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工作會議領導講話稿
在國家創新發展的新常態下,創新創業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發動機和新引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今天把大學的書記、校長和分管的領導同志請來,安排這次推進會議,主要意圖是傳達貫徹國務院、教育部最近在長春召開的會議精神,交流一下經驗,學習各地的好做法,最後我再對下一步工作提一些要求。雖然我們省在這項工作上有了積極明顯的新變化,但是我們與真正做得好的發達地區、與我們具備的潛力比,還有差距。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再開一個會,與大學的領導同志再討論一下有關問題。
一、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要深入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發展理念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進一步促進全省高等院校和有關政府部門轉變觀念、加強引導、有效推動、營造氛圍,釋放科技和人力資源優勢,把大學生和青年知識分子更多地引入經濟建設主戰場,通過創新平臺和創業平臺留住更多我們培養的人才,為黑龍江新一輪經濟增長和未來發展積蓄力量。
***一***準確把握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核心。現在全黨、全國,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都在認真學習五中全會精神,五中全會精神到底有哪些核心的精神?學習應該是上下結合,第一自己認真學習,第二上級領導根據自己的理解、把握與大家做交流。我建議教育系統還是要把五中全會精神學透。我今天借這個機會稍微說一點,特別是有幾個地方請大家要注意:這次五中全會在“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上跟過去有一個最大的差別,不是寫法上的差別,是用五大發展理念統領。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新階段?為什麼中央在這個時候提出了新的五大發展理念?講:“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實踐告訴我們,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程序,發展環境不會一成不變,發展條件不會一成不變,發展理念自然也不會一成不變。”我聽完這段話想到的肯定是黑龍江,既然理念這麼重要,我們的理念是不是最正確的?是不是最符合當前的這個階段?這就需要在座的同志們好好地思考。這就是今天為什麼把高校的書記也請來的原因,這是我們的體制和分工,高校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是中央權威表述,所以大事黨委要碰。如果說哪個大學思想觀念落後到極致,黨委書記要負責的,這是體制決定的。
***二***充分認識為什麼中央把創新的發展理念擺放到突出位置。對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我今天不展開講,這裡特別強調一條,就是創新發展理念為什麼擺到了這麼突出的位置上。講“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是一句話,同志們很多都記住了。第二句話很多人沒注意,“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接下來說“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強調,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我們省到沒到一個從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的階段?我理解這個創新主要從動力轉換角度講,那麼我們在座的同志又要思考黑龍江的動力轉換,原來的動力是什麼,轉換成什麼?若不細考慮,原來的動力都說不清。原來的動力是什麼?那就看貢獻率。過去十年貢獻率50%以上都是工業。我看了看,工業高的時候,能源工業增速最高13.1%,最低6.3%,現在是-4%。要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速度,新的動力能不能出來呢?過去動力就在這裡。大家看糧食增加的多,但糧食在統計當中它的增加值率比較低,不太出數,也不太出稅,必須深加工才行。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動力轉換。這就是創新的重要性。所以說,中央做這個判斷不是隨便做的,是有足夠依據的。
***三***正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的關係。強調:“這五大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絡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這裡大家注意,不能把它簡單地割裂開。再注意有一段話:“特別要強調的是,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不是新一輪大幹快上,不能靠粗放型發展方式、靠強力刺激抬高速度實現‘兩個翻番’,否則勢必走到老路上去,那將會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這段話很重要,這是針對我們有一些同志“你說你的,我幹我的”講的。還說:“我們不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且要考慮更長遠時期的發展要求,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發展方式。這樣,才能建成高質量的小康社會,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這段話也很重要,這是完全有針對性的。大家知道,中央領導講話永遠是兩個角度:一是正面闡述,二是針對問題。還講一段話,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沒變、但內涵變了,怎麼變的呢?“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的機遇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模快速擴張的機遇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這都是屬於極其重要的、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要結合黑龍江實際來消化的重要精神。當然,這不是說我們不能上專案,不抓固定資產投資,這不是一回事,而是讓我們對整個國家經濟的內涵發展階段有一個清醒把握,清楚中央倡導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四***深刻理解中央關於創新創業的部署要求。關於創新創業的問題,今年在長春的會上有一段話,講了四個著力。第一個著力是完善體制機制,第二個著力是推進結構調整,第三個著力是鼓勵創新創業,第四個著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講“創新創業不足,也是制約東北地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第一句話;“市場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誰搶佔了創新這個制高點,誰就能佔得先機、贏得主動”這是第二句話;第三句話很重要,“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大家要注意,為什麼我請同志們理解我的心情,有些事不是為了跟誰過不去,也不是急於求成,而是要結合黑龍江擁有的巨大潛力。我在想,如果在西部有些省份工作,這些事不會這麼抓,因為抓不出這麼多的潛力來。別看都需要創新,但有些省要抓創新創業,那就是另外一支隊伍,而黑龍江抓創新創業,有三支隊伍,有一支隊伍中央並沒講過,就是農民。今天開完這個會,我要找農民隊伍好好聊一次,農民能不能創新創業?當然可以,創新商業模式、營銷方式就叫創新。對農民來說什麼叫創業?只要不把糧食按國家最低收購價賣給國家的一切種植、養殖、營銷、產業化的行為都是農民的創業,能多掙錢都叫創業。創業要跟致富聯絡起來,如果創業越創越窮,那怎麼能叫創業,怎麼奔小康?所以,黑龍江不光要抓我們高校這支隊伍的創新創業,農民創業也要抓。全省已經部署了這項工作,最近要三條線同時推進,今天是其中一條線。針對我們東北講的這些話,希望同志們要好好體會。點到了東北創新創業不足,最後一句話又很適合東北的同志,不創新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這就是競爭的含義。關於創新創業,有一個提法,大家要很好地思考,就是為什麼要強調創新創業的意義。講創新創業關係到四個角度。說,雙創是擴大就業的有力支撐,是發展分享經濟的重要理念,是收入分配模式的創新,是促進社會公正的有效途徑。這四句話,大學的領導同志要結合我們整個思想意識形態、社會公正,很好地來體會一下。以上是我想說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學習中央精神,一定要領會好為什麼中央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部署,要深刻理解中央部署背後凝聚很多重要的思考、一系列重大的判斷。希望同志們很好地領會。
二、深刻認識創新創業的可行性
高校既是人才培養基地,也是重要的創新源。大學生是我省創新創業三支重要主力軍之一。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雙創”工作部署以來,全省高校系統堅決貫徹、很好落實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出積極明顯的新變化。但與發達地區、與我省具備的潛力和可能形成的優勢相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部分高校在思想觀念、認識程度、具體落實、工作主動性和深度上還有不足,需要積極努力去改變。
最近,我一直在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中央的要求和我省實際進行思考,我想為什麼中央現在提出來創新創業呢?的講話已經回答了必要性,講的四條也很透徹。我要問一下,可行性呢?可行性的依據在哪裡呢?我以為大家要很好地觀察一下在世界範圍內出現的新技術革命和新商業模式的趨勢性問題。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發展之中,這一次“雙十一”,阿里巴巴等幾個平臺都是十來分鐘、幾分鐘就百億元銷售額,然後緊接著就是忙到極致的全球採購、物流。我今天再提一提上次全省大會上我講的東西,讓大家要注意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新技術革命和新商業模式的趨勢性變化。什麼變化?我以為有這麼幾個學者的東西大家還是要關注的,特別是大學的領導幹部和老師,下一步要編寫創新創業教材,絕不能完全依託我們現有的那點學習積累,那是完全不夠的,那會誤導學生的。菲爾普斯《大繁榮》那本著作,我們講創新創業的老師要看一看。裡夫金和凱文?凱利的作品,我們的老師是要看的。看完之後,要濃縮一些最精華的東西講給學生。裡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一本很多領導同志都誇過的書。他本人也是歐盟多個國家領導的顧問。我們大學裡的領導同志和講創新創業的老師都要注意這些問題。今天把就業指導中心的主任都請來,你們給學生編教材的時候,一定要關注新的技術革命和商業模式的趨勢性變化,否則跟學生解釋不了可行性。這方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體會。
第一點體會,我過去講過,因為社會基礎組成要素的物質和技術結構變了,所以草根創業才有可能,這與二次工業革命有本質不同。二次工業革命靠資本整合、壟斷,跨國公司靠規模效益。這次不一樣,因為網際網路+技術改變了社會。上次我們到綏化市調研看到一個例子,在一個居民區的小樓裡,綏化學院的一位畢業生就借淘寶的平臺創業開店,僱了很多人,這不就是草根創業典型嗎?這是誰給他帶來的機會,網際網路+、馬雲的整體淘寶平臺。所以我們說這不就是草根創業的實踐嗎?
