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獨資企業增資流程

  外商獨資企業辦理增資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外商獨資企業增加註冊資本和股權變更

  各地對於具體流程和檔案準備上可能有細微差別。其它事情,可以向當地商務局、工商局、外匯局、稅務、海關等行政部門諮詢。

  1、新老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召開董事會,就增資增股東事項進行表決,由全體董事在通過增資增股東的董事會決議上簽字、修改後的公司章程上簽字。

  2、公司持股權轉讓協議、董事會決議、修改後的公司章程等檔案向當地商務局履行報批手續。

  3、商務局在作出批覆,並核發新的《批准證書》後,持《批准證書》向當地工商局辦理股權變更、增資手續。

  4、持批准證書等到外匯局辦理資本金帳戶額度的增加,外匯局批准後,持外匯局核准件到銀行開戶。

  5、通知各股東將增加的資本注入銀行帳戶。

  6、持銀行入資單等檔案到會計師事務所辦理驗資。

  7、持驗資報告到工商局辦理增資備案登記。

  8、辦理地稅、國稅、海關等部門的變更登記手續。

  對吸引外資工作的要求

  目前,我國已進入了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妥善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矛盾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的挑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新階段從發展全域性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之一就是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分析我國外資面臨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可以發現以下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外資在我國的區域分佈極不均衡。2004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06.3億美元,其中東部地區522.07億美元,增長13.6%,而西部地區僅17.44億美元,增長1.2%。2004年東部地區當年實際使用外資佔全國的比例從2003年的85.88%上升到86.11%,而西部地區從2003年的3.22%下降到2004年的2.88%,東西部利用外資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二是外資促進了我國GDP迅速增加和外貿規模迅速擴大,但我國的國民收入並沒有取得同步增長。一方面因為進入我國的外資大部分還屬於勞動密集型製造產業,我們僅獲得微薄的“加工費”;另一方面外資通過優惠政策減免稅收,甚至通過轉移利潤逃避稅收,因而降低了我國財政收入。三是跨國公司的技術外效應並不明顯。早期的“雙缺口”理解解釋東道國吸引外資的動機是國內儲蓄和外匯儲備短缺,但這似乎與中國目前的實際並不一致。新的觀念認為利用外資的另一個動因是獲得先進技術,也就是說國內企業可以通過模仿、競爭、聯絡、人力資本流動等技術溢位渠道獲得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但研究發現,外資帶給中國的技術並不很先進,相當一部分是其自身已經淘汰或正在淘汰的技術,且技術外溢的渠道也不夠暢通。四是我國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從國際環境來看,由於少數發達國家已經處於後工業化時期,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很高。為降低環保成本,一些跨國公司將汙染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而這樣的外資來我國投資仍可享受到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從資源承載力來看,由於長期實施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我國的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協調,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式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造成中國資源環境瓶頸的根本原因,因此引導外資向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發展是引資政策調整的方向。

  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有那幾種類型

  1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簡稱合營企業,是指外國合營者***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依照我國法律,經批准同中國合營者***我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我國境內共同投資舉辦的股權式經營企業。這種企業由中外雙方投資者按照出資比例承擔風險、分配利潤,多采用公司制。

  2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簡稱合作企業,是指外國合作者***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依照我國法律,經批准同中國合營者***我國的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我國境內共同投資舉辦的契約式經營企業。中外雙方投資者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投資或合作條件、收益或者產品的分配、風險和虧損的分擔、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業終止時財產的歸屬等事項,合作方式靈活。

  3 、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簡稱外資企業,是指外國投資者***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依照我國法律,經批准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外資企業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4 、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是外商投資企業的一種形式,是指外國股東同中國股東依照我國法律,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外股東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外國股東購買並持有的公司股份必須佔公司的註冊資本的 25% 以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