目標和個體目標,這是金融自身發展的要求和任務。

  金融精神文化。鮮明的金融精神,是做好各項工作的精神支柱,是金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它是金融業在實際工作中,為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逐步形成的,反映從業者的共同追求,共同志向,共同決心,具有金融特色,簡短易記,含義確切,詞義清晰,語言具體,體現著優良服務的傳統和作風,體現著恪守信譽,秉公廉潔,竭誠服務,艱苦創業的精神風貌。

  經營管理文化。金融經營管理文化,產生於金融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作用於金融的經營管理,是銀行管理的高層次,主要是指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管理。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使人們普遍地認識到:一流的企業要有一流的產品,一流的產品要靠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技術需要一流的技術,一流的人才重在一流的思想文化素質。在金融業的經營管理文化中,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想辦法努力提高人的素質,激勵人的因素,發掘人的潛能,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在金融業各項工作中的作用。堅持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就是要把“人”的作用發揮當作第一生產要素,培養金融員工積極熱情向上的精神風貌,增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共同意志和目標追求的精神力量作用,形成實現金融經營管理目標的合力,把員工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同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義務、責任、榮譽、利益結合起來,以激勵人的動機,發掘人的潛能,營造員工心情舒暢,奮發進取的工作環境,從而有效實現經營管理目標。

  員工素質文化。金融員工素質是銀行行風行貌的綜合反映。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道德素質構成金融員工的整體素質,過硬的金融員工素質是金融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在商業銀行體制下的同業競爭是質量的競爭,技術的競爭,但最終還是以人的整體素質為核心的綜合實力的競爭,誰擁有過硬素質的人才員工隊伍,誰就能駕駛市場,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全面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金融行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從抓員工的思想理論水平的提高入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員工的頭腦,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次,高度重視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採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來提高現有員工的文化程度;第三,要抓好員工的業務素質培養和提高,現代化的科學裝置需要有現代化的人才去掌握和操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使金融行業的各項業務在先進的裝置作用下得到有效地發展;第四,要抓好員工的道德素質,這是關係到金融行業形象的大事,要從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竭誠服務、嚴守信用、勇於改革、鑽研業務、秉公廉潔、遵章守紀等方面去全面抓好員工職業道德的養成,用優質文明服務去贏得客戶的支援和信賴。

  金融環境文化。金融環境文化是指導與金融業務活動密切相關,並直接或間接地賦予金融行為以感染力、驅動力和約束力的各種背景的總和。建設和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對於穩定員工隊伍,吸引外部人才,聚集更多的社會資金,擴大服務物件,壯大資金實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金融行業環境包括:一是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環境;二是文明清晰、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三是不拘一格、激勵成才的人才環境;四是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環境;五是舒適方便、恬靜優美的生活環境;六是自主經營、寬鬆融洽的金融環境。銀行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還受制於如政治法律環境、經濟決策環境、企業客戶環境、同業競爭環境、人口地理環境等外部人文環境,同時也營造著金融內部人文環境,如經營管理環境、物質文化環境、人際關係精神、精神面貌、價值觀念等。外部環境需要我們去收集資訊、瞭解、研究、預測、適應它。而內部環境卻是我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建設、改造、培育、改善的。因此,金融環境文化既是銀行文化的重要條件,又是金融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金融環境文化建設就是要在適應環境和改善環境的過程中成熟和優化,使之發揮巨大的作用。

  抓好金融文化建設必須做好五個結合,即金融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實踐相結合,為業務拓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金融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在建立“文明單位”,提高全員整體素質上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企業文化與金融改革相結合,在結構調整、機制轉換、崗位競爭、人員分流中發揮文化制導、文化整合作用;金融企業文化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相結合,創造培養“現代文明人”的人本管理模式;金融企業文化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為金融業務經營發展導航,促進各專案標任務的完成。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