第二點體會,下一步會出現新的產業發展方式和企業存在形式的變化,會出現一批極具專業化、小而強的企業。當前和二次工業革命的一個新變化是什麼.?企業不一定大,但極具專業化,小而強。前幾天我去東北林業大學調研看到,有個學生創辦的網際網路+中央廚房***居即達團隊***,就專門做校園內一部分合理半徑內的電子物流配送,而且就集中在比如盒飯這個領域,把它做透,幾個學生就把這件事拿下來了,為什麼?物流是有密度的,在一個合理的半徑內物流密度越大,總物流成本越低,效益越好。可見極具專業化、小而強的企業會大量存在,這也是我思考黑龍江省農業問題的一個重要的突破。我剛來黑龍江的時候帶著工業邏輯,農產品怎樣形成資本集中、大品牌、做營銷、品牌營銷、渠道營銷?網際網路+給我一次啟發,不一定需要這麼幹,可以點對點營銷,個人、集團定製營銷。這一點我今天要明確提出,也請我們講創業的老師講給學生聽,這都是規律。請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兩個規律:一是社會基礎組成要素物質技術結構變化給草根創業帶來機會,二是未來企業存在形式會出現一大批極具專業化的小而強的企業。你不用擔心小企業存在不下去,關鍵是強,強靠你對合理的領域和區域的把握。推動這項工作不光是有必要性,實際上可行性已經充分擺在我們面前。
三、下一步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要結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高度重視轉變觀念問題。請大學的黨委書記、校長同志很好地研究一下觀念理念,思想觀念、發展理念,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同時,注意兩個結合:第一個要結合全球新的技術革命、產業變革和新的商業模式的趨勢性變化;第二個要結合黑龍江的實際。我們不能被時代淘汰,大學有引領年青人的重要教育使命。觀念問題從來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轉變,一定要有主觀或客觀的觸動。自然而然的轉變過程太長,人的認識就是這麼形成的。觀念的本質是人的認識,現在就需要既靠主觀又靠客觀來觸動。比如說主觀,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精神,不要把跟黨中央保持一致變成口號,要變成思想過程,然後才有可能變成行動過程,我們很多同志完全習慣當成政治口號。比如講的五大發展理念,五條之間的關係怎麼體現整體性、與“十三五”規劃什麼關係?對“十二五”怎麼總結,怎麼結合我們的實際?哪些過去的慣性還要必須改?哪些堅決果斷地改?中央領導講現在每年評出這麼多成果,是為了評嗎?是為了讓你們得獎嗎?是,但更重要的是為了讓這些成果轉化。所以,我們大學的領導同志如果還沉溺於過去那種成果評審,又得了什麼獎的觀念,那還有多少意義呢?因為一件事沒完,僅僅做了一半兒,體現一個階段性的水準,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終極目標。創新能力最後體現在哪裡?如果黑龍江繼續保持科技成果產出全國第七名,科技成果轉化率全國第二十七名的話,從某種角度講,那就是我們整個這一條戰線思想觀念轉變不夠,沒有很好地領會中央要求。我們希望也相信以後這個數字能變,逐步改變。轉變觀念,對於農村的同志可能只能靠感受來讓其改變,但對於我們這樣的高素質知識分子群體,轉變觀念有時候就是一層窗戶紙,就是對某一領域的關注、學習,就這兩條。但為什麼不能轉呢?這就是今天我要特別強調的。轉觀念,首先要學習中央精神;第二做合理必要的引導;還要有一條就是必要的行政推動。所以,我以為觀念轉變的事,要擺到大學重要議事日程上,否則體制機制轉變這個問題還要說5年,10年前中央出臺振興東北檔案也都講到了體制機制問題。觀念的問題,大家要重視起來,而且要多個角度。
第二個問題,要給學生講清楚三個問題。這是我們跟學生一定要講清楚的:第一,要講創業的規律。一定要給學生講清兩個規律,第一個規律,就業經驗和就業技能積累,對成功創業的重要促進作用。不是一畢業自己開公司叫創業,自己開小公司、去小公司創業工作、去不確定性的基層工作、能磨練意志的基層崗位工作都是創業,這個創業規律一定要和同學們講透。就業和創業相互之間促進,既要看到創業對就業的帶動,更要看到一定的就業經驗積累,對創業的促進作用。我引用了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中國青年人直接創業與工作以後再創業的比例是4∶129。第二個規律,去小公司,去能夠磨練人的綜合素質的基層,都是創業,去自己的師兄、高年級校友開的公司工作都是創業。這裡有無窮多的例子,一個四通公司裂變了多少個企業,一個萬通公司裂變出潘石屹他們多少個企業?這都是規律。這些規律要跟學生講。第二,要講創業的市場機會。我今天提一條要求,凡是給學生講創業課的老師,要看黑龍江日報、看黑龍江衛視新聞,要觀察一下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分析。我承認我們很多媒體的確有套話的東西,但是也有集中全省智慧的重大分析,一定要看,否則就會耽誤事。想在黑龍江留住我們的人才,首先要把機會講清楚,黑龍江有多少機會?黑龍江哪些領域有差距?這些差距都是創業的載體、路徑。黑龍江在國內總需求有增長空間的若干領域,又在黑龍江有供給優勢的領域,存在可以發力的市場機會。這是我一年多來反覆強調最多的一個看法,我希望老師們看一看,特別是講創業課程的老師。人一定要清醒,一個人再有本領,無論是誰,他對全社會的認知程度也是不夠的,所以要善於集中各方面的智慧。講創業課的老師連黑龍江的市場機會在哪都講不清楚,你能夠給學生講清楚創業?你不就照本宣科嗎?黑龍江有什麼機會?結論不重要,方法論是重要的,方法論就是要看國內哪些領域有總需求增長空間,不是產能過剩或需求不足的領域。然後再看看哪些領域黑龍江有供給優勢,然後再看看這些領域當中哪些適合中小企業。這幾方面講清楚,創業機會不就出來了嗎?要相信學生對真理魅力的尊重。第三,要講創業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出臺的《關於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若干意見》在全國是有影響的,教育部給了充分肯定,要推廣。我們自己要讓更多的學生掌握,更要讓剛畢業的學生掌握。這是第二個要求,這是我們要跟學生講清的三個問題,只講清任何一條都不夠,講規律,有機會,還得有政策支援。
