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商業模式案例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騰訊

  騰訊是我所瞭解到的產品模式執行上,最值得拿出來討論的案例。

  在騰訊這家公司,擁有權利、壓力、獎金最多的一群人叫產品經理和產品小組成員***說法有點誇張,有騰訊人員對此表示只有壓力,沒有權利和資金***。騰訊雖為網際網路公司,其內部架構卻好似為經營傳統產品而設。騰訊公司將所有的業務產品化,實行事業部制,將收入指標分配到每個產品經理頭上,讓他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小老闆,其收入與產品掛鉤——這種機制使得騰訊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界上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騰訊內部按季度考核,一個產品組每個季度的指標都不一樣,大約會比上個季度增長10%左右——這個指標會按照產品的活躍期進行調整。而完不成任務的組將會被扣分,進而影響季度獎金和全年獎金。***現在已改為年度考核***

  騰訊的產品經理需要負責產品的規劃、使用者體驗設計、流程設計,根據產品特點制定總體及階段性推廣策略,組織、協調產品研發、運維、客服等各部門實施活動方案,以及收集整理活動結果,評估分析推廣渠道的有效性、活動質量和產品改善建議。

  一個可以給使用者帶來價值的產品模式,需要執行到位,才是真正完成的產品模式的過程,給使用者事業來預期或超過預期的效果。

  我覺得值得借鑑的是:業務產品化,實行事業部制,收入與任務指標掛鉤。用傳統的銷售管理模式移植到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執行上,通過這種利益激勵機制強化產品執行人動力。另外是產品經理和產品小組是直接參與和負責產品體系全程的從產品的規劃、使用者體驗設計、流程設計等每一個具體的執行細節,責任很明確,大大減小了通常的部門與部門之間協調和溝通的成本。

  篇2:攜程

  攜程一直是眾多網際網路創業者的典範,特別是其攜程商業模式。

  有一廣告司,形容攜程非常貼切:我們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攜程旅行網創立於1999年,總部設在中國上海,目前已在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廈門、青島、南京、武漢、瀋陽等10個城市設立分公司,員工超過5000人。作為中國領先的線上旅行服務公司,攜程旅行網成功整合了高科技產業與傳統旅行業,向超過1400萬會員提供集酒店預訂、機票預訂、度假預訂、商旅管理、特惠商戶及旅遊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被譽為網際網路和傳統旅遊無縫結合的典範。網際網路行業的人說,這並不是一家純粹的網際網路公司;而旅遊業的人說,這不是一家真正的旅遊公司。

  在某種程度上,攜程和e龍和eBay的市場角色沒什麼兩樣,通過中間市場***market place***把供應商和消費者連線起來。作為一個獨特的資源整合者,攜程一隻手掌控著全國近數十萬會員客戶,另一隻手,則與全國數千家酒店、所有的航空公司緊密相連。

  樑建章回憶說,我們衡量了國內旅行服務的各個行業,如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行線路等等,發覺在當時的情況下,做酒店預訂具有先進的技術優勢,無配送需要,無倉儲,便於客人支付等一系列的優勢。而且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在旅****業中也是較為優厚的。所以我們立刻制定了攜程的2000目標,也就是要作到中國最大的旅遊網站的同時,成為國內最大的酒店預訂中心。作為快速佔領市場的一個捷徑,我們選擇了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運通。資金優勢+網路資源:攜程整合邊際資源的兩柄利器

  攜程在成立之初,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相應的資源,包括人員以及上下游產業的關係。好在整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也正處在起步階段,市場的集中度不高,邊際資源並不匱乏,缺的只是將他們整合在一起的理念和行動。

  而攜程前後共取得了1700多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充沛的現金讓攜程有了整合的能力。早在2000年初,當時最大的傳統訂房中心之一——商之行的總經理及其主要業務骨幹悉數加盟攜程。這可能是攜程探索網路與傳統相結合的道路所邁出的第一步:到2000年9月時,攜程的訂房量已增長至每月兩萬間夜。

  樑建章解釋說,訂房業務市場集中度不高,地域性不強,是一個相當看重規模的業務。

  隨即,攜程選擇了當時國內酒店預訂規模最大的北京現代運通公司,而後者是國內第一家利用800免費電話進行酒店預訂的訂房公司,很快規模效應開始顯現,攜程的月訂量就猛增到15萬人次,按400元/間計算,一個月僅酒店預訂的交易額就有六七千萬元。

  在收購北京運通後,攜程已經是國內最大的酒店預定業務公司,在2001年10月,攜程宣佈盈利。

  樑建章的這招“天外飛仙”不僅解決了公司最基本的吃飯問題,也使得樑有時間開始考慮公司的下一步規劃。樑建章意識到既然決定要把攜程變臉為一家提供旅遊服務的公司,單是有訂房中心顯然是不夠的。攜程於是把手伸向了產業的另一端——機票預定。

