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幹的領導者對企業品牌有什麼影響

  1.經營即團隊

  Q:你的名片上有句話,“給別人留位置,就是給自己留時間”,這個感悟從何而來?

  王鬱斌:這句話印證了東方船文化中的第二點:經營即團隊。它的本意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因為樹冠太大,陽光無法照耀,久而久之,大樹下面就自然長不出草了。

  我多年前是個驢友,經常喜歡揹包出去走走。以前沒有GPS,手機也沒有導航,所以要經常問路。有一次在貴州的黔東南,我們問起某某村怎麼走?好心的當地人就站在高處指著遠方說,朝著那棵大樹走過去就到了。那是一棵很大的樟樹,下面有人乘涼,有小孩玩耍,畫面很美,但樹下幾乎沒有草,因為在它的遮蔽之下沒有陽光就沒法長草。由此,我就想到了公司管理。在一個公司裡,如果老闆太能幹的話,就像那棵大樹一樣,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同時也會覺得自己付出了許多……狂風暴雨來臨時,替別人擋雨;烈日當頭時,為別人遮陽。我曾在江西的梅嶺看到一棵大樹被雷劈了,裡面有一條蛇被雷劈死了。以前那棵樹是個路標,後來路標沒有了,每次走到那就會有所失落和茫然。從這些見聞我就悟到了經營即團隊的道理。你看,一片森林,雷劈倒了幾棵樹,仍然是森林。而村口一棵大樹倒了,村裡的標識就沒了。

  2.打造品牌就要建立團隊

  Q:太能幹的老闆對企業品牌有什麼影響呢?

  王鬱斌:人們知道娃哈哈的老闆是誰,但不知道可口可樂的老闆是誰。廣告公司大部分靠老闆個人英雄主義起家。這在企業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必要的,但一個優秀的公司,必須建立在團隊基礎上。當老闆生病或出現突發事件,公司還開不開呢?更何況,一個人的思維和創意是有限的。東方船一直認為,唯有開創者的精神文化,才代表著公司,才值得去銘記和傳承。而開拓者,顯然不僅僅侷限於老闆一個人,更多地體現在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中。只有通過一群熱愛企業文化,熱愛廣告的人,企業才有可能真正做強做大。企業真正應該打造的是品牌,打造品牌就要建立團隊,建立團隊首先要信任,要放手,放權。有太多的廣告公司老闆大包大攬,把創意總監和客戶總監的事都幹了。老闆如果把公司當成私人財產,肯定不放心,但看成是大家共同的財產,自己只是在這個階段的經理人而已,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3.團隊沒有經營意識,老闆就做牛做馬

  Q:客戶對東方船“經營即團隊”的公司文化是怎麼接受的?

  王鬱斌:在廣告公司基本上所有的經營都以老闆單打獨鬥為核心,就像葉茂中,很多客戶去了直接點名要找他,如果他不在就不做,從個人的品牌來說這個確實做得非常好。但對於一個團隊來說,就成了葉茂中這棵大樹下面長不起來的小草。所以我們就說經營即團隊,如果團隊沒有經營意識,那麼老闆就是做牛做馬,而且到了月底發工資的時候老闆感慨說,沒一個能幹的,員工則會偷偷說老闆***,把我們養著卻不讓我們幹事。

  4.羊跑了,不要怪羊不聽話

  Q:“經營即團隊”在東方船文化中是怎麼體現的?

  王鬱斌:我早期以師傅帶徒弟的形式,用好幾年的時間培養了一個高管,他後來被我的一個同行朋友挖走了。那時候我很氣憤,就讓前臺給我們的所有客戶發傳真,結果我沒想到的是客戶給我發簡訊打電話,說不要擔心,我們選的是企業,不是某個人。從那之後,我就將所有客戶儘量朝外放,由團隊對接。其實,一個員工能帶走的客戶,就一定不是我們企業的客戶。

  不過,當一個人做到高管位置後仍然要走,老闆也該反思了。羊跑了,不要怪羊不聽話,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籬笆是否牢固。在擔子不能交給某一個人的情況下,必須依靠團隊。人無完人,但很多人匯聚在一起,就有可能達成完美,這是團隊的巨大幸福。

  只有公司的中堅力量強大了,公司的品牌才能朝前推進。想一想,如果什麼事都要我的話,我哪裡做得過來?所以我就給自己寫了一句話:給別人留位置,就是給自己留時間。關於企業文化的更多故事,咱們下期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