第三個問題,省教育廳要抓緊組織專家編寫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材。我就給你們兩個月的時間,編出有黑龍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教材。要把中央領導講話,新技術革命和新商業模式的內容,黑龍江的創業案例都吸納進去。這項工作請孫東生同志組織,務求教材要有自己獨特特點,與我們創業實踐和政策結合起來。我去過一些大學看過一些創業教材,內容離黑龍江還有點遠,只是講一些辦企業的基本方法和知識,並沒有講規律,這還不夠,沒有很強的針對性。那些內容保留一部分就行了,篇幅控制在20萬字左右,要最快的速度編出來。
第四個問題,大學要在校園內和校園周邊建好孵化器和創業園,給大學生提供一定條件的創業物理空間。孵化器不一定要多華麗,要簡單、便捷、實用。要緊跟時代變化、結合大學生的特點,採用創客空間等方式推動大學生創業。省政府將繼續把清理出來的政府系統非辦公類資產優先配置用於高校創新創業。
第五個問題,再說一個重大的事,就是科技創新。要把科技成果轉化擺在重要議事日程上,請各個大學從成果梳理,到成立公司,到技術孵化,到與資本市場對接這四個環節上再梳理一下,省教育廳要把每一所大學的情況都梳理一下,是否做了?做到什麼程度都要了解清楚,做到引導和推動相結合。要注意所謂高技術成果轉化,不一定都是有產品的企業,服務也是,做技術服務同樣是高技術,股權結構都是一個道理的,大家要靈活。比如,黑龍江大學完全可以在俄語方面發揮優勢,去搞若干專業化的俄語翻譯公司。我再強調一下,產品、服務都可以變成我們的高技術成品,不光是產品。政府部門和大學當前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好好領會一下的講話精神,特別是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論述。我不怕媒體炒黑龍江人口流出的話題,這都沒關係,但是人才流失是我們所有黑龍江的重要幹部都應該坐不住的一件大事。如果看著我們的人才整體流失,我們這些領導同志麻木不仁、無動於衷,這怎麼叫領會中央精神,這怎麼叫理解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所以今天要跟大學的書記、校長提一個要求,學校要認真研究怎樣通過打造創業平臺、創新平臺,通過省裡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提供更多事業平臺來留住人。我們要當作大事對待,這都是屬於戰略謀劃層面的事,是根本性長遠性的重大問題。我說過很多次,我對黑龍江發展的信心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才,所有我們現在發力的產業都有人才支援。比如搞養老服務產業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有護理高專;搞高技術產業化有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這麼一批好學校;搞農業有東北農業大學;搞林業下一步的經濟功能釋放有東北林業大學。未來的經濟發展一定是人才的競爭,沒有別的因素,資本、技術都是跟著人流動的。整個舞臺毫無疑問不是大學一家可以做的,發展環境毫無疑問不是大學可以解決的,這是省委、省政府基本職責。那麼大學幹什麼?我想就是幹兩件事:就是靠創業平臺多留人才,靠創新平臺多留人才。大家一定注意,第一輪次留住人,很大程度上就留住了。什麼叫第一輪次,就是畢業後第一次就業,只要他留在黑龍江,他很多事就留在這了,生活氛圍留在這了,情感關係留在這了,這就是規律。所以第一輪次要想辦法、要靠各種載體舞臺留住人才。還希望大學與政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把搭建創業創新平臺、吸引留住人才作為推動黑龍江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我知道靠我們田間地頭的那些專案,留住我們的孩子是不太容易的,但是可以靠新的領域、靠創業留住人才。下一步,政府部門要乾的事主要是動態修訂完善政策。政府部門最重要的事是不斷地深入實際,剖析案例,借鑑兄弟省市經驗。我們也有可能有些事走在前面,但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胸懷,這就叫科學理性面對競爭。比如說,高校幹部的股權問題。如果他本身是科學家擔任領導職務,第一職務是科學家,是成果持有人,第二角色才是領導幹部。廣東省這些人可以持有股權,我們為什麼不能?沒有人說不可以,要堅決改這些東西。我們要馬上完善細化這些政策。
第六個問題,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和氛圍。宣傳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在形成氛圍上下大功夫,讓雙創蔚然成風。要把創業規律、市場機會和政策措施作為宣傳重點,利用各種媒體,講精彩的創業故事,教實用的創業方法。主要媒體,特別是新興媒體,要很好地去營造氛圍。我說的氛圍,不要一說,省委宣傳部就高度重視,然後黑龍江日報開始報道大學生創業典型。到現在為止,學生還不怎麼看我們的主流媒體,電視臺也好、報紙也好。對重要的中央的媒體、商業傳媒,省委宣傳部要系統地拿一個方案,怎麼來營造?形成什麼氛圍?我們要有這方面的計劃。電視臺要在這方面有系列節目。比如,北京電視臺搞了兩個節目,可以借鑑。一個是北京衛視今年推出《夢想合夥人》大型投資類真人秀節目,邀請沈南鵬、潘石屹、雷軍等知名投資人,尋找他們心中的夢想合夥人。一個是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打造的《眾籌夢想》大型財經真人秀節目,每期節目中有4個創業專案參加,通過創業者激情演說、明星專家評委團現場稽核等環節,脫穎而出的創業者將登陸京東金融的眾籌平臺實現自己的產品眾籌融資。另外,團省委要組織好創業導師巡講。只要講有意義的事學生能不聽嗎?我們講跟他們未來職業生涯有關的事,他們能不聽嗎?如果跟他們講一大堆沒用的事,他們當然不聽了,或者他們表面上聽。這就是大學,這就是在拼真理的力量。
請我們的有關部門,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針對今天說的這些問題,抓緊實施落實,儘快把落實的結果反饋給省政府。同時還有一條,我希望幹什麼事形成一個好習慣,什麼好習慣呢?除非這件事我沒想通,不知道該幹還是不該幹,只要想清楚了,說清楚了,就一定要幹到底,而不是幹了一個開始,或者過程。今天佈置這些事,不是簡單地抓落實,要注意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要把這個過程做完,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大家要隨時提出來。
總之,高校一定是黑龍江非常重要的創新源,不僅僅是人才基地。所以,希望大家採取多種措施把更多的人才留在黑龍江,這樣就留住了我們的創新源,留住了未來,留住了黑龍江的希望!
