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農民工創業政策

  為了有效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現如今各地區都出臺了相關的創業政策,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專案選擇方面***相關新聞:返鄉農民工如何申請小額創業貸款?***

  一、是所選專案大都和田間地頭***種植、養殖業及農副產品加工***有關。農民工在城市打工多年,見過世面,但在收入上仍然停留在較低水平階段。對於他們而言,最穩妥的創業也許就是從曾經最熟悉的田間地頭開始。但這些專案多屬微利專案,規模不大、產品單一、週期長、見效慢、受市場影響大,不利於農民工儘快致富增收。另外,技術含量較低,也較難享受國家政策扶持。

  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資辦企業現象。農民工受自身知識和管理經驗等因素制約,他們積累資金返鄉創業時,對市場資訊缺乏足夠的瞭解,也缺乏來自政府積極有效的產業引導、專案指導,常做出不切合當地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決策與判斷,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投資現象。

  三、是照搬別人的模式創業。許多人看到別人在某方面創業賺錢後,在求富慾望的驅使下,自己也盲目跟進。企業規模小、低水平、重複建設現象嚴重。一旦當地市場飽和銷路出現困難,發展資金再難以解決,最後只能破產。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創業能力方面

  一、是農民工有創業意識,但自身素質較低。返鄉農民工歷經發達地區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洗禮,能力有所提高,但普遍素質仍然較低。根據2008年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資料公報資料顯示,在農村勞動力資源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佔89%,在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佔到90%。

  二、是創業經驗不足。農民工在外打工,從事低端產業者居多,技術含量不高,技術積累相對不足。農民工在外也很少有創業實踐活動,更無創業知識和創業理論的儲備。創業經驗欠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劣勢,創辦實體難有作為。

  三、是缺乏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知識。部分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只掌握單一技能,不能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和管理,企業短期行為嚴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創業經不起考驗,因此,企業往往難以持久和快速發展。


 

  四、是缺乏技術人才。大多數企業用工的主要來源是返鄉農民工和當地農民,創辦的實體大多屬微利專案,生產結構以勞動密集型和手工操作為主,產品技術含量偏低,創業地的生活水準、環境和物質文化條件等缺乏競爭優勢和吸引力,本地人才和優質勞動力仍傾向發達地區,已成為企業提升發展的障礙。

  五、是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接受培訓較少。根據我們的調查,一些求富心切、創業迫切的農民工根本沒有時間接受培訓,也不願“浪費”時間去培訓。這樣的後果是返鄉創業選擇專案時,或好高騖遠,或小打小鬧,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強,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創業資金方面

  對農民工這樣一個資金少、創業知識缺乏、創業技能不高的特殊群體,創業的困難很大。缺少資金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難題。

  一是個人收入不足,難以支付創業所需費用。農民工返鄉時雖然積累了一定資金,但對於創辦企業、搞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言,這點積蓄只是杯水車薪。二是企業流動資金不足。企業辦起來了,卻因缺少流動資金而運轉困難。務工返鄉人員創辦的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通過正規金融渠道得到貸款的可能性極小,痛失不少商機。

  四川省

  四川省政府第93次常務會議上,一個四川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的故事引發熱議。

  此前,四川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廣州等地考察期間,遇到了一群從四川到沿海地區打工創業的農民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些農民工中的最優秀者,已經成長為貴州省叱吒風雲的“會展大王”。

  “看見家鄉人,我們四川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很動情。他們說,很願意回四川發展,但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融入到家鄉的建設中。”魏巨集省長回憶說,“為什麼我們的縣委書記、縣長,不能主動向他們伸出‘橄欖枝’,邀請他們返鄉創業,雙方‘面對面’地坐在一起為發展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省政府常務會講故事,只是一個引子。當天會議的第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審議通過關於支援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增添四川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

  那麼,四川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可領哪些“政策紅包”?

  據統計,2014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到2.74億,每年還有新增的600多萬農村剩餘勞動力。今年6月,國家層面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這一“新風向”,不僅能改變千千萬萬農民工的生活,幫他們解決就業、提高收入,也有著全域性性的戰略意義——帶動東西部產業轉移,推動中西部城鎮化。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四川顯然處於新政“風口”中的重要位置——截至2014年底,四川有農民工2400餘萬人,農民工總量佔全國總量10%左右。

  除全國層面以外,四川支援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對於四川各地的市縣等基層政府來說,更大責任、更多激勵政策也即將到來。

  在7月22日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援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成為各方共識。加強縣鄉網際網路創業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強化返鄉創業培訓,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都成為了關鍵詞。

  首先,四川擬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權、貨幣、實物和智慧財產權作價出資。

  第二,對政府主導、財政支援的農村公益性工程和專案,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創設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建設、管護和運營。

  第三,農民工返鄉創業,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免徵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給予獎補。

  第四,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規定貼息。

  第五,安排相應的財政引導資金,以投資補助、貸款貼息、返鄉創業園區建設獎補等方式支援整合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適當放寬返鄉創業園用電用水用地標準,執行優惠價格。

  2010年後“回鄉潮”農民工創業最缺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對於許多長期漂泊在外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來說,迴歸故土是最深的心願和鄉愁。

  據統計,前幾年農民工創業不多,而2010年後“回鄉潮”開始出現。今年初,省農勞辦主任黃曉東就曾表示,2012年,四川農民工就業出現“拐點”,省內轉移規模高於省外輸出,很多農民工更願意在“家門口”發展。“拐點”背後有兩大原因:一方面,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沿海發達地區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導致我省農民工特別是低技能的農民工省外就業難度增大;另一方面,由於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省內就業機會增多,務工收入與沿海發達地區差距不斷縮小,再加之照顧家庭等因素,年齡稍大的農民工更願意留在家鄉就業或回鄉創業。

  資料顯示,2013年、2014年四川新增農民工返鄉創業數分別為5.8萬人、4.5萬人,雖未出現明顯增長,但總量依舊十分可觀,農民工創業潛力巨大。

  那麼,農民工創業最缺啥?哪些方面最需要政府扶持和重視?四川省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鳴鳴表示,生產四大基本要素:勞動力、土地、資金、企業家才能,農民工優勢在於前兩個,後兩個沒有比較優勢。這注定了他們集中在小微、勞動力密集型專案,想要做大就會遇到瓶頸。他建議,四川可以在生產要素配置等多方面,向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進行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