  2002年4月,攜程收購了北京海岸機票代理公司以後,攜程開始全力拓展機票業務。目前,攜程已經同國航、東航、南航三家國內航空巨頭聯手,上航、深航、海航等多家地方航空公司也都與攜程結成了合作聯盟,其航空資源也越來越豐富。此外,攜程建成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機票預訂服務網路,覆蓋城市達35個。2002年8月,攜程與首旅組建新的合資公司,建設經濟型酒店銷售連鎖。

  建章說,整合這些資源後,攜程把傳統行業的業務關係,比如酒店關係都繼承下來。

  跟旅行社怎麼打交道,跟酒店怎麼結賬,攜程學會了操作方式。而這些方式的操作原來都是手工完成的,攜程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將他們和流水線結合,再推銷給更多的客戶。換句話說,攜程發家的技術和網路資源現在已經是營銷工具的一種,而非公司的核心內容所在。

  第一點:從酒店服務預訂開始,這是攜程在旅遊服務行業很好的一個切入點。

  第二點:攜程的”天外飛仙”,通過資金和網路資源優勢整合傳統旅遊服務專業人員與上下游關係等邊際資源。比如收購北京現代運通,收購北京海岸機票代理快速佔領市場,逐步建立了攜程在酒店預訂和機票預訂的NO。1地位。

  第三點:在攜程如製造企業般精細化的管理後臺的支援下,進一步的發揮網際網路與傳統資源結合的優勢。

  篇3:Google的Gmail推廣執行

  Gmail採用了推薦註冊的方式,並不接受公開的註冊。也就是說,並不是你想擁有Gmail就能擁有的。Google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宣佈說,有三種途徑可以得到Gmail賬戶:由2004年3月21日開始,如果你是Google員工或親友,那麼可以使用,人數控制在1000人左右;由4月25日開始,在Google旗下的Blogger。com的活躍使用者會受到邀請,參與測試;最後一種方法是Gmail使用者會不定期受到Google給予的邀請權,可邀請其他人使用Gmail。正是這種獨特的邀請方式,一時間Gmail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比如擁有Gmail可以證明:你是一個網際網路活躍分子,對新鮮事物充滿渴求;你的英語有一點基礎,體現出文化層次;你有一定的渠道***關係***,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獲得Gmail。Google不必費力自己宣傳,就贏得了業內外包括媒體在內的熱烈關注和討論。

  “使用者的好奇心對Google來講是多麼好的宣傳呀。你得不到一件東西,你的朋友又在跟你說它有多麼多麼好,你一定會很想得到它。”Blogger***部落格***陳吉力說。這就在網上創造出了一種談論Gmail、到處尋求被邀請的氛圍。飢渴營銷在起作用了。一時間,在eBay上的Gmail拍賣條目有上千條之多,價格從1美分到10個賬號30美元不等。引用Google員工之間流傳的一條經典語錄:“不一定每個人都使用Gmail,但每個人都為得到一個Gmail賬戶而瘋狂。”Google獨特的市場策劃也是病毒性營銷的經典演繹。病毒性營銷描述的是一種資訊傳遞戰略,包括任何刺激個體將營銷資訊向他人傳遞、為資訊的爆炸和影響的指數級增長創造潛力的方式。這種戰略像病毒一樣,利用快速複製的方式將資訊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比如天梯網Google獨特的市場策劃也是病毒性營銷的經典演繹。病毒性營銷描述的是一種資訊傳遞戰略,包括任何刺激個體將營銷資訊向他人傳遞、為資訊的爆炸和影響的指數級增長創造潛力的方式。這種戰略像病毒一樣,利用快速複製的方式將資訊傳向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的受眾。網路營銷專家胡寶介認為邀請的方式是病毒營銷的典型特徵,它還有一個好處,邀請方有一個挑選接受方的過程,對應的接受方也有一個認真考慮的過程,這樣Google就把甄選使用者的權利下放到使用者手上,事實上減少了Gmail無用註冊的情況。天梯網也有專家表達過這一觀點

  Gmail的推廣做得很Google,很有策略性的利用了使用者資源,但有很多人還只是簡單的認為其不過是邀請式的病毒性營銷而已***我一直認為Gmail的推廣是有一些前提條件的,簡單的複製只會是東施效顰***,以空瓶子一向的“學習和借鑑主義精神”,就Gmail的推廣模式執行總結如下幾點:

  第一點:種子使用者的選取和發展。從我的判斷來看,Gmail的推薦註冊***初期***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種子使用者的選取和發展。

  第二點:利用使用者”傳銷”Gmai。我覺得”傳銷”更能說明Gmai邀請模式的特點。 Gmai邀請模式幾乎是應用了病毒式營銷、飢渴營銷以及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