篇2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我區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深入紮實推進“十二五”任務目標、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和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著力打造全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新形勢下,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兩會”精神,著眼在新時期提速創新轉型發展,對新一年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著力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國家高新區的一次重要會議。市委、市政府對高新區發展十分重視,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曙光因有重要公務不能蒞臨會議,特發來重要書面講話。在講話中,劉市長代表市委、市政府,站在貫徹落實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文化強市的高度,對我區一年來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深刻分析了高新區面臨的形勢,明確指出了高新區今後的發展重點,就高新區在全市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提出了要求,同時表示要繼續關心和大力支援高新區發展。劉市長的講話,著眼全域性、立意高遠,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導高新區今後一個時期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理解把握、全面貫徹落實,切實不辱使命、全力創新創業、再創新的業績。剛才,黨工委、管委會隆重表彰獎勵了20xx年度全區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希望大家學比趕超、創先爭優,共同推動我區發展邁向更高水平。下面,我根據黨工委、管委會研究的意見,主要講以下幾個問題。
一、20xx年全區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0xx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握主題主線,堅持創新驅動,促進全面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78億元、利稅102億元;財政總收入51.4億元、增長17.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億元、增長28.1%。我區榮獲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50多項經濟社會主要指標進入全市前列,20多項工作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被市委、市政府榮記集體三等功,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回顧一年來的工作,主要有3個特點。
***一***堅持擴張外延與豐富內涵並重,在增強總體實力中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新提升。一方面,全力引進建設專案,做大做強現有企業,力求更多產出、加快擴大總量。全年新建續建專案190個、規劃總投資740億元,完成投資154.8億元、增長23.2%。洽談引進80個重點專案,規劃總投資334億元。新裝備、新光源、新資訊產業產值佔全市比重達到80%以上,產值過億元、納稅過千萬元企業分別達到51家、53家。其中,濰柴集團併購全球最大豪華遊艇製造商法拉帝公司,榮獲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成立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歌爾集團完成投入18億元,新開工廠房設施60萬平方米,新增產值22億元,榮獲第3屆“省長質量獎”;北汽福田山東多功能汽車廠完成投入21億元,今年8月份一期建成投產。另一方面,注重在外延擴張中增加內涵,不斷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強化創新體系建設,新建立國家級軟體與資訊服務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光電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器數量居全省國家高新區首位;在建第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2個新興高階產業加速器以及生物醫藥、光電產業加速區,孵化加速企業達到310家。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均居全市首位,盛瑞傳動公司8擋自動變速器榮獲第13屆“中國發明專利金獎”,是全省近3年來獲得的唯一金獎,實現我市零的突破;獲得4個省發明創業獎,新增11個省級以上知名品牌,包括4個省著名商標,其中匯勝集團“鳳凰樹”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區馳名商標達到3個。成立技術交易服務中心,新建IBM智慧軟體公共技術平臺、國家半導體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全省首個生物醫藥中試平臺,新成立4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市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達到118家。新認定4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06家、居全省國家高新區第3位;獲批4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全省十分之一;獲批13家省級以上創新型企業,居全省國家高新區首位。加快建設“人才特區”,已有7名國家“千人計劃”人選來區創業,19人成為省“萬人計劃”第一層次人選,21人進入市高層次人才引進扶持計劃,正在建設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人才工作考評成績居全省國家高新區第2位。正在培育8AT、外延爐、光刻膠、特種聚脂薄膜等一批高成長性中小企業,為產業發展儲備了後勁。
***二***堅持統籌全域性與把握關鍵並重,在全面發展中實現重點環節的新突破。既著力提高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水平,又抓住關鍵環節,實施重點突破。特色產業加快崛起,新興高階產業發展“63513”工程,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新興產業發展示範工程;獲科技部批准建設全國唯一的國家創新型半導體發光產業叢集,在國家層面擔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使命;建立成為全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轉方式調結構取得了新成效;新建立國家火炬計劃光電特色產業基地、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省級物聯網產業基地,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基地分別達到5個和13個,數量居全省首位。科技創新優勢增強,獲批省級以上科技計劃59項,爭取科技經費2.2億元,居全省國家高新區首位。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為我市成功建立“中國人居環境獎”作出積極貢獻;“一河四路三片”開發建設提速,在建中央商務區、恆大名都、青鳥華光、中藝華海、華能風電等一批城市綜合體及總部專案,完成拆遷26萬平方米,開工建設382萬平方米;投資10億多元完善設施配套,全面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投資5.9億元,新建成向陽站,擴容五洲站和志遠站,提高了電力保障能力。民生事業不斷進步,突出“民生建設年”主題,投資6億元實施10項惠民工程,其中建設21處學校及幼兒園、投入使用13處,推行學前2年免費教育,建成國際化學校及幼兒園,成為省級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建成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市民健康中心即將落成;完善老年安養中心、兒童福利院,全面扶助困難群體;理順供熱體制,發揮華電作用,解決了困擾多年的供暖問題;人均社會保障費、新農合財政補助、大病救助、計生獎勵、城鄉低保、五保集中供養等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房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20xx年度科學發展群眾滿意度電話隨機訪問中,我區綜合成績居第1名。
***三***堅持抓好當前與謀劃長遠並重,在扎牢根基中開創發展的新局面。既注重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紮實做好當前工作,又注重從創新體制機制著手,突出抓好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環節,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打牢根基。我區升格為副廳級後,內設機構不斷充實、規格相應提高,為進一步搞好管理服務提供了保證;市、區財政體制得到優化,我區可用財力隨著發展效益提高而不斷增加,扶持企業及專案能力進一步增強。積極推進科技金融結合,投資18億元建設金融廣場,設立2家小額貸款公司,引進天津股權交易所濰坊股權交易中心,推進7家企業上市、歌爾集團股票增發23.8億元,政府融資18億元、企業融資500億元,全區貸存比達到190%,建設金融產業聚集區取得積極成效。加強黨的建設,深化創先爭優,擴大黨務公開,實施幹部培訓“132”工程,完成村“兩委”和街道黨委換屆,完善機關部門黨組織體系,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夯實了基層基礎。