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形成與變革

  在競爭的壓力下,很多中國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並開始有意識地從職能型文化向流程型文化轉型,以適應市場變化和競爭的需要。

  關於企業文化的定義有很多,1000位管理學家可能會有1000個定義,在Hay(合益)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陳瑋看來,企業文化是一種集體的價值觀和行為,它的直觀表現是當企業領導者不在時員工將如何表現,在員工面臨各類選擇時將如何抉擇。

  “企業文化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不管你是否清楚地意識到,它確實存在,而且它要麼支援了戰略,要麼阻礙了戰略的實施。”全球管理顧問公司Hay(合益)集團對企業文化與戰略實施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在實踐中幫助眾多企業進行文化轉型以支援戰略的實施。

  四種管理價值觀

  根據Hay(合益)集團的研究和諮詢實踐,每家企業都存在著不同價值觀的相互拉鋸(見圖1):

  有一種價值觀強調自身固有的能力、技術和產品,認為只要把現有的能力、技術和產品做好就行了。典型的說法是:“我已經有這麼好的技術和產品,客戶和市場一定會接受的”。

  以前很多大公司都曾以這一價值觀為主導,IBM覺得自己的小型機最好,可口可樂認為全世界只需要喝可口可樂就行。

  1908年10月,福特T型車正式推向市場,很快就贏得了美國消費者的喜愛,取得了巨大的市場成功。在此之前,汽車工廠是作坊式的手工生產,產量低但成本高。到了1921年,T型車的產量已佔世界汽車總產量的56.6%,福特公司也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簡陋而千篇一律的T型車雖然價廉,但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面對福特汽車難以戰勝的價格優勢,競爭對手轉而在汽車的舒適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等方面大做文章,以產品的特色化來對抗廉價的福特汽車,推出了新式樣汽車。面對市場的變化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仍然頑固地堅持生產中心的觀念,他甚至都不願意生產黑色以外的其他顏色汽車,“無論客戶需要什麼顏色的汽車,福特只有黑色的”。

  那時,這些企業的組織模式、員工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都表現出強調自身能力和技術的特徵。但過於強調自身能力和技術終究是行不通的,市場上有很多產品,客戶會有更多的選擇。可口可樂牌汽水固然有名,但有的人喜歡喝水、有的人喜歡不含糖的飲料——可口可樂並非顧客的唯一選擇。

  所以,與此相對立的價值觀強調客戶的需要,認為客戶的需要決定了我們應該生產怎樣的產品和服務,典型的說法是:“客戶需要什麼,我們就應該提供什麼”。

  現在,無論福特還是可口可樂,都根據市場作出了戰略調整,福特汽車由此前只賣黑色系改為多色系,可口可樂旗下的產品幾乎囊括了除酒精外的全部飲料。

  另一類的價值觀強調可靠性,做什麼事都需要考慮可靠性和風險控制,典型的說法是:“這樣做會有什麼風險嗎?”;而與此相對立的價值觀強調靈活性,認為市場有機會我們就應該靈活應變,典型的說法是“以變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