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麻雞的養殖技術

  清遠麻雞原產於廣東省清新縣,又名清遠走地雞,為我國活雞出口的小型肉用雞之一。那麼清遠麻雞如何養殖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1、育雛前的準備工作:育雛舍內必須提前2周按程式進行徹底沖洗和消毒。進雛前1~2天對育雛舍進行預熱,檢查育雛器及室溫是否達到標準溫度。

  2、飲水與開食:先飲水後開食,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及抗生素、電解質和多維等有良好的效果。在飲水後2~3小時,約有2/5的雛雞有覓食表現時就可開食。

  3、溫度與溼度:雛雞各階段溫度應逐漸改變,雛雞頭3天內溫度降低不得大於1℃。育雛後期最理想的溫度範圍為15~20℃,一般是1~2日齡33~34℃,3~4日齡32℃,5~7日齡31℃,2周齡30℃,3周齡26℃,4周齡22℃,5周齡20℃,6周齡18℃。溼度1~10日齡為60%~70%,10日齡以後為55%~60%。

  4、養殖密度 理想密度是0~2周齡25只/平方米,3~6周齡15只/平方米。

  5、光照:在常規情況下,育雛期光照的使用原則是遞減而後恆定:1~3日齡24小時光照,強度4瓦/平方米。4日齡開始每晝夜縮短光照時間0.5小時,照度3瓦/平方米。5周齡自然光照10小時。6周齡自然光照9小時。7~8周齡自然光照8小時。

  6、通風:雞舍保持適宜通風,降低舍內氨氣和水分,使雞舍既保暖又無過堂風。

  7、營養:育雛日糧能量濃度為12.1~12.5兆焦/千克,蛋白質21%,可以直接使用肉仔雞0~21和4周齡後蛋白質可降到19%左右,具體請參照各品種飼養標準。

  視訊

  清遠麻雞特點

  屬肉用型品種,體型特徵可概括為“一楔”、“二細”、三麻身”。 清遠雞自然生長,皮爽肉勁,湯汁鮮美,鮮香可口。清遠雞營養豐富,富含硒、維生素E及風味物質肌苷酸等,清遠雞所含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更高一些,這兩種物質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對保護心腦血管非常有好處。與普通肉雞相比,清遠雞微量元素硒含量是普通肉雞的1.8倍以上,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比普通肉雞含量更高!清遠雞中500天齡的老母雞鈣質多,蛋白質多,脂肪少,其中硒、維生素的含量均佔比是普通清遠雞的2倍,用其燉湯,湯汁鮮美,有營養,且肉易吸收,是滋養大補的最美佳餚。6月齡母雞半淨膛為85%,全淨膛為75.5%,閹公雞半淨膛為83.7%,全淨膛為76.7%。年產蛋為70~80枚,平均蛋重為46.6克,蛋形指數1.31,殼色淺褐色。

  清遠麻雞繁殖效能

  清遠麻雞性成熟較早,公雞四個月齡就有性行為的表現,在農家飼養條件下母鳴5—7個月齡開產。公雞的配種能力較強,公母比例為1:13一15只。在農村分散放牧飼養的受精率高達90%以上。

  農村多采用在春末秋初產蛋較多的季節讓母雞天然孵化,每窩12—15枚,孵化率在80%以上。國營與集體雞場多用人工孵化,孵化率為83.6%。

  清遠麻雞育雛情況:農家均採用自然育雛方法,育成率高低不夠穩定;人工育雛30日齡成活率較高,可達93.6%。

  種公雞的選擇:要體型較大,體軀較長,胸闊,頭大小適中,齒冠分明,呈五指狀,肉垂、耳垂不過大,頸長短適中,跖粗圓呈鮮黃色,羽毛鮮豔光滑,毛色應具本品種典型特徵,啼聲響亮,雄性強,配種能力好。

  種母雞的選擇:要頭細,喙直而黃,冠尖疏而勻,耳垂與冠色一致,眼皮薄,兩眼有神,頸短,背闊平直,後軀圓大,腳矮細而黃,毛色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