實施社會管理“1143”和社群建設“34435”工程,全力強化安全生產,紮實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立,開辦電視和廣播新聞欄目,有力促進了和諧穩定。成立高新區法院、檢察院,綜治維穩體系建設得到加強。舉辦建黨90週年和設區20週年系列慶祝活動,深入總結經驗,展望美好未來,收到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的良好效果。政府法制、土地管理、老幹部、婦女兒童、審計、環保、統計、物價、就業、慈善、住房公積金管理、檔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新進展。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幹部群眾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支援、熱情參與的結果。在推進發展中,廣大街道和村居黨員幹部,認真貫徹落實黨工委、管委會部署要求,思想統一、不辭辛苦、克難負重、奮戰一線,為舊村改造和專案建設,作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此,我代表黨工委、管委會,向為全區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正確分析形勢,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壓力感、責任感和緊迫感
正確把握形勢,事關全年任務目標的順利完成。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我們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明確前進方向、科學調整策略、順勢推進發展尤為重要。
當前,我區發展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一是發展基礎良好。通過全區人民創新創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財力支撐水平不斷提高,在國家高新區行列的位次逐步前移,為下步加快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產業特色日趨鮮明、鏈條不斷完善,新裝備、新光源等產業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科技服務業正在完善佈局,政產學研金介結合成效明顯,支撐先進製造和創新發展的水平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到位,宜居宜業條件持續優化,吸引人才、資金、專案的能力增強;民生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和諧穩定氛圍比較濃厚,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二是發展環境優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高新區,將其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主陣地和領軍者,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援發展。近年來,科技部對我區發展寄予持續關注,萬鋼部長連續3年親臨我區視察或專門聽取彙報,給予國家重大專項、產業叢集試點等多方面的傾斜與支援。省政府、省科技廳十分關注我區發展,先後在產業示範工程、扶持政策等方面實行特殊傾斜。市委、市政府對高新區非常關注,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及黨代會、人代會上,都明確提出繼續大力支援高新區發展。國家及省市各級的關注支援,為我區立足基礎、爭取資源、乘勢而上、加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今年,中央又進一步提出發展壯大實體經濟,也為我們加快發展新興高階產業帶來重要契機。同時,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區軟硬體環境有了較大提升,研發孵化加速專案、支援促進企業發展、抓好和諧穩定的水平越來越高,形成了適宜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的內部環境。三是發展動力充足。這些年,我區始終把幹部作風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堅持不懈地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實行領導幹部包靠片區、街路及專案和現場辦公、一線排程、督查考核等制度,紮實開展重點專案建設“百日會戰”,組織經濟部門幹部“入百企”、街道幹部“進百村”、黨員幹部“包村聯戶”等活動,全區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了堅定信心、創新實幹、克難奮進、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狀態,想發展、謀發展、促發展、快發展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為推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積聚了強大動力。同時,培育發展了一批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較強的龍頭骨幹企業,正在建設和儲備一批支撐引領未來發展的大專案、好專案,為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動力支撐。
我們在用好有利條件的同時,也要正視面臨的嚴峻挑戰。一是外部環境趨緊。從國際看,金融危機及債務危機仍在蔓延,今年國際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持續低迷,全球經濟增長前景不明朗,面臨二次衰退的危險增加,經濟增長會比以前更加困難。從國內看,國家繼續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市場資金流動性仍然偏緊,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局面不會很快改觀。人力資源短缺已成常態,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傳統產業企業利潤空間收窄,新興產業企業開拓市場難度加大。區域之間產業競爭激烈,部分產業生命週期縮短,新興產業生成及傳統產業消亡加速,對區域現有產業格局衝擊很大。從市內看,我區部分產業與周邊區域關聯度不高,沒有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個別產業尚處於起始階段,面對市場的迅速調整,發展存在不確定性。面對趨緊的環境,我們要順勢應變、趨利避害,在危機中把握先機,努力取得發展新成效。二是競爭壓力加劇。在科技日益成為發展主動力的形勢下,我區發展面臨激烈競爭,持續擴大優勢壓力增加。首先,國家高新區競相發展。在全國88家國家高新區中,我區地處三線城市,在自然區位、資源稟賦、政策扶持等方面優勢不足,在激烈競爭中勝出的難度加大。我們要建設一流國家高新區,目標十分振奮人心,但面臨的任務非常艱鉅,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其次,縣域發展勢頭強勁。黨委、政府換屆以來,縣市區新班子、新氣魄、新作為,推進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尤其是諸城、壽光等經濟總量大、骨幹企業多,濱海發展空間大、資源多,我區在全市創先爭優壓力增大,穩固於第一方隊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再次,自身發展存有短板。我區經濟總量偏小、骨幹企業不多,支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能力有待增強,對區域發展示範引領作用不夠突出。農村城市化面臨艱鉅任務,拆遷、徵地還會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突出問題。和諧穩定及幹部作風面臨新問題,基層組織和思想道德建設還要進一步加強,政策調整及形勢變化引發的問題給基層行政能力帶來新考驗。面對激烈競爭態勢,我們必須化壓力為動力,在突出重圍中奮勇前行,努力取得發展的新業績。三是各級寄予厚望。從科技部到省市都對我區發展予以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援,在國家及省市新興高階產業佈局中加重我區的份量,對我區引領帶動區域發展寄予很大的期望,這既是充分肯定、高度信任,又是嚴格要求、重要推動。我區承擔著國家創新型產業叢集試點、全省新興產業發展示範工程和全市高新技術板塊發展的重任,下步能否按照上級要求順利達到目標、圓滿完成任務,既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問題,又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既是對我們思想境界、工作能力、作風品格的極大考驗,又是對我們政治觀念、大局意識、引領水平的重要檢驗。面對科技部及省市的重託,我們只能始終解放思想、開拓奮進,而不能鬆懈麻痺、安於現狀;只能進一步堅定信心和決心,而不能稍有遲疑和退縮;只能推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而不能放慢腳步、降低質量,努力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各級的厚望。
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勢,我區發展處於重要關頭。在這種形勢下,全區上下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既要消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思想,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又要發揚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樹立強烈的爭先觀念,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牢牢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毫不動搖、決不懈怠,負重奮進、不辱使命,以更好的業績向歷史和人民作出滿意回答,努力開創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三、科學籌劃今年工作,精心著力組織實施,以更快效率、更嚴標準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
