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創業政策
眾多通遼高校畢業生迫切希望能夠順利實現就業創業。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通遼多項政策助1123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從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瞭解到,今年通遼市進一步加大扶促力度,通過多項幫扶政策幫助1123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
家門口就有就業服務資訊
即將於7月畢業的大四學生劉虹虹說:“在校期間,我們可以通過學校瞭解就業資訊。畢業後,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瞭解實時資訊呢?”記者採訪瞭解到,今年通遼市以建立大學生就業資訊服務平臺為載體,實施“資訊服務進校園、進社群計劃”。在各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專門設立就業創業服務視窗與就業創業資訊服務平臺,為求職和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諮詢、職業介紹、崗位資訊等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
分行業、專業開展專場招聘活動
記者採訪就業部門獲悉,新一年通遼市較為熱門的用工崗位為財務、計算機專業人才、房地產預算工程師、物業和企業管理人員、技術工作。畢業生徐美娜大學時主修計算機專業,她在受訪時說:“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針對不同專業,開展專場招聘會,這樣更吸引相關專業畢業生的注意。”記者採訪瞭解到,今年通遼市以促進高校畢業生市場就業為目的,實施“供需對接計劃”。大力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各類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重點做好大中小企業崗位資訊的採集。並且針對高校畢業生的特點,開展分行業、分專業、分層次的各類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校園招聘活動、網路招聘活動和系列專項活動,發揮市場招聘促進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從而促進大學生通過市場實現就業。
提供市場分析等諮詢指導
近年來,眾多高校畢業生將目光投向了創業市場。由於對市場情況的瞭解較為淺薄,致使部分畢業生創業屢屢碰壁。記者採訪獲悉,今年通遼市以創業服務品牌為亮點,實施“創業引領計劃”。開展創業諮詢服務活動,採取多種方式,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創業策劃、專案論證、市場分析、經營管理、小額貸款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諮詢和指導,加強開發區大學生創業園等大學生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建設,已建的各類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將優先吸納大學生入駐創業。
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眾多高校畢業生表示:“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為我們提供提高技能水平的平臺,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記者採訪瞭解到,今年通遼市以推進大學生素質就業為導向,實施“技能提升計劃”。依託通遼市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內蒙古民族大學大學生實訓基地、通遼職業學院家庭服務業實訓基地、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民族特色文化產業實訓基地及各類實訓機構,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各類相關專業的技能實訓,並將公共實訓課程與相關行業資格證書考核相結合,通過公共實訓幫助高校畢業生提升操作技能。
統籌推進12個方面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人才強區工程”績效考評辦法。全面加強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建5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5個技能大師工作室,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000人以上。
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
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如何幫助農村牧區貧困戶等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大眾關心的焦點。記者採訪瞭解到,今年通遼市以蒙語授課和就業困難大學生為重點,實施“幫扶援助計劃”。加大對蒙古語授課和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優撫物件家庭、農村牧區貧困戶及殘疾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重點扶持力度,逐一登記造冊,優先為其免費提供就業指導、職業諮詢、技能培訓和崗位資訊服務,組織召開蒙語授課生和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並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就業。
內蒙古通遼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最高可貸50萬元
點選一:想創業?最高貸款額度 可提至50萬元
趙小姐今年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國際經貿專業,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她選擇自己創業,希望運用多年所學知識實現人生新價值。趙小姐說:“畢業前夕,我前往瀋陽等城市瞭解服裝行業的現狀。我發現,創業不是我曾想象的那般簡單,缺少創業資金等問題逐一顯現。如今已經畢業,我瞭解到今年相關部門加大了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幫扶力度,希望能夠了解相關政策。” 對此,記者從通遼市就業局瞭解到,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支援大學生創業的財政、金融等政策,對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以及經人社部門認定的其他創新創業平臺內孵化的創業專案,給予創業團隊或專案不低於1萬元的創業補貼。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和創辦小微企業的,給予其最長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同時,建立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基金,鼓勵和引導金融部門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提高貸款額度,高校畢業生創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最高貸款額度可提高到50萬元。對成功創業並擴大經營規模、再次吸納帶動就業人數佔員工總數30%以上的,可給予首次貸款額1倍以上的小額貸款扶持。
