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創業之初,幾乎每個創業者都對產品和公司有著美好的憧憬,都夢想著創立成功的企業、成就一番事業。但是,真正創業成功的人不足8%,風投支援的創業公司中能夠成功的只有10%,99%的創業方案都會被風險投資家拒之門外。這似乎意味著成功的機率幾乎為零。那麼,為什麼創業公司容易失敗? 為什麼創業者總是重蹈覆轍呢?創業為什麼會失敗呢?原因是什麼?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沒有格局觀

  人們常說的要做正確的事、不要做好事,就是強調要有格局觀。格局是從眼前的事情跳出來,把時間和空間的座標軸拉長,從歷史的角度、全域性的範圍來分析問題,特定的做法從長遠角度,對整個局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沒有格局觀的人,通常會用自己那點可憐的道德***無論是職業道德還是社會道德***來做偽裝。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固守舊習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創新,或者別人覺得你不夠創新,那麼你就是在固守舊習。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對知識漏洞的容忍

  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自欺欺人地矇混過去,這種狀態有另一個說法叫喪失好奇心,或者不好學。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不願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徹

  進行邏輯縝密的思考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掌握足夠的基礎資訊***包括額外學習知識來構建必須的理論基礎***,梳理出清晰的脈絡,不斷推敲每個層次之間的邏輯關係然後得出結論。很多人會在這個過程中輕易採信未經證實的資訊,並忽略有矛盾的邏輯關係,最後導致結論錯誤。把事情想透徹,就是抓住事情的本質。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不願對問題設立防範機制

  當問題發生後,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追究問題發生的原因,現行的制度、方法和邏輯哪裡出現漏洞,根源是什麼。並設立相應的防範機制,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或者可能導致的其他問題的發生。設立防範機制,就是設立流程。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思維慣性

  當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挑戰時,是否不假思索就反駁?或者你已經學會了謙卑的姿態,習慣性地接受/忽略?對反對意見或挑戰的分析,不僅需要套用在自己的邏輯框架下分析,還應嘗試打破自己的邏輯框架,嘗試用對方的邏輯框架來思考,分析其邏輯的合理和矛盾之處。重構邏輯框架***俗稱毀三觀***的過程十分複雜,你要嘗試去理解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但它會讓你的邏輯框架更明確,更牢固。打破慣性思維,就是思維的自我檢修。

  創業失敗的原因:思維懶惰,就是放棄獨立思考

  對“權威資訊”不加甄別地採納,放任自己的思維被引導,這是最危險的情況。原本不應在本文中涉及針對某方的批判,但不得不提出,中國的教育方式在徹底摧毀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它固然在教給我們技能,但同時在弱化我們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