今年是我區迎接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中期考核、深入實施新興高階產業發展“63513”全省示範工程、紮實推進“十二五”任務目標、突出“社群建設年”主題、促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既事關“十二五”規劃的如期完成,又事關未來較長時間的可持續發展。
全年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及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始終突出科學發展主題,牢牢把握轉方式調結構主線,按照市委、市政府“1643”總體部署,強化創新驅動、堅持特色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重點專案建設為抓手,以加強作風建設為保障,著力落實“12531”思路舉措,穩步增強競爭優勢和綜合實力,奮力在全國新興產業佈局中凸顯亮點,在國家高新區團隊中擴大特色,在區域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積極打造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區域增長極,加快建設一流國家高新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勝利召開。
***一***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就是圍繞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進一步增加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不斷增強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力、帶動力、貢獻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就業、節能減排、人口控制等剛性目標。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0億元、增長11.8%,固定資產投資206億元、增長25%,工業總產值840億元、增長25.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0億元、比重達到64.3%,地方財政收入27.2億元、增長20%,其他經濟社會主要指標進入全市前列,主要創新指標在國家高新區進位爭先。
***二***牢牢把握“兩個關鍵”。就是切實加強專案建設和作風轉變。一方面,堅持把加強專案建設作為推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措施,一切工作圍繞專案轉。紮實推進“63513”全省示範工程,重點圍繞新裝備、新光源、新資訊、新醫藥等產業,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專案建設,實現叢集發展、全面提升。著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半導體發光產業叢集,全面提高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年內,在全區佈局總投資780億元的212個新興高階產業及配套專案,突出抓好歌爾背光源模組產業化及智慧電視配件生產基地、浪潮華光大功率白光LED外延片晶片產業化及半導體鐳射器自動化生產線、盛瑞8擋自動變速器工業園、華盾礦用救生艙產業化、凱奇雅士空調生產基地、科靈水源熱泵產業化、銀輪熱交換系統山東基地等一批大專案、好專案。同時,把招商引資作為專案建設的重要源頭,突出抓好特種聚脂薄膜、溫斯頓稀土鋰電池、上海華誼製藥、西安大唐製藥等20個新專案。濰坊高新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在全區城市建設和創新發展中,擔負著重要職責,今年專案很多,任務很重,各級各有關方面要全力支援城投公司發展。另一方面,始終把強化作風建設作為加強專案建設、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有效促進工作落實、不斷推動事業進步的關鍵手段,狠抓作風轉變不放鬆。加強對幹部的教育引導、培訓鍛鍊和監督檢查、考核獎懲,大力倡樹解放思想、雷厲風行、追求卓越、創新實幹、率先發展的作風。嚴格落實重點專案領導包靠和黨政聯席會議每週集中排程制度、重點專案規劃和財政資金投放每週集中審批制度、重點片區及重大專案建設進度每週集中督查制度,加強督查考核、力促工作落實。繼續開展重點專案建設“百日會戰”和經濟部門幹部“入百企”、街道幹部“進百村”、年輕幹部“駐社群”活動,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效率、優化服務、幹事創業、加快發展。
***三***著力突出“五個重點”。就是在高階產業、科技服務、城市建設、文化建設、民生事業方面實現更大突破。
一要著力產業提質增量。始終把握產業這個核心,以企業為重點,以專案為抓手,以投入等資源為保障,加快推進高階產業叢集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高新化。重點規劃建設光電產業加速區、濰柴動力工業園、歌爾光電產業園、福田工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加速區、先進製造產業園、半導體發光產業園等7個重點園區,推進半導體發光、裝備製造、電聲器件、軟體與資訊服務、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叢集建設,突出抓好濰柴動力、歌爾集團、北汽福田山東多功能汽車廠、浪潮華光光電、中微光電等10家骨幹龍頭企業,重點建好15個過10億元、11個過20億元、7個過50億元的重大專案,帶動80至100家中小企業鏈式聚集,力爭全區產值過億元企業達到52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12家、過50億元企業4家、過100億元企業3家,努力實現“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三大亮點”優勢凸顯、“高新三寶”健康成長,加快形成龍頭引領、企業聚集、鏈條完善、特色彰顯的產業佈局。
二要著力繁榮科技服務。加快發展總部、孵化、外包、金融、中介經濟,儘快完善科技服務業佈局,積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內涵及效益,奮力打造持久競爭力。加快智慧產業園、清華科技園、光電產業加速器、第二新興高階產業加速器等孵化加速體系專案建設,年內新增中央商務區總部及孵化面積50萬平方米、智慧產業園孵化面積20萬平方米、文化傳媒孵化面積30萬平方米,新增孵化、加速企業100家以上。圍繞建設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基地,構建呼叫、軟體與資訊服務、生物醫藥等多領域服務外包體系,力爭年內全區呼叫座席達到6000個以上,軟體企業達到140個、產值增長50%以上,在孵生物醫藥企業達到100家、在研國家各類新藥達到30個。圍繞強化金融支撐,加快建設金融廣場,著力搭建金融超市,引進10家以上私募風投機構,新建第3家小額貸款公司,推進13家以上企業多渠道上市,全年直接融資46億元、政府融資5至10億元、企業新增融資200億元以上,著力促進科技金融高效結合,打造全市金融產業聚集區。圍繞健全中介服務體系,突出半導體照明產品檢測中心、呼叫中心基地、測繪地理資訊產業基地、濰坊質檢中心等10個專案建設,新引進15家以上中介機構,努力實現發展高階科技服務業新突破。
三要著力城市轉型升級。突出品質建設、品牌樹立、品位提升的理念,統籌產業園區、重點區域、集中居住區建設,加快打造功能完備、經濟繁榮的現代化宜居宜業城市。繼續推進“一河四路三片”開發建設,打造恆大名都、青鳥華光等6個城市綜合體,開工建設工業、科技、商業地產及高檔寫字樓各100萬平方米,退轉20家以上傳統產業企業,推動25平方公里片區設施配套和開發建設,改善東部片區生產生活和產業發展條件。著力推進10個重點片區拆遷改造和10個集中居住區建設,全年完成拆遷72.5萬平方米、新開工115萬平方米、建成80萬平方米。全面推進“村改居”,加快農村城市化程序。鞏固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拆除城區燃煤供熱小鍋爐,實施道路、亮化、供熱等10項基礎配套工程。創造更加適宜境外客商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個性化工作及生活的環境,進一步增強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內涵和品位。新建歌爾站、浩特站和徐家樓站,擴容溝西站,進一步提高電力保障水平。
四要著力文化內涵提升。文化既是區域發展重要軟實力,又是全區人民共有精神家園。打造富有高新特色的文化,對於推動全面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核心價值觀抓深入,使全區人民強化共同價值理念,進一步增強認同感、歸屬感和向心力、戰鬥力,心繫大局、凝心聚力、共推發展。要堅持文化事業抓普及,紮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好文化大院、社群書屋等載體,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文化網路,不斷滿足全區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堅持文化產業抓高階,與工業及科技服務業相結合,積極引進建設文化專案,大力發展創意設計、傳媒動漫、資訊服務等產業,著力引領區域文化產業崛起。要堅持文化塑造抓特色,深入總結我區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社會事業等方面的規律和經驗,積極培育特色鮮明的企業、村居、機關、學校文化,逐步建設工業文明、產業文明、科技文明,切實增強文化凝聚力、保障力、競爭力,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增強的精神動力和歷久彌堅的思想保證;尤其注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促進文化與管理、創新相融合,打造創新創造創業創優文化品牌;加強村居文化建設,形成心繫大局、依法辦事、甘於奉獻、和諧發展的文化氛圍。發揮好火炬文工團、浞水文化學會等群眾團體的作用,抓好專題文藝演出、消夏廣場晚會、村居文化展演等活動,讓全區人民在群眾性文化活動中陶冶情操、豐富精神、提高素養。切實辦好“一報兩臺”,擴大文化宣傳陣地。
