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推薦信範文

  一份好的推薦信往往能給高中生帶來好的機遇。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尊敬的領導,

  你們好!

  我的父母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幸運地考上了大學。對於出生於外省小鎮的父親和母親來說,大學不僅是他們的夢想,更是改變他們命運的神聖殿堂。那個時候大學錄取率只有3%左右,他們從許多人中脫穎而出,經過一步步腳踏實地的拼搏,然後憑著學歷和專業成就以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上海,在這裡發揮著自己的專業特長,實現了安居樂業的人生理想。

  但是,每一次我跟著父母回故鄉,都會看到我父母當年同學和朋友中的許多人依然過著貧苦的日子,或者外出打工勉強養家活口,或者固守一方土地維持最低溫飽,或者成為小商小販遊走在紛亂的街頭,就這樣沿著他們父輩的生活軌跡,艱難掙扎在物質生活中,默默消失在人海里。相對來說,“知識改變命運”這一信條在我的父輩這一代人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大學,是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一步。

  我要感謝我的父母為我創設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我能在上海成長很大程度上緣自於他們多年的奮鬥和努力。上海的高考環境令許多外地考生羨豔不已,考大學不再是一件稀奇事。我不必為考不上大學而過分擔憂,我也不必為自己的物質生活操心。隨著高考的一步步走近,我經常在內心叩問自己,我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比起我的父輩,也許改變命運的緊迫性在我的身上已經不再強烈,但是人生一世應該有自己的渴望與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實現。我渴望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豐富自己的人文情懷,為使自己真正成為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人類文化的保護者做好充分的準備。作為一個未來的創造者,我要繼承父輩那種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學有所成,不僅讓我的親人幸福,也為千千萬萬的草根服務。

  所以,我的大學夢應該是責任與行動。在世界範圍內,貧富差距的拉大使許多與我同齡的學生至今無法如願地接受良好的教育。當我夢想著我的大學時,心中也深感我的大學夢之重。大學的學習註定將是責任的再一次擔當,而責任付諸實踐,便產生行動。我要用在大學練就的本領服務於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大學夢。

  作為一個理科學生,我希望自己所選的學科既朝科學的方向靠攏,又不失人文精神——經濟學將是我的第一選擇。曾經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說,經濟學家應當是擁有良知的一群人,而非受利益所趨。雖然我並不一定能夠如他一樣成為這個領域的拔尖人才,但是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將始終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幫助弱勢群體——最起碼在經濟上,我與志同道合者的努力能使他們不為學習的費用而發愁,能夠圓他們的大學夢。去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穆德“尤努斯的成就堅定了我的夢想。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聲音,知識分子應當時刻行動,墨家的實踐者的腳步應該在當代知識分子的身上回響。康德也曾經說過,知識分子應當是社會的良心。踏入大學,我就將成為社會知識分子的後備力量。我將對社會更多地關注,並且參與其中。而這一切,正是我的父輩們對我的最大期望。

  為此,我要努力考進復旦這樣的理想的大學,助我實現人生的理想。我理想中的大學,是大之有道、大之有所謂。梅貽琦先生曾經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楊福家教授在他的基礎上這樣解釋大學:大學有大樓、大師、大愛。在我的眼中,大樓,並不一定指高樓大廈,之時大學應當擁有超出基礎教育的完備設施;大師,不一定要有顯赫的名聲,指示應當有獨立的思考,自由的學術,能夠在精神和學術上引領學生成長;大愛,不僅僅是銘刻在校訓上的生硬的字句,更是融入整個校園的一種追求自由、努力創新、探究真理的人文氛圍。我與復旦雖未有太多直接接觸,但神交已久,夢想已久。復旦大學在百年風雨征程中養育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是復旦人的精神地標。大學,當屬於這樣的大學,它是我夢想中的大學。

  我的大學夢,只是我眾多夢想中的一個,但是它卻又站在我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註定要對我未來的生活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假如人生是由一層層磚石一步步搭建上去的階梯,那麼處在這個時代,大學這一塊磚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我選擇復旦是經過了慎重的考慮,我相信復旦是一所能夠將我帶上人生理想高峰的大學。同樣的,我也相信當復旦選擇了我,假以時日它將為我而自豪。大學並非我人生的終極目標,它將是一個新的起點。伴隨著我的大學夢,我將以大學為原點,畫一個很大的圓,將我的人生畫得闊大飽滿,讓我的人生與更多的人結緣,為更多的人服務。為此,我常默默地對自己說:努力吧,踏著父輩的足跡,前進!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二***

  尊敬的同濟大學招生辦領導、老師們:

  您好,我叫張春雷,是山東省臨沂市莒南高補中學高三理科班的一名學生,非常感謝您耐心看完我的個人申請材料。希望這是我成功的開始。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對同濟大學的嚮往由來已久,“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同濟精神,“嚴謹、求實、團結、創新”的教學傳統,以及同濟大學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學資源,良好的學術氛圍,強烈的時代氣息,無不深深吸引著我。我將選擇貴校為第一志願,非常渴望能在明年7月拿到貴校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一名光榮的同濟大學生,成為一名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朝氣蓬勃篇

