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創業政策

  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很多人會選擇網上創業,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網際網路創業都有什麼政策。

  :中關村創業大街開街,網際網路創業將標準化流程化

  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進行創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創業無跡可尋,別人的成功經驗你很難學的過來,所以中國99%的網際網路創業將會以失敗告終”。但通過我今天走訪的中關村創業大街來看,這個情況可能要改變了。

  直接談大道理可能比較虛,我這裡給大家舉一個可操作的流程化的例子:三個技術男大學生畢業了,有滿腔的熱情和想法,他們想進行創業,但是沒錢、沒經驗、不懂招人、不懂企業管理、沒辦公場所、不懂營銷、不懂媒體關係,這個時候他們如果去中關村步行街,可以在車庫咖啡點一杯咖啡,先找到一個臨時免費的辦公場所,接著可以去3W咖啡旗下的拉鉤網,尋求幾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先把團隊班子組建起來。然後去車庫斜對面的聯想之星的基地,闡述創業理念,尋求創業需要的資金和指導,如果運氣好還能得到柳老爺子的點撥。

  專案運營一段時間,有一定的規模了,可以去聯想之星的隔壁----36kr這家科技媒體,尋求媒體的報道支援。嗯,差不多了,該去36kr對面的創業家全球路演中心,加入黑馬營參與全國***哦,現在是全球***的專案路演,讓企業被全球各地的投資和使用者檢閱,如果得到認可,差不多就可以賣給BAT這樣的巨頭或者運營幾年去海外上市了。如此,三個屌絲男,成為了年輕人創業偶像。

  當然,按照這套流程就算創業失敗了也沒什麼。這條街附近有包括騰訊、優酷土豆、新浪網、去哪兒、UC等幾十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失敗了去給別人打工也方便的很,步行過去就可以開始一份全新的工作了。

  這一切,聽起來非常玄乎,但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開街,至少讓這套流程有了實踐的可能。剛我案例中提到的這些平臺和機構,互相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00米,可謂麻雀雖小但能解決創業過程中大部分的問題。

  :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模式是否可以向全國推廣複製

  6月12日當天,我首先參加的是創業家旗下全球路演中心的啟動,利用遠端視訊連線的方式,中美兩國投資人共同對創業者提問,創業者的路演專案也能得到更多的展示機會。如此,創業的互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中國創業者可以近乎0距離的與矽谷對接。除創業家之外之外,作為首批入駐的天使投資加創新型孵化機構,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階副總裁兼聯想之星總經理唐旭東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一加一大於二的形式將通過這條街被慢慢放大,聯想之星目前正在廣招人才,未來將有一大批人才從融科來到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新家,和創業者一起工作,聯想創業之星會通過天使投資和創業培訓、開放平臺的方式來全方位的幫助到創業者。

  按照這些平臺所提供的服務,創業似乎可以“拎包入住”,人人都可以創業。這裡很多人會提到一個問題“中關村創業大街這麼牛逼,如果這種模式面向全中國推廣,中國網際網路超過美國不是分分鐘鐘的事情嗎?”。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我想應該是抱著這樣一個邏輯:北京的高新產業園區能推廣到全國各省市,那創業街為啥不可以呢?

  這個還真不可以,創業街雖然名為“街”,但這條200米長的街背後支撐是中國最頂尖的高校、最頂級的創業平臺、最頂尖的網際網路企業,最活躍的創業氣氛,也就是說中關村創業一條街只有北京可以搞,除了北京,全國任何一個城市都行不通,就好比美國的矽谷只存在加州,無法推廣到全美國。

  :中國創業家何時能在中國內地上市

  中關村創業大街野心非常大,大到這條街的孵化企業都是奔著上市目標而存在的。這些創業平臺負責人開頭閉口談上市,SEC、IPO、納斯達克、紐交所這些詞彙經常能聽到投資大佬們提及,而且近兩年赴美上市難度的確低了很多***截止目前,中國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超過500家***,所以我們看到創業家創始人牛文文去美國宣佈兩地路演中心啟動的時候,旁觀跟的幾個小弟也都是上市企業CEO級別的人物***500彩票羅昭行、58同城姚勁波等等***。

  長期以來,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頗具諷刺的現狀,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所,創辦了面向中國人的企業,但最終企業紛紛在海外上市,讓外國投資人享受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百度、京東、360等幾乎我們知道的所有的優秀網際網路企業都是海外上市***。很多有識之士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我們中國優秀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在中國上市?

  所以,6月12日開街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大家首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的企業不願意在中國上市,都跑海外了”,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成分都不明朗,大股東都是外國投資機構,很多都是採用VIE結構的企業,無法在中國上市。而中關村創業一條街,更多的是讓中國的資本和中國的企業來對接,如此企業的成分將會更加健康明朗,大大增加了這些企業為了在國內上市的可能。而且,我們A股市場的IPO關閉了這麼長時間,重啟後將會以更加開放和透明、多元的姿態,歡迎我們的企業去上市,5--8年後,如果大家看到BAT級別的企業去上海或者深圳敲鐘時,一點都不要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