五要著力民生幸福美滿。全年財政民生建設投入5億元,引導帶動多元化投入80億元以上,重點實施10項惠民工程,讓產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1***教育發展方面。投資3.2億元,新建續建5所學校、9所幼兒園,新購置65輛標準校車,完善智慧校園公共平臺,實行學前3年免費教育和補助公辦幼兒園,著力提高辦學水平。***2***衛生服務方面。啟用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推進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加強和改善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醫療保障。***3***社保救助方面。完善城鄉一體的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低保、殘疾、五保等救助物件全覆蓋。***4***改善人居方面。加快建設張營、清平、浞景集中居住區,年內回遷2800戶以上。投資1.4億元建設1250套保障性住房。***5***社群提升方面。完成城市社群規模調整優化,投資500萬元完善數字社群管理服務平臺,實現“12343”服務全覆蓋,努力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服務。***6***文化建設方面。投資24.4億元,建設文化傳媒廣場和體育公園,健全完善文化服務體系。***7***人口計生方面。農村計生家庭獎勵扶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0元,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特扶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獨生子女傷殘家庭特扶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標準從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10元。***8***集中養老方面。投資1.5億元,建設鶴翔安養中心二期工程,年內可提供600人以上的養老託老服務。***9***便民服務方面。建設運營5個商貿市場,規劃建設2家大型超市,進一步方便居民生活。***10***勞動就業方面。建成人力資源市場,新闢100個以上公益崗位,新增城鎮就業人口3000人。
***四***切實加強“三項保障”。就是強化創新驅動、對外開放、安全發展,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要強化創新驅動。強化科技支撐,始終把創新作為靈魂,不斷提高創新水平,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要進一步強化自主研發,全年申請專利800件以上,參與制定20項省級以上行業標準,爭創10個省級以上知名品牌,積極爭創“省長質量獎”和“市長質量獎”,加快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新增20個省級以上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新創30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創新型企業,建成生物醫藥中試、光電測試、數字動漫、雲端計算平臺,進一步豐富創新載體。新申報4名國家“千人計劃”人選、8名省“萬人計劃”第一層次人選、15名市級海外高層次人才,新增各類高階人才100名,加快打造“人才特區”。新成立光學材料等2個以上創新聯盟,積極推進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知名大學及中科院、省通訊資訊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援濰坊學院發展,借勢借力提升創新水平。同時,建立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新申報5個省級產業化基地,新申報40個省級以上科技計劃和重大專項,爭取各類扶持經費3億元以上;申報40個省級以上重點專案和扶持專項,爭取產業扶持資金增長30%以上;加快發展“飛地經濟”,建設歌爾濱海工業園、綜合保稅區歌爾基地,為創新驅動搭建更加堅實的平臺、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
二要著力改革開放。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持續激發活力的重要手段,抓住我市作為全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遇,圍繞國家高新區自身特點及促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各個方面的改革。處理好應對當前挑戰和建立長效機制的關係,加快建立完善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城市建設、民生投入、軟環境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的新機制,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有效的制度保障。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既發揮好城投公司、高新市政等國有公司的作用,又著力推進城市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市場化改革,同時在新興高階產品推廣應用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政府助推市場的作用,在科技金融結合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同時,處理好發展社會事業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關係,推進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改革,更好地從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擴大開放作為提高園區國際化、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加快企業跨國發展、著力招才引智、深化對外合作、加強招商引資。積極推動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搶佔國際市場、吸納國際人才、建設海外基地、聯建研發中心,加快“走出去”步伐,參與全球經濟競爭,融入世界經濟迴圈,建設具有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年內新培育10家以上具備顯著國際化特徵的企業。提升國際化學校及幼兒園水平,加強專家公寓、星級酒店及高檔會所建設,積極推進免費教育及醫療,大力吸引高層次人才,為人才創新創業優化環境。加強與國內外一流園區的交流合作,促進資訊共享、企業合作及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招商方式,強化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企業招商,全年引進產業鏈、叢集內專案120個、總投資273億元。
三要堅持安全發展。始終把實現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第一責任,嚴格落實“一崗雙責”,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深入踐行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突出抓好社群、校園、食品、輿論等方面安全,完善全覆蓋、硬約束、縱深化的監管網路,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實施社會管理創新“1143”工程,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優先、強化基礎、健全網路,以加強群眾工作為重點,以完善信訪化解調處機制為關鍵,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上水平。圍繞“社群建設年”,實施“34435”工程,即以社群與街道、社群居民工作與屬地機關企事業單位、社群矛盾理順與社群服務一體化為工作定位,以密切聯絡群眾、理順群眾情緒、強化公共服務、維護公共安全為主要任務,以發揮政府、居民、義工、社會組織作用為關鍵因素,以人員到位、經費到位、辦公服務場所到位為基礎支撐,以摸清底子、化解矛盾、完善功能、溫情服務、資訊共享為重點措施,推動社群建設儘快實現較大突破。
***五***不斷夯實“一個基礎”。就是圍繞迎接黨的召開和學習貫徹黨的精神,著力創先爭優,夯實黨建基礎,強化道德建設,為加快發展打牢政治組織保障、提供精神動力支援。
一要加強基層黨建。基層黨的建設是全區發展的重要組織根基。要深入開展“基層黨建工作規範化建設年”活動,完善社群、企業、機關、學校等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全面適應建設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的需要。制定加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舉辦村黨支部書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訓班,進一步強化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班子建設,著力培養一支作風正、能力強和群眾切實依賴、區街充分依靠的農村帶頭人隊伍。要適應城市網路化管理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及優質高效服務居民的需求,進一步加強城市社群黨組織建設,不斷完善社群黨建載體及黨員發揮作用的方式,使社群黨組織更好地凝聚黨員、推進發展、服務群眾。要根據新興高階產業園區化佈局、鏈條式拓展、叢集化擴張的需要,依託園區服務管理機構,進一步創新產業、行業、企業黨組織設定模式,不斷完善職工黨員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機制,紮實推進高科技園區黨建“星級化”管理創新實踐,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推動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作用。加大“兩新”組織黨建力度,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通過成立企業家協會、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等,進一步促進企業家創新創業、抱團發展、共同提升。著力凝聚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深入開展“包村聯戶”活動,健全黨員幹部聯絡幫扶長效機制,全面提高黨建工作水平。