  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從小學習成績一直領先的我,中考時在一萬五千多名考生中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全縣前五十名成績考入縣一中實驗班,經過三年的錘鍊,我已經成長為意志堅強、底蘊深厚、成熟內斂、熱愛生活、有愛心、有同情心、有上進心、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我性格開朗,興趣廣泛,天文地理、國內國際形勢都會引起我極大的興趣與關注。我喜歡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喜歡運動、唱歌,做過校園聯歡晚會主持人等,這些愛好,讓我不但在學習上,而且在德體美多方面取得進步。

  我是個樂觀向上的年輕人。熱愛生活,逆境也不畏懼,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我堅信,我的努力會讓我達到成功的夢想。我喜歡感受快樂,我希望把快樂傳遞給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為強者歡呼,為弱者流淚,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餘香。我用自己的真誠,博得良好的同學緣,老師們也都對我非常認可,這多來自我單純、直率、熱情的性格。

  孜孜以求篇

  我從來沒有被迫讀過書,對知識的渴求皆興趣使然。自從記憶抽芽,浩瀚的知識所閃耀的人類智慧的光輝就讓我迷醉。作為一名理科生,養成了行事條理分明的個性,亦是一個做事果斷、有主見、有分寸的人。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我常常用更少的時間就能學會別人在標準學習時間內才能獲取的知識,經常花費別人的一部分時間完成和別人同樣的作業任務。在高中歷次的期中、期末考試中,我的成績大多領先,這些都源自我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的世界是充滿挑戰的世界,因為我探索著新世界;我的世界也是一個永不言敗的世界,因為我不住揮動翅膀。也許,我所奔赴的天空是難以抵達的,但我明白我走過的每一段路途,探索了的每一塊空間都是我的一次小成功。而這一次次小成功都是我堅持不懈的飛行動力。我相信,我的人生將是飽滿的,因為我有動力,更有一個奮鬥目標。“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相信在同濟的“闊海”“高天”中,我會飛得更高。

  人生規劃篇

  我深信“大師鑄大學,大器方乃成”,同濟擁有眾多的名師、教授、學者,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假如我這次有幸進入同濟,我將明確努力方向,在大學汲取更多的知識,不僅是知識,更有獻身祖國、為民族復興貢獻一份力量的情操。在學術活躍的同濟,我將努力參加一些團體、論壇和各種活動,鍛鍊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礪成一個同濟學生所具備的獨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同時,在充滿激烈競爭與挑戰的大學裡,與一大批最活躍的學生爭鋒,用最開闊的視角縱觀國際,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最終秉承“同舟共濟、自強不息”的同濟精神!懇請貴校領導接受我的申請,實現我的理想。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

  ***三***

  尊敬的考官:

  您好!

  我是一名申請參加東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很榮幸有機會向您呈上我的自薦信。

  我出生於一個教師之家,母親是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父親是也曾經是教師,後來經歷了人生的第二次選擇,考入法院,成了一名法官。父母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人生挫折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形成了我自強不息、不輕言敗的性格。

  中考的教訓,讓我懂得了什麼叫腳踏實地,什麼叫不圖虛榮,什麼叫謙虛謹慎,什麼叫取長補短……高中三年,我努力夯實學科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操作實踐能力、同時,利用課餘時間廣泛地涉獵大量書籍,不但充實了自己,而且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夷陵中學嚴謹的學風塑造了我樸實、穩重的學習態度,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精英雲集的地方,我學會了在競爭中挑戰自我,在合作中欣賞他人。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我嚐到了成功的喜悅:成績逐年上升,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蘊藏著的無限潛能,它讓我相信——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也能撬起整個地球!

  參加自主招生就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尋找一個“支點”,選擇東華大學我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是東華大學是一所國家教育部直屬的,擁有研究生院,本科專業涵蓋了理、工、文、經、管、法、教育等學科門類的全國著名綜合性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有著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嚴謹的治學傳統,校園環境優美的大學。在這樣的學習環境裡,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在個人素質修養方面,我會受益匪淺。

  二是東華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大學,這符合了我的學科興趣,我是一個理科生,尤其以數學、物理學科見長,這次推薦我參加自主招生的就是我的數學老師和物理老師。我喜歡在這樣自主開放的環境裡學習,希望可以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是東華大學堅持以“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計劃,在教學中注重創新能力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校實施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新措施包括:名師上講臺工程、中英文雙語教學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工程、本碩連讀制度等,還有一系列的完善學分制管理的制度,包括主輔修制、彈性學制、第二學位制、優異生培養制度等。

  現在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面臨就業難的問題,這也將是我今後不能迴避的,但我想,這是一個適應社會的問題。大學是一個可以接觸並嘗試眾多領域的獨一無二的場所,是一個溝通社會的平臺。我希望這裡掌握生活技能,培養自己的社會角色,使自己能承擔社會責任,權利和義務,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現在的科技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我的學習是要掌握最基本的學習工具和方法,將來利用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學習新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靠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來維護一生的,以後如果不再學了,照樣會落後,所以,本科讀什麼專業不能完全決定畢業後的工作方向。我希望根據我的學科特長,選擇適合我的專業,但是我不會太在意專業的趨向,絕對服從學校根據我的情況進行專業調劑。

  無論您是否選擇我,尊敬的領導,希望您能夠接受我誠懇的謝意!自主招生只是一次機會,無論這個機會是否垂青於我,我都不會氣餒,我會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去迎接六月的彩虹***我的六月不是黑色***!

  此致

敬禮!

  XXX

  XXXX年XX月XX日