點選二:就業無門?開發新領域 給予相應補貼
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逐漸增多,往年較為熱門的銷售、會計、人力資源等崗位已經無法滿足大眾的就業需求。張立強今年7月告別大學校園,他希望自己能夠進入知名企業就業,但是求職的巨大壓力讓他作出了“轉型”的決定。張立強說:“當初考大學選專業時認為選擇人力資源專業就業前景會比較明朗,然而單是我們學校同專業的畢業生就有上千人。在人才濟濟的當下,我不得不轉向其他崗位,這讓我一度陷入迷茫。” 記者瞭解到,為了轉移高校畢業生對熱門崗位的求職壓力,讓高校畢業生找到新定位,今年通遼市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發揮社群服務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作用,依託家庭服務企業或物業公司,招募高校畢業生在家庭服務、社群養老、學前教育等領域就業,並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崗位、社保和職業培訓補貼。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基層崗位,並在土地使用、基本建設、城市公共設施配套、收費減免等方面給予用人單位優惠政策。旗縣及以下機關事業單位考錄工作人員,重點向服務基層期滿高校畢業生傾斜。同時,為搭建更多的求職招聘平臺,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今年7月起,通遼市將每月召開2場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專場招聘會,上千家企業將為畢業生伸出橄欖枝。
點選三:離校未就業?提高畢業生 職業技能
在眾多***中,有不少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擔憂。“曾就業,但是待遇不滿意。”“專業技能不過關,我曾經被淘汰。”“挑來挑去,沒有合適崗位。”……上述情況反映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對就業的迷茫。
呂芳2013年畢業,曾在一傢俬企任職,如今待業在家。她說:“在大學時,我主修計算機專業。畢業時,我曾認為多年的專業課業知識能夠讓我順利就業,但是在私企任職期間,由於實踐經驗太少出現了眾多問題,影響了我在該私企的工作。現在,我希望能夠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培訓,增加自己的就業信心。”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瞭解到,今年通遼市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依託有條件的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及時釋出培訓專業目錄、培訓機構名單、培訓鑑定補貼辦理流程等資訊。圍繞企業和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重點開展定向式、定崗式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服務。開展公共就業實訓基地以獎代補專案,相關政策向承擔高校畢業生就業技能培訓的院校和培訓機構傾斜,幫助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充實自身技能。面向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專場招聘、網路招聘等服務活動,幫助其圓滿實現就業。
點選四:特殊群體就業難?殘疾畢業生納入補貼範圍
在就業求職大軍中,蒙語授課、貧困、殘疾高校畢業生成為急需幫扶的群體。郭玉峰今年7月畢業,初中時因為一場車禍,他的左腿受傷殘疾。如今面臨就業,郭玉峰擔心會因為身體原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郭玉峰說:“如今就業形勢嚴峻,殘疾人就業更是難上加難。現在企業應聘很注重求職者的外在條件,我的就業現狀很不樂觀。在我的朋友中,有很多同我身體情況類似,最終被用人單位拒絕的事例。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重視殘疾高校畢業生這一群體,幫助我們實現就業夢想。”
記者獲悉,從開始,身患殘疾的高校畢業生被納入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範圍,殘疾高校畢業生認定以殘聯發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為準。申請審批通過後,符合條件的殘疾高校畢業生可領取一次性求職補貼1000元/人。
同時,相關部門將發揮各類職業介紹機構的作用,為蒙古語授課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服務的,可按規定享受職業介紹補貼並適當放寬補貼期限。就業見習、中小企業人才儲備要加大對蒙古語授課畢業生的招募比例。組織蒙古語授課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在注重開展實用技能和實習實踐鍛鍊的同時,加強語言文化培訓。完善和落實蒙古語授課畢業生定向招錄政策,確保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蒙古語授課畢業生達到規定的比例;強化對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援助,加大對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優撫物件家庭、農村牧區貧困戶以及殘疾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重點幫扶力度,建立臺帳,逐一登記,優先為其免費提供就業指導、職業諮詢、技能培訓和資訊服務,並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就業。為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在公益性崗位就業並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幫助上述高校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