二要築牢廉政屏障。黨風廉政建設是全區發展的重要執政根基。要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貫徹執行《廉政準則》,加強幹部廉政教育和監督考核。充分發揮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機關效能監測點和監督員的作用,創新完善企業“雙評”工作,進一步推動行政服務提速增效,取得軟環境建設轉型升級的新成效。加強對黨工委、管委會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繼續深化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強化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對政府投資專案招投標實行全程跟蹤監督。堅持將黨務和政務、廠務、村務公開有機結合,加強黨務公開示範點建設,形成黨務公開長效機制。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廉政教育,切實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建立村級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新機制。
三要強化道德建設。道德建設是全區發展的重要思想根基。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讓高風亮節、新風正氣深入全區每個領域、各個角落,使良好的思想道德成為全區和諧穩定、富強文明的有力保障。要加強社會公德建設,教育引導全區人民互幫互愛、互敬互助,關愛他人、關心社會,共同創新創業、同步成功發展。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全區人民愛崗敬業、拼搏奉獻,努力當先進、作貢獻。要加強家庭美德建設,教育引導全區人民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奮力創業,不斷優化全區建設發展的“細胞”。要加強個人品德建設,重點抓好“官德”和“人格”修養,作為幹部無論處於哪個崗位,都要明思路、講團結、聚人力、創一流,帶領大家高質高效抓好工作,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別是街道和村居幹部,直接面對群眾、承擔繁重任務,更要講大局、講法治、講原則、講感情,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有效凝聚工作合力,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努力為全區事業奉獻、為廣大群眾造福;作為群眾無論是務農做工經商求學,都要知榮辱、明是非,為培育高新特有新風做出積極努力,在實現村居集體利益中推進個人發展。要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嚴厲打擊歪風邪氣,打造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創新創業寶地,打造令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羨慕的福地,打造富強文明幸福和諧的高地,不斷使高新區增添新的引力和魅力。
同志們,經過20多年的探索實踐,我區進入加速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新的形勢,我們擔子很重、責任巨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創新實幹、開拓奮進、爭創一流,著力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富民強區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經濟文化強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篇3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激勵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專項改革方案》和《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激勵辦法》,組織動員市局直屬事業單位人員作農業創新創業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剛才,中科同志帶領大家學習了原文,並對出臺檔案的背景、工作目標、參與物件、管理辦法、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乘政策東風大膽闖。 要堅持 “ 對內鬆綁放活、對外開放合作 ” 的原則,切實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創業方式靈活。 《辦法》明確規定:鼓勵涉農事業單位在編在崗科技人員通過 “ 離崗、兼職兼薪 ” 兩種創業方式進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與方式,創業期間與原單位職工同等享有 “ 工資、福利、崗位聘用、薪級工資晉升、職稱評定 ” 等五項保障,同時考慮到創業期間工傷、死亡等不利因素,排除了創業人員一切顧慮。 二是創業來去自由。 市農業局黨組的意見是敞開出口和***,凡報必批、不限時間,能創則創、不受制約,不再增設審批門檻,積極支援符合條件的專業人才大膽走出去,針對離崗創業期間或離崗創業期滿,願意返回原單位的,原單位按不低於離崗前聘任的崗位等級安排工作,凡自願申請與原單位解除人事關係的,單位予以批准。 三是創業風險為零。 優先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優先安排專項扶持資金,主動協助有關部門為創新創業人員降低專業服務型收費、提供稅費補助、共享擔保基金、給予信貸貼息等,切實解決資金困難,形成 “ 進可攻退可守 ” 的良好機制。
二、圍繞“ 五個一批” 大膽幹。 按照市委、市政府規定,農業科技人員要圍繞 “ 五個一批 ” ***建立一批農業科技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園區、創辦一批科技型農業產業化企業、領辦一批科技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培育一批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開發一批創意農業產品***,探索一條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新路子。希望創業人才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幹,在創新創業中實現 “ 三個引領 ” 。 一要引領創新。 要圍繞農業發展各領域,針對種養業發展模式、生產技術、品牌技術、加工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研發一批先進的實用技術,形成一批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 二要引領創業。 要通過領辦、創辦、聯辦農業企業,發展帶動一批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訓一批職業農民,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引導農民從事標準化生產,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實現科技人員 “ 闖出一片天地、幹出一翻事業、創出眾多成果 ” 。 三要引領產業。 要圍繞 “ 轉方式、調結構、促增收、助小康 ” 這條主線,抓住 “ 生態農業、品牌農業” 兩大重點,務求 “ 產業園區化、經營資本化、農業資訊化 ” 三大突破,加速推進山區現代農業示範市建設,使農業科技人員成為創新的領軍人物、創業的功勳人物、產業發展的帶頭人物。
三、優化服務大膽放。 要堅持 “ 放管結合,以放為主 ” 的原則,重點為創新創業人員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局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幹部職工要更多地分析研究科技人員如何創、怎麼創、創什麼?少猜測是否創、創不創等問題,讓 “ 雙創 ” 人員安心創、大膽創,不爭論、不猜疑。 一要組建專班服務。 市局成立 “ 農創 ” 服務辦公室,由我任組長,中科同志任執行副組長,儉昌、中山、安剛、國文、順林、饒勇、何偉同志任副組長,局辦公室、計財科、科教科、行政審批科、人事科、監察室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科技教育科,由賈金平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創新創業工作的統籌協調、經驗總結、典型宣傳、資訊反饋、日常事務等工作。 二要搞好協調服務。 要主動向相關部門爭取專案扶持、財稅扶持、金融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在本系統專案安排上不打折扣;要主動協助創業人員辦理相關單位的審批手續,在本系統行政審批上程式從簡;要主動幫助創業人員申報專案、爭取專案、落實專案,增大農業產業投入。 三要抓好跟蹤服務。 按照“ 1+1 ”***一名班子成員聯絡一名科技創新創業人員***模式,為科技人員在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提供全程優質服務,市局每季度研究一次創新創業工作,幫助解決創新創業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同時,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要主動接受市農創辦和市農業局的管理,及時向單位反饋創業最新動態,努力為現代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同志們,創新創業路徑明確,投資發展還需謹慎。希望大家在決心創業方式上要冷靜思考,慎重決策。切忌創業 “ 打晃子”、“鑽空子 ” 、“吃空響”,切忌以創新創業為名謀取其他之實,切忌在“五個一批”以外創業。市局“農創”服務辦要建立創業檔案,加強監督管理,建立約談制度,對 6 個月內無實質進展的應立即“召回”,確保農業科技人員把文章寫在大地上。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